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写古体诗,是先学词林正韵还是平水韵或新

导读:初学写古体诗,是先学词林正韵还是平水韵或新 东北的村、屯、店、窝堡、油坊、营子等地名是怎么来由的?

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是写近体诗和词(既格律诗、词)所用的韵书,写古体诗用不着。本问题的题主没有弄明白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的概念。请搞清楚再提问。

初学古体诗词,—部平水韵就够了。首先先从近体诗(格律诗)说起。格律诗的格律主要有三点:l.每句平仄相间,同联两句平仄相对,联与联间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对仗。3:—韵到底的平声韵。由此可见,平仄是近体诗的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平仄是怎么回事呢?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讲,就是—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比如妈麻为平,马骂为仄。但是,古代汉语和今天的普通话存在很大读音差异,而我们学习创作古诗词,追求的是对古文化瑰宝的继承和发扬,要保持那份古味,就不得不沿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

当然,中华新韵也并不是不可以用,毕竟文学领域是应该百花齐放的。j

东北的村、屯、店、窝堡、油坊、营子等地名是怎么来由的?

很多人都知道,东北农村的村庄的名字,大多以村、屯、店、窝堡、油坊、营子等地名命名,那么 ,你知道这些名字的由来吗?现在就解释一下。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是满、蒙等游牧、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的生息地,很少有汉族人在这里定居。但是,由于东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地广人稀,从明清时期开始就兴起了闯关东,一直到民国期间。在十九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以及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到东北地区谋生,开疆拓土、披荆斩棘、安家落户,历经几代人的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东北地区也逐渐变得富裕起来。关里来的汉族人和关东少数民族长期的和睦相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的相融合,创造出独具东北特色的乡土文化。

今天,如果你来到东北,就会从东北各个村、屯、乡、镇的地名中,寻找到当年我们祖先闯关东时留下的智慧和深刻印记。

关里人在东北落脚后,人越聚越多,从起初的三五家到几十户人家逐渐地形成一个屯,屯与屯之间距离不过二三里,十个八个屯又组成了一个村;十个二十个村又组成一个乡或镇。

关里人来到东北以后,把老家拿手的技术在东北发展成形。酿酒的叫烧锅,榨油的叫油坊,制粉条、粉皮的叫粉坊,冶炼制造铁制农具的叫铁匠炉,烧制加工砖、瓦、缸、碗、盆的叫窑,开旅馆的叫大车店。于是当时就形成了以主人的姓氏为名的屯子名,比如高家烧锅、杨油坊、何粉坊、任家炉、明家店等村屯名

什么是屯?什么是村?

屯(小组):较小的村落。一般情况下,三、五十户人家集中居住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屯,稍大的也有百八十户的屯。

村:自然而成的村落,就是由若干个村民小组(也就是屯)组成的为村,是我国最基层的村民群众自治行政单位。

以上就是其中一部分村屯形成命名的原因。

各个村落的形成和命名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1、以姓氏命名的村屯。

如:王家屯、李家屯、孙家屯、高家屯、等。

像这样的村落,数不胜数,在东北非常之多。这些村屯往往是因某家姓氏居多或者最初来此定居的姓氏而得名,也有因某姓之家在本屯影响力最大而以其姓氏命名

2、以最初的建筑物而命名的村屯。

如:XX马架、ⅩⅩ(窝棚)窝堡等。

马架:是指小窝棚,也指介于窝棚和正房之间,东北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

如:三马架、马架屯、大马架子、邢马架等村屯。

马架是东北村民看青护田时,在田间地头以木杆、秸秆 树枝、柴草等搭建的临时挡风避雨的简易小窝棚,造型类似马架而得名。这种简易的马架不大,里边住不了几个人,夏日里闷热有蚊虫,冬季里又要忍受寒冷的考验。然而当年我们的祖先来到东北时,举目无亲,为了谋生,安家落户,资源有限,他们只能搭建这样的马架子居住。

这样的地名也见证了祖先闯关东时,从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到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

窝堡(窝棚):窝棚是能遮风避雨的简陋小屋。窝堡本是窝棚,也叫马架窝棚,是东北起初民居地窨子的一种,地下部分为半地穴,地上部分为马架窝棚。优点是用料少,建筑方便快捷;特点是冬暖夏凉,是成本最低的民居建筑。

如:小刘窝堡、杨家窝堡、郭家窝堡等村屯。

这是经过若干年辛苦劳作后,闯关东的先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得到了稳定和提高。而今,地名犹在,马架窝棚已经荡然无存。但是,它印证了当年先人们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开疆拓土的顽强不屈精神。

3、根据经营的手工艺作坊而命名的村屯。

如:Ⅹ家油坊、X家粉坊、X烧锅、X家窑、X家炉、等。

油坊:就是用传统方法加工食用油的地方。

如:杨油坊、纪家油坊、孙家油坊、等。

烧锅:指酿酒的作坊。

如烧锅屯、刘家烧锅、西烧锅、老烧锅等。

粉坊:指制作粉条、粉皮、粉丝等食品的作坊。

如:何家粉坊、张家粉坊、高家粉坊、等。

窑:烧制砖、瓦、陶瓷等物的建筑物。

如:李家窑屯、孙窑屯、张窑屯、等。

炉:炉子,这里指冶炼、制造铁制农具的加工作坊(铁匠炉)。

如,任家炉屯,李小炉屯、丛家炉屯、胡家炉屯、孙家炉村等。

旧社会,工业基础薄弱,民间各种手工业、轻工业作坊甚是兴旺,闯关东后,在东北大地很是普遍。

建屯之初,一旦谁家的作坊在当地有名气、有影响,久而久之,老百姓就约定俗成,以这家作坊为屯名。散布在东北各地这样的村屯名非常的多。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小型作坊和当初的工具和机械在农村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成为了历史;而这些悠久的地名还会让我们想象到先人们曾经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是:东北的村、屯、窝堡(窝铺、窝棚)、油坊、营子等地名怎么来由的?下面我把你的问题分两个部分回答。

