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由来

导读:博物馆的由来 一、博物馆的由来 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研成果 三、岱山高亭中心小学四年级秋游灯塔博物馆拔河比赛作文 四、岱山县岱西镇青黒山原盐科所到岱山县中国盐业博物馆有多少公里 五、宁波博物馆物品简介 六、宁波博物馆简介 七、关于征求对《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意见的函

一、博物馆的由来

最早的博物馆: 缪斯神庙

博物馆”(Museum)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语的mouseion ,原义是指供奉主管艺术与科学的9位缪斯女神的神庙。在公元前500年至前450年之前,这些神庙通常建立在文学社团成员举行竞赛的地方。 王宏钧先生主持编写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书中谈到,公元前290年左右,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口城市建立的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一般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馆。 早在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的许多珍贵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历山大逝世以后,他的部将托勒密・索托于公元前290年左右,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有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所,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后来也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大厅、研究室,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各地的学者、作家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等人。 缪斯神庙这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在公元5世纪时被毁于战乱。

医生与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 18世纪,博物馆事业迈出了重要的前进步伐。在欧洲,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博物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也就是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建立源于汉斯・斯隆爵士的遗愿,他是一名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斯隆一生中共收藏71000多件物品,他希望自己在去世后它们还可以完好地保存。他将所有的收藏遗赠给了国王乔治二世,要求的回报是给他的继承人2万英镑。 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1753年6月7日,国会法案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的藏书。

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1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建在布鲁姆斯伯里区的一幢17世纪的大楼――蒙塔古大楼里,这里也是现今博物馆的所在地。 最初,博物馆每周只开放3天,而且每小时只允许10人入馆。星期五是特别参观团参观日,每团15人,由导游陪同介绍。从旅行者的记载和博物馆的报告中可以看出,直到19世纪,能进入大英博物馆参观的常常只是限于学者、艺术家和特权阶层。

第一个近代博物馆: 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14至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引发了人们对希腊、罗马时代古典文化的向往。“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恩格斯语)

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古代遗物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许多欧洲国家先后出现了探访古迹、搜集古物的热潮。这种对古物的收集研究,随着15世纪末环球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更加高涨。近代博物馆产生的思想条件和物质条件渐趋成熟了。

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这就是1682年向公众开放的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这一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开开放的博物馆。 阿什莫林开创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世、建立近代博物馆的先河。

法国卢浮宫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由法王菲力二世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御的城堡。法兰斯一世时,于1527年和1546年两次拆除旧建筑,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制修建成王宫,并开始收藏绘画、雕刻等艺术珍品。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就是这时入藏的。路易十四时,艺术藏品的总数从200件增到2000件。

早在1753年就有人呼吁开放卢浮宫,代表了法国广大民众的呼声。后来,法国百科全书派还特地在“卢浮宫”这个词条中写入了“应该开放”的字句,但也没有得以实现。

法国大革命终于打开了卢浮宫的大门。1789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封建体系。1792年法国公共教育委员会向国民议会提出的“关于普遍建立公共教育的报告及法律草案”中,宣布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国民教育为国家权利的当然义务”,并且规定了开放博物馆和植物园的任务。 1793年7月27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建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组成专门委员会管理。同年8月10日向公众开放。

拿破仑在征服欧洲各国的同时,将被征服国家的艺术品大量运往法国,送至卢浮宫(此时已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展出。但随着1815年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和终生放逐,卢浮宫藏品中约有5000多件艺术品被归还给原来所属国。

卢浮宫的开放,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许多大博物馆在它推动下得以开放。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过去仅供宫廷和封建贵族赏悦的珍藏室,转化成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博物馆 。

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研成果

1986年,以北京自然博物馆生态研究室为基础,在大兴南海子建立的麋鹿研究生态实验中心引进英国的麋鹿种群成功,即现今的“麋鹿研究中心”。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北京自然博物馆每年完成2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1992年―1997年中,北京自然博物馆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6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萌芽计划基金项目1个,有4名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

