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战役努尔哈赤为啥能确定明军位置?

萨尔浒之战,发生于公元1619年2、3月间,是明朝与后金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结果是后金全胜、明军大败,铁岭和开原随之失守。个人认为,多方获取情报、仔细甄别判断、诱敌深入战术的运用、作战地区特殊的地形条件以及明军将领的轻敌自大等,是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能确定明军位置的主要原因。

1.广布间谍、哨探,获取明军情报《孙子兵法·用间篇》载:“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努尔哈赤是用间谍的高手,历史上说其“自贼发难,专用间谍,潜伏内应,以故攻不事临冲,战不必血刃”,他打仗之前非常重视侦查敌情,也建立过专门的间谍组织。在公元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明朝的军队还没有出动,就已经泄露了踪迹和出兵时间,努尔哈赤庞大的间谍网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任明朝山西道御史的冯嘉会在战后上的一道折子中指出,明军的军事行动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奴酋们太过狡猾,辽左的军机事宜尽数掌握,发往长安的邸报,也被他们用重金买到,他们的奸细到处都是、无孔不入,明军传递个情报真是难上加难。此外,努尔哈赤还派出多路侦察兵,刺探明军的动向,这些无疑都让他做到了“知彼”。

2.努尔哈赤对真假情报的甄别判断在那个年代,情报的获取主要还是以人为主,间谍网和哨探们获取的情报数量较多,加之敌军中必然也有出众的谋略高手,知道隐真示假的道理。因此,努尔哈赤得到的情报信息,必然是有真有假,这就要考验他对真假情报的研判能力了。努尔哈赤在获取了明军的战役部署和行军计划以后,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情报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需要准确而快速地甄别判断。他先是从敌我双方作战企图、兵力对比等诸方面,认真地进行了战前分析,认为明军想故意让他们认为,南路有明军的大部队,诱导后金向南面进军,真正的主力应该是从抚顺西面来的杜松部,只要打赢了这支部队,其他几路便不足为患了。所以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攻打杜松主力。

3.战场特殊的地形条件萨尔浒战场可以说是后金的主场了,这里山谷多、河流多,唯独就是路不多,特别是能够允许作战部队通行的路更是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加上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能够选择的路就更少了。努尔哈赤对这里的地形条件了如指掌,有几条路能够满足大军通行,哪些地方是兵法上的“死地”,他都门清。比如,《辽海丹忠录》中描述铁岭路是“中有夹沟谷,易于埋伏。”《读史方舆纪要》描写抚顺路是“五岭特为险峻。“等等。崎岖险要之地如此众多,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努尔哈赤对明军方位和行军路线的判断结论。

4.明军将领轻敌自大,保密工作没做好明军的主帅是明朝兵部右侍郎兼辽东经略杨镐,主要将领包括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辽阳总兵刘铤,其中杜松率领主力部队。战前,杨镐在给努尔哈赤的战书中,居然将明军的战役计划等绝密信息泄露出去,本来以为是故布疑阵,结果侦查证明除了47万的兵力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而杜松也来了个轻敌冒进,不注重敌情的搜集和研判,也不注重做好保密工作,大摇大摆地就钻进了后金的包围圈,被人包了饺子。主帅和主力部队指挥官都如此行事,焉有不败之理。

结语:情报工作是影响作战胜负的关键因素。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合理运用了间谍、哨探等手段获取敌军情报, 合赫图阿拉的地形条件和明军将领轻敌冒进的特点,加以甄别研判,获知了明军的地理位置和行军路线,成为战役致胜的关键决定因素。

让我们回到当时的萨尔浒战役,用地图说话,站在努尔哈赤的角度来制定一下作战计划,看看他是如何知道明军的位置:

首先,来介绍一下“萨尔浒之战”:

1619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这一战明军大败,但是在这一战中努尔哈赤是如何准确判定明军行军位置的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图解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如何准确预判:这是一张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地图:

明朝制定战略:四路大军从辽阳出发,商定二十四日同时行动,计划在三月二日在二道关口会合。

西路军:二月二十八日,杜松率兵三万,由沈阳浑河进军。

南路军:三月一日,李如柏领兵二万,出清河鸦鹘关口。

北路军:二月二十八日,马林率兵二万,出三岔口。

东路军:二月二十五日,刘綎领兵二万,合朝鲜兵万人,出宽甸。

我们从地图可以看出:四路大军的出发点均为重要的关口、边城,且他们行军的路线也大部分按照河谷出发,明军进山剿灭努尔哈赤所带装备繁多,且周围多河流山体,为了行军速度,只得通过四个河谷进发。

但是,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因为不知道哪一路为明军主力,知道这些也只是被迫挨打,所以努尔哈赤制订了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一击溃的战略部署,集中6万兵力去迎敌。

这就带来了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明军能否按时会合?如果按时会合,那么合围之势形成,努尔哈赤也是不攻自败,但是如果没有准时会合,那么就会被逐个击溃。

明军四路大军并没有按时会合1.西路军和北路军

三月二日, 西路军被全歼的时候,北路马林军在距萨尔浒约 40 里的尚间崖。二者距离很远,努尔哈赤在灭了西路军以后北上灭了北路军。

2.东路军

此时的东路军因为“道独险远,重冈叠岭,马不得成列。”且“雪晴风起,寒冽殊甚。”被耽搁在路上。三月四日,他们才行进到距赫图阿拉约 50 里的阿布达里冈。他们在这里遭到后金军伏击全军覆没。朝鲜一万援军投降。

3.南路军

三月六日,南路李如柏军更是没有与后金军正面交锋即撤出战场。

直到战争结束,明军没有任何两只军队成功会合。

努尔哈赤是如何准确判断明军四路大军哪一路先来?上文中,我们分析到,明军的路线由于地形的限制,他们只能够通过固定的四条路线进攻,努尔哈赤首先排除的是明军11万大军从一条线路进攻,因为东北地区寒冷多雪,虽然已经三月,但仍是多风雪天气不便行军,而且河谷地区是很难令数十万大军同行。另外加上自己得到的情报共同分析得到的结果。

下面,努尔哈赤需要判断的就是如何知道哪一路大军先到:

准确的分析和准确的情报:

准确分析:

明军的行踪早就有哨探提前通报,他分析东路险阻难行,进军速度不会很快,而且近期风雪较大,于是他断定明军西路大军先到,他集中八旗兵向西进发,迎击西路大军。

他根据各路的兵力、道路远近和险阻情况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三月初一早晨,努尔哈赤同时得到了东西两路都有敌军,但是他断定东路一定是疑兵。他分析道:

其由抚顺西来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战,破此路则他路不足患矣。

准确情报:

知己知彼,掌握主动。“不但辽左事机 为窥瞰,而长安邸报亦用厚资抄往。”了解情报及时、准确。他能够通过情报和地理位置了解到明军分路合击的战略部署。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通过自身的军事才能准确分析地理位置、战场形式和灵通的情报,准确判断了明军的位置,从而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当然明军的错误指挥也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文/@大帅说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Hash:4b3425ec6fccade9d2b3068b5facd6330d7aa4df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