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 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只

导读: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 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只 1. 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只 2. 民国时期的轮船 3. 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只的 4. 民国时期轮船内部图片 5. 民国时期有豪华游轮吗 6. 民国时期的船票 7. 民国的轮船 8. 民国时期客轮轮船

1. 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只

过去船的速度比较慢,至少个把月。

20世纪初是蒸气船,20世纪30年代改进是烧煤的船。最快也要1-2个月。到美国西海岸,25~32天 到美国南海岸,40~45天 到美国东海岸,42~52天 1900年9月15日的《球报》(The Sphere)报道了德国新蒸汽邮轮德意志号创下的横跨大西洋的新记录,从纽约到利物浦只花了5天7小时38分钟。全程549英里,平均速度每小时27英里。

2. 民国时期的轮船

一、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 发展趋势——走向西化;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走向近代化。

2、突出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但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3、 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 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受到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主思潮的推动等。

4、具体表现: (变化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中国的农村传统风俗习惯变化不大。)

①鸦片战争后,西餐开始在中国出现,西装传入中国。中华民国成立后西装和中山装开始流行。

②出现西式建筑,宽阔的马路、自来水、电灯等;

③出现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如 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等;电报、电话等。

④人们可以阅读报纸、听广播、看电影等。

⑤社会习俗的变迁: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交礼仪采用握手、鞠躬;称呼采用“先生”、“同志”;辛亥革命后实行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清末民初,受过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出现西式婚礼和葬礼。

(揭开“剪辫易服”序幕的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学童;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近代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演变

1、 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2、1865年,中国造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开始发展。(洋务运动时期)

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上海出现公共汽车交通系统。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人力车;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自行车仍是市民的主要代步工具。

3、中国铁路的诞生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中国铁路的诞生。

1909年完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4、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始;

1882年,电话在中国出现。

5、近现代交通、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近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1、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及对近代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先例。

维新运动中《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作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①1905年,中国人自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③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3、互联网: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网络媒介”被称为“第四媒介”,另外三大媒介分别是报纸、广播和电视。)

认识互联网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集另外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费用低廉。

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改变了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等。

3. 民国时期有没有游轮船只的

因为国家需要,就这么简单!对于钱学森这批人,任何功利角度的解读都是在侮辱他们。

64年前,即1955年,太平洋上一艘由美国开出的邮轮,正在向中国进发。而我们的钱学森先生正是在这艘邮轮上,即将回到自己的祖国。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本该是五年前就会发生的场景。

1935年,拿着庚款留美学生奖学金的钱学森来到了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他用天才般的表现征服了美国人。他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有人开玩笑说,要不是那学位是一年一发,估计钱学森还会更快。

而他也因此得到了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的机会,投入到了当时的学界泰斗冯.卡门门下,并成为了他最得以的门生何最有力的助手。不然怎么会有“卡门-钱学森”公式?

天才在哪都是天才,即使是号称天才聚集地的加州理工,钱学森依然是最优秀的那一位,在这里他花了两年时间,拿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这时他才28岁,就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了。

正如钱学森先生自己所说,在美国的前三四年他是在学习,后面的十几年都在工作了。拿到博士学位后,钱学森先后担任了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最后还担任了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JPL。

这个JPL有多牛?曾经美国的弹道导弹研究已经登月的相关技术,它都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如今更是NASA最为核心的部门。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是JPL的创始人之一,其前身乃是钱学森研究生时代何同学们创建的社团。火箭之父在那时候就已经初露锋芒了。

当然,紧接着便是新中国成立。当时咱们国家百废待兴,是急需人才的时候,于是向全世界发出声音,号召那些海外的游子们,回到祖国来,帮助建设我们的祖国。当然,咱们国家当时是什么条件大家都知道,没有别墅专车,没有保姆管家,更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一个字,一贫如洗,给不了任何的好处。

但是钱学森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我要回去。因为那是祖国啊,祖国就是母亲,母亲需要你回家,你有什么理由拒绝?

然而就在钱学森夫妇来到港口准备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的时候,他遭到了扣留。至于原因,我想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那句话足以回答一切: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

就这样,钱学森被扣留了五年,但是从没有放弃,最终在国家俄过问下,用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美军战俘做筹码,终于是将钱学森先生给换了回来。

而钱学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那不仅仅是火箭、导弹、两弹一星等等国之重器,更是强国的希望,他为中国拉起了相关领域的框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这是无法用价值估量的。

当然了,不仅 是钱学森一个人,那是一群人,一群爱国且无私的伟人。

钱学森乘坐那艘名叫克利夫兰总统号的邮轮,算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其建国初年,先后将包括钱学森在内的24名留美科学家带回了祖国。而这些人都是祖国建设的功勋之臣。

比如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张文裕,王希季,梁思礼等等。

这些人几乎都是有着优渥的待遇,回来就是吃苦,就是受罪。他们为什么要回来?