1977年和197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先后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对新疆天山托木尔峰的联合科学考查,陈绍研究馆员参与的《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高等植物区系调查》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甄朔南研究馆员等人的《中国恐龙足迹研究》完成了对中国恐龙足迹的开创性研究;王绍芳研究馆员的《湘中晚石炭世底栖动物古生态及群落研究》分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李建军研究馆员的《南极费尔南德斯半岛鸟类足迹研究》论文收入了中国第四次南极考察论文集,该项目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黄劲松副研究馆员参与的“华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获中国科学院1998年科研三等奖;北京自然博物馆还完成了国家科委委托的“关于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

北京自然博物馆还和国外开展了一些合作研究项目,如与美国地球探索协会合作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古生物考察,与美国新墨西哥洲自然博物馆合作的云南禄丰下侏罗纪似哺乳爬行动物研究以及杨思谅研究馆员与德国圣肯堡自然博物馆合作的蟹类研究;饶成刚研究馆员曾与美国学者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共同发表了“早期鸟类飞翔与攀握:来自中国下白垩统地区的新化石证据”的论文。

1994年北京自然博物馆与柳州白莲洞洞穴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中国古人类与史前文化渊源关系”国际学术讨 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于1993年举办了“自然科学博物馆与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工作者还曾当选为国际第四纪地学大会的中方主席和世界鸟类学会秘书长。 几十年来,北京自然博物馆先后出版一些有代表性的科研专著和科普读物,如甄溯南的《中国恐龙足迹研究》、蔡其侃的《北京鸟类志》、王鸿媛的《北京鱼类志》、刘思孔与他人合著的《中国蝶类志》及《中国鸟类食毛目的研究》等。馆内有关专家还直接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植物志》等专著的编纂工作。由馆内专家集体编写的科普图书《生物史图说》,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周国兴研究馆员的《人之由来》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读物;1996年关键研究馆员等撰写的大型科普读物《恐龙时代》一书,被出版社作为优秀图书推荐给读者。科普作家唐锡阳的著作《环球绿色行》一书。甄塑南和周国兴研究馆员曾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业学术刊物《北京博物馆研究报告》创刊于1979年,已出版了60期,并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研究机构保持着资料交换关系。2005年2月《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报告》改为《自然科学与博物馆研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北京天文馆共同主办。北京自然博物馆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科普期刊《大自然》杂志创刊于1979年,已发行出版了119期,1997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三、岱山高亭中心小学四年级秋游灯塔博物馆拔河比赛作文

今天是我们“喜事临门”的日子――去江心屿秋游。我起了个大早,用最快的速度洗脸刷牙吃早餐,催老爸快速送我到学校。到校时我的同学们都已排好队伍,“俺来也”我大声喊道。同学们都给我逗笑了。“出发!”老师说。大家依秩上车,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一会儿江心屿到了,我们争先恐后的下车。第一个活动是玩“淘气堡”,只等老师一声令下,大家迫不及待冲进“淘气堡”,上面还有一间“充气房”,但必须得经过小梯子才可以上去,一下子的功夫小梯子前就挤得个水泄不通,还好我是班里的“敏捷王”我退到离小梯子二米的地方,然后快速地向前跑,再来个“S飞跳”,哈哈哈上去了。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都使劲浑身力气,用不同的方式都跳了上来。第二个项目是“旋转木马”我右脚一蹬跳上了一只老虎。“叮铃铃”开始了,那些木马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胆小的女同学吓得都把眼睛遮住。第三个项目是“黄金沙滩”,大家堆机器人堆汽车……还有的同学们在沙子尽情的翻滚着,个个都玩疯了。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今天我们每个同学的心情非常非常快乐!

四、岱山县岱西镇青黒山原盐科所到岱山县中国盐业博物馆有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5.4公里

起点:岱西镇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行驶90米,右转进入东前线

2.沿东前线行驶1.3公里,直行

3.行驶120米,在第3个出口,进入徐福大道

4.沿徐福大道行驶3.7公里,右转

5.行驶8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中国盐业博物馆

五、宁波博物馆物品简介

2008年12月5日,经过四年筹建的宁波博物馆正式开馆。它犹如一颗明珠从东海之滨升起,一亮相就吸引了国际博物馆界高端的目光。开馆之日,“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宁波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局领导 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出席论坛,此论坛将诞生体现国际博物馆先进理念的《宁波宣言》。同时,借此国际论坛良机,宁波博物馆还与英国诺丁汉市、德国亚琛市、波兰比得哥什市、韩国大邱市、顺天市、日本益田市等宁波的国际友好城市的九家博物馆,签署《建立宁波国家友好城市联盟共识》,达成在展览巡展互换、文博图书资料共享、人才培训交流、学术研究共探等合作意向……

