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馆景点 京报馆介绍

导读:京报馆景点 京报馆介绍 1. 京报馆介绍 2. 京报馆公众号 3. 京报馆图片 4. 北京京报馆旧址 5. 京报馆由谁题写 6. 京报馆预约 7. 北京京报馆 8. 京报馆开馆 9. 《京报》副刊 10. 京报馆创始人

1. 京报馆介绍

1、第一类:天安门及广场(东城区)故宫(东城区)天坛(崇文区)颐和园(海淀区)圆明园(海淀区)北海(西城区)景山(西城区)十三陵(昌平区)芦沟桥(丰台区)人民大会堂(西城区)八达岭长城(延庆县)居庸关长城(延庆县)2、第二类:中山公园(西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城区)香山、碧云寺(海淀区)八大处(石景山区)植物园、卧佛寺(海淀区)司马台长城(密云县)慕田峪长城(怀柔区)什刹海(西城区)钟鼓楼(东城区)雍和宫(东城区)孔庙、国子监(东城区)地坛(东城区)德胜门箭楼(西城区)东南角楼及明城垣遗址(崇文区)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崇文区)琉璃厂文化街(宣武区)大栅栏商业街(宣武区)潭柘寺(门头沟区)北京动物园(西城区)皇城根遗址(东城区)首都博物馆(西城区)北京欢乐谷(朝阳区)3、第三类:古观象台(东城区)月坛(西城区)梅兰芳故居(西城区)程砚秋故居(西城区)郭沫若故居(西城区)大观园(宣武区)法源寺(宣武区)天宁寺塔(宣武区)日坛(朝阳区)西山大觉寺(海淀区)五塔寺(西城区)纪晓岚故居(宣武区)北大红楼(东城区)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东城区)茅盾故居(东城区)老舍故居(东城区)银山塔林(昌平区)东灵山(门头沟区)十渡(房山区)云居寺(房山区)戒台寺(门头沟区)广济寺(西城区)白塔寺(西城区)历代帝王庙(西城区)西什库教堂(西城区)八面槽教堂(东城区)牛街礼拜寺(宣武区)菖蒲河公园(东城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房山区)陶然亭公园(宣武区)北京游乐园(崇文区)石景山游乐园(石景山区)法海寺(石景山区)4、第四类:先农坛观耕台(宣武区)崇效寺藏经阁(宣武区)龙潭湖(崇文区)袁崇焕祠(崇文区)文天祥祠(东城区)宣武门教堂(西城区)西直门教堂(西城区)报国寺、顾炎武故居(宣武区)湖广会馆(宣武区)康有为故居(宣武区)青龙桥火车站(延庆县)箭扣长城(怀柔县)凤凰岭(海淀区)妙峰山(门头沟区)智化寺(东城区)广化寺(西城区)利玛窦墓(西城区)玉渊潭(海淀区)莲花池(丰台区)宛平城(丰台区)辽金水关遗址(丰台区)大葆台汉墓(丰台区)北京野生动物园(大兴区)燃灯佛舍利塔(通州区)银山塔林(昌平区)5、第五类:金海湖(平谷区)宣武公园(宣武区)北土城、西土城(海淀区、朝阳区)人定湖公园(朝阳区)朝阳公园(朝阳区)日坛(朝阳区)永定门城楼(崇文区)龙庆峡(延庆县)古崖居(延庆县)石花洞(房山区)中央电视塔(海淀区)番字牌石刻(密云县)巩华城(昌平区)南海子麋鹿苑(大兴区)鹫峰(海淀区)百望山森林公园(海淀区)八达岭残长城(延庆县)黄花城长城(怀柔区)德寿堂药店(宣武区)京报馆(宣武区)将军关长城(平谷区)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密云县)密云水库(密云县)沿河城(门头沟区)航空博物馆(昌平区)垍頭條萊

