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李光弼不是汉人?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李光弼不是汉人,是契丹人,下面简述一下李光弼的主要生平事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参看我上一个回答《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李光弼(708—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中期名将,李光弼的先祖是契丹族酋长。其父是唐左羽林大将军、朔方节度副使李楷洛(李光弼是其第四子)。李光弼智勇双全,善于用兵,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是一代名将。与郭子仪齐名,故世称为“李郭”。

李光弼自幼为人坚毅沉稳,擅长骑射,喜读《汉书》,治军极严,兼有谋略。他少年即入军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在为父守丧时,他严遵礼法。天宝初载(742年),李光弼升迁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后擢升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属下的兵马使,兼赤水军使,单于副使都护。天宝十四载(755年)冬月,范阳(治幽州,今河北涿州)、平卢(治今辽宁朝阳)、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讨宰相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十五万,南下反唐。“安史之乱”爆发。当时,大唐拜宰相李林甫、杨国忠所赐,京城唐军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说严重一点,刀枪武备放在库中都生锈不堪使用了,除了一部分禁军,其他大多数军队就是一盘散沙,军马几乎就是“菜马”,很多是不能上战场的。这些问题就是唐玄宗重用、听信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结果。唐玄宗无法,只能调集各路藩镇人马前去去征讨。朝中没有能够领兵作战的将领,只能将在家守孝的郭子仪“夺情”回来任职。在郭子仪推荐下,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任河北、山东地区军事总管,也就是知河东节度事(副使)。

天宝十五载(756年),李光弼受命后,第一个目标是收复被叛军攻占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该郡地处叛军南北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领朔方军五千进攻常山,当地团练兵将自己的将领史思义绑来投降,史思义在李光弼善待和感化下投降。李光弼率军攻下井陉(今山西井陉北)、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南)。史思明率二万骑兵救援进攻常山,截断了李光弼粮道。李光弼没有粮草,只好派出五百辆运粮车,运粮人员一律穿上甲衣,在一千多名弓弩手保护下,绕过史思明叛军,到石邑(今河北获鹿)运回了一点的粮草。李光弼采纳了史思义的“按军入守、以逸待劳”的策略,守城不出,将部下兵马分属为四个部,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史思明知道李光弼获得了粮草,又见自己的叛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兵。李光弼趁机追赶,在郭子仪军帮助下攻克了藁城(今河北藁城)等十余城。不久又攻下赵郡(今河北栾州),李光弼、郭子仪又率领唐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4万级,俘1千余人、战马5千匹。这一仗史称“嘉山之战”。河北十余郡闻讯,纷纷重新归顺了唐军。

就在李光弼、郭子仪联手在河北大显身手之时,李光弼本想趁势攻取叛军的老巢范阳郡,以绝安、史根基。本来史思明河北叛军就要被李光弼剿灭时。适逢安禄山兵伐长安,忽听唐军大将哥舒翰兵败潼关的消息传来,潼关失守,不久长安沦陷,唐玄宗逃往蜀州,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银川)继位。唐肃宗李亨要求李光弼、郭子仪回兵长安附近御敌,重点戡乱。李光弼回军,史思明蹑后追击,大破唐军刘正臣部。由于史思明所率兵士是安史叛军的精锐的部分,他们乘胜进击,攻拨常山、赵郡、河间,大破颜真卿部和琳所率的1万2千多唐兵。

