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景点讲述 牛首山游览

导读:牛首山景点讲述 牛首山游览 1. 牛首山游览 2. 牛首山游览时间 3. 牛首山游览车多少钱 4. 牛首山游览车怎么收费 5. 牛首山游览顺序 6. 牛首山游览路程 7. 牛首山游览车 8. 牛首山游览车路线 9. 牛首山游览图 10. 牛首山游览车票 11. 牛首山游览攻略

1. 牛首山游览

个人觉得还是钟山值得去。

钟山风景区以中山陵园为中心,明孝陵和灵谷寺为依托,分布各类名胜古迹多达200多处、84个可供游览景点。风景区分为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灵谷景区、头陀岭景区和其他景点等五大部分。

钟山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又得名紫金山。钟山与后湖相依相望,奠定南京先天形胜。其间龙蟠虎踞,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可谓南京山水人文之钟萃。

2. 牛首山游览时间

牛首山国庆人游人比较多,大部分是市內游人。

南京牛首山位于江宁区 ,与安微马鞍山相邻,是由日本侵战南京留下的炮弹坑而建造,地下共三层,票价90元,最有特色的是有舍例子,特殊情况可供游人展览。

今年国庆佳节,气温适宜,来牛首山景区的人还比较多一点儿。特提醒游客在参观游览时,戴好口罩。

3. 牛首山游览车多少钱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几个月宝宝可以的。但是需要注意天气变化。风和日丽带上宝宝让宝宝也呼吸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这几年牛首山建的非常漂亮,大人孩子都可以去,夜景也不错,是一个游玩休闲不错的地方,一家人开开心心去

4. 牛首山游览车怎么收费

巧了,昨天是“佛顶骨舍利奉安大典”

10月27日,“佛光牛首·福泽盛世”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大典在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举行,当天上午,供奉在南京栖霞寺的佛顶骨舍利被迎请至牛首山佛顶宫永久供奉,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各界嘉宾以及南京地区法师等共同出席盛典。

这三天牛首山免费,每天10000人预约参观,以后门票在200元左右!

5. 牛首山游览顺序

1、著名中医学家万全(1482—1597)

万全(1499-1582),古代医家名。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明代著名中医学家。江西南昌县人,生于湖北罗田。其祖父杏城以幼科闻名乡里。万氏因科举失意,乃矢志医学。

2、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3、徐春甫(1520—1596)

徐春甫,明代医学家,祁门(今属安徽)人,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有《古今医统》、《内经要旨》、《妇科心镜》、《幼幼汇集》、《痘疹泄秘》等著作,其中以《古今医统》影响最大。家世业儒。因多病,乃从师于名医汪宦。博览医书,通内、妇、儿等科。曾在太医院任职。

隆庆初(1568年)参与组织成立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对李杲的脾胃学说很为推崇,并主张良医应当兼通针药,认为用药不可泥守古方,临证应会变通加减等,他的医论和著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4、大明太医院龚廷贤(1522—1619)

龚廷贤(1522~1619),古代医家名。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任职太 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曾任太医院吏目。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

5、大明太医院御医杨济时(1522—1620)

杨济时,字继洲,浙江三褐县(今衡县)南乡六都杨村人。约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卒于泰昌元年(1620年),享年约98岁。杨氏幼年学习儒学。后改习歧黄。杨济时精于针灸,曾任太医院御医。

主要著作为《针灸大成》10卷。此书资料丰富,编排较为合理,故而流传较广,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书中提出了“十二字次第手法”与“下手八法”的针刺手法,至今仍为针灸医家所习用。

6、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杨继洲(1522—1620)

杨继洲(约公元1522~1620年),字济时,明代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六都杨村)人,是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主要作品有《针灸大成》。

7、方有执(1523—1593)

方有执(1523~1593),字中行(一行仲行),号九龙山人。安徽歙县人。两番以中风、伤寒、丧妻,五次以中风殇子,遂发愤学医。着《伤寒论条辨》8卷,后附《本草钞》1卷、《或问》1卷、《痉书》1卷(1592)。

方有执一生笃志《伤寒论》研究,推崇张仲景,认为,因年代久远,经王叔和编次,原文次序有改变,再经成无己注释,又多更窜,错简益多,扦格难读。须重新整理编排,恢复《伤寒论》原貌。因此称方氏所开创的流派为错简重订派。

