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有什么景点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

导读:莫高窟有什么景点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 1.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 2. 莫高窟是哪里的旅游景点 3.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名称 4. 莫高窟有几个景点 5. 莫高窟有哪些著名景点 6.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门票各多少钱 7.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图片 8.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 9.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介绍 10. 莫高窟周边景点

1.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

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

甘肃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子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2. 莫高窟是哪里的旅游景点

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景点,俗称千佛洞,是中国的名胜古迹,更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一定有都有一个毕生一定要走一遭的地方。”莫高窟就是那个地方。

3.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名称

敦煌莫高窟素有“东方卢浮宫”的美誉,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在元朝之前总共历经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和西夏多个朝代的兴建。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有一位名叫乐尊的高僧从敦煌经过,看到一座山上闪烁着金光,其中隐约有万佛浮现。乐尊深受感染,随即在金光浮现的地方开凿了一个洞窟。这就是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

关于“莫高窟”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莫高窟的“莫”字就是不可能的意思,在佛家看来,世间不可能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所以便将该佛窟命名为“莫高窟”;第二种说法是,“莫高窟”原名“漠高窟”,意思就是坐落在沙漠高处的洞窟,后来之所以会改名为“莫高窟”,只是因为当时“漠”和“莫”是互相通用的。

敦煌莫高窟以壁画为主,以塑像为辅,是融和了绘画、雕塑、建筑于一体的伟大的立体艺术宝库。莫高窟内现存七百三十五个洞窟,四万五千平米壁画,以及两千四百余座彩塑。

莫高窟各个洞窟的规模相差极大,最大的洞窟面积达到了两百六十八平方米,最小的洞窟高度还不足一公尺。原本在洞窟外面还建有木制的殿宇、廊道等,不过由于时间久远,这些木制建筑如今早已所剩无几。

敦煌莫高窟最富盛名的就是其中的壁画和彩塑。唐朝有诗云:“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说的就是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飞天”形象。

莫高窟的壁画主要绘在洞窟的四壁和窟顶上,其题材主要包括佛像、佛教故事和神怪等七类。另外还有小部分壁画是以狩猎、农耕、纺织、交通、战争、舞蹈等社会生活为题材。这些壁画为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莫高窟中的雕塑全都是泥塑,且都为佛教中的人物。这些泥塑个个都栩栩如生,跟周围的壁画相得益彰。

在隋唐之前,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莫高窟的发展非常迅猛。等到了隋唐统治时期,丝绸之路兴盛,莫高窟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在此期间,莫高窟的洞窟总数甚至达到了上千个。唐朝灭亡以后,莫高窟也日益衰落。直到西夏建 以后,莫高窟的兴建工作才重新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敦煌莫高窟现存的西夏和元朝统治时期的洞窟总数达到九十个以上,其中有八十多个洞窟兴建于西夏年间。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党项族人对佛教十分推崇。西夏建国以后,佛教在国内空前盛行。作为当时的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莫高窟中八十多个兴建于西夏并保存至今的洞窟,多数是由当时的西夏统治者在以往的旧洞窟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党项族的民族建筑特色,最终改造修建而成的。洞窟之中的大量彩塑、花砖等艺术作品,成为后人研究西夏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

等到1227年,西夏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下覆灭,敦煌莫高窟所在的河西走廊一带也被蒙古人占领。后来,蒙古人建立元朝,并进一步统一了中国。元朝政府在向西方扩张时,每次出兵都要从敦煌经过。为此,元朝政府特意派兵在敦煌附近安营扎寨。在这段时期,敦煌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敦煌莫高窟也由此进入了繁华时期。

元朝统治年间,各民族混杂居住,国内存在很多不同的宗教,元朝统治者在宗教方面的态度比较包容,给予了各种宗教广阔的发展空间。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大力推崇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此后的元朝历代君主,也对佛教十分推崇。敦煌莫高窟因此获得了兴建的机会,元朝年间修建的洞窟,现存大约十个。

在建筑风格上,元朝兴建的洞窟创新的部分很少,基本上全都是对以往的承袭。元朝唯一的创新就是将佛坛建造成了圆形,周围建有一层层的阶梯,上面绘有彩绘,并且佛坛的位置也移到了洞窟的中心。

不过,元朝灭亡以后,丝绸之路遭到废弃,河西走廊渐渐成了人烟罕见的荒芜之地,敦煌莫高窟也开始逐年没落。兴建工作基本停止,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百姓,都很少再念及当初繁盛无比的敦煌莫高窟。