旋即,李光弼升任户部尚 ,兼任太原府尹,率军五千赴太原。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由北道夺取灵武。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老弱兵将,且不满万人。士兵见史思明人多势众,非常害怕。李光弼认为只要及时修好城墙,就能抵御叛军。他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快到了才修墙,只能空耗人力。现在趁敌人还没有到达,应加紧修筑、加固城池”。 李光弼派人制作运回几十万城砖,一面加强防御固守,一面暗中发动攻击。让士兵从城中挖了一条地道通城外史思明大营,夜里趁叛军熟睡时,发动进攻,叛军在睡梦中遭到打击,吓得惊慌失措;李光弼还在城上安装石炮,也就是抛石器,砸死了大量叛军;叛军大乱,李光弼乘乱出击,俘斩叛军1万多人。史思明没有办法,只得后撤,重新安营,史思明在太原与李光弼对峙了50余天,没占到任何便宜。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死其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安庆绪在郭子仪等打击下,从洛阳逃到相州被围。史思明只得退兵范阳,去相州为安庆绪解围。留驻在太原的叛军蔡希德等人疲惫不堪,在李光弼与当地百姓联合打击下,叛军丢下7万多首级。蔡希德只好撤军,李光弼率军追赶,缴获大批军备器械。“太原之战”取得了大胜。李光弼扩为大战果,又剿灭附近数处零散叛军。“太原之战”是唐军戡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光弼以少胜多、以弱制强,充分发挥了其军事才能,李光弼因功加封为司空、封魏国公兼兵部尚书。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唐肃宗诏李光弼入朝,升为侍中,改封为郑国公。因李光弼、郭子仪官阶相近,唐肃宗让亲近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实际总揽诸军。唐军出师后,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4千级,捕虏5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安庆绪派七万军队援救卫州。唐军大破安庆绪,斩首4万级,缴获铠胄数十万,唐军攻占卫州。又在愁思冈击破叛军,并趁势围攻邺城。安庆绪求救于史思明。史思明出动十三万军队援救邺城。次年三月,双方爆发相州之战,史思明率军奋战,李光弼等率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几乎相等。郭子仪率部在后,还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唐军与叛军都大惊,各弃兵仗辎重,分向南、北方面溃退。此役后,唐军各部相继引还。只有李光弼与王思礼整敕部队,全军以归。战后,鱼朝恩把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唐朔方军。八月,李光弼又兼任幽州长史、河北节度使。

因为上次邺城(安阳)作战的失利,唐军退守黄河以南,郭子仪作为背锅侠的被撤职,李光弼成为唐军实际意义上的统帅。为了收拢人马,李光弼打算以洛阳为基地,开始以朔方、河东、河西三个藩镇的兵力为核心积蓄力量。谁知汴州节度使许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史思明进入洛阳,除占领一座因战乱成废墟的城池外,几乎没有什么收获。李光弼见洛阳已失,便在河阳城(今河南孟州西)驻扎。史思明害怕李光弼卷土重来,将主力部队驻扎在白马寺(洛阳东)。在河阳城外许多地方挖掘了月牙形攻防结合的工事。十月。史思明向李光弼发动一次带试探性质的攻击,没想到很快就被李光弼打败。史思明蓄养了千余匹好马,饲养员经常将这些马赶到黄河南岸水边洗刷一番。李光弼得知消息,在附近多处寻找、购买了五百匹雌马,命人将马驹拴 城中,让人将这些雌马也放在黄河北岸边洗浴。一时间,黄河两岸马嘶交映,双方马匹在河中交汇。李光弼命人大开城门,马驹的鸣叫声唤回母马,将史思明的好马也带进了河阳城。史思明知道后,大发雷霆又无可奈何。史思明气急败坏,纠集战船数百艘,置火船于前面,打算顺流而下烧毁河阳桥。李光弼军则以数百艘绑有长竿铁叉的船迎战,火船不得靠近河阳桥,唐军又在桥上发炮石,叛军船只焚毁或被击沉了无数;史思明派兵至河清(河阳西),企图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早已派人在此处设伏,史思明截粮部队大败;史思明认为李光弼长于守城,不善野战,便派骁将李日越率500余骑兵于夜间前去劫营,谁知扑了一个空,搭上了不少弟兄。李日越不敢回去见史思明,只好投降了唐军。李光弼对他善待有加,还给他补充了不少兵马。李日越的好友、叛军骁将高庭晖听说后也带人投降了李光弼。

史思明接连受挫,便率主力再次进攻河阳。李光弼以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南城,自己率兵屯于中洋城(今河南孟县)。史思明亲率主力攻城,河阳、中洋互为犄角。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中藏刀,表示出宁死不降的决心。唐军部将李抱玉、荔非元礼等率兵奋勇杀敌,大败叛军,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八千余人,获马两千匹。史思明败退,唐军郝廷玉、论惟贞、仆固怀恩等率军主动出击。叛军大将安太清、徐璜玉、李秦授以下500余人被擒,周挚仅领数骑逃回。“河阳之战”史思明大败,只好率残部撤回了洛阳。

