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的景点故事 孔庙的历史

导读:孔庙的景点故事 孔庙的历史 1. 孔庙的历史 2. 孔庙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3. 孔庙的历史背景 4. 孔庙的历史故事 5. 同安孔庙的历史 6. 孔庙的历史沿革 7. 孔庙的历史价值 8. 孔庙的历史变迁 9. 德阳孔庙的历史 10. 孔庙的历史意义 11. 孔庙的历史文化

1. 孔庙的历史

1、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已有2700多年历史,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2、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條萊垍頭

3、三孔頭條萊垍

三孔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三孔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垍頭條萊

4、秦始皇陵條萊垍頭

秦始皇陵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大、结构奇特、内涵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垍頭條萊

5、阿房宫

阿房宫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是中国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6、未央宫

未央宫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是中国古代规模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條萊垍頭

7、岳阳楼條萊垍頭

岳阳楼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岳阳楼是三大名楼中保持原貌的古建筑之一,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8、黄鹤楼條萊垍頭

黄鹤楼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9、南京夫子庙垍頭條萊

南京夫子庙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南京夫子庙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 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頭條萊垍

10、龙门石窟垍頭條萊

龙门石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垍頭條萊

2. 孔庙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礼佾生不属于官  佾生最初是由贵族士宦人家的子弟担任,佾舞也是当时的官学生的必修教养。根据《頖宫礼乐疏》的记载:“文王世子曰:‘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钥’。……乐记:‘武王冕而总干则,王太子、王子与夫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秀又不足言,盖无人不从事于舞矣。’”除了良好的出身背景之外,还必须仪表出众才能担任佾生:“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关内侯到五大夫子先取世高七尺以上,年十二到年三十,颜色和顺,身体修治以为舞人,至隋而尚以品子为之,号二舞郎。”由此可见佾生受重视的程度。 台湾的祭孔佾舞,在台南,为承袭清制下来的乐舞。而在台北,由于1968年到1970年,在蒋介石提倡复兴中华文化的背景下,成立了祭孔工作礼乐委员会,参照明初《南雍志》的舞谱(后来又改为明末《頖宫礼乐书》的舞谱),所以基本上是明制舞谱,但台北孔庙的佾舞由于场地限制只能进行六佾。佾生则是先由大龙国小的学生来担任,乐生由成渊高中同学担任。

3. 孔庙的历史背景

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14公顷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堪称宫殿之城。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宋朝吕蒙正有文赞道:"缭垣云矗,飞檐翼张.重门呀其洞开,层阙郁其特 起。......”这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它凝聚着历代万千劳动者的血汗,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孔府,建于宋代,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府内存有著名的孔档案和大量文物。孔府更是有“天下第一家”之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是中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孔府大门,为间五檩悬山式建筑,匾书“圣府二字”,为明朝严嵩所书。门两 有对联一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此联概括出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

孔林,亦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今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  外,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4. 孔庙的历史故事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西南距济宁45公里。北依泰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1′-117°13′,北纬35°29′-35°49′。南北最大纵距3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 “东方圣城”曲阜由于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因此被列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是儒学之源,儒教之根, 是儒学开山的开山之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鲁中南的一块宝地。

  曲阜是古代东夷族部落居住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主要地区,亦是周代东方的礼乐之邦,孔子诞生于尼山,成长于阙里,设教于杏坛,出仕于鲁都,归葬于泗上,在曲阜留下了众多活动遗迹。

  春秋时期,鲁国文化发达,人才辈出, 国都定位曲阜。曲阜是周代东方的礼乐之邦,这就为儒学的产生于此,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在这礼乐得天独厚环境熏导下长大的孔子,勤学好思,孜孜不倦,治学严谨,身体厉行。初周游列国14年,后潜心治学,聚徒讲学,册《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全面整理了中国古代文献,并培养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积毕生之功力,在曲阜创立并传播了儒家学说。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作为孔子的故乡曲阜素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丰富、及古建筑雄伟称誉世界。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重点文物保 单位112 处。其中“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最为著名,已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曲阜城市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明故城为中心,东工、西文、南新、北林的十字花瓣型城建格局。旧城城墙重新进行了修复,保持了传统的风貌和和谐的环境,新城向南新区、火车站方向发展。市区大街小巷全部建成沥青或水泥路面,各主要街道栽植了以国槐为主的行道树,道旁增建了绿篱、绿地,对大沂河公园、327国道城区段、京区段、京福高速公路出口均进行了重点绿化美化。 城区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3、8%,主要街道保洁率100 %。昔日古老的旧城已变成道路宽阔、楼房林立、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的新兴旅游城市。