2. 京报馆公众号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与吴鼎、汤修慧、潘公弼等人创办了《京报》。邵飘萍任社长,他提笔写了“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悬挂于编辑室内,以此自勉。这一年,他倡议建立了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被北京大学聘为导师,开创了我国的新闻教育。在五四运动中,邵飘萍在《京报》发表《勖我学生》、《外交失败第一幕》、《速释学生》等多篇时评,揭露北洋政府的卖国罪行,报纸因而被封,他被迫 次流亡海外。

1920年,邵飘萍回到北京,《京报》复刊。“二·七”惨案后,《京报》大量刊登支持工人、声援罢工斗争的文章,“五卅”惨案发生后,邵飘萍下令《京报》停止刊登日、英广告,同时免费刊登爱国广告。1925年10月26日,京报馆由珠巢街迁至魏染胡同新址。

《京报》以真实的报道和犀利的言论,揭露政治的黑暗,为民众呐喊请命。他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命运;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屡次发表揭露政府腐败的文章。《京报》的进步倾向惹怒了当权军阀,1926年,奉系军阀控制北京后,被列入黑名单的邵飘萍不得不避入六国饭店。

当年的4月24日下午6时许,邵飘萍在返回京报馆处理完事务后,准备乘车回六国饭店,当行至魏染胡同南口时,被军阀政府抓捕,京报旋即被查封。尽管社会各界积极营救,但军阀政府必欲置先生于死地,26日凌晨,直奉联军总执法处对邵飘萍草草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审讯后,即以“宣传赤化”的罪名判他死刑。当日5时许,邵飘萍在天桥刑场遇害,他践行了新闻救国的理想,不惜以身相殉。

《京报》的另一位创办者吴鼎,也是位20世纪初的中国优秀报人。吴鼎,字定九,上海嘉定外岗镇人。

1913年3月由江苏省行政公署教育司公派赴日本留学,在名古屋工业专门学校学习土木工程。留学期间,吴鼎在东京结识了邵飘萍,志趣相投的二人遂成密友。1918年3月,吴鼎毕业,回国后任职于北京市政公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成了战胜国,他奉命负责改建原位于西总布胡同的庚子国耻建筑“克林德碑”,完工后将其更名为“公理战胜”牌坊(1952年改名为“保卫和平”牌坊),矗立于中山公园南门内。这之后,他与邵飘萍合作创办《京报》。

1923年,吴鼎辞去市政公所公职,专职于京报社,并出任总经理。1925年,《京报》馆在宣武门外魏染胡同建成新馆,从实地勘测到画图设计均由吴鼎精心策划实施,镌刻在楼顶上端的“京报”两个大字,及《京报》报头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1925年10月26日,京报馆由珠巢街迁至魏染胡同新址。吴鼎除负责《京报》的经营管理外还从事采访、写作。曾对冯玉祥进京、孙中山病逝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过专题采访。办报之余,吴鼎潜心新闻学理论的研究,所著《新闻事业经营法》一书,由上海联合书店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经营管理方面的专著,专业指导性强,实用价值高,具有开拓性。

1926年4月24日,邵飘萍在《京报》馆附近被奉系军阀逮捕,吴鼎逾墙而逃,幸免于难。邵被害后,《京报》被封,两年后随奉系军阀倒台而得以复刊。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使《京报》复刊,吴鼎费尽了心力,终因长期过度操劳而积劳成疾,患上肺痨病,于1930年5月病逝,年仅40岁。北京的新闻界同仁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南洋中学也送了花圈,对这位杰出新闻人才的英年早逝无不扼腕叹息,誉为“京报元勋”、“京报元功”。

这之后,《京报》就由邵飘萍的夫人汤修慧女士主持。这位中国报业的女中豪杰,与邵飘萍具有同样的风骨,1931年9月20日,她不惜以死为价,率先报道了“九一八”事变。

《京报》最终在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前的1937年7月28日出版了最后一期,走完了它19年不凡的风雨历程,但它在中国新闻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3. 京报馆图片