建博物馆是宁波人很早就做的一个梦,一个城市没有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多少有些说不过去,特别是像宁波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博物馆人一直在朝着这个梦努力着:1981年宁波博物馆在市展览馆挂牌;2001年宁波市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在庆安会馆成立;2004年11月宁波博物馆重新选址、立项。这些举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今,宁波博物馆终于落成,在中国博物馆行业,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意味。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博物馆以高起点、国际化水准亮相,它寄托着方方面面的希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博物馆建设工地考察时明确提出:“宁波博物馆要成为宁波向世界展示文明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

“窗口”刚刚打开,虽有些晚,但自然有着“后发优势”:别人成功的,我们可以拿来;别人走的弯路,我们可以加以避免。可要在世界博物馆之林,脱颖而出,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走开放创新之路。

探索市区共建博物馆新机制

过去一提博物馆,宁波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一直处于有馆无舍的境地。近年来,宁波市为打造文化大市,繁荣文化事业,将博物馆建设列为市政府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地点选在鄞州区。当时,宁波市鄞州区政府为繁荣本区文化事业,也希望建一家综合性的历史博物馆。为了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的重复、浪费,宁波市决定一馆两用,资源共享,市、区两级共建宁波博物馆。博物馆由宁波市政府和鄞州区政府共同投资,地点在鄞州区,市、区两级政府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实现了市、区两级资源、平台共享,博物馆根植大社区地域的模式。鄞州区以宁波博物馆为龙头,在本区内建17家国有和民营博物馆,将鄞州区打造成一个大社区博物馆群,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走上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化”之路,而“博物馆化”推动了鄞州中心城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聚集效应,促进了鄞州区的整体发展。目前,这种共建模式在宁波得到推广。

探索博物馆建筑新乡土主义风格

在中国,博物馆建筑从最初的仿古建,到后来的仿文物器型,都是在一个“仿古”风格、理念上做文章。当今新建、扩建博物馆热遍及全国,各地都要求将博物馆建成当地城市标志性建筑。而博物馆的“标志性”,无疑意味着要达到外在造型与内涵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历史、自然、现代元素的统一。

宁波博物馆建筑倡导的是一种新乡土主义风格。这是一种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强调乡土味和民族化特征。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博物馆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型突出地域“山”“水”“海洋”特征,平面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布置,但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成微微向南滑动的态势。场馆北部为一片水域,整体建筑仿佛一艘刚从水中上岸的大船。其独特之处是建筑外墙 由“瓦片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瓦片墙”使用了上百万块宁波城市拆迁回收的历代旧砖瓦,由50名工匠手工砌筑,使得博物馆一建成,就凝聚了百年历史,建筑本身就成了历史展品。而使用“竹条横板混凝土”的外墙,竹之纹理更突显了江南深厚的自然和乡土风格,这比使用大理石、外墙漆更加自然、节约、环保。

探索学术型博物馆平台

宁波博物馆力求把博物馆打造为孕育新思想、新智慧的“智谷”,使博物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宁波博物馆拟联合内地沿海城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博物馆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海事专业委员会”,以求在该领域合作、探索,产生新思想,形成推动海洋文明发展的合力。同时,宁波博物馆从2008年10月起推出市民大讲堂“东方讲坛”,每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免费为市民作一至二次学术讲座,激荡思想,开启智慧。

新思想、新智慧既需要在交流、合作中孕育,更需要以出版物为载体开花、结果。今后宁波博物馆将会更系统地出版馆刊和丛书。馆刊包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浙东文化集刊》,每年出两集,面对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征集以博物馆学为主兼及浙东文化研究的论文;还有内部出版交流的季刊《宁博之窗》,在行业内交流,借此凝聚一批博物馆研究核心力量。丛书总定名为《宁波博物馆研究丛书》,下分四大系列丛书:《宁波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当今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精品特展丛书》《当代海内外著名宁波籍艺术家、收藏家精品特展丛书》《宁波博物馆学术研究丛书》。这些出版物是新思想、新智慧的载体,同时也将方便更多的宁波人“把博物馆带回家”。

