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为什么还会有百姓以龙

导读: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为什么还会有百姓以龙 在清朝的时候是否有贫民的名字里敢带龙字?

看到问题我第一个就想到赵云,常山赵子龙,他的字是子龙,为什么他的字可以是子龙呢?这样会不会冒犯到皇帝?

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产生了一个特殊的产物,即避讳,所谓避讳就是自己要避免和皇帝、圣人和亲人的名字重复(“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如果重复的话,那么你就要用其他的字代替。如果不避讳的话,别人会觉得你没有教养,如果你的名字恰好有一个字和新皇帝的名字重复而不避讳,你可能会被砍头,这也是皇帝维护他的天子权威独门绝技,不服就杀头。

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因为朱和猪发音相似,所以猪从此改名叫做豕。

古代的皇帝是真龙天子,那么百姓需要避龙这个字吗?不需要,避讳主要是名字,龙不是皇帝的名字,因此不需要避讳,百姓自然可以用。

避讳从来不是绝对,有时候可以不避讳,比如清代入关代明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福临,但他从大局看不必要强制百姓避讳,因为避讳非常劳民伤财的事情,试想一下,上百万人改名字不仅百姓伤脑筋官员也要伤脑筋。

龙的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三皇五帝时期就有龙存在,可以说龙绝对不属于任何皇帝,龙比天子还大,所以皇帝敢把龙这个名字占为己有吗?

龙这个字不需要避讳,因此人们可以取有龙的名字和别号,人们对龙的喜爱超乎想象,按理说龙这个字应该普遍存在,但是为什么古代中国历史上名字上有龙这么少呢?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中国人取名字非常有特点,他们认为名字往小取的小孩容易养,比如以前小孩的名字差不多都是狗蛋儿,牛娃之类,龙之大,他们不敢取龙这个字,他们认为名字带龙不会有好下场,但总有一些人不信邪。这种想象也反映了古代小孩的存活率低下。

在清朝的时候是否有贫民的名字里敢带龙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清代的文字狱历史。虽然文字狱自古都有,但清朝尤其严酷,上至官绅,下至平民,因为一本书,一封信,一首诗词,一副楹联,只言片语,都可以定罪。无论本人写的,还是抄外人的,一律处以重刑。在古代劳动人民识字者很少,也不可能书写,自然受文字狱之害的主要是知识分子。顺治年间,全国局面尚未稳定,反清武装遍及各地,那时清朝还没来得及对人民进行思想钳制。到了康熙统治时期,开始大兴文字狱,到了雍正、乾隆时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先后制造了几十起文字狱,残酷迫害广大知识分子,大批屠杀无辜人士,充分地暴露了满洲封建王朝的反动本性。

做为异族执政,清朝特别忌讳人们视之为“夷”,更不许读书人追忆前朝,对违反者处罚最重,往往是逮捕、抄家、判刑、流放、处死。已死之人,也要开棺戮尸。一人有过,全家入狱,亲朋好友,无不受罚。既然如此推广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对人民的名字岂能放过?跟皇帝名字沾点边也是大逆不道的。比如康熙叫“玄烨”,这“玄”和“烨”别说人名,就是地名也得改。众人熟悉的清末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的弟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吧,他本来叫“康有溥”,就因为出了个宣统皇帝(溥仪),后人给改为“康广仁”,可见清朝专制统治何等摧残人性自由。

那么有人问,清代民间是否有带“龙”的名字没有?因为古代不是诸葛亮号“伏龙”,赵云字子龙,明代也有叫冯梦龙的吗?有什么不可以的?要是这样,您可不了解什么叫清朝文字狱了。清朝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人在官府查户口时忽然被捕,经审讯判处有“罪”,充军发 到新疆伊犁服刑。本人受苦,亲人连坐。那么他犯了什么“法”呢?原来他姓“龙”,起名“龙凤祥”,被官府编造户籍时发现,这还了得:“龙”乃皇帝专称,“凤”是娘娘所用,不抓你若朝廷怪罪下来,地方官也前程不保。所以姓“龙”尚有“罪”,还敢起“龙”名吗?

Hash:fc128653dbd81798fb6d0a7436ea0c74c150dddb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