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神秘的组织?
中国古代神秘组织一:血滴子—狡兔死走狗烹
粘杆处(血滴子) 创建者:大清雍正皇帝。 职能:皇帝直属特务机关、杀手组织、情报组织。
康熙大帝的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在九王夺嫡惨烈的斗争中,逐渐看透了手足亲情; 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势大力强,不断向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施压, 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四王爷胤禛暗中招募江湖中的刺客杀手,创立了一个直属于他的情报组织“粘杆处”。
粘杆处由胤禛直接管理,除胤禛与十三王爷胤祥之外,粘杆处不听从任何人的指挥调遣,康熙皇帝也不例外。
粘杆处人员大多数来自于胤禛一手调教的包衣家奴和誓死效忠十三王爷的江湖高手, 在胤禛精密的布置安排下,整个朝堂的文武大臣都在粘杆处的严密监视之中, 藏在暗中并假装与世无争的胤禛,实则掌握着北京东西南北四大城区的一举一动,粘杆处是胤禛获取情报的主要来源。
粘杆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血滴子”,血滴子是一种残忍的杀人武器,为粘杆处杀手的标配, 血滴子的外形与清朝的“官帽”相似,以革为囊,囊内安装着数把利刀, 血滴子一旦扣在人头上,使用者在启动机括的瞬间便可轻易取人头颅, 无头的尸体不容易辨别身份,可以伪造假死、仇杀,因此受到了粘杆处的青睐。
粘杆处,顾名思义原本是胤禛府上,专门负责“粘蝉捉鸟钓鱼除虫”的服务组织,雍亲王府内有一些高大茂盛的树木,每但夏秋两季便会有鸣蝉聒噪之音,惹的胤禛不得好生休息,阴沉好静的胤禛便指派一些身手灵活的家丁操杆捕蝉, 胤禛创立粘杆处之后,为了掩人耳目,便让杀手们在平日里化装成粘虫捕鸟的家奴,胤禛将仇家们视为“虫、鸟”足见他的格局与狠心。
传说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之后,朝中政局不稳,八王一伙仍有谋权篡位的野心,为避免曾经粘杆处的元老级成员泄露机密,雍正对粘杆处展开了大规模的换血活动, 曾经为雍正办事的粘杆处成员,尽数被杀!九族皆被诛尽!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雍正皇帝去世后,深知一切的乾隆皇帝为了抹去雍正皇帝污点,便解散了粘杆处。 实际上乾隆手下的暗杀组织更加残忍……
中国古代神秘组织二:狼覃——康熙的最后王牌
创建者:大清康熙皇帝 职能:特种部队、屠杀组织、王牌保镖
康熙末年,九王夺嫡的大战愈演愈烈,八爷党与四爷党你争我夺,大有举兵逼宫的架势。 年迈的康熙安稳的住在畅春园中静观其变, 一方面,四爷党手下年羹尧坐镇川陕手握重权,可阻碍漠北大营的数十万兵马进京勤王(保护皇上)。
另一方面,八爷党伪造太子手谕,调换了京师防务,将保护畅春园的丰台大营掌握在自己手中,企图发动兵变逼迫康熙传位, 在千钧一发之际,康熙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杀意。
康熙传令南书房大臣张廷玉,拟制密诏“狼覃”进驻八大山庄,保护畅春园。 狼覃接旨后,率三万大军穿过丰台大营,直入八大山庄,张廷玉紧绷的心终于稍有放松。
狼覃大军作为康熙的王牌部队,不受任何军令控制,部队由康熙的心腹大臣狼覃将军指挥, 狼覃大军由八旗精锐所组成,康熙亲征准格尔时,狼覃大军作为直属禁卫军保护康熙的安全。
相传狼覃将军是康熙勤鳌拜时,保护康熙的贴身侍卫,康熙铲除吴三桂之后秘密组织了一支直属部队,作为“皇权最后的屏障”。
这支部队秘密驻扎在密云、古北口、山海关一带, 如果关内发生兵变,狼覃大军可以在不受皇诏的情况下入关保护康熙 全, 血洗任何敢于挑战康熙皇权的蝼蚁,丰台大营的六千人马在三万狼覃大军的铁蹄下,只能沦为绞肉。 相传康熙驾崩后,狼覃大军便神秘消失了……