为了钱吗?不好意思国家没有钱!汽车别墅都变成了四合院与自行车,红酒牛排变成了咸菜馒头,他们从未埋怨过一句。

那是为了名吗?更不是啊,在当时的国防武器研究领域,为了保密,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是隐姓埋名,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比如当年的原子弹,那时候有多少人知道,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有那么一群人在战斗?

可他们也未曾埋怨!

他们为了祖国的事业,甚至于达到了不惜命的程度。还记得邓稼先先生与杨政宁先生当年那张合照吗,你们是否注意到了那嘴角的血迹?这是拿命在拼啊,这才叫奉献,每每想到这里,我只有哽咽。

4. 民国时期轮船内部图片

买船票从上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德国。

上海有定期客轮航班。

5. 民国时期有豪华游轮吗

没有,只对12岁以下的儿童有优惠。 优惠标准:2岁以下婴儿10%,2岁以上12岁以下占床75%,不占床50%,12岁以上按成人操作 注:

1、船票只限旅客本人使用,只限当日航次有效,不得转让或涂改。

2、旅客要求变更乘船日期、航次时,可在开航前14天内办理下一航次的改乘手续,但客舱满员时不予办理。签票只限一次,每人收取变更签票手续费500元。变更后未乘船者,其票按变更前日期作取消处理。

6. 民国时期的船票

菊花岛,俗称大海山,在唐宋时代称桃花岛,辽金时代称觉华岛。因岛上盛开野菊花,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改称菊花岛(先又更名为觉华岛),与古城、温泉并称“兴城三宝”。

菊花岛,长葫芦形,两头宽阔,中间窄细,斜卧海中。面积13.5平方公里,是辽东湾中最大的岛屿。东北至西南走向,长六公里,南北宽一至四公里之间。中间有一细谷,南北长一公里,东西宽半公里,将岛分成东西两半部,东大西小

从兴海公园北侧的游船码头上船,40分钟即到。

乘火车或者客车到达兴城,然后在兴城码头乘坐直达菊花岛的客船,航程40分钟;

渡船时间表:从兴城码头出发到菊花岛:早班7:00;以后每隔半小时发一趟,到下午5:00末班。

从菊花岛返回兴城:早班6:00,然后第二班船就是中午12:00啦,以后每隔半小时一趟,到下午5:30末班

7. 民国的轮船

清末海军第一舰—"海圻"号巡洋舰。

海圻号的来历

清朝自从被西方打开了国门后,也愈发开始重视起海军的建设来。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不断的采买、引进外国技术逐步建立了一支号称亚洲最强的海军舰队。不过,这种虚幻的荣光很快被残酷的事实打破,1883年中法战争,福建水师全军覆没;1894年,北洋水师也在甲午战争中重蹈覆辙。遭遇沉重打击后,意识到现代海军重要性的清政府顶着割地赔款的巨大经济压力开启了第二轮购舰计划以重整海防。“海圻”号巡洋舰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向英德两国订购各型军舰43艘。其中,最大的当属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的两艘穹甲快船(即防护巡洋舰)。这两艘防护巡洋舰舰长132.3米,宽14.3米,吃水6.1米,标准排水量4300吨,安装 8座锅炉,2台往复式蒸汽主机,总功率1.7万马力,最大航速24节。武备为8英寸(203毫米)主炮2门,4.7英寸(120毫米)副炮10门,3磅炮(47毫米炮)12门,2磅炮(37毫米炮)4门,鱼雷发射架7具。全舰官兵共计445人,单艘造价220万两白银(合32.8万英镑)。这两艘分别被命名为“海圻”和“海天”的防护巡洋舰于1896年开工建造,1898年下水,1899年交付清政府。至此,诞生于清末的海军第一舰“海圻”号开始了自己传奇而又动荡的一生。