1941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开始对敦煌莫高窟进行断代、编号和壁画描摹,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43年才完成。其后,国民政府将莫高窟收归国有,开始对莫高窟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截止到1966年,已有大约四百个洞窟得到加固,五座唐宋木构窟檐得以修葺。在这段时期,莫高窟周围方圆十余公里的范围都禁止外人出入,以保障这座艺术宝库的安全。

在此之后,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莫高窟的保护力度,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莫高窟内的各种文物进行研究。敦煌学就是由此衍生出来,敦煌学派的学者专门负责研究敦煌艺术,以及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内发现的藏经洞中陈设的五万余件珍贵文物。敦煌莫高窟作为全人类的文化大宝藏,已于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4. 莫高窟有几个景点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盘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彩塑艺术

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 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莫高窟的重要唐代经变壁画所在洞窟列表如下:

莫高窟唐代重要经变壁画及所在洞窟表

时代

经变画名称

所在洞窟

初唐

阿弥陀经变

205、220、321、329、334、335、341

东方药师变

220、331

贮存藏品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盘窟等 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 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 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的9层造型。

价值

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可帮助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盘经变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如骑射、射靶、马技、跃马、相扑、角力、举重(举象、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蹴踘等。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艺术价值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从中国绘画美术的门类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有千年历史,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的特点,都可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史、山水画史、动物画史、装饰图案画史。特别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即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实例,这是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所未见的。

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达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敦煌石窟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有经变中反映的宫廷和贵族燕乐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如飞天的舞蹈形象,供养伎乐等。还有藏经洞保存的舞谱及相关资料。舞蹈艺术是无法保留的时空艺术,古代的舞蹈形象,现代人已知之甚少,就敦煌石窟舞蹈形象的珍藏而言,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保存了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代表了各时代舞蹈发展的面貌及其发展历程。

敦煌石窟艺术中有十分丰富的建筑史资料。敦煌壁画自十六国至西夏描绘了成千成万座计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画,有佛寺、城垣、宫殿、阙、草庵、穹庐、帐、帷、客栈、酒店、屠房、烽火台、桥梁、监狱、坟茔等等,这些建筑有以成院落布局的组群建筑,有单体建筑。壁画中还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部件和装饰,如斗拱、柱坊、门 、以及建筑施工图等。长达千年的建筑形象资料,展示了一部中国建筑史。可贵的是,敦煌建筑资料的精华,反映了北朝至隋唐四百年间建筑的面貌,填补了南北朝至盛唐建筑资料缺乏的空白。此外,不同时期,不同形制的800余座洞窟建筑,五座唐宋木构窟檐,以及石窟寺的舍利塔群,都是古代留存至今的宝贵建筑实物资料。

5. 莫高窟有哪些著名景点

莫高窟对外开放的特窟有10个:45窟、57窟、156窟、158窟、217窟、220窟、254窟、275窟、321窟、322窟。

150元/人/窟(156窟、217窟、254窟、322窟)

200元/人/窟(45窟、57窟、158窟、220窟、275窟、321窟)第275窟-北凉(公元420年—439年)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也就是所谓的莫高窟“北凉三窟”之一,并且是北凉三窟中面积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此窟西壁中央的主尊像神情庄重、威严肃穆、比例均称,其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此窟壁画以早期土红色为底色绘制了表现释迦牟尼前世前生忍辱牺牲的“本生故事画”和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画”。

第57窟-初唐(公元618年—704年)此窟最大的看点是南壁说法图东侧的胁侍菩萨像。这身菩萨头戴化佛冠,上身半裸,肩披长巾,身佩璎珞,体态优美,肌肤细腻,身体略呈S型,目光下视,若有所思,显得富贵而华丽。菩萨两眼微微下视,身体稍稍内倾,又显出了东方女性的娇柔和妩媚。因此,有人把她称为“美人菩萨”,也因为这身优美的菩萨像,57窟得名“美人窟”。

第220窟-初唐(公元618年—704年)此窟保存有“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墨书题记,为洞窟断代提供了确凿依据。南北壁通壁分别绘西方净土变和东方药师经变,场面恢宏、色彩瑰丽、人物众多、构图精细,为唐代佳作。东壁绘维摩诘经变,其中的维摩诘像乃人物画之精品。下部绘听法的帝王群臣,与传世初唐画家阎立本的名作《历代帝王图卷》相比毫不逊色。

