旅游景区生活区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

导读:旅游景区生活区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 1.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 2. 景区 旅游规划 3. 旅游景区发展规划 4.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图 5.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设计方案 6.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要求 7.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方案 8.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原则

1.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

一、规划范围:

  虎丘周边地区规划范围北起城北西路(312国道),南到沪宁铁路,西至金湾街(苏虞张连接线),东至十字洋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35公顷(不包含山塘四期用地)。

  

  二、功能定位:

  通过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结构、完善道路系统、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延续对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脉的传承,凸显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吴中第一名胜”之核心品牌,打造一流的城市文化片区;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集旅游、商业、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现代化综合功能区。

  

  三、规模: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7.28公顷,规划人口约2.5万人。

  

  四、规划结构:

  规划确定“一心T轴、群园环抱”的规划结构。

  “一心”,是指以改建的山前山门广场为中心的重要开放空间。

  “T轴”,是指东西向山塘河滨水休闲轴及南北向虎丘路服务设施轴。

  “群园”,是指中部的公共设施区;北部的虎丘景区核心区;山塘河东段及西段的休闲游乐区;基地西南的婚庆产业园区;其余区域的园林式居住社区。

  

  五、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01.3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41.0%。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6.7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2.7%。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39.3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15.9%。规划公用设施用地1.7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0.7%。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50.2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20.3%。规划绿地面积47.90公顷,占建设用地19.4%。

  

  六、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道路网络基本采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方格网”布局形式,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

  主干道以城北西路(312国道)、虎阜路—清塘路和桐泾路北延形成“二横一纵”的道路网格局。次干道为虎金路、观景路、虎丘路、平河路、平川路。

  

  七、绿地系统规划

  虎丘地区绿地系统未来形成“一园多廊”的绿地系统结构。既以虎丘景区为绿化核心;以放射多变的绿廊、网状水系编织而成的绿化网络。未来虎丘地区的绿地主要由风景名胜公园、城市公园(综合公园)、街头绿地、防护绿地以及广场用地组成。

2. 景区 旅游规划

总体规划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景区。其基本任务是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发展与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

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旅游景区发展规划

打造一个成功的景区,

第一,要有亮点,也就是宣传热点,可以用当地的文化,地势,再或者建造你独有的游玩设施!

第二,人性化的设计,例如:便利设施,休息区,厕所,超市等,但是这些一定要具有文化气息和独特的风格,每一站不仅是功能单一的休息区,一定要有创意,利润一段路程的讲解,文化小物品,摄像摄影的布景创意,让人们主动拿起手机拍照摄影 抖音发头条,创造网红拍摄点打卡点,收集品打卡点,让每一站都成为必去之处。

第三,整体环境卫生一定要保持,甚至起到提高引导游客注重环保的意识,例如利用周边环境与特殊的植物生长,水生态环境为例,讲述这是如何形成,如果不维护环境随意破坏会造成多大的损失,甚至布置木偶,玩偶,广播,视频的方式轮播讲解。

第四,世界上最便宜的推广就是顾客转介绍,唯有良好的服务,环境,游玩亮点这三点都具备,就可以达到口口相传的效果。

4.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图

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需要规划的内容有哪些?你的问题比较宏观,而且需要的专业知识很多,我从自己发布这个旅游领域的看法,提出自己一些浅显的见解供你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一、旅游总体规划的内容

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牵涉到经济发展、旅游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等多项领域,从旅游的角度,分为以下主要规划内容——

1、旅游景区、古建筑物、世界遗产地名录、人文场所、网红打卡地、道观、寺庙、尼姑庵、公园湿地、地质博物馆。

2、旅行社规划。旅行社数量、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旅行社诚信建设、旅行社等级。

3、旅游线路规划。重要旅游线路、通往景区道路建设、旅游高峰期的交通疏解。

4、旅游配套设备设施、场地场所规划。

5、旅游手机APP、互联网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订票软件、旅游美食软件、影院剧院线上展示等。