5. 同安孔庙的历史

千年古刹梵天寺、梅山寺、北辰山十二龙潭瀑布、孔庙建筑群、同安影视城;

汀溪窑址、婆罗门佛塔、苏颂故居“芦山堂”;

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凯歌高尔夫球场、翠丰温泉酒店、盛之乡温泉度假村、竹坝南洋度假区;

6. 孔庙的历史沿革

1.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鹰山脚下,永定河畔。主要展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等多种园林类型,是国内最高水平博物馆。

2.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3.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现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

4.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体。

5.云冈石窟博物馆

云冈石窟博物馆是由建筑师程大鹏主持设计的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位于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内西侧。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6.都江堰文庙

都江堰又称孔庙,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口镇文庙街,是儒家思想传播的圣殿。汶川地震前,文庙近乎面目全非,汶川地震中,文庙也受到重创。2009年,文庙重建工作正式启动。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已将文庙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作历时两年多,于2012年底完成工程建设进入装饰布展。

7.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馆名,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多次审查展览内容。

8.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藏品达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并以此打造了6个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的基本陈列。

9.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位于风光秀美的南通濠河之滨,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晚清状元 謇于1905年创办。

10.秦始皇陵博物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主要参观点包括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车马陈列厅及相关临时展览。

7. 孔庙的历史价值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2007年5月8日,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曲阜三孔垍頭條萊

孔庙垍頭條萊

孔庙是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祀。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溢加封,同时扩大祭祀他的寺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大约218333.33平方米〕,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第四进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 31.89米,宽 54米,进深 34米。廊下有 28根云龙古柱,每根柱子都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頭條萊垍

奎文阁是三层木结构的阁楼,飞檐斗拱,造型庄严,为国内少见。孔庙内有孔子塑像,13座碑亭、53块巨碑,还有以孔子一生经历为题材石刻的120块《圣迹图》。现还陈列了汉魏以来的碑刻800多块,连同孔庙内原有的1200多块,共计2100多块,形成了我国又一碑林。 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孔府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也称对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的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庭院公东、中、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客厅院,中路则是主体建筑,其前院为官衙,后院为住宅。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极其珍贵。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 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 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多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占地3000亩,四周建筑墙环绕,园内古木参天,茂密幽深。密林深处还有孔子墓及历代兴建的楼、亭、坊、殿及大小碑碣石雕。孔林内柏桧夹道,进人孔林要经过 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问之久,墓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垍頭條萊

1994年,曲阜三孔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垍頭條萊

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所,“御碑亭”13座。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庑的历代碑刻。頭條萊垍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條萊垍頭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也不乏珍品,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 石刻。其碑刻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园,位于曲阜城北,占地达3000余亩。孔林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群和人造植物园。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洙水河横贯东西,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墓碑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保绍基、 康有为等名家的手迹石刻。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四周围以红墙,墓前立有明人黄养正篆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附近有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谒墓时的“驻跸亭”各一座。墓南二百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和“子贡庐墓处”。條萊垍頭

孔林中有环林公路,游人可坐一种古式马车观览,更添别样情趣。

孔府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款上有公府 印、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府内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垍頭條萊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迹很多,除了上述曲阜三孔以外,还有鲁国故城遗迹、周公庙、颜庙、孟庙、少昊陵等胜迹

8. 孔庙的历史变迁

《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这孔庙的著名“三碑”,我觉得应归入平正一路,结体严谨,字法规范,寓奇险、疏秀于平正严密之中,属于东汉晚期成熟之隶,各具特色,各臻其妙。

《礼器碑》自然应列入东汉隶书名品之列。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简称《韩敕碑》或《修孔子庙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霜月,在曲阜孔庙立石。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阴三列,列十七行;左侧三列,列四行,右侧四列,列四行。碑字数量多而完整,是研究汉隶的重要艺术资料。尤其它出现在隶书发展的全盛时期,笔法、字法、结体、章法俱已完备,气势气象气韵气魄已然显露,历代将此碑奉为隶书之极品、上品,也是理所应当的。

总体评看,《礼器碑》典雅隽永,骨力洞达,清劲宽绰,雍雅萧散,瘦劲如铁,变化千恣,达到高境。具体分析而言,也确有独到玄奥之处。

一为用笔丰富。清王澍《虚舟题跋》曰:“清微变化,无如此碑。观其用笔,一正一偏,游行自在,动合天机,心思学力,到此一无所用。”《礼器碑》笔锋触处,逆入平出,笔锋劲健,方圆并施,笔端多变,险峻爽利,力能扛鼎。二则气凝于内,遒劲刚健。虽此碑笔画较细,然细而不弱,铁画银钩,如锥行沙,率直峻厉,拙朴无华,线条质感超强。三是结体奇异,横势为主,上下紧密,左右疏朗,平中寓奇,意趣横生。