有人说狼覃大军根本不存在,也有人说狼覃大军只效忠于康熙,康熙狼覃在,康熙亡狼覃亡……
古代君主的威严,并非全部显露在权力上, 权力者施恩情给下属,无数死士为了报君臣之恩,而形成一个强大的护盾, 这才是帝王真正的可怕之处,燕云十八骑如此,狼覃大军亦是如此。
中国古代神秘组织三:白莲教—颠覆皇权的梦想主义
创建者:南宋·茅子元 职能:半僧半俗的秘密的教派、反清组织 白莲教起源于宋朝,创建者茅子元。 茅子元19岁便落发出家,信仰佛法,以教化世人为理想。但他发现佛教的“落发出家”对有家庭、亲属且有社会责任的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阻碍, 茅子元提倡“俗修”,修行者可以娶妻生子过常人生活,而不必落发出家,茅子元得到了下层民众的认可,白莲教逐渐走向组织化。
白莲教以佛教思想为主,规定教内人员不能杀生、偷盗、奸淫、饮酒,最早的白莲教导人向善,是一个十分“正经”的教派。
到了元、明、清三代后,白莲教由于教众过于庞大,而产生戒律松懈,宗派林立的现象,且大多数教众文化水平低,所信奉的“神”有“另类”的性质, 白莲教供奉的“血佛”、“骨佛”,成为正统佛教的所批评的对象,人们对白莲教的认知开始转变为邪教。
清朝时期的白莲教极为兴盛,全国各地达数十万信众,大多数信众抱着“反清复明”的决心酝酿造反。
然而白莲教却并不能完完全全的被认定为“邪教”, 白莲教是隐藏在封建帝王社会下的一种“病毒”, 当封建社会的“机体”处在健康情况时,“病毒”并不会产生影响, 一旦君主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时,白莲教这个“病毒”就会发作,与其说是“邪教不如说是讽刺封建文明的一种进步。
土木堡一战,明朝60万大军被合围歼灭,皇帝朱祁镇也成了瓦剌的阶下囚。此时,他身边只有锦衣卫指挥使袁彬一人陪伴。然而,明英宗复辟后,却淡淡说了一句:将袁彬判绞刑吧!
明朝的锦衣卫,是皇帝的贴身心腹武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进行着各种神秘的任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再厉害的人,也插翅难逃。所以,不论是朝臣还是百姓,对于锦衣卫都没有什么好感。
锦衣卫的最高职务是指挥使,纵观整个大明朝,能称得上是忠臣的锦衣卫指挥使寥寥无几,而明英宗身边的袁彬,是为数不多的忠臣之一,就连明宗都放下了皇帝的身份,将袁彬视为好兄弟。
君臣患难见真情当年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的谗言,要效仿先辈亲征瓦剌,带着60万大军,自信满满地出征了,袁彬也在其中,当时的他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锦衣卫小校尉。明英宗本以为,征讨瓦剌是手到擒来,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60万大军被合围歼灭,就连堂堂的皇帝,也成了瓦剌的阶下囚。
“土木之变,也先拥帝北去,从官悉奔散,独彬随侍,不离左右。”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明军溃败之后,文臣武将死的死,逃的逃,哪里还顾得上明英宗。在此危难之际,有一人留在了明英宗的身边,他就是袁彬。从一国之君变成了俘虏,明英宗被瓦剌带回了大漠。在这里没有宫殿,没有仆从,只有一顶破旧的帐篷。看着只有袁彬寸步不离,明英宗心中五味杂陈。
“夜则与帝同寝,天寒甚,恒以胁温帝足。”
大漠的气候和中原不同,白天和夜里,就如同酷夏和寒 一般,气温的差距非常大。每每到了晚上,明英宗都只能躲在帐篷里瑟瑟发抖,他哪里受过这样的苦?袁彬见状,赶忙抱着明英宗的双脚,用自己的体温为皇上暖身子。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落难之后明英宗才看清,谁才是真正的忠义之士。