探索开放型博物馆新途径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作为城市的博物馆,其社会责任就不单单是做好博物馆内部的事,还要为宁波这座开放城市进一步拓展海内外影响,充分体现博物馆城市影响力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宁波博物馆还没正式开馆,就以开放的胸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高起点开创事业发展新领域:一是大力策划举办“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积极为国际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论坛平台。2010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将在上海举行,宁波博物馆主动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宁波市政府共同主办“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这是宁波博物馆首次向世界展示风采;二是发起“建立宁波国际友好城市博物馆联盟”,开展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三是成立“宁波博物馆发展基金会”,这将成为国内首家博物馆发展基金会。基金会策划赞助的第一个项目将是宁波博物馆与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举办“中国博物馆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四是实施“动员海内外宁波籍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向宁波博物馆捐赠藏品的世纪工程”。宁波人自古有收藏传统,明代天一阁藏书楼是宁波的文化品牌,至今,宁波人的收藏传统已演变为一种独特的“博物馆情怀”现象,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马衡、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到上海宁波帮商人后裔秦秉年、香港著名收藏家庄贵仑……这些宁波籍名人都对博物馆情有独钟,为博物馆贡献才智、捐赠藏品。

2004年,香港著名宁波籍收藏家哲夫曾向筹建中的宁波博物馆捐赠了数十张反映清代宁波历史的明信片、邮票;2008年7月19日,92岁高龄的中国当代著名版画家、上海宁波籍人士邵克萍先生,将毕生创作的200多件版画精品、木刻版、手稿捐献给了宁波博物馆;随后,北京大学宁波籍教授陈炎也表 了捐赠的意愿。据悉,“动员海内外宁波籍艺术家、收藏家向宁波博物馆捐赠藏品”,是宁波博物馆实施“大博物馆”、“大资源”的战略目标之一,也是一项世纪工程。

探索志愿者社会化国际化服务新模式

宁波市现有热心各类公益活动的志愿者67万人,宁波博物馆希望把志愿者打造为博物馆的一支忠诚的社会力量,帮助博物馆承担遗产保护、文明传播、国民教育的社会责任。为此,创新性地发展了志愿者服务模式DD志愿者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吸收的志愿者大多具有专业特长,如教授、医师、工程师、艺术家等,这些人是志愿者队伍的核心。对于志愿者,博物馆将统一按“五创”标准(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全国文明城市、创4A级风景区、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礼仪、技能、知识等全方位培训,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并通过他们推动市民素质整体提高,真正体现“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终身课堂”这一价值理念。除了讲解之外,博物馆希望志愿者更广阔、更深入地融入社会,将博物馆文化传向身边的人、周边的社会,并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借助志愿者的社会网络,博物馆将跳出围墙,以“流动博物馆”的独特形式,真正走近市民,走向社会。

创新的另一个特点是志愿者服务国际化。为打造一支体现国际化水准、发挥国际化文化交流作用的志愿者队伍,宁波博物馆正与国际著名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展馆、校合作,在宁波博物馆成立“诺丁汉大学国际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由6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组成,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多种语种翻译、讲解、学术交流、展览交流。目前,宁波博物馆正在按“五创”标准对国际志愿者进行培训,将来则计划筹建“国际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中心”,为宁波博物馆,也为宁波这座城市架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文化桥梁,开创中国博物馆界国际志愿者工作新风尚。

链接 走进宁波博物馆

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同时,宁波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天一阁藏书文化、保国寺古代建筑文化,明清浙东学派文化、宁波帮文化。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点公共设施,坐落于宁波市东南新城区,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展示宁波历史、艺术、民俗的综合性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现有藏品6万余件,共设7个展厅,按主题陈列、专题陈列、特别陈列内容构建“三位一体”的展览体系。

