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时期遗留下来了什么著名文物?

导读:夏朝时期遗留下来了什么著名文物?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的长平之战尸骨坑解说词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是夏代都城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时代约距今3850-35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由此,20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1959年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考古探索的序幕。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的长平之战尸骨坑解说词

看战国七雄,秦赵争峰。这个是长平之战发生的历史大背景。大家都知道,战国末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号称战国七雄。在这七个国家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成为最为强盛的国家,而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成为东方唯一一个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因而秦赵相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显著特征。冯亭献地,上党归赵。这个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公元前270年,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发兵韩国,占领了野王城(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斩断。韩王十分紧张,欲将上党献给秦国,但是上党将领冯亭以及老百姓们都不愿意降服以苛暴著称的秦国,愿意联合赵军共同抗击秦军,于是将上党十七城献给了赵国。秦王眼看到手的城邑归了赵国,十分恼火,于是派将领王壑发兵上党。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廉颇拒秦,长平对峙。这个是长平之战初期的战争特征。秦国远途作战,粮草不足,赵国将军廉颇看到了这一点,采取了防御措施。秦强而赵弱,秦攻而赵守,秦军利于速战速决,而赵国有利于持久战廉颇采取了筑垒固守的防御措施,于是,秦赵两军相持两年有余。范雎献计,赵王易帅。这个是使长平之战战局发生关键性变化的一个转折点。秦赵两军相持了两年,廉颇的防御战术积极有效地阻击了秦军的近攻,战争持续下去将对秦军极为不利,秦王十分着急,于采取了范雎的“反间计”,不仅买通了赵王身边的人,而且向赵国民间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老将廉颇,而是惧怕年轻有为的赵括”,而赵王平时就对廉颇的一些战术不太满意,于是就听信谗言,准备启用赵括。相如上书,括母进谏。这个是说当时赵国国内的形势,当时听说了秦王要启用赵括。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先后向赵王进谏,他们认为,赵括只适合“纸上谈兵”不可实际领军作战,但赵王不明事理,不听良言相劝,最后还是招回廉颇,启用赵括。纸上谈兵,白起坑赵。这个阶段是长平之战最为惨烈的阶段,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军长平,他一反以往廉颇的防御战术,主动出击,最终导致了赵军的必然失败。具体的战役情况请看地图。这个坑是1号尸骨坑,此坑长11米。宽4米,高1.2米,大家可以看到坑内有几百具尸骨,呈不规则状态堆放,有的仰面躺着,有的附着身子,仔细观看,还可以看到有的颅骨上还留有刀痕。可以说是累累白骨,惨不忍睹。据考证,坑内的尸骨平均年龄只有十几岁,当时是先被秦军击杀,然后推入沟内,掩上薄草,散上薄土草草掩埋。这个坑是1995年永录村村民李珠海及其儿子在平整田地时偶然发现的,这一发现是我省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在史学界引起极大重视。当年10月份,山 考古所、晋城市文化局、高平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挖掘。那里是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证件。发现由于我们的保护技术有限,为防止风化,还未敢大面积进行开发,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尸骨已经有些发红。关于尸骨坑,那边的版块上有详细的介绍。长平之战历史意义深远,经过长平大决战,秦国打败了赵国,独霸的形势已经形成,实现中化民族的统一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个版面对于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有详细的评说。长平之战留下了许多疑问,尤其是白起为什么要坑杀40万赵卒,历来被世人所责难,在当时,40万赵卒,养,养不起,放,放不得,编,编不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当时,秦军远途作战,养活自己的士兵,已经不容易了,根本负担不起40万赵卒。放,放不得是指放了40万赵军,等于放虎归山;编,编不成,是指40万赵军参差不齐,难以成军。这是《史记》里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大家知道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是惜墨如金,但却用如此大量的篇幅来记载长平之战,由此可见,长平之战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个是地图,它南北长约30余公里,东西长约10余公里,面积大概有300多平方公里。地图上的许多村名都因长平之战而得名,比如说我乡的三军村,在长平之战时就是赵军指挥部所在地。长平之战虽然只持续了三年,对后世的文化影响却有几千年,历代有很多文人都曾作诗词凭吊长平之战,这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家所看到的这些照片都是有关长平之战的一些地名及传说。这些照片都是我市现存的与长平之战有关的真实遗迹。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凝聚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智慧,两千年过去了,往事烟消云散,但战争的悲凉与雄浑却仍然回荡在杀谷。关于长平之战还有许多疑问,期待在诸多有识之士的悉心研究下做出更科学的解释。

Hash:b42aa1b1253dbd8d32f6740763d529cfa842c507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