在“河阳之战”中,李光弼两万人以少胜多,大败十几万军队的史思明,那个陷害过郭子仪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不断向唐肃宗灌输,说什么叛军不堪一击,应尽快收复洛阳。唐肃宗被胜利冲昏头脑,轻信了宦官鱼朝恩,催促李光弼尽快进攻洛阳。李光弼无奈,留好下李抱玉守河阳,自己硬着头皮进攻洛阳,回纥大将仆固怀恩等将领认为此去凶多吉少,便不听李光弼军令,没有在洛阳城北邙山而在平原布阵,“邙山大战”历史上发生了很多著名战斗,公元537年,东、西两魏高欢和宇文泰在此发生过大战,东魏先败后胜,大胜西魏;公元564年,北齐与北周在此大战,北齐反败为胜,战胜北周。这一仗,历史一幕重演,史思明大胜李光弼。史思明虽然在此获胜,却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唐军也因此得以休整。唐肃宗将邙山之败归罪在仆固怀恩身上,逼反了仆固怀恩。

李光弼兵败邙山,李抱玉不得不放弃河阳、中洋等地,战局迅速恶化,李光弼被解除军职。后因唐军情急转如下,朝廷只好重新启用李光弼,让他出镇临淮。宝应元年(762年),李光弼进封为临淮郡王。旋即派兵收复许州,斩得叛军首级千余级,擒获叛将20余人。同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今安徽歙县)率饥民起义。朝廷命李光弼分兵征讨。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在唐军打击下,叛军首领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李光弼治军严整,先谋后战,常能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名震天下。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高盖世,但屡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的嫉妒和陷害。

广德二年(764年)初秋,李光弼病逝于徐州,终年57岁。唐代宗为其停朝三日,追赠为太保,谥号“武穆”。 冬月,李光弼被安葬在三原(今陕西咸阳)。出葬之日,唐代宗命众宰臣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公元746年,唐朝大将王忠嗣,调任河西和陇右两镇的节度使。

作为盛唐时期最有名的一员大将,王忠嗣当年曾被唐玄宗 作干儿子,从小在皇宫当中长大,享受皇子级别的教育。长大之后,王忠嗣更是被按照‘霍去病的标准’培养,为大唐立下了无数战功。尤其是在这一年当中,王忠嗣更是身兼四镇节度使,几乎掌握了唐朝北方所有的军队,权势无人可比。

而王忠嗣在这次调职之后,很快就在自己的新下属当中,发现了一个让他非常感兴趣的人才。此人当时仅仅只有三十多岁,却已经在军中立下了许多战功,声名鹊起。而王忠嗣见到这个人之后,对他的评价更是高得吓人。王忠嗣甚至直接明言,以后此人一定可以坐到自己如今的位置,成为整个大唐最顶尖的名将。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王忠嗣到底还是没看错人。此后的两年里,王忠嗣极力提拔此人,同时还给了他更多的发展空间。后来王忠嗣被奸相李林甫陷害,抑郁而终。但他看中的这个人,却在军中继续攀升,继承了王忠嗣的意志,继续守卫大唐。

后来,在安史之乱当中,此人更是处理甚多,最终率领唐军,平定了那场安史之乱,为唐朝延续了百年国祚。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这个人的话,唐朝说不定也就没有安史之乱以后的一百多年历史了。

这个被王忠嗣看中的人,名叫李光弼,被后世史书誉为‘战功中兴第一’。就连被后世誉为再造大唐的郭子仪,在军功方面,也要稍稍比他逊色一些。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人生最后的几年当中,却根本不敢离开军队,生怕自己被诛杀。

公元708年,李光弼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地区。当时正是武则天在位时期,李光弼的父亲,曾经是东北契丹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在李光弼出生数年之前,因为唐朝官员对契丹这边压迫比较大,所以导致很多契丹部落开始起兵造反。当时李光弼他爹所在的这个部落,也参加了叛乱。

但可惜的是,面对唐朝大军的镇压,这些契丹部落的反叛,很快就被镇压了。而叛乱被平定之后,为了彻底收复这些契丹部落,再加上有些契丹部落的首领,确实很会打仗,让武则天心生爱才之意,所以便把这些投降的契丹头领,编入唐军做将军。

这其中,便有李光弼他爹。

等到李光弼出生的时候,李光弼他爹在唐朝军队体系内,地位已经很高了。类比现在的话,大概已经相当于是正军级的干部了。所以,从少年时代开始,李光弼就开始被他爹传授各种战争领域的知识,逐渐为后来的名将生涯,埋下了伏笔。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有这样一位老爹,李光弼成年之后,自然也得以顺利进入军队,然后一路官运亨通。而且,等到李光弼进入军中的时候,他爹已经逐渐做到了朔方节度副使的高位。类比现在的话,几乎等同于一个大军区的军区副司令。