主题陈列为:“东方‘神舟’DD宁波历史陈列,由“远古四明”“拓地三江”“州城确立”“国际港口”“海定波宁”“东南都会”“开埠通商”七部分组成,以宁波区域文化发展为基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展示宁波自河姆渡文化开始7000年文明史。

专题陈列有两个:一为“明清竹刻艺术陈列”,展品多为著名宁波籍竹刻鉴藏家秦康祥先生的旧藏,2001年由其哲嗣秦秉年先生无偿捐赠,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王世襄、朱家眉ㄈ衔骸罢馐窍种钪匾闹窨淌詹兀又柿亢褪坷纯矗谌段诙济星懊!倍鞍⒗夏èDD民俗风物陈列”,包括“宁波老字号”“甬上婚俗‘十里红妆’”“宁波老墙门”“宁波岁时节俗”“宁波民间工艺美术”“宁波戏曲与宁波方言”六部分,观众可以在这里找寻城市记忆,找到老 波的回乡之路。

特别陈列为:“时代的印痕DD当代中国著名版画家邵克萍先生捐赠艺术品特展”,邵克萍先生从1940年开始投入“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属代表性人物,其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代印痕,2008年7月,92岁高龄的上海市宁波籍版画家邵克萍将其毕生创作的木刻版、版画精品捐赠给了宁波博物馆。

此外,宁波博物馆开馆期间还策划引进“皇家珍宝DD故宫藏御用金银器特展”,展出清宫皇家珍宝。引进特展,旨在让市民不出宁波,就可领略各地著名博物馆、著名收藏家、艺术家的精品展览,使博物馆的展览常展常新。举办特展是宁波博物馆今后的重头戏,是该馆践行“大资源观”,取天下文物为我所用的举措。

宁波博物馆在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宁波地域性、整体性、成套性的文化遗产中,不仅能让人们了解历史,更能让公众借助文物穿越时空,领略宁波文化的不朽魅力,感悟名城的永久动力,站在历史的平台上思考并展望未来,成为折射这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域走向世界的精神坐标;成为解读历史和理解世界的文化殿堂

博物馆现有藏品6万余件,共设7个展厅,按主题陈列、专题陈列、特别陈列内容构建“三位一体”的展览体系。

主题陈列为:“东方‘神舟’DD宁波历史陈列,由“远古四明”“拓地三江”“州城确立”“国际港口”“海定波宁”“东南都会”“开埠通商”七部分组成,以宁波区域文化发展为基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展示宁波自河姆渡文化开始7000年文明史。

专题陈列有两个:一为“明清竹刻艺术陈列”,展品多为著名宁波籍竹刻鉴藏家秦康祥先生的旧藏,2001年由其哲嗣秦秉年先生无偿捐赠,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王世襄、朱家眉ㄈ衔骸罢馐窍种钪匾闹窨淌詹兀又柿亢褪坷纯矗谌段诙济星懊!倍鞍⒗夏èDD民俗风物陈列”,包括“宁波老字号”“甬上婚俗‘十里红妆’”“宁波老墙门”“宁波岁时节俗”“宁波民间工艺美术”“宁波戏曲与宁波方言”六部分,观众可以在这里找寻城市记忆,找到老宁波的回乡之路。

六、宁波博物馆简介

2008年12月5日,经过四年筹建的宁波博物馆正式开馆。它犹如一颗明珠从东海之滨升起,一亮相就吸引了国际博物馆界高端的目光。开馆之日,“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宁波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局领导、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出席论坛,此论坛将诞生体现国际博物馆先进理念的《宁波宣言》。同时,借此国际论坛良机,宁波博物馆还与英国诺丁汉市、德国亚琛市、波兰比得哥什市、韩国大邱市、顺天市、日本益田市等宁波的国际友好城市的九家博物馆,签署《建立宁波国家友好城市联盟共识》,达成在展览巡展互换、文博图书资料共享、人才培训交流、学术研究共探等合作意向……

建博物馆是宁波人很早就做的一个梦,一个城市没有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多少有些说不过去,特别是像宁波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博物馆人一直在朝着这个梦努力着:1981年宁波博物馆在市展览馆挂牌;2001年宁波市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在庆安会馆成立;2004年11月宁波博物馆重新选址、立项。这些举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今,宁波博物馆终于落成,在中国博物馆行业,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意味。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博物馆以高起点、国际化水准亮相,它寄托着方方面面的希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博 馆建设工地考察时明确提出:“宁波博物馆要成为宁波向世界展示文明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

