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欢喜”的说法?只差一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

为什么有“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欢喜”的说法?只差一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打春又叫立春,其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都是反映了一年四季更替,其表示即将进入下一个季节了。而“立春”的“立”有着开始的意思,因此立春也就是说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在民间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在古代还曾把立春当作是新年的开始,古人还对这一天十分重视,并且还发现了立春当天的天气情况,对后期也是有影响的,还能预测当年粮食收成的好坏。那为什么有“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欢喜”的说法?只差一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

这是一句古人所总结出来的农谚,其意思是说立春是在六九的头一天,那当年的粮食就会歉收。而如果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立春,那就会是个丰收年,家家户户都会粮食大丰收。为什么立春的时间会有一天的差别呢?

自从冬至节气开始,就进入数九寒天了。古人把冬至节气当天定为数九的第一天,以后每个九天为一个单位,这样经历过九个九天以后,寒冷的冬季就彻底结束了。在古代的时候把一年365天分为24个节气,其中节气之间相差是15.2天。冬至和立春之间正好像个了小寒、大寒两个节气,所以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冬至节气后45天就开始立春了,这个时候也就是在六九头立春。

但是,每一个节气的时间点并不是固定的,比如冬至节气的时间如果是在当天的十点钟之前,那么立春的时间就是在五九尾了。这是因为节气和节气之间的时间是相差15.2天,所以会往前推一天。而如果冬至是在当天的十点钟以后了,那就是在六九头立春了。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春打六九头,只有少数的年份是春打五九尾。而有些地方流传着“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欢喜”的说法,农夫认为可能是在当地比较准确吧。毕竟中国的地域辽阔,在各地的气候环境也不同。农村里所流传的农谚也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应该是有道理的吧。但需要记住一点,农谚是有地域性的,并不是全国都适用!

为什么有“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欢喜”的说法?只差一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以前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生产,所以对于比较特别节气就会格外的重视,比如立春,立春后天气开始回暖,万物复苏,农民也要开始一年的耕种。立春一般会出现在五九的最后一天或者是六九的第一天,虽然仅仅相隔一天,但是差别却很大,农村有“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能藕欢喜”的说法,那么真的有这么大的差别吗?

之所以立春会出现在五九尾和六九头两种情况,其实和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之间相差的时间有关系。大家常说每个节气之间相差十五天,确切来说每个节气之间相差15.2天,所以便有几点打春几点冬至的说法。因为数九是从冬至后开始的,所以如果冬至的时间在上午十点之前,那么立春则会出现在五九尾上,如果冬至的时间在上午十点以后,那么立春的时间则会在六九的第一天,所以大多数年份立春都会在六九的第一天。

农村中流传的关于节气的俗语区域性特别的强,往往只在某个地区很施行,比如“春打六九头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欢喜”这句俗语,只在北方某些地方施行。因为北方的冬天比较长,早一点立春天气便会早一点暖和,人们也能早一点安排农事,如果立春 时间比较晚,那么安排农事便会推迟,大家都知道,在春天北方很容易出现倒春寒,如果立春时间比较晚,农作物刚刚开始发芽开花就遇到极冷的天气很容易冻伤,相反如果农作物的枝叶已经长的很结实,对抗极寒天气的能力便会强一些,受损也会减少。

今年立春的时间正好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对于农民来说是个丰收年,但是该做好的预防倒春寒的准备不能马虎,虽然现在人们不靠天吃饭,也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浇水施肥,才能是个丰收年。

Hash:2bce3dcf7e9f648f899a0a85c5da8a8af4613da5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