此外,此碑拉开了与俗书的距离,显得高古、典雅,若从《乙瑛》、巜华山庙》、《曹全》等碑入手,往往容易写“俗”,这也是多位名家的经验之谈。而此碑则不同。往往用笔中侧兼用,提按丰富,线条奔放飘逸,结体错落有致,具有很强的书写性、抒情性,临摹此碑,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致于陷入“俗”的陷阱。

《礼器碑》碑石四面皆书,其碑阴、碑侧的书法,定不可忽视。从艺术角度看,在这些地方书写得率意自由,用笔变化更大。无论字的大小,排列顺序,更多地渗进了主观意志,随心而运,自然生发,反而显得活泼多姿,意态奇妙。我们为什么常去写一些小品墓志,去临习刑徒砖上的字、残纸破简上的字,正是因为其天真烂漫,不拘一格,具有鲜活的生命状态,这是我们孜孜以求但又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这也是我们为何在关注碑阳的同时,一定不能漏过碑阴之故的道理。如果感到上面写的都是捐赠人的姓名、数目,轻易放过,那就太可惜了。

我看,《礼器碑》的碑阴、碑侧,点画时而细密,字形扁方;时而跳跃,甚至粗犷放浪,不拘一格;时而添加些许汉简、行草味道,显得大异其趣,展现出浪漫主义的笔意雅韵。细细品评欣赏,反复临习,从中定会获益,受到启迪的。

正由于其碑线条之瘦劲纤细,虽线质并不弱,但有失雄浑豪迈,与《大开通》、《西峡》、《衡方》相距甚远。虽不乏异笔小趣,但与《杨淮表》、《石门颂》之拙趣实不能够相提并论。还是那句老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东汉碑刻大都有迷人的奇特 魅力,又有不遂人意处,不应求全责备,去苛求至善至美!

9. 德阳孔庙的历史

德阳市有一个博物馆,德阳市博物馆位于德阳市南街文庙巷11巷,依托于德阳文庙建设而成,成立于1984年7月17日,属科级事业单位,现有事业编制21名。博物馆馆址设在德阳孔庙。孔庙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建今址,明末遭兵毁,清代重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大修,至咸丰五年(1855年)竣工。德阳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德阳市文化局。

10. 孔庙的历史意义

在传统中国,孔子之教既是政教的指导原则,也是社会的凝聚力。绝大多数帝王不断拔高孔子地位,尊崇孔子后人,将孔庙祭祀逐渐升格为国家大典,足见皇权与孔子的亲密关系。

即使是素有“焚书坑儒”之恶名的秦始皇,对孔家也不薄。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因为“博通六艺”,被秦始皇拜为少傅,据说这是孔子后裔享有爵封之始。不过,历史上并未有秦始皇祭祀孔子的记录。汉高祖刘邦对儒家显然没有那么友好,不仅打心底轻慢儒生,还曾有“尿溺儒冠”的黑历史。但正是刘邦,开了帝王祭孔的先河,更别说,他还亲自到了曲阜孔家。无论他如何看不上儒生的高谈阔论,但他无法否认孔子与儒家在现实政治中的影响力。据说刘邦离开后,官场上行下效,“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在整个西汉时代,孔子所受的政治待遇总体上并未超出刘邦定下的基调,这固然有汉初行黄老之学的缘故,但即使是“独尊儒家”的汉武帝。在尊孔祭孔上也没有重大理论突破,孔子地位只能说是“尊而不贵”。

无论王莽在历史上名声如何不堪,但正是他突破了刘邦留下的尊孔范式,将尊孔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王莽还未称帝时,他就操控东汉朝廷(汉平帝)封孔子后裔为“褒成侯”,专奉孔子之祭,孔子后裔的封爵自此开始“世袭化”,也为后世受封的“衍圣公”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同期,王莽也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也开启了孔子本人被追封爵位的常态,此后爵位与日俱增。

唐代是孔子地位全面上升的一个重要时期,孔庙祭祀逐渐进入朝廷礼制,被列为四大国家祭典之一。先是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下诏将孔庙祭祀从曲阜孔府推行于全国州县,这在祭孔史上是划时代的一件大事,自此孔庙文庙遍布天下,至今仍“香火”不断;而后是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一年(739),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自始走上了逾千年的封王之路。