6、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深造、专业技能提升规划。

7、旅游媒体传播规划。国家级、省级、市级旅游传播媒体、旅游传播的内容、旅游传播的模式、旅游传播的效果分析。

8、旅游酒店建设规划。计划引进多少星级酒店、搭配世界还是国内的知名酒店品牌、引进计划、投资周期、投资回报率。

9、旅游景区摊点、临时摊位规划。

10、当地特色产品、民族工艺品、非遗传承人产品规划。

11、旅游演出。每年定期举办多少场次的旅游演出、聘请的明星和知名人士数量、旅游地点的设计。

12、旅游品牌规划。如云南省的大理市,其旅游品牌就是风、花、雪、月四个知名的品牌。昆明市的旅游品牌就是“春城”。西双版纳的旅游品牌就是热带雨林、大象、孔雀、避寒圣地。

13、旅游票务规划。分为季节吸引某个地区的游客,机票打折、酒店打折、门票打折的措施和方法。

15、旅游诚信建设的规划。含不强制消费、不高价消费、不滞留游客、不“转让”游客。旅行社的星际评定、黑名单评定、景区内餐馆服务文明等级的评定。

16、旅游服务规划。每年评定文明旅游服务从业者、文明遵章守纪旅游大巴车、文明i旅游线路、旅游服务之星、酒店服务等级评定等。

二、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前瞻性

1、市场饱和度的前瞻性。需要考虑到5-10年的景区游客量,也可以说是两个五年规划。游客的数量决定了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做5-10年的景区游客量规划,便于细化旅游线路、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产品开发。

2、景区建设的前瞻性。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根据城市的已知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空间进行规划。景区的规划首先考虑到容纳游客的数量,其次考虑景区内配套哪些游乐设施、旅游体验设施、旅游交通设施。比如一个城市的游客接待量为10万人,未来可能就会按照20万,30万的数量增长,现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线路是否已经满足了目前的需求,如果不满足,则需要利用一个城市的地质地貌、自然遗产、文化场馆等进 扩容工作,方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三、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科学发展的规律,在进行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科学性。

1、景区建设的科学性。包括人文关怀、残障人士盲道建设、卫生间、餐饮搭配的科学性。

2、不盲目跟风的科学性。一个城市的旅游业规划,总体发展布局,应该根据城市的特点来进行,不盲目跟风,不重复建设,不大拆大建,就需要在规划阶段就进行科学论证,充分调研,合理设计。

3、配套设施的科学性。旅游业的总体规划发展,要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搭配不同的酒店类型,档次高低不一的住宿条件,令郎满目的商品展示,尽兴游玩的附属设施搭配。

【原创首发】

我是张长国,黔人,老兵,物业从业者。张长国聊旅游,风光、人文、山水、民族、美食,用我的经验,带给你非同寻常的旅游体验!

#旅游##我的旅行日记##悟空问答##2019生机大会##四海为家#@头条旅游@悟空问答

5.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设计方案

一、项目名称:芦山城市综合体建设暨康养度假旅游项目

二、建设地址:芦山县芦阳街道先锋社区、宝盛乡中坝村、双石镇围塔村

三、建设内容:以芦山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为契机,打造综合减灾公共应急安全特色教育培训、文创融合、产业孵化、关爱体验、心理康养、旅游度假创新示范城市。

按照“一体两翼”原则,建设四星级标准宾馆、打造综合应急安全培训中心、滑客小镇、索道滑水漂流景区、围塔漏斗休闲避暑康养运动娱乐度假景区等。

四、建设条件:芦山县芦阳街道先锋社区、宝盛乡中坝村、双石镇围塔村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

五、要素保障:芦山县芦阳街道先锋社区、宝盛乡中坝村、双石镇围塔村有完善的供水、供电、供气、道路设施,人力资源、通信均能有效保障。

六、投资效益:项目总投资约22.8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包含建筑物、附着物、生产性固定资产等)投资约12.93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接待安全应急研学旅行游客百万人次左右,年综合收益超过5亿元人民币,并可提供约1500个就业岗位。

七、前期工作:积极协调解决项目用地,开展项目洽谈。

八、项目联系方式:

芦山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0835-6526333

6.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要求

发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对跨行政区域且适宜进行整体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编制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

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

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7.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方案

打造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人文内涵,以旅游带动区域经济,一个好的旅游规划,不能忽视以下九大要点。