在大漠的这段日子,明英宗也放下了架子,把袁彬视为骨肉兄弟。
有一次,袁彬得了风寒,瓦剌既没有医生,又没有药物。风寒虽然不是重病,可如果不能及时医治,也会危及到性命。明英宗心中焦急万分,就在这时,他想到当初袁彬用身体暖自己双脚的事情,于是,明英宗先把帐篷里的被子都盖在了袁彬身上,自己又压了上去。
身体逐渐暖和过来的袁彬,出了一身汗,这才挺了过来。
两人就这样相互扶持,度过了好几年。
“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后来,瓦剌见明英宗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和明朝谈判后,把他放了回去。明英宗结束了被俘的生活,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不过此时朝中局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英宗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因为,泰元年回京的他,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被困了7年。
回京后的大落大起明英宗回到京城后,被明代宗供了起来,吃穿用度,都按照皇帝的规格赏赐,实际就是找一个理由把他圈禁在宫中,除了生活待遇有提高之外,明英宗的日子和做俘虏也没什么区别。跟随明英宗一起回来的袁彬,也仅仅被册封为锦衣卫百户。
两人虽不能相见,但袁彬心中一直挂念明英宗。后来明代宗病重,明英宗趁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登基称帝。
“帝还京,景帝仅授彬锦衣试百户。天顺复辟,擢指挥佥事。”
在明英宗登基后,曾和他患难与共的袁彬,也得到了重用,从一个小小的百户,迁为指挥佥事,后来被提拔成了锦衣卫的指挥使,成了朝中的正三品官员。
此时二人的身份虽然变成了君臣,可明英宗在袁彬面前,依旧没有皇帝的架子,两人还常常坐在一起,回忆当年在大漠的艰苦生活。明英宗也给了袁彬许多赏赐,甚至还让朝中的外戚孙显宗,主持了袁彬的婚事。
袁彬也感念明英宗给他的恩赐,即便坐到了指挥使的位置,也从来不曾有过其他念头。明英宗重新登基后不久,当初支持英宗的石亨、曹吉祥等人,居功自傲,互相勾结意图谋反。他们发动了兵变,包围了皇宫,打算杀掉明英宗。袁彬不惧安危,挺身而出,最终平定了叛乱,再一次救下了明英宗。
但他们二人早就不是“兄弟”,而是“君臣”的关系了。所以,对于明英宗来说,他还有其他心腹,比如锦衣卫指挥使门达,受宠专权的同时,也对袁彬心生嫉妒。所以,经过一点点挑拨,曾经被明英宗视为兄弟的袁彬,自然逃不过被猜忌的命运。
患难之交终遭猜忌门达这个小人,靠着溜须拍马得到了重用,还被明英宗视为心腹。一身正气的袁彬,素来和门达不和,为了铲除异己,门达诬告袁彬收取反贼石亨、曹吉祥的贿赂,还抢走了别人的女儿,带回自己的府上做小妾。
“时门达恃帝宠,势倾朝野。廷臣多下之,彬独不为屈。达诬以罪,请逮治。”
明英宗和袁彬是患难之交,袁彬究竟是什么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他面对门达的诬告时无动于衷,只对门达说了一句话:“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
意思就是只要留袁彬一命,剩下的事情他都不会过问。天下人都知道袁彬是冤枉的,也好在有正义之士站了出来,否则的话,袁彬早就死在门达手上了。
有个叫杨埙的油漆匠,听闻此事后,列举了20多条门达的 状,敲响了登闻鼓。可明英宗不知是不忍面对,还是心里有愧,总之,他并没有亲自审理,反而将此事交给了门达审理。
为了自保,在受审时,杨埙只好先把此事推给内阁首辅李贤,说是他要求自己这样做的。门达听后大喜过望,便对杨埙许以重金,告诉他只要能澄清这件事,一定重重有赏。因此,杨埙这才出现在了皇上的面前。
可谁知道,杨埙当着所有文武大臣的面,翻供了,突然高声叫道:“门达,要死就杀我一个人好了,你怎么还胡乱冤枉他人?”