“窗口”刚刚打开,虽有些晚,但自然有着“后发优势”:别人成功的,我们可以拿来;别人走的弯路,我们可以加以避免。可要在世界博物馆之林,脱颖而出,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走开放创新之路。

宁波博物馆是以展示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反映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建筑。馆址位于宁波市鄞州新城区,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人民币。宁波博物馆于2006年8月土建动工建设,计划2008年完成全部陈列并对外开放。

七、关于征求对《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意见的函

关于征求对《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意见的函<!--end--><!--begin--> 办博函〔2013〕8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

为完善民办博物馆准入机制,规范办馆行为, 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在民办博物馆专题调研和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等工作基础上,我局研究拟订了《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就《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征求你局意见,请于2013年9月20日前书面函复我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

联系人:焦丽丹

联系电话(传真):

附件:《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征求意见稿)》

国家文物局

2013年09月13日

附件:

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规范办馆行为, 改善办馆条件,提高办馆水平,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结合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特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所称民办博物馆是指: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非财政性资金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

第三条 设立民办博物馆应当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本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

优先发展具有门类特点、行业个性或地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代表性的民办博物馆,以及致力于抢救濒危文化遗产、填补某领域文化空白的民办博物馆。

第四条 设立民办博物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固定的适宜的办馆场所。

馆舍应符合《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等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设置专用的展厅(室)、库房和藏品技术保护室,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和消防设施。其中,展厅(室)面积与展览规模相适应,且不低于馆舍建筑面积的40%和不低于400平方米,展厅(室)适宜对公众开放。

依托历史建筑、故居、旧址、遗址等不可移动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实物并以其原状陈列为主的博物馆,展厅(室)面积可适当放宽。

馆舍应以民办博物馆自有为主;租赁馆舍的,应提交有效的《房屋租赁证》,租期不得少于3年。

不得租借公办、民办博物馆作为办馆场地申请办馆。也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和其它不适合办馆或有安全隐患的场地作为办馆场所。

民办博物馆的注册地,必须和其馆舍地址相一致,必须和其章程中的地址相一致。

(二)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构成展览体系的300件(套)以上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

藏品应当真实可靠且来源合法,其中文物应经文物行政部门认可、具有法定效力的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且不得将出土文物和其他不允许民间收藏的文物作为藏品。

依托历史建筑、故居、旧址、遗址等不可移动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实物并以其为主要保护、研究、展示内容的博物馆,以及以大体量实物收藏为主的博物馆,藏品数量可适当放宽。

藏品应以民办博物馆自有为主;向其他单位和个人租借的,应有书面协议,保持相对稳定,确保正常使用。举办者在开办民办博物馆时应及时履行提供藏品义务,并在博物馆存续期间不得抽回注册藏品。

(三)具有详细的基本陈列计划。展品应当以藏品原件为主,使用复、仿制品的,应予以明示。展览内容应当科学准确,符合学术规范和社会良俗。

(四)具有必备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办馆注册资金系指举办者在扣除用地、建筑、设备设施、藏品等投入外,能保证民办博物馆一个年度正常运作的流动资金;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举办者用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财产作为办馆出资的,所占比例不得超过其注册出资最低额度的40%,同时经具有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依法进行评估,并提供有效的权属证明。

国家的资助、接受的捐赠财产以及借款,不属于举办者的出资。

举办者在开办和博物馆存续期间应及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不得抽逃注册资金,并须按规定为博物馆提供风险担保。

(五)民办博物馆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一个民办博物馆只能使用一个名称。

名称一般由行政区域名(所在地的市、区、县)+字号(两个以上汉字组成)+领域(主题、题材)+机构组织形式(博物馆)等四部分组成。

其字号不得与所在地已经批准设立的民办博物馆名称相同或相似,不得与终止或停用不满五年的民办博物馆名称相同或相似,不得带有中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政党、社团组织、军队编号的名称,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和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不得带有可能造成误解误导的文字、内容或简称,不得含有国际、中国、全国、中华、省、市、区、县等字样。