1、发现“弱点

这里所说的弱点,指的是存在的问题,或是相对于他人存在的不足。

一个地方的旅游做不起来,做不好,做不大的原因或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 是没有发现好的资源,做旅游不知从哪里下手。

二 是受交通的制约,虽有“宝物”,却藏在深山人不识。

三 是经济状况不够好,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旅游是做不起来的。

四 是工作重心不在旅游方面。

相对而言,一些地方发展工业或其他产业的条件更好,更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所以没有把旅游业作为发展重点。

五 是体制机制的制约。有的地方各方面的条件均不错,但在旅游产业的行政管理、资源管理、政策引导、激励机制等方面不够顺畅,不够有力,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2、找出“亮点”

“亮点”即最亮的一点,也可以叫闪光点。这里所说的亮点不是指规划文本本身的亮点,而是指一个规划要帮助规划地找到旅游发展的亮点。它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

构成亮点的要素,

一是“名”,即在某一方面、某一点名气很大,在全省、全国甚至国际有影响力。

二是“新”,新近出现、新近发现的东西,或在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并得到大家认可。

三是“稀”,即少有或特有,某一类资源在全国少有,或者只有你这个地方特有,具有唯一性;某一种做法或政策措施是这个地方独创、首创,并对旅游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四是“奇”,有奇特的旅游资源,如奇山异水、奇人异事。

五是“特”,有些东西虽然你有别人也有,但你有特点,有内在的特质。

以上要素在一个地方、一个景区不可能全部齐备,但只要具备了一点,并且比较突出,就能构成亮点。做规划,必须帮助当地找到这样的亮点。找到了亮点,并在实际建设当中把亮点做出来,旅游发展才能不走弯路。

3、突破“难点”

“难点”与“弱点(问题)”有些相似,都是制约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因素,但又有所不同。问题有多个方面,难点往往只有一两个方面;问题具有普遍性,难点往往具有特殊性;问题一般一目了然,难点却要认真分析,仔细寻找;问题浮在面上,难点隐藏其中。

所以,找难点就是找主要矛盾,找纲。找到了难点就找到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纲,纲举目张,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做规划就要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多方比较,帮助委托方找出制约旅游发展的难点问题,并规划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路和方案,指导委托方突破难点、突破瓶颈。

4、寻找“卖点”

从本质上讲,旅游产品也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卖点。

中美丽乡村安吉县,拥有108万亩竹林,植被覆盖率达75%当地空气质量好,大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8000个/立方厘米。安吉33项气候生态评价指标优良率达97%,综合评定结果优。从单个资源来看,看似每种资源都是卖点,但卖点多了反而不利于受众的认知。

这些资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氧气多、空气好,空气质量好的直接效益就是对人的健康有益,从这个角度讲,安吉县是非常适宜做健康养生旅游的地方。因此安吉县旅游发展方向总结了六个字,即“卖氧气、做养生”。竹林负离子就是最大卖点。

5、制造“爆点”

这里所说的爆点即引爆点,指的是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能引发爆炸性效应、推动爆发性增长的因素。这种因素可以是一句口号、一次活动、一项政策,也可以是一种产品 一家景区,更可以是一种品牌。

做旅游规划,必须善于制造引爆点。怎样制造引爆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列如‘安吉江南天池’景区,是AAAA级旅游景区。荒坪水电站位于浙江省北部安吉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在同类电站中位列亚洲之首,世界第三。这样一座完全工业化的隐没于崇山峻岭之间的水电站,却身兼二职,物尽其用,在规划建设时同时被作为一个景区项目来开发,尤其是上水库区,美其名曰“江南天池”,很快就成为天荒坪最靓丽的名片。

为改变景区季节性旅游淡季过长,建设‘江南天池滑雪场’提出这一项目基于以下原因:一,据统计江南天池16年的气温数据来看,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基本在0度至-18度,气候条件可行。江南天池在海拔千米山顶和安吉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畅开可使北风长驱直入的地形所致。每年都有十至二十场雪,

