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建筑或景点 苗族文化建筑
导读:苗族建筑或景点 苗族文化建筑 1. 苗族文化建筑 2. 苗族的建筑文化 3. 苗族文化建筑毕业设计 4. 苗族文化建筑的特点 5. 苗族文化建筑图片 6. 苗族建筑特色文化 7. 苗族 建筑 8. 苗族标志性建筑
1. 苗族文化建筑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苗寨整体布局呈现牛头的形状。 村民的住房则顺着河谷两侧的山 坡向上依山而建,大体上... 建筑特色分析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筑是以穿斗式歇 山顶的木构建筑为主。
2. 苗族的建筑文化
湘西吊脚楼
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形式
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湘西吊脚楼
风格
古代干阑式建筑
好处
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相关合集
建筑构架
在西南地区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省份,“湘西吊脚楼”是山乡少数民族如苗、侗、壮、布依、土家族等的传统民居样式。尤其在黔东南,苗族、侗族的湘西吊脚楼极为常见。这里的自然条件号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于是山区先民创造出了独特的“湘西吊脚楼”。
湘西吊脚楼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搭建成两层楼的木构架,柱子因坡就势长短不一地架立在坡上。房屋的下层不设隔墙,里面作为猪、牛的畜棚或者堆放农具和杂物;上层住人,分客堂和卧室,四周向外伸出挑廊,可供主人在廊里做活和休息。廊柱大多不是落地的(便于廊下面的通行无碍),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楼板层挑出的若干横梁,廊柱辅助支撑,使挑廊稳固地悬吊在半空,这种住宅因其外形和结构特点被称为“湘西吊脚楼”。湘西吊脚楼的优点明显,人住楼上通风防潮,又可防止野兽和毒蛇的侵害,这种住宅在西南山区至今仍有建造。
不同地方的湘西吊脚楼在形貌特征与建筑结构上富于变化。总的看来,湘西吊脚楼还是应属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是全部悬空的,所以湘西吊脚楼也可以说是一种半干栏式建筑。
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房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湘西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湘西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 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建筑特色
湘西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建筑框架完全采用木材、榫卯结合方式建成。所谓“脚”者,其实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湘西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在山腰上,湘西吊脚楼的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湘西吊脚楼,那是由几根长短一样的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的。木楼的地板高于室外地面6O厘米左右,有时悬空达1米。这样使木楼底部通风,从而可保持室内地面干燥,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最早)。
湘西吊脚楼分两层或多层形式,下层多畅空,里面多作牛、猪等牲畜棚及储存农具与杂物。楼上为客堂与卧室,四周伸出有挑廊,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主人可以在廊里做活儿和休息。这些廊子的柱子有的不着地,以便人畜在下面通行,廊子重量完全靠挑出的木梁承受。湘西吊脚楼看起来美观,灵巧别致,凌空欲飞;住起来舒适,干爽透气,通风采光;它的建筑艺术体现了“地不平我身平”的哲学思想。
湘西吊脚楼有时也称为“干阑”式建筑,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塔、喜子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底端常雕绣球,金爪等各种形体。湘西吊脚楼上下铺楼板,楼上开有窗户,通风向阳。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梅,狮子滚球以及牡丹、茶花、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既美观又实用,很有民族住房的特色
3. 苗族文化建筑毕业设计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zhào)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chī)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zhǔ)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4. 苗族文化建筑的特点