在宋代,孔子的文宣王“王号”被进一步加码,宋真宗加谥为“至圣文宣王”。尊孔渐渐演化成了一场王朝与皇帝间的文化竞争,宋真宗加谥孔子,儿子宋仁宗则加封孔子后嗣,正是从仁宗时代起,孔家嫡嗣有了“衍圣公”这个过于著名的封号,这个封号一直传袭到民国,至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为止——孔德成由于时代变迁,主动要求放弃“衍圣公”,1935年被注重道统的民国政府改封为“奉祀官”。

读史|皇家与孔家

进入素有轻贱儒生恶名的元代,孔子的地位竟也如秦始皇和汉高祖时一般,被明显更相信藏传佛教的蒙元统治者们所尊崇。元武宗登基仅两个月,就下诏在孔子封号“至圣文宣王”前加“大成”二字,是为孔子后世最有名的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诏书写得如儒家死忠一样:“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元武宗在诏书中还说了一句挺重要的话:“尚资神化,祚我皇元。”还是如前代汉家帝王一样,无论自己对孔子是否有真实 感情,总还是特别相信尊孔可以增强本政权的合法性。但到了大明朝,事情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先是朱元璋,尽管他没有在明面上放弃尊孔的立场(虽然他因为孟子说过“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就狭隘地将孟子逐出孔庙),但对尊孔始终有种挖墙脚般的暧昧。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下令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孔克坚到南京晋见,谁料遭到了孔克坚的称病婉拒,朱元璋当即就回了一封很不客气的笔谕,“尔若无疾称病,以慢吾国不可也”。洪武二年,朱元璋更是下诏废除了自唐太宗时代便通行的孔子“天下通祀”,“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朱元璋这一震惊天下的举动简直是将自己主动置于了全体读书人的对立面上,因此即使硬挺也只坚持了十几年,到了洪武十五年,又下诏天下通祀孔子。

朱元璋对孔子的打压态度自然不是因为他与孔家的“私怨”,用黄进兴先生在《优入圣域》一书中的说法就是,“志在打击孔庙在文化象征上的普遍意义”,令其无法与政治威权抗衡。

而这一立场也被他的子孙所继承。嘉靖九年(1530),嘉靖帝“悍然”启动了对孔庙与祭孔的改制。除了“毁塑像,用木主”“祭器减杀”“从祀者一律削爵称”等降格措施之外,对文官集团最有杀伤力的一条是,“孔子不称王”,改称“至圣先师”。也就是说,自唐玄宗时代的“文宣王”开始,到宋仁宗和元武宗的不断“加持”才形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不能再叫了。嘉靖推举太祖朱元璋远高于孔子,他甚至说“王者之名不宜伪称,王者之德不宜伪为”。

读史|皇家与孔家

对于朱明王朝的打压,无论是文官儒生集团,还是孔家本身,虽不敢与皇权正面对抗,但在私底下却非常不以为然。张岱在明亡之前曾拜谒孔庙,他在《陶庵梦忆》中写到,“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暗示孔门对于明朝“废王”的做法深感屈辱。

嘉靖朝对孔子孔庙的贬抑,有明一代始终未获“平反”。反倒是到了“夷狄之君”的大清朝手中,孔子才一举恢复了往日荣耀。

但与同样强调尊孔而文化层次一般的蒙元帝王不同的是,清帝不仅本身就熟读儒家经典,而且可能是真的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孔子的信徒。也就是说,清帝的尊孔固然是“利用”的因素居多,但也部分地有“信徒”的真诚。

最典型的是康熙。康熙也曾亲自去曲阜孔庙拜谒,这本身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前代帝王也有过不少次,但请注意,康熙是第一个以“三跪九拜”之礼晋谒孔庙的帝王,还留下了“万世师表”的御笔。

雍正除了将孔诞日定为“致斋一日”之外,在尊孔上还多有建树。他在即位的第一年(1723),就下诏追封孔子以上的五代先祖王爵,与嘉靖形成了鲜明对比。雍正曾在一封上谕中点出了他大力尊孔的原动力,“使为君者不知尊崇孔子,亦何以建极于上而表正万邦乎?”“(尊孔)在君上尤受其益”。

而乾隆晋谒孔庙次数则位居历代帝王之冠,前后曾有九次之多,超过了他最有名的“下江南”。要知道,根据黄进兴先生的研究,历代帝王亲临孔庙的总次数也就三十几次。还有一种说法是,乾隆还将自己义女嫁给了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但无论清帝如何尊孔,那种道统伸张的状态再也回不去了,孔僖接驾汉章帝时所表现的那种不卑不亢:这不是给我们孔家的光荣,而是皇帝的光荣。

11. 孔庙的历史文化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 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Hash:99070ce317b4e1582f8b1467535558a6b2861df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