回国即参战

1899年“海圻”号巡洋舰刚回到中国就碰上了三门湾事件。

当年2月意大利王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浙江三门湾作为军事基地的要求,遭到拒绝后,立即派出数艘军舰在三门湾附近游弋并做出进攻姿态,以此威胁清政府妥协。而这一次,清政府没有再向往常一样软弱妥协,在摸清了意大利的底牌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态度后,强硬的拒绝了意大利的所有要求。恰巧这个时候,由英国订购的“海圻”、“海天”号巡洋舰返回中国,海军实力大增的清政府直接将其派往沿海地区。包括“海圻”号在内的清军水师主力,在浙江沿海与意大利军舰展开对峙。10月底,占不到任何便宜的意大利终于放弃租借要求,军舰撤离中国。三门湾事件以罕见的清朝胜利而告终。

本来订购“海圻”号重建海军在清廷内部还颇受质疑,但甫一回国就碰上了这样的外交事件,从事实上证明了海军在国防中的重要性,“海圻”号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时清朝政府外交中的明星。

避战八国联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军舰云集大沽口。这时的清政府已出现政权不稳的迹象,重建后的北洋水师不愿再次重蹈覆辙,主力开往山东沿海避战,“海圻”号也在其中。在山东沿海待命时,“海圻”号还救助了一艘在附近触礁搁浅的美国战舰,为此海圻舰管带萨镇冰受到了美国国会的感谢。不久,包括“海圻”在内的北洋水师全部开往东南沿海参与“东南互保”运动。八国联军撤走后,清政府对北洋水师的避战行为大为不满。1909年,清朝重整海军,将合并所有水师,并重新分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海圻”号成为巡洋舰队的主力舰之一。

孤舰“海圻”

1904年,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旅顺地区爆发战争。宣布中立的清政府为以防万一,急命“海天”号巡洋舰由烟台赶往江阴装运军火。结果“海天”号在长江口外因船速过快直接撞上了礁石,大量海水从被撞出的舰体破口处涌入舰内,数个小时后舰尾部分就沉入了水中。由于撞击猛烈,“海天”号的沉没速度超出了众人预料,当打捞船到达出事现场时,整舰已基本沉入水中,失去了打捞价值,只得拆除舰上还可使用的机器设备和枪炮弹药等剩余物品。昔日曾经的主力舰,就此完全报废。

根据《中国海军海上失事全纪录》记载:“‘海天’舰(北洋海军巡洋舰,当时中国最大之军舰)在江苏鼎星岛遇雾触礁失事,舰体整个坐礁,舰首上扬,舰尾没入水中而报废,当时管带为刘冠雄。”

“海天”号沉没后,“海圻”号成为旧中国唯一的一艘大型巡洋舰。

出访南洋

20世纪初的南洋已经有大量的华人华侨在此定居、经商,因为勤劳肯干、富有头脑,南阳的华人华侨大多居于上层地位。将此作为殖民地的西方国家为了利益,故意扶持当地人打压华人,因此南洋地区的华人华侨的生存地位一度受到很大的挑战。

1907年,为加强同南洋的联系,清政府特组织“海圻”号搭载着农工商侍郎杨士琦前往菲律宾考察。听闻这一消息后,当地华人受到极大鼓舞,自发组织准备 迎接“海圻”号的到来。当海圻舰进入靠岸后,各地区的华人倾巢而出,欢迎和参观号称海军第一舰的“海圻”号巡洋舰。马尼拉的华人商会更是兴奋不已,设宴款待全舰官兵。

海圻舰的到访也引起了当地总督重视,杨士琦甚至受到总督的亲自接见,用意不言自明,不过清政府出访南洋目的已然达到。“海圻”号的这次南洋之行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影响,让在外漂泊的华人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关怀,也让当地人意识到了滋生事端的后果。后来,清政府又多次组织海圻号赴南洋访问,在香港、新加坡、雅加达、西贡等多地停靠,从侧面加深了南洋华人华侨与祖国的联系。

抛弃陋习

清朝末年,中国与西方社会的交流日益加深,西方先进思想的引进在中国社会开始引起讨论,尤以是否剪去辫子只留短发最为激烈。在这之前,清朝内部已经有了要剪去辫子的意见,无奈反对意见太大才一直搁置迟迟没有行动。

1911年,清政府受英国邀请派出“海圻”号参加国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在前往英国的航行途中,没有上峰的管制而又深受西方思想感染的舰队统领程璧光发布命令,将舰上所有官兵头上的长辫剪去,只留短发。这一大胆而又叛逆的举动当即得到全舰官兵的响应,束缚在中国人头上的陋习第一次以这种公开方式被摒弃并公之于众。“海圻”号的举动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但这种顺应潮流的做法却很快引起效仿,不少开明人士也纷纷效仿,始于清朝初期这一习俗终于走到了尽头。