有这么一个老爹罩着,李光弼的升迁道路,自然畅通无阻。直到公元744年,也就是李光弼37岁的时候,他爹才安然去世。而到了这个时候,李光弼已经快要升到正师级的高度了,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战功,在军中牢牢打开一片天地。

对于李光弼来说,他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被自己的亲爹带飞。正是因为有他爹的存在,李光弼才能在军中展露头角,并且练就一身过硬的本事。

随着老爹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李光弼不得不回家守孝。而等到李光弼守孝期结束,再次回到军中的时候,这时候他就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王忠嗣。

从年龄上来看,王忠嗣和李光弼,其实是一代人,王忠嗣只比李光弼大三岁而已。但从军中资历来看,王忠嗣却比李光弼强太多了。这也没办法。毕竟李光弼他爹,最后也只是一个军区副司令。而王忠嗣他义父,却是大 的最高执政者李隆基。而且从王忠嗣的少年时代开始,李隆基就一直朝着名将的方向,培养王忠嗣。所以王忠嗣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带着军队在边境杀敌立功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忠嗣虽然只比李光弼大三岁。但当时刚过四十岁的王忠嗣,已经是整个唐军内部,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了。北方四大军镇,全都归王忠嗣节制。

王忠嗣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对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从来都是极为敬佩的。所以当他调任做了李光弼的上司之后,很快就看中了李光弼。王忠嗣本人就是最顶级的名将,对于李光弼的能力,自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再加上李光弼他爹,原本就是朔方军镇的老领导,就算冲着老领导的面子,王忠嗣也得好好培养这个自己很欣赏的年轻人。

于是,此后的两年里,李光弼又被王忠嗣这位盛唐第一名将,极力培养。不管是在军事指挥方面,还是在个人资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了这个时候,李光弼光靠自己的名号,就已经足以在唐军内部撑起一片天了。

除此之外,在这两年当中,李光弼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那就是围绕着王忠嗣,认识了很多唐军内部的优秀将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小圈子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真正做到了力挽狂澜,改变了大唐的命运。

在这个小圈子当中,李光弼认识的诸多将领里面,有一个名气最大,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再造大唐’的郭子仪。

不过,可惜的是,就在这个小圈子有成型的趋势,还没彻底成型的时候,王忠嗣就忽然去世了。王忠嗣的去世,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当时唐朝有一个出将入相的规则。如果一位将领在边境战功卓著,未来就有机会返回京城做宰相。而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因为担心王忠嗣回京之后,会改变自己一家独大的状态,所以就想办法陷害了王忠嗣,说王忠嗣图谋不轨,打算和太子联手逼供造反。

后来,经过一番严刑拷打,以及复杂的排查之后,最后唐玄宗终于知道,这是一桩冤案,王忠嗣是被人陷害的。但问题是,王忠嗣之前被关在监狱里,拷打了整整半年。谁敢保证,未来王忠嗣再度掌权,不会因此而心生怨恨呢?

所以接下来,王忠嗣虽然被放出了监狱,仍是得不到重用,只是被派到南方去做了一个地方官。此后,平白被打了一顿的王忠嗣,积郁成疾,没过几个月就去世了。

王忠嗣的死,对于整个唐朝历史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王忠嗣活着的时候,唐朝军方几乎堪称铁板一块。或许将领之间,也会存在一些矛盾。但只要王忠嗣在,问题都不大,因为王忠嗣确实能压得住局面。最关键的是,王忠嗣对唐玄宗堪称极致的忠诚。但王忠嗣死后,唐朝高层的几个节度使,就纷纷开始争权夺利。后来便有了安禄山执掌三大军镇,继而掀起安史之乱的事情。

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王忠嗣不死的话,可能根本就不会有安史之乱。因为如果王忠嗣活着的话,执掌三大军镇的,绝对不可能是安禄山,而应该是王忠嗣。