第321窟-初唐(公元618年—704年)此窟最主要的看点是佛龛内的凭栏眺望的天宫菩萨,以大量色彩明快的蓝色表现的天宫和脱壁而出、满壁风动的飞天图像。主室南壁描绘花雨风飞、落樱缤纷莫高窟极其少有的“十轮经变”,画面以极为少见的云海将其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下半部分表现佛经内容中地藏菩萨救助苦难和各种变化以及东半部分大型院落的生活百态。另外整幅画面以错落有致而又自然和谐的青绿山水为分割内容和背景实属精品。

第158窟-中唐(公元781年—848年)感受平静如大海,安详似永恒的唐代“涅槃”像,也是莫高窟最大的涅槃像。整身佛像头南脚北,神情安详平静,姿态优美典雅,实为莫高窟最具传神魅力感化人心的佛像。此外,在涅槃像周围描绘了嚎啕大哭的弟子、沉着冷静的菩萨以及非常特殊的以割耳朵、刺胸、剖腹等百态众生的举哀图。

第45窟-盛唐(公元705年—781年)此窟中的塑像是莫高窟唐代塑像的杰作,是莫高窟最具写实性的群塑。南壁绘制的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画面情节丰富、描绘生动、构图巧妙、扣人心弦,皆为现实社会之真实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延续了莫高窟盛唐典型的三联式构图,画面完整,色彩艳丽,实属不易。

第254窟-北魏(公元439年—534年)源于印度“支提式”石窟的中心塔柱结构与颇具中国石窟特色的人字坡顶的完美结合;“萨埵那舍身饲虎本生”、“尸毗王割肉贸鸽本生”以及“降魔变”等壁画故事情节丰富、构图独具 匠心、线条粗犷、人体晕染技法高超。此外,洞窟内千佛画像排列整齐,富有规律,而且保存了原始的墨书佛名,弥足珍贵。

第322窟-初唐(公元618年—704年)此窟塑像及壁画均为初唐原作。壁画色红浓烈,内容丰富,塑像基本保存完好,造像逼真独特,为唐代精品,同时也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依据。洞窟内保存有西域民族“帐”形结构中的帐杆和帐钩木质构件,塑像也是颇有人间气息的唐代等身塑像,其中弟子穿胡靴、菩萨结发辫、胡人、胡食、胡乐感受“唐人大有胡气”之风的不二之选。

第217窟-盛唐(公元705年—781年)保存有大幅以山水画为背景的经变画,整个画面富有中国独特的田园诗歌般的青绿山水画与气势恢宏的琼楼玉宇,尽显盛唐描绘的佛国极乐世界。壁画中各种乐器不鼓自鸣,飞天扬手散花,飘逸飞动;水池中绿波荡漾,水鸟游乐其中,莲花童子形象可爱。此窟经变画结构繁杂、色彩富丽、绘制精美,充分体现盛唐艺术的伟大成就。

第156窟-晚唐(公元848年—907年)洞窟前室北壁保存有莫高窟弥足珍贵的墨书题记“莫高窟记”。洞窟主室南北两壁下方分别绘制了长8米、高1米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河内郡宋氏出行图,两幅出行图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浩浩荡荡、洋洋洒洒,展示了宏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开创了长卷历史人物画之先河

6.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门票各多少钱

莫高窟A类:(A类180元)。8个开放洞窟+莫高窟数字电影(2场)+数字中心至实体洞窟往返摆渡车+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文物保护陈列中心和美术馆;

莫高窟B类:应急门票(B类100元)。4个开放洞窟,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敦煌研究院美术馆,洞窟讲解及数字中心至实体洞窟往返交通费。

7.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图片

1、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3、敦煌古城,为汉敦煌郡治,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

4、魔鬼城,在距甘肃玉门关西90公里外,是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人们俗称魔鬼城。

5、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千米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

8.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

敦煌分为东西两条线,东线: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西晋墓! 西线分为: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河仓城、汉长城、雅丹魔鬼城!这些都是敦煌比较有名的景点!

9. 莫高窟有哪些景点介绍

敦煌一日游: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文化的引领,体验驼铃声中走大漠的西行之旅。

10. 莫高窟周边景点

敦煌市属于甘肃管辖,在甘肃的最西边,和新疆接壤,敦煌最著名的就是莫高窟,门票非常紧张,需要提前好长时间就需要预约,敦煌第二著名的就是月牙泉,被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沙漠里的绿洲,非常值得一看。还有敦煌夜市,人也非常多,非常适合吃货。

Hash:3d72a26dd8f06c45d4537e6f9f2522c06752b93f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