(六)具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博物馆章程。制定章程要符合《民办博物馆章程示范文本(试行)》要求,应当阐明下列主要事项:

1、博物馆名称、地址;

2、办馆宗旨和业务范围,包括博物馆使命陈述等;

3、理事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决策机构以及监事会的产生办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等;

4、博物馆的法定代表人;

5、藏品的数量、来源、性质以及保护利用管理处置的原则;

6、藏品以外的资产数额、来源、性质以及管理、使用的原则;

7、举办者不要求取得经济回报的约定;

8、博物馆每年向公众开放8个月以上;

9、博物馆自行终止的事由;

10、章程的修改程序;

11、博物馆自律条款等。

(七)具有依法设立由举办者或其代表、民办博物馆职工代表、社会人士代表等人员组成的理事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其组成人数应在5人以上。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董事)应当具有5年以上博物馆从业经验。

在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任何形式的决策机构成员。

(八)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馆长。民办博物馆的馆长应具有 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5年以上博物馆从业经验,无不良博物馆从业记录,年龄在7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胜任博物馆管理工作。

(九)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与办馆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其中专职人员5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0%以上具有专业职称。

不得聘用公办或民办博物馆在职人员兼职。

聘任的财务人员应当具有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和出纳不得兼任。

(十)建立符合博物馆规律和要求的组织机构,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法定代表人按章程规定产生。

(十一)举办民办博物馆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博物馆的个人,应当具有中国国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非本地注册的社会组织,必须在本地相应机构登记注册,获得许可。在本地办馆必须是本地常住人口,或已在公安机关办理一年以上暂住证明的外地人口。

国家机关及博物馆在职人员不得以公民个人名义举办民办博物馆。

社会组织或者个人联合出资办馆的,须签署联合办馆协议并经公证机关公证,协议中应确定其中一方为主办者,并载明各方出资数额和方式、各方权利义务、合作期限、争议解决办法等。

属捐赠性质的藏品、资金等资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捐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以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第五条 办馆条件达到标准的可以申请设立民办博物馆,举办者应当向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博物馆设立申请书。内容包括:举办者名称或姓名,博物馆名称、地址、宗旨、业务范围、藏品与经费的来源和数额及管理使用、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内部管理体制等。

(二)博物馆章程。

(三)合法有效的藏品证明文件。包括藏品目录及藏品合法来源说明、藏品鉴定证明,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明藏品目录中所涉及的藏品均已作为拟设立博物馆的固定资产的公证文书。

(四)基本陈列大纲及专家论证意见。

(五)理事会(董事会)成员名单及首届筹备会议决议。

(六)拟任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七)拟任馆长的资格证明文件。

(八)拟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九)合法有效的办馆资金证明文件(验资报告)。

(十)办馆场所证明。

(十一)消防部门出具的办馆场所安全验收合格证明或消防备案受理凭证等文件。

(十二)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

(十三)所在地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

第六条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举办者设立民办博物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博物馆评估机构,对举办者提供的办馆申请材料以及实际办馆条件和办馆能力,进行审核评议或评估论证,由专家或评估机构出具《审核评议意见》或《评估论证报告》。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标准规定以及《审核评议意见》或《评估论证报告》,作出“同意设立”或“不予同意设立”的审核决定,并将审核决定以书面形式在规定期限内送达申请人;作出不予同意设立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及时将同意设立的民办博物馆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章程、藏品目录等主要信息,通过政府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告。

第七条 民办博物馆经审核同意设立后,应当依据《民 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到主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法人登记;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到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刻制印章、法人代码、收费备案、税务登记等手续后,方能开展办馆活动。民办博物馆应当自取得法人资格之日起6个月内向社会开放。

第八条 本标准实施前已正式设立的民办博物馆执行本标准。对未达到本标准的,在本标准颁布实施后两年内通过年检、评估、督导等机制促其完成整改,拒不整改或经整改仍达不到相应标准的,由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依法取消其办馆资格。

第九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Hash:c1c4785f4addef3c91057dcc4f8e9478b0dc42d9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