而对于那个刚刚成型的小圈子来说,王忠嗣的死,更是堪称致命打击。自此之后,大家虽然依旧忠心报国,但却没了主心骨。而对于李光弼来说,则更是如此。就在王忠嗣去世的那一年,李光弼荣升河西节度副使。四十二岁的李光弼,终于达到了自己父亲当初的高度。

但这一切,对于李光弼来说,却无法让他感到兴奋。

因为到了这个层次之后,接下来的斗争,让他感到十分陌生。

以往李光弼他爹在世的时候,朝堂上虽然也有很多斗争,但这些斗争往往都是由他 爹应付,根本轮不到李光弼操心。李光弼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打赢敌人。而后来到了王忠嗣手下之后,王忠嗣又对他多有照顾,同样没让李光弼经历什么朝堂斗争。

然而,等到王忠嗣去世,李光弼独自成为一镇节度副使的时候,这时候就再没人替他遮风挡雨了。而那些朝堂之上尔虞我诈的斗争,更是让李光弼感到非常茫然。

后来,这个特点,也成了李光弼后来不得不拥兵自重的关键。

此后的几年里,唐朝军方内部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以安思顺和哥舒翰等人为首的几个势力,开始纷纷撕破脸皮,争夺权力。在这期间,身为节度副使级别将领的李光弼,就成了大家招揽的对象。对于当时已经年近五十的李光弼,安思顺甚至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老将哥舒翰,也是对其多有招揽,希望能把李光弼招揽到自己麾下。

但对于这些招揽,李光弼没有任何兴奋,甚至感到厌烦。或许,在李光弼眼里,除了当年的王忠嗣之外,如哥舒翰和安思绪之流,根本都不配招揽自己。所以,在这之后,李光弼干脆辞官不做,直接退休回家。除了李光弼之外,当时还有很多有志气的将领,比如郭子仪等人,也都借着各种理由,暂时退休回家,打算远离这些斗争。

不过,李光弼的退休生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仅仅在家赋闲不到一年之后,安禄山便在范阳起兵,正式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帷幕。

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唐朝内部已经多年没有战事,所以国内基本没什么强力军队。这就导致安禄山从河北起兵之后,很快就一路攻向河南,年底便攻下了洛阳。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整个华北地区,都落入到了安禄山的控制当中。

面对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唐玄宗当时也做出了很多应对计划。比如派遣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军去潼关正面抵抗安禄山的进攻。然而因为唐玄宗乱指挥,最后导致高仙芝大败而回,唐军前线的情况,也越发恶化。

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唐玄宗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渐渐无人可用了。首先,出于安全考虑,所有和安禄山有关系的将领,基本上都不能用。而安禄山又是出了名的长袖善舞,和很多军中将领都关系不错,这就导致一大批将领,根本无法参战。再加上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战败,又损失了不少人。所以,此时的唐玄宗,开始不得不从那些退休回家的将领当中,寻找得力的将领。

当时的唐玄宗,首先找到的就是朔方军核心人物之一的郭子仪。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郭子仪正在家里忙着守孝。因为战事开启,唐玄宗紧急把他找了回来。而郭子仪回来之后,很快就提出要把自己的那些老战友同时起复。在这其中,郭子仪专门提到了李光弼,而唐玄宗这次也比较痛快,直接将李光弼起复为河东节度副使。

当然,李光弼的这个节度副使,基本上是有名无实。因为当时的河东军镇,所有军队都被安禄山控制。所以李光弼麾下统领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出自朔方军。

说到这里,我们得简单来介绍一下当时的局势。

唐玄宗在位期间,因为种种原因,将国家的精锐军队,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边境,分成了十个军镇。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幽州、卢龙以及河东这三个军镇,都被安禄山控制。南方的岭南军镇,因为之前刚打完一场硬仗,兵力折损严重,基本上没有参战的能力。而北方的北庭都护府,以及西边的安西都护府,因为实在太远,暂时也无法调回军队。

所以,当时唐玄宗能够调动的,就只剩下了剑南、河西、朔方以及陇右这四个军镇的军队。而当时除朔方军以外的所有精锐,基本 上都被唐玄宗派去了潼关,由老将哥舒翰统领,在正面阻击安禄山。此时唯一还能灵活调动的,就只剩下了朔方军镇。

而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属于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的传奇了。

此后的半年里,老将哥舒翰一直坚守在潼关,闭关不出。面对潼关天险,再加上哥舒翰手下的精锐军队,战力确实比较强。所以就算安禄山再怎么牛气,也无法攻破潼关。与此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则是率军从山西方向进攻,直接杀向安禄山的老巢范阳。

