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历史为啥不全?

这个问题问的好,明朝郑和从1405-1433年,即永乐,宣德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南亚,东非及红海,甚至有欧美国家发现郑和到过的证据,如加文.孟席斯在《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中提出郑和舰队曾实现环球航行,且先于西方发现美洲和大洋洲。李约瑟引用地图学家弗拉.毛罗所言,称1420年郑和已越过好望角,澳大利亚菲茨拉德认为,郑和到过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港,马来西亚祖菲加提出,郑和最远于1422年到达南极。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乃至15世纪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史上规模最大,船员船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和势力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为什么如此壮举后世记录却不甚详细?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四个原因。

不过,分析之前先了解一下下西洋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更容易了解之后资料流失的原因。

《明史.郑和传》记载了下西洋是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而也有防范帖木尔帝国,获取还在朝贡,巩固国防,建立大明为中心的藩属国邦交,发展海外贸易,以及宗教目的说法。其中,我觉得寻找建文帝和防范帖木尔帝国说法有待商榷。

《明史》是清朝记载明朝的书籍,几百年的篡改和抹黑,内容很多不可信。下西洋每次都是浩浩荡荡,大张旗鼓,若建文帝亡命海外,听到风声早就躲起来了。再说朱棣可派遣东厂锦衣卫暗中搜寻,岂不有效。帖木尔帝国(1370-1507)年,疆域从西亚的格鲁吉亚到印度的西亚中亚南亚。而郑和下西洋时帖木尔已经去世,继承者对明朝友好,国家也正分裂中,不再对中国西陲有威胁。

七次下西洋有大体经过。

第一次永乐三年六月,郑和途径麻喏八歇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船队人员,西王向郑和请罪,最终被宽恕。在三佛齐旧港,击败了海盗陈祖义,杀敌五千,烧毁俘获船只财宝无数,任命广东华侨施进卿为旧港之主。两年后回国,获得封赏。

第二次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在永乐五年出发,访问了占(越南中南部)城,暹(泰国)罗,爪哇和苏门答腊北部,驶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印度西南部)里为目的地,册封古里王。回国途中访问了暹罗和爪哇,到锡兰时,并向佛寺布施永乐七年夏还朝。但这次《明实录》《明史》均未记载,《天妃之神灵应记》中记载。

第三次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浏家港启航,册封建立满剌加国,国主亲赴大明朝觐。在锡兰山国打败国王阴谋,生擒国王。永乐九年还朝,进一步提升了明帝国在东南亚威信。

第四次永乐十年统军二万七千余人出使满剌加,爪哇等国,打败苏门答腊伪王的进攻,生擒了苏干剌。船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到达东非麻林(肯尼亚)迪。永乐十三年回国,同年,榜葛剌进贡麒(长颈鹿)麟。

第五次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等国使者和旧港宣慰使回国,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国。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送十六国使臣回国,到达肯尼亚。

永乐二十二年明仁宗继,停止下西洋,郑和及下西洋部队镇守南京。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往西洋忽鲁谟(霍尔木兹今伊朗东南)斯等国公干。从竹布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据说郑和在航行中去世。

宣德九年,王景弘受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正统元年1436年,辅政大臣以英宗的名义停止了下西洋活动。

所以,最终是文官集团结束了下西洋的壮举,使中国与航海大时代和殖民拓张史擦肩而过,最终没落。

这就引出了下西洋记载缺失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争夺权力,,胜利的一方会刻意削弱另一方的功绩和历史。明初文官集团与皇帝争权,皇帝扶持宦官集团与之抗衡,而郑和是当时太监集团领军人物,他的功绩万古流芳,会成为宦官争权执政的一大利器与依靠。文官集团以舆论和文化为武器,尽量抹黑,减少宦官正面形象,下西洋记录缺失无可厚非。根据《殊域周咨录》记载,下西洋资料《郑和出使水程》存于兵部,明成化年间,查三保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查了三天也查不到,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藏起来了,项忠询问,他说,下西洋劳民伤财无数,就算有虚名财宝有什么益处,就算有档案,也当销毁。对下西洋持很强的反对态度。但刘大夏销毁档案的说法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大明律严厉处罚销毁档案者,即使有文官保护,风险也太大。刘大夏墓志铭未记载,古代墓志铭都记录主人的生平大事,很少作假,但他的墓志铭只记载了藏匿安南档案的事。《殊域周咨录》中没有明确记载他销毁档案,只表明他的态度。但这些重要资料的缺失,很可能是文官集团所为,符合他们的利益,却对郑和和明代航海研究带来很大不便。

第二点原因。

海禁的需要和文官政治经济利益的保护政策。

封建王朝以及农业帝国的土地观念战胜了海洋观念。

明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认为经商会减少农业人口,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且会开民智,也不利于人口控制。所以在大明前期开海禁之后确是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下西洋却是以政治作用为主,而且全是官方形式,不许民间海商跟随,所得利益全是统治阶层所有。朝廷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严禁绝之”,海洋被封闭。所以,下西洋停止后,就是全面海禁。但民间的走私却是屡禁不止。

为了防止先进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海图的流传,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且之后的皇帝并无开拓之心,下西洋记录的遗失不可避免。

第三点,下西洋劳民伤财,入不敷出,屡禁不止的民航却收入颇丰,但所谓民间走私却与文官集团利益紧密相连,为了减少竞争,牢牢把握航海权,不让皇权得利。需降低开海禁的优点。

明初海船二千多艘,宝船造价约五六千两白银。而且给个国的封赏花费很大。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支费浩繁,库藏为虚”,且海外贸易以政治交流和封赏为主,收益不大。后期皇帝欲开海禁,增加收入,但被文官以与民争利之说阻止。但明代有实力民间走私的都是实力强大的官绅海盗。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要减少航海热情。

当然也是为了减少皇权复苏与扩大的机会,维护统治地位。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一点,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清代几百年篡改与抹黑,大兴文字狱,销毁古籍,如《四库全书》,许多资料刻意流失和篡改,大明的历史功绩被抹杀,来巩固自己统治,并推广愚民政策。并且明清交替战乱,许多珍贵档案遗失销毁如《永乐大典》。

如《明史》中许多记载都前后矛盾,与民间藏书记载大相径庭,如朱元璋画像极为丑陋,且乱杀功臣。明朝皇帝骄奢淫逸,残暴荒谬,好大喜功,如正德皇帝应州大捷奠定了边陲几十年安定,却被写成战果只有几十人的小战斗。

有一件记载,在明末天启年间国外传教士对中国的印象是国力强盛,军事强大,城市整洁繁华,宫殿富丽堂皇,人们众多,有礼貌,没有歧视与太多惊异感,富足而幸福。而乾隆时 英国使节来到京城发展城市破财,人们衣不蔽体,目光呆滞,对他们很好奇,而且对他们赐予的残羹剩饭感激涕零。这就是所谓的康乾盛世。

而同样的,为了维护满族统治,贯彻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减少民治开化,对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的抹杀是必要。

经过几百年人为或自然原因,下西洋记录缺失,但不妨我们对郑和下西洋功绩的认可,对大明国力强盛的自豪,对中华民族辉煌的骄傲,我们当延续这种自豪与辉煌,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

Hash:c4e8f6fc53eb466ddcd73609e14ea10d8ef18f81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