二,江南天池滑雪场是江南唯一冬季野外滑雪场,全长近800米,拥有6万多平方米的雪场,是目前华东全方位最Hi的拓展组合群。华东有4亿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浙江本身就是旅游大省,全省人口近五千万,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还没有野外大型滑雪场,从完善冬季旅游淡季、旅游功能单一的角度,迫切需要这个项目。

6、注重“落点”

落点指的是规划的落地性、操作性。编制旅游规划,除了要有战略高度,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之外,必须十分注重落地性和操作性。

需要从四个方面强化落地性、操作性。

一是强化具体区域即点上的规划,

二是强化具体项目的规划,

三是强化具体时间的规划,

四是强化相互关联的规划。

在具体区域的规划上,规划不但对全市的旅游发展进行宏观规划,而且对所属县(市、区),也根据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发展现状等情况,分别列章作出发展规划。

在具体项目上,不但有全市的空间布局,而且对具体产品项目作了发展规划,如旅游住宿设施方面,规划对全市的旅游住宿设施做了详尽的调查,对全市的游客增长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最后到点到位地对全市和每个县(市、区)的住宿设施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7、抓住“重点”

一个好的旅游规划,在全面贯彻《旅游规划通则》的基础上,必须突出重点。

一是相同的规划突出不同的要素。《旅游规划通则》对各类规划的要素构成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旅游区总体规划,通则规定其五大基本要素,十三项基本内容。虽然这些要素都要写、都不能缺,但哪些必须浓墨重彩,哪些可以简洁描述,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是不同的规划要突出不同规划的重点。不同的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要求也不同。特别是一些非法定规划,因其没有标准可依,把握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概念性规划,规划范围一般较大,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战略层面的问题。其重点就应该放在发展理念、空间结构、旅游形象、产品策划等战略问题上,其他方面笔墨可以轻些。

三是不同产品的规划要突出不同产品的重点。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要根据各类产品的特点、要求展开规划。而如果对一个古村古镇进行恢复性修建,就应该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如果是重新规划建设的旅游小镇,就可以大刀阔斧地规划建设。

8、做好“节点”

从广义上说,节点也是重点,什么叫节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联系作用、枢纽作用、组织作用,能够影响周边、影响整体的关节点、关键点。如时间节点、工程节点等。

如 ,做一个区域规划,面广点多,需要规划的东西很多,什么才是节点?归派认为,景区就是重要节点之一,因为景区是旅游的核心产品。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只有把几个景区规划好了,整个规划框架才能基本立起来。又如,一个景区有若干个项目,景区内的景点、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这些重要节点,都应在规划过程中倾心关注,认真做好。

9、不断制造“兴奋点”

旅游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兴奋。作为旅游发展和旅游产品的建设“蓝本”,旅游规划应该为这种快乐和兴奋提供更多的建设依据。尤其是景区建设规划,更要把制造“兴奋点”当作一个规划重点。

兴奋是一种感知反映,能刺激人们兴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好的视觉效果能刺激人们兴奋,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一首孩童时代的儿歌、一桌家乡口味的饭菜,更能勾起人们的乡愁。规划编制者要多思考、多品味这些因素,制造更多的兴奋点。

构成兴奋点的事物是很多的,它可以是一个节点,如景区内的景点无疑就是这个景区的主要兴奋点。许多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小品,往往引得游客驻足留影乐在其中。

一份旅游规划方案能做好以上九点,做到合理安排,整体协调,可落地操作性强,就是一份优秀的旅游规划。

8.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原则

首先了解山西这个城市。一方面说,古代祖先筑城兴市除了发展城市的政权职能外,客观上对城乡人民发展商品交换,

保护城内工商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使了城市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这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城市逐步成为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摇篮和载体。

人文历史文化古迹,山西是美丽的城市所以才回去开发旅游资源因为有它的优势,这里应该有当地的传说或故事吧 用这点都可以吸引人群。

以此成为令人想往的地方。人类的智慧、文化和历史就在城市打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

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这不仅具有考古的文物价值,而且,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

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

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引用)