我国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每一个民族都有每一个民族的特色,建筑方面就是一方面的体现,不同民族都有其不同的建筑文化,针对少数民族中的苗族看,他们的建筑有着什么样的特点特色呢?苗族建筑上的风格有哪些特点呢?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关于苗族建筑特色与风格介绍吧!苗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苗族鼓楼建筑艺术,.既具有宝塔式的建筑艺术,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是个名符其实的楼阁形式,只有节日喜庆时节,方能使用。因可存放芦笙,亦称为“芦笙楼”。
苗族鼓楼,一般都建于寨子的中央,多柱多边形立体尖顶宝塔形,为三节楼阁结构,最高一节,内榨楼板存放铜鼓,活长梯由内腔壁爬上。
鼓楼的建筑工序 ,先用钢凿斜凿垫柱巨石到一定的深度,对称栽实于场地的四周,再将巨木柱和外沿垫地厚穿枕架于基石凿处,斜度向里,用内穿杭撑着诸柱内上方,造成圆锥形宝塔楼架。楼身用厚木板嵌装成多边菱形椭壁。壁外雕琢各种花草鸟兽,飞蝶鱼虫,农夫耕耘,苗人吹笙跳舞,人兽混杂,和平相谐,图案清晰,线条粗犷,颇有生活气息。每节楼身腰部,各围装一围圈亭宇飞檐装饰。楼身顶部,用尖实木帽复盖。楼腹空腔圆形,用来存放集体的芦笙。
苗族鼓楼,玲珑俊秀,独具民族风格,是苗族人民审美意识和智慧的营造物。
在苗族的建筑系列中,除了以上述及的私用民居外,还有许多供公用的设施如吹笙踩鼓的芦笙场、铜鼓堂;青年社交的跳花坡、游方坪(在黔西的六枝,黔中云雾山等一些地方还择期建造“姊妹棚”、“公棚”、“游方房”、“坐花房”、“坐茶棚”等临时构筑物);方便行人过往的各类桥梁。此外,在湘西还有专门进行“跳香”的“跳香堂”、“跳香庙”,安放龙舟的船廓等等,虽然比较简陋,但其特殊功能是别的建筑所不能替代的,并且蕴藏着的丰厚的风俗文化信息代码。
苗族民居是情感意志的物态化。其中凝聚了苗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如堂屋中祭祖牛角的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廓扶手的排列、楼下雄柞的安装等等,无不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族气派,成为广大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居住形式。因而,说苗族民居充分地昭示了“勤劳勇敢”这个苗族人民的形象,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一种聚合也是不为过的。
5. 苗族文化建筑图片
1.重庆蚩尤九黎城有一个建筑群最吸引人眼球,吊脚楼依山而建,拥有300多间房屋,建筑群落差高达81米,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吊脚楼群。山下为四合院,为中国最大四合院。
2.苗族的祭祀柱,直径3米,全部由古老石头砌成,石柱上雕刻有36堂鬼、72堂神,共108个神像,为中国石刻柱之最。还有一个苗族建筑文化之最是九道门,用石头做成的9道门,代表了9个部落。
3.而位于九黎宫内苗族的接龙堂是中国最高的堂屋,大门高9.9米,相当于3层楼高,3米宽、9米长的匾额在门顶上,整个建筑非常壮观、恢弘。游客进入蚩尤九黎城要走过一条120米长的神秘通道。据说,这是一条古道。这个通道再现了过去苗族人的防御工事,一旦发生战争或火灾,人们都能通过通道逃生。
6. 苗族建筑特色文化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zhì)比,层叠而上.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zhào)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chī)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zhǔ)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7. 苗族 建筑
凯里吊脚楼、布依族石头屋、侗族的鼓楼。
1,凯里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是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苗族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
2,布依族石头屋,布依族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 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方)式的石头屋。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3,侗族的鼓楼是按族姓分别建造的,一个族姓一座鼓楼。鼓楼顶层悬挂一个长形细腰的牛皮大鼓,鼓楼因此而得名。如遇兵匪骚乱劫掠,或发生寨火,族首便派人上楼击
8. 苗族标志性建筑
1、融水贝江
贝江景区柳州旅游风景区之一。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境内。贝江古称脊江,因流过县城背面而得名。全长146千米,穿流于峰峦之间。
2、田头苗寨
田头苗寨是融水苗族自治县主要景区之一,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融水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全村142户500多人,自然景观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民族风情景区。苗寨内吊脚木楼、风雨桥等少数民族建筑错落有致,四周自然景观奇美秀丽。
Hash:4064cafffb25d7ade31da7571349a9dc2dc9cff3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