8、大国医缪希雍(1546—1627)

缪希雍(约1546-1627年),字仲淳,明嘉靖、天启间人。17岁患久疟,自检方书治愈,遂嗜医。生平好游,寻师访友,旨在搜集方药,切磋学问,探讨医理。曾增益群方,几经修订,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及多部医学典籍。

9、吴昆(1552—1620)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徽州府歙县澄塘村人,明代医家,新安医学名家之一,生于1552年,卒年不详。

吴昆师从余午亭,以医为业,从三吴出发,遍历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自此之后医学大进。共撰述医书6种,其中《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2种成书年代不详,已经亡佚。

10、关中儒医武之望(1552—1629)

武之望(1552—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明陕西临潼阜广里广阳屯(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广阳村)人。明朝著名医学家,著有《济阴纲目》和《济阳纲目》,同时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被誉为关中鸿儒,也被称为儒医。

11、弃政从医王肯堂(1552—1638)

王肯堂(1549—1613年),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金坛(今属江苏)人。王肯堂出身于官宦之家,父王樵是进士出身,官至刑部侍郎。

王肯堂博览群书,因母病习医。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选为翰林检讨,官至福建参政。与传教士利玛窦有往来。

万历二十年(1592年)因上书直言抗倭,被诬以“浮躁”降职,遂称病辞归。重新精研医理,能做眼窝边肿瘤切除手术,又能治愈疯疾。历11年编成《证治准绳》44卷,凡220万字。另著有《医镜》4卷、《新镌医论》3卷、《郁冈斋笔尘》等,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今人辑有《王肯堂医学全书》。

12、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

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学家,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 /p>

陈实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编著《外科正宗》一书,全书共12卷157篇对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淆以法,则微至疥癣,亦所不遗”。分析详尽,论治精辟,治法得当,并附若干医案,令人信服。《外科正宗》向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反应了明朝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

13、传染病学家吴有性(1561—1661)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汉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

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14、古代中医温补学派创始者张景岳(1563—1640)

张景岳(1563-1640),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名介宾,字惠卿,号景岳,因其室名通一斋,故别号通一子。

同时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称他为“张熟地”。他是杰出的医学家,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含《新方八阵》)、《质疑录》等中医学经典著作。

15、抗倭捐躯的名医李中梓(1588—1655)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

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

6. 牛首山游览路程

华宫富丽净凡尘,牛首烟岚碧色新。禅意一湖沧浪水,佛心多客寂寥人。霓光造化空灵秀,香雾梵音虚幻真。浩宇高天仙入境,众生惊梦辈精神

谒牛首山佛顶宫“卧佛”有寄穹顶恢弘境自禅,无忧树下佛酣眠。中华有幸多尧舜,度厄如来得空闲。

7. 牛首山游览车

游客去牛首山景区游玩只需要去售票处买一张票98元,就可游玩牛首山景区的所有景点啊,佛顶宫不需另外买票。60周岁至70周岁半价,70周岁以上不要钱,免费的。景区地较大,岁数大的游客可坐景区游览车。佛顶宫是必去地点,非常值得一看

8. 牛首山游览车路线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755路,全程约16.0公里

1、从新街口步行约230米,到达新街口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5站, 到达天隆寺站

3、步行约110米,到达天隆寺地铁站

4、乘坐755路,经过11站, 到达牛首林场站

5、步行约260米,到达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9. 牛首山游览图

牛首山位于江宁区,是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天幕岭、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一片群山,其最高峰248米。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牛首山”、“牛头山”。

牛首山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天阙山”。公 317年,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时,定都建康(今南京)。元帝想在都城的正南门宣阳门外建立双阙,以示皇权至尊。丞相王导认为,东晋政权初创,财力不足,实在不宜大兴土木。一日,他陪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朝南眺望,便见南郊牛首山双峰对峙,景色壮观,便遥指山峰:“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元帝明白王导的苦心,听从了他的意见,取消建立双阙的计划,但“天阙山”的美名因此流传了下来。这也是牛首山历史上最早的典故。

南朝以降,佛教盛行,南京亦成为“佛都”。牛首山南建有佛窟寺(今宏觉寺),唐代又添建宏觉寺塔。唐太宗贞观六年(632),牛首山成了佛家“牛头宗”(一名“牛头禅”)的发祥地。佛家称“江表牛头”即指此。