名号。京报馆用名号。

4. 北京京报馆旧址

北京作为古都,名人故居很多,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和宣武三个城区。

目前,北京的名人故居,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两处: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鲁迅故居、毛泽东故居、李大钊故居、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康有为故居、梅兰芳故居、程砚秋故居、齐白石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

供参考。

5. 京报馆由谁题写

都说前门楼下九丈九但是你你知道前门的来历吗?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民众俗称前门大街。

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明代前门大街是正东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线,以街中心分界,东属正东坊,西属正西坊。

又因正阳门是京师正门,故前门大街一带比其他城门大街宽。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

明朝中期,由于商业的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才成为一条商业街。

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儿”也在其中。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为了解决进京应试举子的住宿问题,在前门大街两厢建立了各地会馆。举人们常到前门大街来购买生活用品或饮酒作乐,这样也促使前门大街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

清初把东城的灯市挪到前门一带,而且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戏院、茶园、妓院只准许开设在城外,于是前门大街较前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荣。

清代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庆乐、三庆、华乐等戏园。

大街的席棚之房逐渐改建成砖木结构的正式房,形成了东、西侧房后有里街的三条街。东侧里街为肉市街、布巷子、果子市,西侧里街为珠宝市、粮食市。

前门外正街的店铺创立时间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铺,路东有全聚德烤鸭店、便宜坊烤鸭店、会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药铺、黑猴帽店、都一处烧麦馆、正阳楼饭庄、瑞生祥、九龙斋鲜果店、通三益干果海味店、正明斋饽饽铺等。路西及西里街有永增和钱庄、瑞蚨祥绸布店、天蕙斋鼻烟店、同仁堂药铺、六必居酱菜园、一条龙羊肉馆等。

清末,前门大街已有夜市。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在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西站,前门大街成为北京同外省联系的交通枢纽。

20世纪50年代初,前门地区共有私营商业基本户800余家。前门大街东侧从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馆、庆林春茶叶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厅、天成斋饽饽铺、便宜坊烤鸭店、老正兴饭庄、普兰德洗染店、亿兆棉织百货商店、前门五金店等店铺。

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全长845米,仅前门大街两侧,建筑面积就共计6.6万平方米,约容纳180家商户。没来过北京的或者刚来北京的可以去那边逛逛,有的东西也很便宜

6. 京报馆预约

出京需要的手续如下:

1、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本人北京健康宝为“未见异常”。

铁路部门规定:

2020年6月19日起,根据机场、铁路部门最新规定,乘坐飞机、火车出京人员,必须确认本人北京健康宝为“未见异常”并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铁路部门:出京严查核酸证明

从2020年6月19日起,北京各火车站开始实行核酸检测证明查验。如出京旅客未携带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铁路部门将配合办理退票或改签手续。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旅客持7天内全国各地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均可查验< /p>

6月19日上午,在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南站等各火车站,对旅客需持核酸检测证明的要求,均已张贴公告并循环广播提示。记者在南站看到,车站在南北一楼进站口和东西高架落客区均启动核酸检测证明查验,旅客在进站安检时就将一并检查。

7. 北京京报馆

《京报》是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在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

《新京报》和它没有必然联系,但或许是为了表示对老《京报》的尊敬,它以《新京报》作为自己的名字。《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在于社长邵飘萍坚持正义的精神,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副刊“京报副刊”,曾经名列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阵地。垍頭條萊

8. 京报馆开馆

汉字:北京 声母j

(1)国都或首都:~城。~师。~畿。

(2)北京市的简称

基本字义

京 金文

京,jing,人所为绝高丘也。高岗。绝高为之京。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2) 同本义 [artificial mound]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2) 同本义

(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

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 方形大谷仓。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

(6) 国都

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 指周的国都镐京

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指唐的国都长安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京中有善口技者。——清·林嗣环《口技》