一、山西旅游资源特点

(一) 自然旅游资源基础雄厚,但空间组合性较差。

山西自然风光秀丽,主要以名山、瀑布、泉水,野生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为主体构架,充分体现我国北方“粗犷、雄厚”的风光特色 。已开发的名山有五谷山、恒山、芦芽山、灵空山、绵山、历山、老顶山、灵帝山、卦山、天龙山、五老峰等。另外还有大同火山群,集中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火山近30余座火山,保存完整,是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天然水景资源以规模壮观的大河、流泉、飞瀑最为突出,著名的有黄河、汾河、桑干河,壶口、娘子关瀑布及汤头温泉,奇村、顿村温泉,夏县温泉等,位于运城盆地的运城盐地,不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湖泊旅游胜地。另外,山西境内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蟒河自然保护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既可作为生态系统 究基地和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博物馆,又可作为一项不可多得的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旅游资源。

但是,从空间分布来看,山西众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中有近三分之二位于远离城镇,资源之间组合性差,很少有比较集中的景点群出现,加之交通不便、山区经济比较落后,从而使旅游景点吸引力降低,生命周期得不到延长,不仅给资源开发增加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了目前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却很多是“养在闺中人未识”的局面。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宗教建筑为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资源上相似性大,吸引力相对较弱。

山西省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全国保存完好的地面古建筑属唐宋以前的,山西省就占70%以上,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国家保护级文物名列全国第3位。省级重点保护古迹300余处,县级保护的历史文物达2000余处,因而有“中国地上历史博物馆”之称,大部分文物古迹,壁画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山西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者区。目前,有国家级及省级保护的革命纪念地16处,大部分已开发瞻仰、凭吊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构成山西省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

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是不断发展的传承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山西有许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如寒食节、添仓节、油糕节等民间节日;剪纸、面塑、皮影戏,身歌剧、民歌、地方戏曲、社火、灯展、庙会及丰富的地方特产,汇聚为山西民俗风情的海洋,目前,全省已建成了村、乔家大院、河边村等三处民俗博物馆,分别反映了全省南、中、北三个地区不同的民俗特色。

从总体评价,山西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是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1)山西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和西安秦佣那样资源垄断性高,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古迹名胜。(2)全省人文旅游资源相似性大,宗教特色显著。全省仅寺庙、殿堂、道观就有3000处之多,这种状况不利于旅游活动层次的提高。(3)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源的吸引力。

(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配合较好。

由于自然条件的特色和历史的原因,山西的自然旅游资源常常成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背景,两者在特定的环境中,紧密结合成统一的整体,使旅游地形成一种综合的组合形式,游客可以通过一景、一地的旅行和游览,既饱览了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同时又能达到考察研究、论古探奇、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壶口瀑布、北武当山和五老峰中,除壹口瀑布外,其余四个皆是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中点缀有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活动的效益,丰富了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山西旅游资源开发非常有利的一面。

二、 山西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 从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看山西旅游客源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市场呈现出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及康体等专项旅游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对山西的国际旅游业更为不利。山西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等观光旅游资源为主,而为满足各种特殊旅游活动如度假、休闲、娱乐、购物、寻奇、探险等专门层次需要的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因而跟不上国际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虽然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有关部门着手开发了几个旅游度假区,但是从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需求和应具备的区位条 来看,山西在短期内不可能建成有国际意义的旅游度假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外出观光旅游已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之一,对于居民收入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居民更是如此。1996年,国内旅游区人数已达6.4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而且国内旅游业已超出国际旅游业产值。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0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9.5-10.3亿人次。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有力拉动力。一方面,山西有着紧靠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越区位,“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另一方面,我国国内旅游业处于以观光型为主的发展初期,也就是说,现阶段居民出行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为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和文物古迹旅游地,这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融合一体为资源特色的山西旅游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机遇。