千余年来,牛首山积累了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等自然景观,以及宏觉寺、弘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南京固有“春牛首”的说法,意为每年春季要登牛首山。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还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

如今的牛首山,已经整体打造为“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打造了佛顶宫、禅境大观、佛顶前苑、佛顶塔、佛顶寺、牛头禅文化园、郑和文化园、岳飞抗金故垒、隐龙湖、禅林路景观区等地标景点。

10. 牛首山游览车票

牛首山佛顶宫可以坐景区观光车上去的,私家车一律不让上。

可以购买游览车票。主要为电动中巴班车,票价为20元/人,一票制,当日有效; 东线:游客从东入口入园,在牛首东站→佛顶寺站→天阙东站→天阙西站→吟龙湖站→返回牛首东站; 西线:牛首西站→三宝站→天阙西站(来回往返)。

11. 牛首山游览攻略

“春牛首,秋栖霞”,牛首山是以前南京人春游的最爱。而眼下南京正打造“四季牛首”,想让牛首山一年四季都成为旅游热点。只有248米高的牛首山,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出了名。可是,你知道吗,后来它也曾经被皇帝定罪、“打板子”,甚至一度被开除了“南京籍”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牛首山不高,海拔248米,没有仙,却有名。

牛首山第一次出名,在东晋定都之初的317年,晋元帝司马睿依惯例要在都城宣阳门外建阙,丞相王导见城南牛首山双峰兀立,正对宣阳门,便指着牛首山对皇帝说:此乃天阙也。意思是天赐双阙,岂不比人造的好?东晋的都城便没有建阙。阙是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为道路,台上起楼,登之可以远观。清汪中《述学·释阙》曰:“天子诸侯宫城皆四周,辟其南为门,城至此而阙,故谓之阙。”牛首山两山夹峙,似双阙,遂以“天阙”闻名后世。清人陈文述诗曰:“双峰横天起、苍茫接石头。飞扬龙虎气,拱翊帝王州……”可知天阙是后人心目中帝都的象征。

到了230年后的南朝梁末,天阙竟然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曰:“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牛头,方称天阙。”说的就是这段公案。548年梁武帝因侯景之乱饿死台城,侯景先立简文帝萧纲,又立豫章王萧栋,然后逼萧栋“禅位”,即皇帝位于南郊,国号曰“汉”,改元太始。而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在发兵讨伐侯景的过程中,因为猜忌,先后杀掉了弟弟桂阳王萧慥、侄子萧誉;并袭击兄长萧纶,杀害孙子辈的萧栋;武陵王萧纪派儿子萧圆照援助萧绎,萧绎将其阻挡在白帝城;另一侄子萧圆正率部接 他的部署,他却将其囚禁在岳阳。萧绎最后在陈霸先的协助下平定侯景,552年即帝位于江陵,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徐陵以牛首山是帝都天阙,劝其还都建康,而不纳。以致萧绎偏安江陵不到三年,555年被侄子岳阳王萧詧所杀。自相残杀的结果,梁祚只延续了两年,557年被陈霸先的陈朝取代。

“才子皇帝,表里不一”的萧绎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侯景之乱中,他拥实力却坐观不理,残忍地将对他登基构成威胁的兄弟子侄逐个消灭,等到老父亲梁武帝活活饿死之后才发兵勤王。他一生勤奋读书,辛苦聚书四十余载,收集起古代罕见的十四万卷图书。在强敌寇境,失败之余,他命人将十四万卷图书焚烧干净,说:“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引发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他是毁灭中华文化的千古罪人。