在这个过程当中,朔方军和叛军展开了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这个过程太过复杂,简单来说,当时安禄山率领主力,在潼关这边和哥舒翰对峙。而他的副手史思明,则是率军应付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联手之下,史思明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节节败退。

四个月之后,史思明已经被逼得退回博陵,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定州一带。此后,李光弼和郭子仪更是趁机围困博陵,并且派兵收复周边。短短一个月之内,原本被叛军牢牢控制的河北地区,便已经超过半数,重新被朔方军给夺回来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叛军其实已经落了下风。郭子仪和李光弼这边,已经彻底切断了安禄山主力和范阳老巢的联系。只要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完全可以拿下范阳。到那个时候,没了后方的安禄山,肯定必败无疑,就算是对耗,也撑不了几天。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唐玄宗却强行下令,让老将哥舒翰出关迎战。

当时唐玄宗的想法其实也很单纯。此时唐军已经占据了上风,而哥舒翰手里又掌握了过多的军队。一旦这个时候,哥舒翰忽然反水,唐朝就彻底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哥舒翰和安禄山对耗,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但唐玄宗却唯独忘了,身为老将的哥舒翰,也是有可能会输的。

此后,哥舒翰出关迎战,仓促之中被叛军伏击,最后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哥舒翰战败之后,潼关也守不住了,安禄山就这样顺利攻破潼关,进入了关中地区,直接逼近长安。

当这个消息,传到李光弼那边的时候,估计李光弼和郭子仪都很无奈。原本已经是胜利在望,但就因为哥舒翰的战败,局势再次对唐军不利。而且,随着安禄山逼近长安,朔方军不得不迅速后撤,回去增援长安。

如果唐玄宗出了问题,到时候就算他们打下了范阳,也没有任何意义。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随着安禄山逼近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逃往四川。就在逃亡路上,麾下禁军哗变,要求赐死杨贵妃。此后,唐玄宗独自带人入蜀,太子李亨则是赶回灵武,准备重整旗鼓,再次和叛军作战。

之所以要回灵武,就是因为灵武是朔方军的老巢。随着哥舒翰战败,他麾下的三个军镇,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所以李亨唯一还能指望的,就只剩下了朔方军。所以,李亨在灵武下令,让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返回,巩固老巢。

因为李亨的命令,郭子仪和李光弼不得不撤兵。原本已经收回大半的河北,就这样再次落入了叛军手中。

回到灵武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大概就是李亨重新整编朔方军,确保自己能控制军队。此后,郭子仪被留在了关中战场,而李光弼则是被派回山西,去镇守太原。返回太原的时候,李光弼身边只有五千多军队,再加上太原城内的守军,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人。

但在李光弼回到太原的同时,史思明却率领十万叛军,前来进攻太原。

一万人,想要挡住十万人的进攻,这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大家深刻明白,为什么 光弼可以被后世尊称为名将。

回到太原之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李光弼迅速整顿军务,重新组织太原地区的防务工作。而当史思明抵达太原的时候,面对的只能是一座守卫牢固的要塞,根本就打不下来。非但如此,后来李光弼还用挖地道的方式,直接挖到了史思明的大营,然后突袭之下,一口气杀了一万多叛军。

就在这次大胜之后,恰好叛军内部也出了问题。作为叛军首领的安禄山,被他自己的亲儿子安思绪弑杀。此后,叛军内部开始人心不稳,李光弼便利用这个机会,组织敢死队向叛军进攻,结果一战灭了七万多叛军。

经过这两场大胜之后,原本来势汹汹的十万叛军主力,几乎被李光弼给打没了。此战之后,李光弼不但彻底守住了太原,而且在这之后,叛军想要跨过山西,进攻关中,几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而这场太原之战的胜利,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一个关键战役。

当李光弼守住山西的同时,郭子仪那边其实也有很大的进展,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至于叛军那边,此后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势力范围越来越小。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第二次接近胜利。

但可惜的是,这一次,唐朝依然没能抓住机会。

因为在这之后,李亨觉得决战的机会已经到来,所以便下令让各大节度使,率军前来合围安思绪率领的主力叛军。但同时,李亨担心军中将领做大,所以根本没设主帅,只是让几个节度使各自为政,同时派一个叫鱼朝恩的宦官前去监军。

