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晚清李鸿章,翁同龢,奕忻,以及

作为晚清政坛上极其重要的三个人物,李鸿章、翁同龢和奕訢都发挥了各自不同的历史作用,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进程。

接下来,文史不假努力为您还原这三个历史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字渐甫,号少荃,他是被后世争议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与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四人,被并称为清朝末期的“中兴名臣”。

在曾国藩之后,李鸿章成为了当时的汉臣之首,官至直隶总督并兼任北洋大臣,一手创建了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的实际推动者。慈禧太后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非常高,称其是“可以再造玄黄之人”。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叔平,号声甫,谥号“文恭”。他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不仅为官清廉,而且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更是同治和光绪两代帝王的老师。

作为咸丰朝的状元,翁同龢在士人中极有威望,出仕后历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等要职,一直做到了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职务。

奕訢(1833年——1898年),清道光帝最宠爱的皇子,咸丰帝的同父异母弟弟,被人称为“鬼子六”。

在咸丰皇帝驾崩后不久,奕訢就协同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完全改变了咸丰临终前的政治安排。在同治时期,他在政治上崛起,基本上总理了大清的内政和外交事务,被加封为满清的第十个铁帽子王。

在这三位晚清的重臣之间,李鸿章和翁同龢几乎是水火不容之势。基本上,只要是李鸿章所支持的,比如废科举、重西学、搞洋务、练新军等,翁同龢必定反对。而奕訢,在很多方面都会支持李鸿章。

一、李、翁结怨李鸿章和翁同龢的恩怨,要从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提起。

  翁氏一族从翁咸封时开始发迹,他虽没有中过进士,但却改变了翁家的门风,极力培养儿子翁心存通过科举取士进入仕途。

翁心存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翁同书、次子翁同爵和幼子翁同龢。翁同书在担任安徽巡抚期间,面对太平天国运动时不但作战不力,甚至还弃城逃跑。加之,他还有包庇叛将苗沛霖的嫌疑,被负责剿匪平乱的曾国藩所弹劾,之后流放新疆伊犁并病死在了西北。

而当时正依附于曾国藩的李鸿章,亲自捉刀代笔了弹劾奏折《参翁同书片》。于是乎,翁同龢和李鸿章二人就此结下了深深的私仇。

二、洋务运动在1861年,满清为了应对日益频繁的外交事务,应各国列强的要求,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恭亲王奕訢具体负责。

在奕訢、文祥等朝中重臣的支持下,地方上的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开始进行洋务运动,以此进行统治阶级的自救,也艰难地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步伐。

对此,作为洋务派的领袖人物,奕訢对于李鸿章给予了坚决的支持。不过,洋务运动自然也遭到了顽固派的坚决阻挠,除了为首的倭仁以外,翁同龢也对洋务运动持一种怀疑甚至抵制的态度。

随着洋务运动的缓步推进,开始涉及到了改革旧式教育和引进西式教育。而作为清流的代表,翁同龢顽固的要求继续维持传统教育和理念,对于洋务运动开始愈发的排斥。

甚至于,他利用自己帝师的身份,不断在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面前进谗言,故意抹黑洋务运动。受此影响,原本对于洋务运动基本持支持态度的慈禧太后,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于是,无论是李鸿章还是恭亲王奕訢,都对于这个道貌岸然的翁同龢更加反感。

三、北洋水师洋务运动在军事领域的 最大成就就是建立北洋水师,发展新兴的海军力量。而在北洋水师的问题上,翁同龢与李鸿章和奕訢的关系更加恶化。

慈禧太后虽然下旨,同意由洋务派们筹建新式海军。不过,迫于当时清政府的窘境,海军近代化的进程开展起来可谓是举步维艰,捉襟见肘。

北洋水师在成军以后,虽然一度号称是亚洲第一的海军力量,拥有各类舰船一百多艘,官兵四千多名。不过,这是在翁同龢使坏以前。

等到翁同龢担任了军机大臣并主理户部事务后,立即百般阻挠北洋水师,阻挠李鸿章和他的洋务派们。受此直接影响,北洋水师的发展瞬间进入到了瓶颈期,长期停滞不前。

尽管光绪皇帝非常重视北洋水师的发展,多次下旨拨付军饷和款项。但是,当上谕传达至翁同龢处时,他表面承旨,实则却以种种理由搪塞,比如国库空虚、灾情严重等等。

眼见中日关系越来越紧张,李鸿章断定两国之间必有一战,多次上疏才说服光绪皇帝拨款,准备向欧洲国家购置军舰和弹药。同样,掌管户部的翁同龢继续推诿,找出各种理由拒绝拨付军费。