(二)从旅游客源市场看山西旅游业的地位

首先,山西国际旅游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包括外国人、华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总的来说呈递增趋势(表1)。从1980年到1996年16年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0.66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2%,旅游外汇收入年增长率为20.4%,旅游业作为一项创汇产业在全省的外贸体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全国国际旅游发展状况来看,山西国际旅游业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不含重庆)、自治区(除台湾)中,从1986年到1996年,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及旅游创汇比一直在第24-28位间徘徊,即使是在较大增长的1996年,亦仅位次第26位,仅多于宁夏、青海、西藏、江西等省。其次,国际游客入境平均停留时数短,消费水平较低。1988年国际游客在晋停留天数为每人次1.43天,人均购物消费26元(人民币外汇券)。1996年增加到2.8天,但人均日消费仍低于同周边的河南、陕西等省。旅游商品销售额低,是影响山西省旅游外汇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山西国内旅游的市场前景看好。相对于国际旅游市场来说,山西国内旅游市场比较活跃,而且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表2)。1985年国内旅游人数不足400万人次,1996年增加到1318万人次,回笼货币相当于1985年的20多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30%,而且国内旅游人数及回笼货币数额超过新疆、江西、吉林等省,与福建、黑龙江等省接近,这说明相对于国际旅游业来说,山西国内旅游业在全国还是具有一定地位的。

三、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及问题

(一)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条件

从山西旅游资源吸引范围分析,由于山西旅游资源属于国际吸引向性的国际级和国家级资源较少,目前只有五台山、壹口瀑布、大同云岗石崖、解州关帝庙、恒山、应县木塔等景区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而这些资源中又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西安泰佣、广西桂林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景点。一些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短期内也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相对来说,山西旅游资源中具有国内和省内吸引向性的旅游点服务,尤其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区、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黄崖洞风景区、管涔山风景区、灵宝山风景区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组合较好的景点,虽然目前还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但却能引起国内及省内大中城市旅游者的兴趣,发展国内旅游潜力很大。

从旅游区位条件来看,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带,位于京津、西安、中原(洛阳、郑州、开封)三大旅游热点之间,这对山西旅游开发即是优势也是劣势。首先,由于缺乏便捷的 际交通口岸,加之距主要客源国较远,从入境海外游客的旅游空间行为看成为劣势。1995年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的资料表明,在来华旅游者中,只游览1-3座城市的旅游者占74.2%。就华北地区,京津、西安及中原地区是国际旅游的热点,1996年这几个地区的海外旅游人数为北京218万人次,陕西51.04万人次,河南24.2万人次,而山西只有9.6 万人次。由于缺乏与这三大旅游区竞争的高垄断性旅游资源,山西只能定位在上述旅游区的分流区层次上,而分流区的市场是较小且不稳定的。这种状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估计不会有较大转变。另一方面,旅游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达的国际旅游离不开发达的经济水平及外向性经济的推动。而山西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单一畸重的产业结构,以及山西“煤炭大省”对旅游资源的形象及游客心理的影响,也成为山西发展国际旅游业的限制因素。

其次,对于国内旅游客源来说,由于国内旅游的主体是大中城市居民,山西周围有京津、西安、郑州、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山东和河南省,有可观的市场潜力。随着太旧高速公路的开通,风陵渡,太阳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筑及侯西、侯月铁路线的正式通车,山西与京津、冀、陕、豫的交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目前,太原到原平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形成从京津冀到山西东部的旅游环形线路,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者利用双休日到山西旅游已成为可能。所以,着力开拓周边地区客源市场,是山西近期内的主要目标。与南方旅游资源相比,山西旅游资源有着南方所不具备的雄深、粗犷的奇险的特色,而且众多的山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都是消夏避署、回归自然的好去处,这些都可作为山西开拓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旅游市场的有利条件。

(二)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旅游项目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准则。近年来,地方政府和群众集资开发的旅游项目逐渐增多,说明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多、风险小”的行业特点已引起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的科学分析和了解,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有些项目近距离重复,质量品位低,不适应市场需要。例如前一段时期在全国兴起的“人造景观热”影响到山西各地,很多地方的人造景观在内容、形式及制作上都显得粗糙、混乱,经不起推敲,令游人观一而三,游兴索然无味。这样的景点也许暂时能取得一些效益,但其内在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短,因而不会维持很久,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很多人造景观往往附着于原有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之中,破坏了原有资源的特色和形象。因此,山西旅游部门急需理顺管理渠道,对全省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及全面的可行性研究,真正从长远着眼,运用可持续发展及永续利用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开发。