此外,他还力证袁彬的清白,还将门达的罪名一一列出。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背叛明英宗的事情,又何来惧怕一说呢?反倒是门达面露难色,不知该如何收场。
可堂审过后,本应该被释放的袁彬,居然被判了绞刑,还是散尽了家中的钱财,这才买回来一条性命。而门达虽然没有被严惩,但明英宗也开始渐渐疏远了他。至于杨埙,则被判斩首,后来又改判成了圈禁,这件事也就草草结束。
此事过后,袁彬被送到了南京,带俸闲住。后来明英宗病逝,袁彬才得以官复原职,仍掌管锦衣卫。只可惜他再也见不到,曾经那个和自己同住一屋的皇上了。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袁彬任职期间做事认真谨慎,锦衣卫在他的管理下,也一改往日嚣张跋扈的作风,他也是明朝锦衣卫指挥使中,难得的一位忠良之臣。
不过像袁彬这样,忠于皇帝,低调做事的锦衣卫指挥使仍是少数。作为直属于皇帝的机构,锦衣卫权力极大,在明朝中后期造成了朝局动荡的局面,也是造成明朝走向灭亡的间接原因。
那么,锦衣卫究竟是何时设立的,当初皇帝设立锦衣卫,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恐怖又神秘的锦衣卫锦衣卫的前身是明朝初年的“拱卫司”,起初只是管理皇帝仪仗和侍卫的机构,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不过,朱元璋是贫农出身,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在乱世中一步步成长,最后成为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一直都在提心吊胆,他生怕有人图谋不轨,担心自己被拉下马,担心老朱家的地位不保。
所以,为了维护皇权,维护中央集权统治,朱元璋在1382 年,设立了锦衣卫,这个机构只听从皇帝的命令,相当于是皇帝设立的特务部门,地位和朝中六部平起平坐。
锦衣卫这个名字来源于侍卫们所穿的衣服。当时凡是在锦衣卫里任职的侍卫,穿的都是飞鱼服,这种服饰看起来既华丽又拉风,这才有了锦衣卫的称呼,这里的锦字,就是华贵的意思。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锦衣卫高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
“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
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明代王世贞所说:
“天子不独断,必有所依仗。”
而锦衣卫,便是朱元璋的“依仗”。
他设置锦衣卫,以驾驭不法群臣,《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
明朝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是毛骧,毛骧制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为朱元璋在调查胡惟庸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自己也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杀头。
第二任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就是他秘密禀告朱元璋的,蓝玉案之后也被朱元璋赐死。
朱元璋害怕皇权不保,害怕大臣有异心,他想要掌握朝中大臣,甚至是全天下人的一举一动,他们每天的一言一行 朱元璋都想要知道。可他身为皇帝,不能随意出宫,所以锦衣卫就成了皇帝的耳目。
朱元璋交给锦衣卫的任务也很明确,那就是替他监视天下人的一举一动,上到朝中大员,下到平民百姓,凡是有人说了不利于朝廷的话,统统都要上报给朱元璋。
锦衣卫的初始职能为三项:
其一,守卫值宿;
其二,侦察与逮捕;
其三,典诏狱。
起初锦衣卫的权力并不大,最多只是向皇帝告状,再由朱元璋来决断。后来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锦衣卫的权力也逐渐开始膨胀。这一机构有了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处置皇帝交由锦衣卫的钦定案件,从逮捕犯人到处决,期间一律决策,只需要禀告皇帝,不需要向朝中的其他部门报备,此时的锦衣卫,权力已经开始逐步扩张。
有了皇帝在背后撑腰,锦衣卫开始依仗皇帝的名义,滥用职权,此时的锦衣卫,已经背离了当初朱元璋建立它的初衷,这种例子在整个明朝都是屡见不鲜的,一旦锦衣卫的指挥使的野心过大,他们可以借用凌驾于朝中大臣的地位,打击,铲除异己,甚至可以借机制造事端,以此来获得晋升的机会。
而在锦衣卫中,也有三大分支。
因为锦衣卫的职责是做皇帝的耳目,替皇帝刺探情报,所以,除了一部分锦衣卫驻扎在京师之外,各地都设有锦衣卫的分部,这一部分锦衣卫常年驻扎在全国各地,收集地方的情报,再递交给远在京师的皇帝。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锦衣卫,会根据命令临时进行调动。
在是三个分支中,人数最多的自然是驻扎各地的锦衣卫。