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

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

(8)京族

(9) 通“鲸”乘巨鳞,骑鲸鱼。——《汉书·扬雄传上》

(10) 又如:京鱼(鲸鱼)

(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

京垓岁之中。——[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

(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Jing town]。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

(14) 南京 [Nanjing]。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

(15) 今特指南京 [Nanjing city]。

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民国由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 京八寸(过去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

(16) 姓

数词

一京=10,000,000,000,000,000,即一万兆。注意这里的一兆按照我国古代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标准定义为一万亿,而按照西方国家定义为一百万,因为我国古代是以10000作为晋级数量级,而西方是以1000作为晋级数量级。

9. 《京报》副刊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张爱玲的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10. 京报馆创始人

一)苏小小江南自古多名妓,钱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经育出过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楼红颜,南齐苏小小就是其中的一个。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她家先世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钱,在钱塘作买卖。到了苏小小父母这一代,已成为当地的富商。苏小小是父母的独生女儿,所以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苏家虽是商贾之家,但沿袭了祖上香书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可惜好景不长,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就相继谢世,苏小小失去了依靠,仍住在城中旧院里,睹物思人,易引起伤感的情绪,于是变卖了在城中的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事情传开后,钱塘的仕宦客商、名流文士都慕名来西冷桥畔造访.然而苏小小却爱上一个名门公子阮郁,俩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萍水姻缘毕竟缺乏根基,半年之后,阮郁的父亲在建康听到儿子在钱塘与妓女混在一起的消息,立即派人把阮郁叫了回去,严加看管在家中,不许他外出半步。阮郁走后,苏小小在家闭门不出,整日仰头企盼,等待情郎的归来。一个月过去了,不见情郎的踪影;一年过去了,连一点音信也没有。苏小小由渴望、失望到绝望,终于病倒在床上。此时却遇一书生--鲍仁,上京赴考,无奈盘缠短缺,无法成行.苏小小变卖首饰,倾囊相助.就在次年春上,苏小小受了些风寒,因调治不及,加之心境忧郁,年仅二十四岁的她竟就这样香消玉殒,魂飘九霄了。这时鲍仁已在京城金榜题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钱塘,专门赶到 冷桥畔答谢苏小小,谁料却正赶上她的葬礼。鲍仁白衣白冠抚棺大哭,继而遵照苏小小对贾姨的嘱托,把她安葬在离西冷桥不远的山水极佳处,墓前立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后来,诸多到钱塘的文人骚客都自愿到苏小小墓前凭吊,于是当地人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个“慕才亭”,为来吊唁的人遮蔽风雨,亭上题着一副楹联: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冷。二)董小宛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与秦淮南曲名妓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冠白门、卞玉京、李香等八人,被时人誉为"金陵八绝"。董小宛虽是风尘之人,但性如铁火金石,质似冰壶玉月。对于那些玉箸举馔、金炉飘香的豪门权贵,斗鸡走狗、寻花问柳的纨袴子弟生性厌恶,莫不报以冷眼奚落。