他做皇子时,不贪慕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勤奋辛苦地读书、著书,一只眼瞎不能捧书观阅也要书僮读给他听,彻夜不停,著书以“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始终是他奋斗的目标。他出身文学世家,在历代取得文学地位的帝王中,“四萧”(梁武帝萧衍与三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堪比“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萧绎又是“四萧”中的佼佼者,文学成就最高,在五千年中国历史上数百个帝王中留下的著作第一丰富,远比“十全老人”乾隆博学多才,并唯一留下作为诸子百家学说“子”部著作的《金楼子》,在中华文化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他的妻子徐妃是历史上著名的“徐娘半老”典故里的那个徐娘。徐娘做事大胆出格,屡屡用化“半面妆”的方式来讽刺他瞎了一只眼,并且与人私通,将绿帽戴到身为皇帝的萧绎头上,真可谓中国历史最高“级别”的一顶绿帽。他把对结发妻子的怒气迁到儿子身上,到晚年先后丧失五个儿子,令其悲痛欲绝。古往今来为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者并不鲜见,但像他这样身份与手段之不般配、言语与做法之不一致者,空前绝后。王夫之说:他对于“父子兄弟之恩”,“可谓绝矣”!他登上皇位,前后不超过三年,就成了亡国之君,没有得到帝王之都“天阙”的庇佑。

牛首山的再次出名,是缘于佛教的兴盛。据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五年(461),高僧辟支在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立地成佛”,所以牛首山一度被称为佛窟山。民谣流传:“方山顶上一冲田,小小吉山五个尖。祖堂有座无梁殿,牛首山上出神仙。”只不过老百姓把“佛”当成了“神仙”。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高僧法融在牛首山幽栖寺北岩下构筑茅茨禅室,日夕参究。因为佛窟寺藏有佛经、道书、佛经史、俗经史和医方图符等七藏,是南朝宋初刘司空造寺时访求的著名经藏。法融在那里阅读了八年,摘抄各书精要,然后回到幽栖寺,闭门研究。法融多年精研般若空宗,后遇禅宗四祖道信印证所解。道信告诉法融说,此法从上以来只委一人,他已将法付与弘忍了,因而嘱咐法融说,可以自立一支。法融就创立牛头宗,位当初祖,辗转传了六代。牛首山就成了“牛头宗”(“牛头禅”)的发祥地,即“江表牛头”。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撰《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载入《全唐文》。牛首山东峰南坡上耸立着一座七级八面的弘觉寺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74),后历遭兵燹,明代重修,但人们仍称“唐塔”,是牛首山仅存的一座古建筑,也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最大的一座砖塔。塔高45米,成为牛首山的地标。

可是到了几百年后的明代,牛首山却蒙受耻辱。利用农民起义登上 位的朱元璋,“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一个胡惟庸案就杀了3万余人、一个蓝玉案就杀了1.5万余人。

朱元璋不但对人民残暴,连对自然景物也要横加管束。史载:“高帝既都金陵,观山川形胜,势皆内辅,惟牛首山外向,乃特定其罪:杖之百下,发令太平府编置。今牛首税丝,独隶太平归纳。”莫名其妙发山的脾气、定山的罪,还要打山的板子,把南京属地牛首山“开除”出籍,“发配”到隔了一个省的太平府(今安徽当涂)管辖,使蕴藏悠久历史文化的风水宝地蒙羞成了一块飞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在他看来是生杀予夺的雷霆手段,其实却是愚不可及的荒唐事儿,这就是专制暴君的所作所为。

但是使牛首山伤筋动骨的,却是那个浮夸年代。1958年掀起狂热的“大跃进”,为了“15年赶英超美”,全民疯狂地“大炼钢铁”,于是历史积淀深厚、风景如画的牛首山成了露天铁矿,长时间的滥采乱挖,双峰兀立的牛首山,被无情地削去西峰,双角牛成了独角犀。留下巨大的矿坑,蓄满水,成了杂树丛生的野湖,供人凭吊,不胜今昔之叹。

其实南京人“春牛首”的习俗,是源于牛首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独特自然风光。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古木参天、翠竹成海,虬松嫩茶,满目苍翠;老梅吐蕊、桃李芬芬,杜鹃幽兰,五彩缤纷。明清以降,金陵士女,踏青游春、赏花观景,摩肩擦踵、趋之若鹜。“牛首烟岚”便成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然而几度沧桑,牛首山寺一度毁塔圮,风光不再。

好在,如今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共识,牛首山渐渐恢复昔日的亮丽容颜。今天人们能够沿着黑缎子般的盘山公路,观赏桃红柳绿春光;登上高耸山巅的弘觉寺塔,远眺葱茏寥廓江天;置身绿树掩映的静谧山林,沐浴清新爽籁山风;此情此景、悦目赏心,由衷地感受到:“四季牛首”,此行不虚!

Hash:9894b142c007d45e3209abce566b31f969a45df5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