为了彻底阻断光绪皇帝和李鸿章的念头,他索性将国库仅存的银子拨给了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可见,翁同龢以私废公的狭隘,对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难逃干系。

基本上,自翁同龢掌管户部后,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就再没有购置过一艘新式军舰,甚至连起码的弹药供给也大受影响,极大地降低了原有的战斗力。

四、甲午战争正如李鸿章所预料,随着日本的咄咄逼人,终于爆发了甲午战争。日本毕其功于一役,击败了满清政府,而北洋水师也全军覆没,李鸿章受此波及被罢官免职。

早先,在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时,朝鲜国王向宗主国大清求救。而日本,也乘机不请自来,借口保护侨民大肆向朝鲜半岛出兵。

按理说,出于国家的道义和宗主关系,清政府应该出兵助其平叛。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了一具空壳,自保的实力尚且不足,根本无力出兵国外。

李鸿章正是察觉出了这点,才在出兵朝鲜的问题上持否定态度。可是,翁同龢却不断怂恿年轻气盛的光绪帝,鼓动他在对待日本时采取强硬的手段,甚至不惜与日本进行硬杠。

最终,受其蛊惑的光绪帝,不顾李鸿章的一再劝阻,坚决出兵朝鲜并在仓促之下与日本僵持。丰岛海战,日本主动攻击清军,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

事后,只会耍嘴皮和推责任的翁同龢,竟恬不知耻地将战败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鸿章。不可否认,甲午战败李鸿章难逃罪责,但如果让他承担所有的责任,绝对是不恰当的。

五、戊戌变法甲午战争的惨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对国内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引发了随后的公车上书,并在几年后正式开始戊戌变法。

李鸿章被罢职后,翁同龢继续落井下石。为了进一步区分自己和李鸿章的优劣,一向以忠臣自居的翁同龢向光绪帝大力举荐康有为进行变法。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拟定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更被幼稚的维新派誉为是中国的“维新第一导师”。

事实上,虽然李鸿章赋闲在家,但他依然颇有势力,依然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对于维新变法,李鸿章也极为赞同,认为变法也是洋务运动的一种延续。

在戊戌变法前的一个月,光绪帝曾专程前往恭亲王府探望重病的恭亲王,病榻上的奕訢当面向光绪推荐李鸿章和张之洞。而对于翁同龢,恭亲王则痛骂不已。据《清史稿》记载,恭亲王面奏光绪:

若用此人,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甚至于,恭亲王在过世前还颤颤巍巍地写下了“居心叵测,并及怙权”这八个大字,算是对翁同龢的最终评价和定论。

很多人误认为,因为翁同龢锐意支持维新,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才被慈禧太后罢免。其实,将翁同龢罢职的人并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当时尚有实权的光绪帝。

通过以上许多事件,光绪帝彻底认清了自己这位道貌岸然和不通实务的老师,只好打发他回家养老。据《国朝事略》记载:

二十四年夏,今上严责中外诸臣实行新政,革翁同龢职,逐回原籍 。

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在光绪二十四年秋,而翁同龢被罢官是在当年夏,彼时光绪皇帝还没有被囚禁,还掌握着朝廷的大权。

六、结语有人说,李鸿章是治世之能臣,翁同龢是乱世之弄臣,而奕訢则属于掌舵之君。对此,文史不假个人表示有限的赞同。

或许,李鸿章没有那么英明,而翁同龢也没有那么昏庸,奕訢则没有那么睿智。三个满清重臣,都有各自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不过,在面对晚清这艘锈迹斑斑的破船时,三个人尽管存在分歧和矛盾,但也在通过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续航。

回答完毕!

关于如何评价晚清时期的李鸿章、翁同龢、奕訢三人之间的关系,我以前听说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窥知一二。

关于清朝的未来该仰仗谁,光绪皇帝曾经请教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恭亲王奕訢,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因为思想开明,常跟洋人打交道,人称鬼子六。

早年,传说道光皇帝还要把皇位传给他,但临末了,还是让咸丰皇帝上了。咸丰皇帝一死,不地道,把奕訢给闲置了,还是咸丰老婆慈禧有眼力,拉拢他,搞了一个辛酉政变,把八个顾命大臣给弄倒了,开启了慈禧垂帘听政的历史。奕訢也当了议政王。