她醉心书画 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初进冒家,仿钟繇帖,学曹娥碑,每天写几千字,既不错字,也不漏字。她更喜夏夜纳凉 闻香赏月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三)李师师李师师是开封人,本姓王,父母双亡,被一李姓歌妓收养,改姓李,人称李师师。长大后不但亭亭玉立,艳若桃李,且歌喉婉转,在诸教坊中独领风骚。崇宁、大观间,正值豆蔻年华的李师师已名噪当时的都城开封。她不仅是一名美丽、善良、多情,而且是一名民族意识强烈,深明大义的奇女子,她美艳绝伦,才华出众,善词曲,工歌唱,在京师汴梁高张艳帜,名动京华,连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忍不住一亲芳泽,她又一身正气,敢爱敢恨,有“红妆季布”之称,梁山首领宋江潜入她家,为她写下了壮词《念奴娇·天南地北》,至今为人传颂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对她一生的所做所为,有这样一首诗作了高度的概括:芳迹依稀记汴梁,当年韵事久传扬;紫宫有道通香窟,红粉多情恋上皇。孰料胡儿驱铁马,竟教佳丽死红羊;靖康奇耻谁为雪,黄河滔滔万古殇。四)陈圆圆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她艳压江南的“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的昆腔名角。她的声悠悠荡漾着醉人的魔力,所者无不叹道“余音绕梁,三百不绝;她的美是那样的恬静、秀淡,浑身上下,抖落着与青春的气息;她的才时刻都反衬出男人们的冒昧知,理性与智慧畜于她无懈可击的判断与反映能。五)柳如是柳如是,本姓杨,初名云,一名影怜,又名爱。后改姓柳,名隐雯,字如是。后又改名为隐,号河东君,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她天生丽质,书画双绝、美艳绝伦,无数风流才子以一睹红颜为幸,然而她气格孤傲,心怀天下,多情重义,非一般青楼女子可比。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如出污泥之白莲,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她一生体验充盈,终以一束白练了却了四十七岁的英年。有歌词说:“ 好花美丽不常开。”伤哉斯言,空留下我们这些后世的尘俗中人,在此强作解人,谬托知己而已。六)杜十娘名姬姓杜名媺,排行第十,院中都称为杜十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南的“教坊司”名妓杜十娘一天在接待客人时,偶遇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李甲爱其美貌红颜,杜十娘倾其举止文雅,二人情投意合。李甲不顾学业,日日沉浸在温柔乡里,渐渐耗尽了钱财。其父闻听后怒不可遏,断了他的供给,并劝说京城的亲戚都不要借钱给他。十娘决心将终身托付给温存忠厚的李甲。老鸨儿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内拿出三百两银子就可赎出十娘。但他在亲友中早已坏了名声,谁也不会拿出钱来帮他往妓院里填。李甲奔波数日,一筹莫展,杜十娘取出缝在被子里的碎银一百五十两,李甲的好友柳遇春被这位风尘女子的行为感动,设法凑足了那一百五十两银子。十天后果然把银两如数交到老鸨儿面前,老鸨儿本想反悔,杜十娘晓以利害,老鸨儿只得放人。于是两个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结百年之好。杜十娘与李甲本要回到老家去,无奈李甲心存顾虑,携妓而归难以向父亲交代。杜十娘献计说:先到苏杭胜地游览一番,然后郎君回家,求亲友在尊父面前劝解和顺;待李父消气后,再来接她。李甲依命而行。二人行到瓜州古渡之时,遇到了好色又阴险的富贾孙富。他夜饮归舟,听到杜十娘的歌声,心动不已。天亮以后,从窗口向内视其容貌,更觉心荡神摇。孙富假意与李甲相接近,饮酒畅谈,谈到杜十娘时,例甲告知其事情的原委,孙富叹道:尊父位高,怎容你娶妓为妻!到时候进退两难,岂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下场?!他这么一说,李甲更觉步履维艰,孙富又拿出一副为朋友肯两肋插刀的架式说:下倒是愿以千金相赠,你拿着银钱回去,只说在京授馆,你父定会原谅你。一番话说的里甲动了心,他一直怕回家后不能交差,如今也只有如此了,于是当下立了契约,按了手印,把杜十娘专卖给孙富。杜十娘闻知,如雷轰顶, 回忆自己童年被卖,受尽屈辱,眼看已经逃出了火坑,就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今全告破灭。翌日,杜十娘扮上盛装,先让孙富把银两放到李甲船上。自己站在踏板上,打开百宝箱,里面装满金银翡翠各色珍奇玩物。杜十娘指着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怒骂孙富拆散他们夫妻,痛斥李甲忘恩负义,利欲熏心,把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Hash:fc64227a6c179e02b14aa141242deda5be6b207e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