整个明朝只有朱元璋和朱允炆爷孙两有一个锦衣卫,此后都有两个锦衣卫。从明成祖时代开始,在全国各地都能够看到锦衣卫的身影,一些被视为重点观察区域的地方,甚至会加派人手。不过,永乐十九年大明正式迁都北京因为地方的锦衣卫,所以锦衣卫的默认是“北京锦衣卫”,而南京的锦衣卫称“南京锦衣卫”。
不仅要监视当地的官吏,还要暗中勘察民间的舆论。到了明朝的中后期,人们走在街上甚至不敢随便乱开口,因为谁都不知道,到底会从哪儿冒出来一个锦衣卫。臭名昭著的北镇抚司大牢中,无辜之人众多,死于苛刑之人,更是不计其数。人们在一片恐怖气氛中生存,每日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
不得不说,锦衣卫是朱元璋想要握紧权利的一张王牌,可也正因为锦衣卫特殊,是由皇帝直接管辖,但朱元璋未曾想到,后代皇帝手中,随着官僚集团的壮大,和皇帝自身威望的不足,明朝皇帝过分依赖于厂卫制度,这不光为锦衣卫的衰败埋下了伏笔,也为大明王朝的落幕埋下了远因。
令人闻风丧胆的苛刑以及锦衣卫的落幕因为锦衣卫提审犯人不需要向司法机构报备,因此他们常常会动用苛刑。
一旦进了锦衣卫的大牢里,挨一顿毒打都是轻的,即便是犯人进去立马要招供,也要先忍受一遍大牢里的刑罚。在明代的史料中有明确的记载,光是他们常用到的刑具就有18套,每一套都对应着不同的刑罚。还有一些不常用的重刑,更是令人闻风丧胆。
例如明朝时的廷杖制度,就是由锦衣卫掌握的。如果朝中有大臣触怒了皇帝,会被锦衣卫拖到午门,反绑双手,当众杖责。打人的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锦衣卫,他们会根据受刑之人的脚型,判定此人的生死。
如果双脚是向外撇,表示可以杖下留人,如果双脚是向内扣,受刑之人必死无疑。当然也不乏有锦衣卫公报私仇,将官员杖毙的事情。但这并没有结束,因为打完了,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举高后再重重摔下,已经被 折腾得快死的人,此时被摔后,只剩下一口气吊着了。
可锦衣卫只听令于皇上,所以他们压根不在乎,以至于“锦衣卫”三个字,成为了恐怖的代名词。
“岂令其煆炼耶。而乃非法如是。命取其刑具。悉焚之。以所系囚。送刑部审理。”
因为锦衣卫非法凌虐犯人,朱元璋得知后,在1387年时,曾命令焚毁刑具,可效果甚微。因为他的儿子朱棣,将锦衣卫发扬光大了。永乐年间设立的北镇抚司,更是臭名昭著。那时明朝流传一种说法“地狱有十八层,任何一层都比不上锦衣卫的诏狱”。
北镇抚司“专理诏狱”,且拥有诏狱,死于酷刑之下者不计其数。所以,此时的锦衣卫,权力最大的并不是军阶最高的那个人,而是掌管北镇抚司的那个人。所以,开头提到的明英宗与袁彬的故事中,虽然袁彬是锦衣卫的指挥使,可大权掌握在镇抚司的门达手上。
嘉靖年间,北镇抚司权力达到顶峰。嘉靖帝的发小陆炳执掌时,锦衣卫权力达到顶峰,东厂亦为之低头俯首,再次风光无限。然而,自万历年间,明朝的社会矛盾逐渐加深,大太监魏忠贤权倾内外,锦衣卫权力低于东厂,沦为其附庸。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明朝的落幕,曾经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也“识时务”地投降了满清。
后期清朝将归顺的锦衣卫改为銮仪卫,成为仪仗卫队。
“明朝兴,锦衣卫存;明朝灭,锦衣卫亡。”拥有291年的锦衣卫,随着明朝的覆灭,一起淡化在历史的长河中。
写在最后明朝学者沈启堂曾言:“ 明非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锦衣卫指挥使中,大多都是皇帝的鹰犬,有一些更是霍乱朝政的奸臣。例如朱棣时期的指挥使纪纲,在任期间杀害建文旧臣,诬陷朝中忠良,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大明朝的第一文人解缙,就是死在了纪纲的手中。
明英宗时期的指挥使马顺,和宦官刘振沆瀣一气,土木堡之变前,害死了不少忠臣,明英宗御驾亲征被俘之后,马顺被朝臣活活打死在了朝堂上。类似的还有钱宁,江滨等人。
锦衣卫的职责是替皇帝监察天下,是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部门,是“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辑而时审之”,可最后却成为明朝灭亡的诱因。
毕竟,朱元璋只有一个,他也无法控制自己死后的人和事。朱棣上位后,将锦衣卫权利扩大,拥有“特权”的锦衣卫,不受官员的监督和管辖,背后又有皇帝作为屏障,无形中给他们为非作歹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锦衣卫犯了错,皇帝也无法严加处罚,并且也不忍心处罚,毕竟皇上还要靠着锦衣卫来与官僚群体对抗。
所以说,锦衣卫已经成了明朝皇帝,实现极端专制的帮凶,其突出的特点便是法外治权,也正因此,严重损害到官僚体系的利益,也损害了皇帝、大臣、军队、子民之间的关系,间接促使了大明朝政令不通,并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王朝,从始至终,在制度上都不曾进步的主要原因。
Hash:16068a0d49557ec13bc8b0b7424d742ca2524348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