可以说,后面大清国没完蛋,多亏了奕訢,这个人思想开放,洋务运动就是他主抓的。同治中兴他的功劳很大,人称贤王。当然到了后面,慈禧对这个小叔子也是又用又防。

到了1898年,奕訢要去世了,光绪皇帝一看,得请他给大清国留个药方,点两付灵药,保着大清国千秋万代,至少要渡过眼下这难关。

于是,光绪亲自登门求教,问:大爷你要挂了,那我大清朝还有什么人可以倚仗啊。

奕訢还真心指点迷津。说了一个人:合肥相国积毁销骨。

合肥相国是指李鸿章,因为他是安徽合肥人。积毁销骨就是讲这个人为我大清拼了老命了,签一回合约就要吐一回血。

光绪一听,不作声,大概是嫌李鸿章太老了。事实上,两年后,李鸿章就去世了。

奕訢一想,是啊,干部要年轻化,得,再给你指一个:京中惟荣协按禄。

此人是荣禄,手握兵权,是慈禧重用的人。这意思是,在京中,你靠这个人就可以了。

光绪一听,这是慈禧爸爸的人,不是我的菜啊。

于是,光绪继续沉默。

奕訢又提了两个人:京外惟张制军之洞及裕军帅禄。

张之洞跟裕禄。外面的事情交给这两个人就可以了,张之洞就不说了,大家都熟,裕禄是直隶总督,能力一般,但忠心是有的,后面跟八国联挥打仗,他败于天津,自杀了。

光绪还是不同意,感觉这两个人还是不行。最后光绪皇帝自己提了一个人。

“户部尚书翁同龢如何?”

奕訢一听,这哪里是求药方了,明明是自己带了药方,要求我背书。

奕訢一听这个人名,气不打一处来,挣扎起来,痛哭着喊道: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鬼子六这么痛恨这个人呢?

首先我们了 一下翁同龢这个人。

此人是清朝状元,后面当了光绪皇帝的老师,是为帝师,光绪皇帝对他是很信任的。光绪小时候怕打雷,一打雷就往翁同龢身上钻。翁同龢是户部尚书,又是帝师,是朝中很重要的一个人。

这个人也被公认为是有修养的,也能主持公道,比如杨乃武跟小白菜的案子就是他帮着翻过来的。另外,他也支持过维新,像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都是他举荐的。按说,是一个不错的人,为什么奕訢认为他不行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能力与地位不匹配。翁同龢是典型的儒家文人,搞礼教的,这种人好名声,行事讲正道,对人才很和气,什么人来了,他都能接见一下,什么意见,他都能听一下。

那这种人应该去干什么?应该去当礼部尚书,管管文化方面的事情,而不是主抓国家大事,尤其是清朝这个状况,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人才。这种人在盛世能锦上添花,但乱世就未必了。

像曾国藩、李鸿章都可以算是这样的人,但翁同龢不是,他没有治国之才。

当时的评论认为他:临事喜纳群言,而不能别其是非,持论不免两歧。

就是什么意见都听,都觉得对,但没办法做决断。他的朋友也说他:实无知人之才,而欲博公卿好士之名,实亦愚不可及。

就是为了一个好名声,所以什么人都招。而荣禄直接说他, 李鸿章是甘做小人,而翁同龢爱作伪君子。

读书人好耍小聪明,是万万做不得大事的。顺便提一句,翁同龢什么人都聊,就是看不起袁世凯,可偏偏袁世凯最后成了大事。

此外,翁同龢最为人诟病的是,他应该为甲午之战的失败而负责。

甲午之战是李鸿章负责的,但李鸿章是主张不打,但翁同龢是主战派,坚持要打,其实当时的情况,全国人民都喊打。小日本竟然敢骑到中国人的头上了,不打能行吗?

关键翁同龢还说过一句话: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怎么理解呢?看上去像是翁同龢说:打,我正要看看李鸿章是骡子是马,要是输了,我正好收拾他。

后面,李鸿章果然打败,铸成甲午大败,可以说这一战后,清朝再无翻身的机会。

而且翁同龢还被派去问李鸿章,老李啊,怎么回事,打成这个样子?

李鸿章哭笑不得,说打的是你,又不是我。

李鸿章答:先前我要办海军,数次申请银子,你们户部都不批,现在问我怎么打的?怎么不早关心一下!

翁同龢摇头:既然这么重要,你们应该多申请两回嘛。

就是这么个情况,像是翁同龢故意抬杠,为难李鸿章,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说是公报私仇。

当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在当安徽巡抚时,曾经玩忽职守,被李鸿章给查办了。把他哥革职充军。因为这事,翁同龢对李鸿章一直有意见。

就这么着,国家外有强敌,内部还在内斗,清朝安能不亡?

故事结束了,不知道您会有什么体会呢?

Hash:c333488d944dd2761632df90fe7f723f461c00bc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