其次,在旅游资源区域开发过程中,管理机制不顺,缺乏整体协调,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在一个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可能有五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分别是风景管理局、文物局(治)、宗教局(处)、旅游局及当地政府。由于各自管理体制不一,投资重点和利益也不一样,致使景区在投资、建设等方面不能配套协调。如壹口风景区是全国四十佳之一,瀑布属于风景局管理,投入大量资金,而与之一体的“旱地行船”和清长城是 物局管理,认为只是一般文物,不作重点开发,所以使景区建设一直不能整体同步进行,影响景区价值的发挥。这种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的局面严重困扰着山西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其次,各旅游区之间缺乏区域间的联系和协调,造成了旅游区间的盲目竞争,同时也难以形成通畅的旅游线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极为不利。

四、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山西旅游区域开发仍处于开发的生成期阶段。根据经验,在这一阶段中,旅游业的关键性举措主要是要丰富风景点结构,加强景区建设。具体开发对策如下:

(一)按照择优开发、保证重点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

由于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的财力和物力有限,不可能采取“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所以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选取项目投资时,应该首先在资源质量高,旅游基础好的部分地区实行择优发展战略。山西每年可用旅游开发的资金约2000多万元,应把这些不同渠道来的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扶持重点景区的建设,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整体规划,统一布局。从全省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来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大同、扬州、太原、临汾 、运城为主体的八大旅游区格局,各旅游区资源丰度不同,开发程度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单一腹地”开发模式

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的地区,只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重点开发一、两个场所值大,等级较多的旅游景点,把集中开发的几个旅游地作为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通过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加和完善来带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单一旅游中心地——腹地体系的蛛网式结构。如吕梁旅游区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吕梁山区,旅游业刚刚起步,今后应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风景区作为重点投资开发项目,建设配套设施,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其影响,还可与距其不远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联合开发,以二者旅游规模的扩大来带动 梁旅游区的旅游发展。

2、“等级序列”开发模式

太原、大同、忻州旅游区属于旅游资源价值大,开发程度较高的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多级别的旅游中心地,而且这些中心旅游景区在区域内已具有较强的集散功能。对旅游区的功能、规模及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这些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应以中心旅游景区为依托,在不断完善中心景区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和建设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作为次一级的增长极,逐步形成旅游中心——次级旅游中心——旅游腹地的通道网落式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如忻州旅游区中,五台山风景区是忻州地区的一级旅游中心地,区内其它旅游景点虽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但目前还未能达到象五台山那样的吸引规模。今后除继续开发五台山各个台顶,开通改造台怀镇至五个台顶的道路,配套完善各台顶的服务设施等项目外,应加快开发管渗山——芦芽山风景区及代县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它们同五台山景区的联系,形成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大旅游圈,推动忻州旅游区向更高层次迈进。

3、“多核一共生”开发模式

在拥有若干个特色各异,规模相似,功能互补的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区内,应充分发挥各旅游中心景区的功能特色和资源优势,形成多旅游中心——腹地网络式的中心集合体,共同带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如运城旅游区,区内存在着多个级别较高的旅游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 山)云(梦山)自然保护区。这些旅游景点都已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其次,近年来与河南省联合开发的“黄河游”项目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因此,运城旅游区应继续完善“黄河游”及“关公故里游”等项目,大力开发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的观光、避署、休养、科考旅游,修复永济鹳雀楼及唐开元铁牛馆,舜都萍坂古城;加强各中心景区的联合,开发环状旅游线路,共同开拓国防国内旅游市场。

(二)选定目标市场,针对市场进行资源的开发及设施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遵循一定的市场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市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营、所以,客源目标市场的正确定位是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山西而言,发展国际旅游业相对于国内旅游业说,短期内还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往往需要付出比国内旅游收入更多的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山西不应再把重点放在国际旅游上,而应从实际出发,把眼光移到国内旅游市场的开拓,以国内旅游为主体,着眼发展大众化旅游,开创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旅游形式和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国内旅游者的宣传促销,为一般群众旅游者提供方便的旅游条件,同时积极创造发展国际旅游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稳步发展。根据山西省旅游资源状况、旅游业基本运营态势及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山西省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应该是:以国内旅游为主体,逐步培育进军国际市场的配套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发展。

Hash:3100606019ba543f7113c37c7a05dd2346c67b9c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