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著名人物都是“落榜生”?

“金榜题名”是人生一大快事,而“名落孙山”也未必不能东山再起。这个两个成语都源自首创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兴盛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的科考制度,以后历朝历代沿袭成规。历史上著名人物是“落榜生”的实在太多,没有必要一一列出,我选择了几个唐代著名诗人和近代一位著名“枭雄”为例回答此问题。

‬“诗圣”杜甫唐代历史,有两个人物几乎每天都被亿万老百姓提起,其实他们并不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帝王将相,也不是富足天下的“几百强”,更不是“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的英雄豪杰,然而他们依旧活在后人的心中,他们就是并称“李杜”的“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书香世家子弟,七岁作诗,十五岁己是区域性名人。

杜甫从他的祖父杜审言那里继承了文学方面登峰造极的造诣,如果翻开《唐诗三百首》,杜甫的诗作收录了三十首,占有率为10%,而他的祖父仅有一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并不是说杜审言的文化底蕴不如自己的孙子杜甫,作为科举的“进士及第”,又首创唐代的“近体诗”,是一位学术研究型诗人,担任了洛阳副市长后,政务更加繁忙,使其创作时间非常稀少,尤其是担任了中央朝廷的文馆直学士后,家族显赫,底蕴深厚,所以杜甫骄傲的说:“诗是吾家事。”

按理说“家学渊源”的杜甫,科举条件十分优越,经过五年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自信心满满的杜甫回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非常遗憾的是,最终名落孙山。

科场的失意使杜甫扭头就走,天宝三载的洛阳,杜甫、李白、高适三位诗界高手在洛阳历史性的相聚,同游了位于今天开封商丘一带。

当杜甫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奸相李林甫擅自关闭了科考大门,欺上瞒下,杜甫对科举考试彻底绝望。

我们试想,假如杜甫中举,甚至状元及弟,他的生活轨迹会改变一切,包括他那忧国忧民的声音。

‬贾岛(无本)如果说科举考试是世俗功利的话,无求无欲的诗人也有,他们不屑功名,却遁入空门,揖别红尘,从小就到寺庙出家,初唐的寒山、盛唐的王梵志,中唐的皎然和无本。

无本就是后来的贾岛。长安道上他骑驴反复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运气好,他碰到了大作家大官员韩愈的车驾,发生了追尾事件后,讨论如何理赔时,贾岛的诗人不俗气质深得韩愈欣赏,遂成莫逆之交。韩愈不希望贾岛与黄卷青

灯为伴,帮助贾岛还俗,那时谋取职业是需要科举功名的,但是贾岛屡试不第,怎么生活呢?幸好贾先生能写一手好字,于是作了家教。直到六十岁才当了一个九品的主薄,也就是县衙门的师爷,《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孟浩然孟浩然出生于盛唐时期,年轻时埋头苦读于鹿门山中,至39岁时才参加科举考试,不幸名落孙山,却结识了田园诗人王维,两人互相交流沟通,应该说王维的空灵田原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孟浩然,为后者今后的创作灵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孟浩然的律诗在盛唐很有名气,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共有十一首,五言律诗九首,七言律诗二首,其中著名的《春晓》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科场失意的孟浩然看破红尘,醉心于田园隐居生活。还是他的挚友李白总结到位:“……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

‬李贺初唐杨炯的《从军行》非常霸气的写道:“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一百多年后的后辈“诗鬼”李贺发出相同的声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拾关山五十州。”

要作一个军旅诗人,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作基础,否则何以谈征战,身体赢弱的李贺发出如此的感叹是因为他科举考试的时候,被他的竞争对手诬陷诽谤落第,他在愁苦郁闷中发出无法报效祖国边防守卫的遗憾。后来和贾岛一样,做了个九品的奉礼郎,混个温饱解决,忧郁中早逝,年仅27岁。

‬罗隐他出道于晚唐,唐诗这时也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不过少年天才罗隐诗名远扬,他诗作的特点就是为民请命,为百姓说上二句无妨,他还把这些诗自编成《谗书》,于是声名鹊起。

祸从口出,言为心声。《谗书》为当事者所忌恨,所以罗隐参加了十次科举考试,均“不中”!难怪他的朋友都说:“巜谗书》虽胜一名休。”

晚唐时期天下大乱,造成南方拥有“十国”的割据局面,钱镠自立为吴越王,由于彼此是老乡关系,罗隐得以出任钱塘令。

‬世无英雄 竖子成名少年时代随养父袁保庆四处浪迹官场的袁世凯,受到父辈们的喜爱,他八岁开蒙于山东济南府塾师王志清名下学习《三字经》开始,十一岁师从杨州王伯恭先生学八股制艺,不过他一直对此提不起精神,经史子集也只求大意,不知其所以然。

他作过一篇制文《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文中说:……吾将强天下之人拜首稽手于阙下,有不从者杀无赦。”(《袁世凯轶事》)

一篇本该议论江山社稷的文章,却写得滿纸杀气腾腾,除了心高志大而外,语句前后无法成句读,根本不讲究文章本身应有的规范和文气。

1879年,20岁的袁世凯两次乡试不中,恼火之下,一把火烧了箧中几年来原创的诗稿文章,仰天大笑:“男儿自有大业作为,乌能龌龃久事此。”

袁世凯晃荡了二年后决心投身军营生活,1881年22岁的袁世凯从上海来到山东登州,一个因隋唐英雄秦琼而出名的地方,拜在父亲好友淮军统领吴长庆的名下,开始了他那枭雄气概的军旅生涯。

结束语

科举考试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它足以影响人生的走向。或者激扬文字浪遏飞舟,或者沉舟侧畔千帆过尽。这就看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与否了。

黄巢和洪秀全这两个落榜生够牛吧?

黄巢是山东曹州人,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好几次科举考试,总是名落孙山。一气之下写了首“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断绝了当公务员的念头,加入黑社会,开始贩私盐。

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正赶上天下大乱,黄巢乘机发动起义,很快就成了气候。他率领大军大杀四方,到了六十岁出头的时候,他竟然杀进了长安城,坐上了金銮殿,过了一把皇帝瘾。真正实现了当年“冲天香阵透长安”的梦想。

还有洪秀全大家应该更熟悉了。洪秀全考秀才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上,结果气得大病了一场。随后,他就断绝了参加科举的念头,改为创立拜上帝教。他和他的好友,同为落榜生的冯云山一起,到处传播那套他们独创的、古怪的教义。结果终于在广西紫荆山中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851年,太平天国正式起义,洪秀全成为了天王,被山呼万岁。太平军占领南京之后,洪秀全这个落榜生也过了一把当主考官的瘾。他自己来开科取士,考生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朱熹对于《四书》的解释来答题了,必须要用“洪批”的《四书》来写答案。洪秀全算是彻底地扬眉吐气了。

所以,落榜生是大有可为的,千万不要看不起落榜生。在落榜生中藏龙卧虎,高手如林啊!

Hash:0c0e554855b5c328da90644072a1cc253fe5b42d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