一.村,东北的村级行政区划建制最早是在民国时期,于1923年(民国12年)试行县、区、村制,区下辖主村,主村下辖附属村,主村所辖区域面积大于现在的村所辖区域,附属村大于现在村民小组面积。

这种建制延续到1929年,奉天省正式实行撤销区级行政区划建制,实行县、村制,这时候的村所辖区域大于或者等于现在的村所辖区域。东北沦陷后再次合并村,主村数量减少到原来的四成左右,主村所辖区域扩大。

1937年再次合并村,村所辖区域与现在乡镇所辖区域相当。

1945年东北光复,实行县、区、村制,这时候的村所辖区域大于现在的村所辖区域。

1956年实行区、乡、镇建制,合并村建立小乡,村级建制取消。

1958年1月撤区并乡,乡下辖管理区,同年9月搞人民公社化,再次合并部分乡成立人民公社,原来的管理区变成生产大队,这次合并基本构成现在的乡镇、村行政区划格局。

1983年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实行乡村制,原来的人民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

村级建制设立是国家行政管理需要,村的名称解放前都是用其所辖区域知名度大的居民点名称,办公地点选择交通方便 基本处在所辖区域中间位置,解放后有的地方村的名字有的用新名词,如光明、红旗……,村的办公地点和名称都要报给上级政府,由上级政府层层上报民政局并核准才能生效。

二.屯、窝堡(窝铺、窝棚)、油房、营子的由来,我的理解你问的是现在居民点名字的由来,下面我根据我的知道的回答你的问题。

现存的农村居住地名称主要固定在东北沦陷期的1940年前后,当时的满洲国进行了一次地名普查,从此以后沿用至今,当时普查时有被广泛应用名字的直接使用登记,没有名字的居民点直接取名,取名规则遵从中国人老传统。

因屯田制产生的居民点用字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真正由于屯田制产生的居住地名称并不多,但是东北人的习惯是凡是农村的居民点都叫“屯子”,哪怕这个居民点名字根本没有屯这个字也被叫做“屯子”,不论新老居民点命名都有规律性。

1.因为某个姓氏聚居或者某个姓氏最先在这里居住命名,如:李家屯、张家屯。

2.居住地地貌再加上姓氏命名,如:赵家洼子、梁家岗子、管家沟。

3.直接用居民点地理环境命名,如:靠山屯、双龙泉、坡子,大沟沿儿,洼中高,小河沿子、朝阳坡。

4.用当地大户人家当家人的名字;有名望的人名或者绰号命名,如:杨凯屯、高文里屯、石大嗙、王五炮。

5.用临近的地标性建筑或者树木命名,如:庙下屯,石碑岭,大榆树、双榆树、榆树屯、杨木林。

6.用刚开始的住户数命名,如八家子、五家子、十家户、十屋。

7.用本地的作坊或者商铺、大车店、瓦盆窑等命名,如:钱家油坊、王家粉坊、刘家炉、王皮匠铺,王碗铺、王1杂货铺,李家店、刘大饼子、杨豆腐脑、邹炮仗铺、周耙子铺、王家窑、刘家馆子。

8.用大户人家的店铺名号命名,如:世盛泰,利发盛、洪兴和、福巨公。

9.因附近有辽金时期古遗址或者在居住遗址而得名,如:双城堡、偏脸城、黄花城子,大房身,房框子、房身沟、小城子、城子上。

10.用住房形式给居住点命名,如:孙平房,草房王家、刘大房子、七马架(马架子房是简易住房,房子南北走向坡屋顶苫草防雨,东西两面墙矮,南墙东边开门,西边开窗户,沿着屋脊建隔墙成两间,东间厨房西间炕)。

给居民点起名称的方式还有很多,所以农村的地名千奇百怪,每个地名后面都是有故事的,因篇幅限制不再细说。

堡、营子、围子做居住地名称由来,东北从清朝后期匪患严重,为了防备匪患,居民点内居民齐心协力效仿军队防御敌兵入侵方式,修建高高的围墙和深沟把整个居住地围在里面,对防御小股匪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居民点被叫做:X X堡.、X X营子、X X围子。

用窝铺做居住点名称不是东北独有的,全国各地都有,闯关东的人来东北大多数人都是用耕种手段谋生。在莽莽荒原上要开垦荒地首先要有容身之所,需要先就地取材用容易砍伐的细树木做骨架,用草做防风雨搭个窝棚,在窝棚里搭设睡觉的床铺,窝铺的由来就是如此。条件转好了再建马架子房,条件再好了建正式的大房子,聚落成大的居民点以后有的改变了窝铺的名字,所以说窝铺就是所有居民点的始祖。东北现存的带有窝铺的村屯名有一部分是原来留下来的。

还有一部分带有“窝铺”村屯名字有另外含义,这样的窝铺带有分号的性质,有钱的人家在当地无处购买土地,只有到远离家乡的地方购买便宜的荒地开垦,在当地建房经营管理,虽然这个经营点都是正儿八经的住房、仓库畜舍,但是还是被叫做窝铺。如本地 就有铁岭窝铺(主家是铁岭人),广宁窝铺(主家是广宁人,辽宁省的现在的北票)。

以上是我的回答,你对我的回答的问题是否满意?

备注:文中所列地名都是真正现存的,参阅资料【怀德县志】。

Hash:2803091359679452e668d3f57b646fc03e08a0f8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