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纸上谈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洗白他?这些

导读:赵括纸上谈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洗白他?这些 (1)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

因为我要骗流量啊,常规的黑赵括哪来流量?只能反向操作,是吧?

长平之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灭国之战,双方投入兵力加起来百万,赵军45万,秦军60万以上,秦国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参战了,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五国伐齐以后,齐国虽然复国,但是一蹶不振,山东六国唯一能抗衡秦国的,就只有赵国了,只要灭了赵国,秦国就没有阻力,所以,这是一场赌国运的战争,秦国只许胜,不许败。

战争第一阶段,是持续了三年的消耗战,战争打的是后勤,是消耗,是国力,比谁的国力雄厚、战争人口多,比谁的粮食多,

《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战略相持赵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战争相持三年,二十万大军的巨额消耗使得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完全暴露,更急于结束战争。

这种背景下,赵王能不换下廉颇,让赵括顶上去?赵括选择主动出击,真的是他的无知和狂妄?更多的是无奈吧?他不过是去执行赵王的旨意罢了。

到了后来,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下达全国动员令,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他亲赴河内督战,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长平之战的结局,传统说法是赵军全军覆没,战死者5万,投降被俘者40万,降卒全被秦军坑杀。

如果是这样,赵括战死5万的代价,能让战神白起带领的60万秦军损失过半,谁才是真正的战神?

即使并非如此,能让战国战绩第一的人屠白起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能让秦国男人倾巢而出,本身就证明,赵括不是纸上谈兵了。

有人用赵括母亲的话,来证明赵括是纸上谈兵,

但我认为,这只能证明,赵括政治才能非常卓越,

因为这种战争如果战败,主将必死,还会祸及家人,被诛三族,如何保才能全家人呢?这是很困难的,于是就有了赵括母亲的操作,提前警告赵王,让赵王许诺战败不加罪家人。

绝大多数人看历史和故事,都是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而喜欢洗白历史人物的人,才是喜欢思考的人,洗白历史人物,不是现在才有的,从春秋时的子贡洗白纣王开始,到耄给纣王、隋炀帝、秦始皇、刘邦、朱元璋等众多历史人物洗白,你说他是什么心理?

(1)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

赵王用“仗着高学历夸夸其谈”的赵括,去取代了“经历丰富”的宿将廉颇,最后换来了长平惨败。

这事给中国古代兵法理论与军制完善提了个醒,就是:

学历决不能替代实践经历!一军主将之职不可轻授予没有行伍经历磨炼过的人,哪怕这人兵法武艺样样娴熟。

但是后世谈论赵括,确实多有人在为其可惜,而不是为之洗白!

洗白是什么意思?一般是指颠倒黑白,把奸臣说成忠良,把坏人说成好人,把投降派说成曲线救国。而这词用在赵括身上,那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赵括一没有弃军而逃;二没有兵败降敌;三则更没有因为被围而惊恐万状。

由此,赵括虽然兵败葬送了赵国的四十 大军,但他自己也力战殉责了。的将军,这是能力上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上的污点与黑点。所以本来就不黑,也用不着专门洗白!

史书是这样描述赵括组织突围之战的: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当赵军被重重包围之后,赵括并没有像后来马谡一样丢下军队独自潜逃,而是坚决的组织了一次次的突围。

而在数次突围不利后,赵括也没丧气,而是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并亲自带领突击队冲锋搏战。仅凭这一点,其之勇猛是无疑的。

不幸的是,最终赵括还是丧生在秦军的千弩齐发下。主将阵亡了,然后促使了赵国大军的士气总崩溃。

由此,赵括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时轻敌冒进,覆军之罪是难辞其咎的,这帽子是摘不掉的。但必须明确的是:

赵括不是奸臣,也不是坏人与投降派,而是身陷万死之地、仍然死战到底,并力战殉国的大将。抛开能力,从气节上讲,这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而当赵军因为赵括的冒进而陷入秦军重围之后,赵括身为全军统帅,无论是安抚军心,还是率砺将士、鼓舞斗志,并组织突围等等补救措施,所作所为又是基本合格的。

可惜的是,突围失败了!

如果成功了,那么经历了重大挫折磨炼过后的赵括,很有可能又是一颗赵国新升起的将星。

赵括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括身为赵国贵族世家、将门子弟,自少年时起就勤习兵法,且天性聪明,又武艺娴熟。

但他有个致命毛病,就是骄傲,骄傲到了倚仗理论,而轻视了实践!

赵括自以为已熟读兵书,每言及用兵之事,总以天下已莫能当。

而与其父赵奢谈兵论战时,赵奢也往往难不住他。按理来说,这岂不就是天才名将?

然而奇怪的是,赵奢并不看好赵括。

赵括的母亲问其夫赵奢:

“我儿明明深谙用兵之道,你也常常说不过他,却为何从不称赞他,反而以此为忧呢?“

赵奢说:

“兵者,死生不测之地也。而括儿每每自喻为知兵,总把战场上不可预测之事看得轻而易举。如果赵王不以他为将则还好,若他日使之为大将,那么让赵国大军覆亡者,必赵括也。”

赵括的问题,实际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有多年老行伍经历的赵奢,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赵括兵法理论娴熟,唯独缺少了军伍的基层实践经验历练。

假如让赵括从百夫长做起,积累经验,逐步升迁,再以副将之职跟着廉颇等宿将磨砺几年,那赵括也能成为名将。

而高门贵族子弟赵括,少年时就有了与赵国将相甚至与赵王坐谈论道的资格。

出身的高贵与高起点的人生,就决定了他可以直接跳过基层,也不须磨炼积淀。

由此,一入军伍就成了三军大将,这就酿成了悲剧收场!

中国兵家汲取了纸上谈兵的教训。作了一个“名将必起于卒伍”的理论总结。

意思是:理论学得再好,缺了实践也等于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真理!

“为将者一念之差,可决几万人之生死。”所以,后世中外许多军队都有这样一个惯例:没有连长经历的人,不能当团长。没有团长经历的人,不能当军长。

这就是用制度去预防“因一将纸上谈兵而陷万众于死地”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

Hash:a18754f5417b093da051e20bf0ce0a2ea9a7c84e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