剪掉辫子的舰员

环球航行+炮舰外交

1911年6月24日,“海圻”号作为受邀方之一,参加了英国的海上阅舰式,并受到英国国王和王后的接见。阅舰式结束后,“海圻”号又前往美国进行访问,这是中国军舰首次横跨大西洋的航行。经过千里跋涉,“海圻”号在纽约受到美国方面的隆重接见,在美访问期间的“海圻”号也同样受到了当地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要知道这也是中国军舰第一次到达美洲大陆,等下车中国军舰停靠美国码头时,已经是86年后的1997年了。

访问美国结束后,“海圻”号又受命前往古巴和墨西哥。古巴华人的处境十分艰难,虽在古巴独立战争中出力不小,但得不到应用的重视和尊重。“海圻”号到达哈瓦那后统领程璧光与总统会面,要求古巴公平对待当地华人,改善华人的境遇,古巴总统一一应允。海圻舰的这次强硬展示为古巴当地华人华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发生反华排华暴乱的墨西哥,在听闻“海圻”号已到达古巴哈瓦那后墨西哥政府便立刻向清政府赔款道歉,同时立即逮捕了反华暴乱的凶手并绳之以法,鉴于墨西哥政府态度转变,“海圻”号最终没有驶向墨西哥。这次清政府展开的“炮舰外交”相当成功,既为当地的华人华侨提供了安全保障,又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承诺和赔款,算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行动。

访问美国时的海圻舰官兵

回国途中举旗易帜

1911年10月,“海圻”号巡洋舰在回国途中在英国听闻辛亥革命,统领程璧光即在全舰官兵的响应下宣布正式改旗易帜,降下了清政府的青龙旗改为了代表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此时的“海圻”号尚在国外,由于不清楚国内状况,一直没有动身回国。直到1912年3月末,滞留在国外的“海圻”号响应民国政府号召,终于在1912年夏回国,漂流在外400余天的“海圻”号终于回到祖国。

“海圻”号的这次出行,算是旧中国时期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但在这次航行中的传奇经历却是任何其他军舰所无法比拟的。青龙旗和五色旗

频繁易主

进入民国后,“ 圻”号虽归属民国海军,但各派系的轮流登场却让这艘巨舰不断地转换角色。最早隶属于袁世凯旗下海军,袁世凯病死后归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有,护法战争失败后海圻舰又倒向桂系军阀,接着又被粤系军阀陈炯明所得。

1922年4月,返回广州的孙中山授命温树德等将领以突袭的方式夺取“海圻”号等多艘军舰,制造了“夺船事件”,但不久温树德背叛孙中山,率领以“海圻”号为首的舰队转投直系军阀吴佩孚。直奉战争失败后,“海圻”号又归奉系军阀所有。接着趁1932年奉系内部“崂山事变”海军大乱,“海圻”“海琛”“肇和”三舰又逃回广东,投奔陈济棠而去。在陈济棠处又待了没有多久,“海圻”号上官兵又打算去往他处,遭遇到陈济棠拦截后,最终海圻舰冲破阻挡来到香港。1935年,在蒋介石政府的接应下,“海圻”号巡洋舰驶往南京,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头号主力舰。二十年来六易其主,“海圻”号的遭遇也将那个时代军阀混战政权更迭的光景展现的淋漓尽致。

程璧光时民国首任海军总司令,1918年死于暗杀,这是他率海圻舰出访美国时的合影

自沉江阴

1937年9月25日,已经年老失修无法对抗日本海军的“海圻”号巡洋舰为阻止日军溯江而上,奉命自沉于江阴。与海圻舰同沉的还有清政府时期购买的“海琛”“海容”“海筹”三艘老式巡洋舰。至此,风雨飘摇了三十多年的“海圻”号巡洋舰终于走往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8. 民国时期客轮轮船

因为在民国时期,新旧、内外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复杂的矛盾。(民国时间指1912年—1949年)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入侵,虽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但最终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压制。

到20世纪30年代,在许多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已占压倒的优势。

1937年中国铁路由外国直接经营和控制的,分别为47%和44%。1936年航行长江的三大外国轮船公司──怡和、太古和日清所支配的船舶吨位,为中国轮船招商局的3.5倍。包括外汇、金银市场的控制权,实际上是操纵在外国银行的手中。

所以,民国是半封建社会。

Hash:a8332b3c2fbcb709804d5c0077f17868f4ac59d0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