因为没有主帅,所以这一战唐军打得特别离奇。当时唐军总数号称六十万,叛军却只有十多万而已。结果后来因为没有主帅,唐军非但没有打赢叛军,自身反倒是开始溃败。

在这场溃败当中,李光弼靠着自己的超强的指挥能力,勉强稳住了阵型,没有被叛军歼灭。至于郭子仪,因为没有主帅的原因,还没来得及组织军队布阵,就已经开始面对叛军的冲击,最后结果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此战之后,唐军再次错失了一个天赐良机,郭子仪也被扣上了一口黑锅,然后被一撸到底。唯有李光弼,此时依然留在军中。

在之前的平叛战争当中,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已经是唐朝最能打的两个牛人了。而此时郭子仪被一撸到底,李光弼又得以全身而退,所以在这之后,李光弼就被加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虽然只是一个副元帅,但此时的李光弼,却是唐军的实际指挥者。因为真正的那位元帅,是李亨的儿子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而李豫这个元帅,其实只是挂名而已,本人的指挥能力相当有限。真正打仗,还是得靠李光弼。

升任副元帅之后,李光弼总算是有了指挥权,可以凭借自己的过人能力,开始剿灭叛军。此后的一年里,在李光弼的指挥下,唐军再次节节大胜。而且叛军那边,史思明又杀了安思绪,再次内讧。李光弼也趁着这个机会,再次压缩叛军的生存空间。

如此,一年多以后,唐军再次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但在这个时候,皇帝李亨又开始出来瞎指挥了。在李亨的命令下,李光弼不得不率军强攻洛阳。结果不出所料,自然又是大败而回。

不过,幸运的是,李光弼这次并没有背锅。战败的责任,被归咎到了另一位名将,仆固怀恩的头上。所以接下来,李光弼也得以继续率军战斗。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李光弼先是率军去南方镇压了一下农民起义,然后接着打叛军。公元763年,随着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杀,这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才算终于是被彻底平定了。

纵观这个安史之乱的平定过程,我们不难 现,其实如果不是唐玄宗和唐肃宗两代皇帝,一直瞎指挥的话,唐军其实早就能平叛了。以李光弼的能力,就算让他独自指挥,都不至于打八年的时间。

但同时,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李光弼的能力。就凭唐玄宗和唐肃宗这么折腾,如果不是因为有李光弼这样的顶级名将撑着,唐朝估计早就没了。

对于李光弼的这份功劳,唐朝皇帝倒是也非常认可。而且,相比李光弼,郭子仪和仆固怀恩等人,都曾因为种种原因,暂时离开过平叛战争。所有顶级将领当中,唯一一个一直坚守在前线的将军,就只有李光弼一个。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大家认为,李光弼才是战功第一的缘故。

不过,李光弼的这份功劳,却并没有让他在战后得到应有的补偿,反倒是为他招来了灾祸。李光弼是一个典型职业军人,根本不懂那些党争,或者说不愿意去懂。所以,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李光弼很快就招来了朝中几个大宦官的嫉恨。

所以,自此之后,李光弼便开始拥兵自重。虽然不至于直接反叛,但是也不敢再交出军权。此后一直到死,李光弼一直留在军中,生怕丢掉了军队这张护身符。

由此可见,李光弼其实也不是不懂政治。只是相对来说,他更愿意做一个纯粹的军人。但在保命的时候,李光弼其实也不傻。

因为拥兵自重的缘故,此后李光弼和郭子仪之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距。郭子仪相对完美,所以名声在后世更大一些。而李光弼则是拥兵自重,所以后世对其评价就相对较低一些。但不管怎么说,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这份功劳,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公元764年,李光弼在徐州病逝,终年五十七岁。李光弼去世后,唐代宗为其辍朝三日,追谥其为武穆。而李光弼的子孙,虽然没像郭子仪的后辈那样有名,但最终也做到了节度使的位置。所以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善终了。

纵观李光弼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李光弼其实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不是不懂政治,而是不想懂。李光弼的前半生,一直被自己的父亲和王忠嗣保护,后半生则是靠着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最终得以善终。

至于最后拥兵自重,以此保命的做法,恐怕也只能说是一种无奈了。

Hash:603997aafbaaa38f038be903db2c4652f8525732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