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建筑群景点 土楼建筑文化

导读:土楼建筑群景点 土楼建筑文化 1. 土楼建筑文化 2. 土楼的建筑艺术 3. 土楼建筑文化特点 4. 土楼建筑文化墙图片 5. 土楼建筑文化精神 6. 土楼建筑文化图片 7. 土楼建筑风格 8. 传承土楼文化 9. 土楼建筑特色 10. 土楼建筑文化内涵

1. 土楼建筑文化

中国福建土楼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以中国古代营造学、造园学和风水学三大建筑理论支柱作指导建筑的福建土楼,其结构和布局不但深刻地反映了永定客家的道德观、文化观,永定客家的家族意识和民系意识,而且还自然而然地融和着许多中国古典建筑的风韵,是永定,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活文化,它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提供独特的见证,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土楼的建筑艺术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 土楼建筑文化特点

土楼,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居,在2008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奇特的建筑散落在山间、溪水边、田埂间……这是一种生活,更是一道风景。

形成于宋代末至现代,现存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30多种百余座客家土楼,是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

因至今犹存三十多座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客家土楼而扬名天下。村中有最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最小的“袖珍圆楼”如升楼、布达拉宫式的奎聚楼、府第式的福裕楼,还有土墙最厚的景阳楼








4. 土楼建筑文化墙图片

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漳州市南靖县、华安县。因其大多数为迁徙至福建的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这一独特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体现了人文造诣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享。

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土楼建筑文化精神

福建土楼的特点: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具备抗震功能,结构布局奇巧。福建土楼的文化内涵有:一是家族的凝聚力。

土楼的建造,一般是在家族最高大的楼体和坚固的墙基稳重存在和发挥作用。同宗聚居楼内数十、数百人中,多代同堂,拥有共同的祖辈,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

二是道家哲学思想。在客家土楼建造中,多用道家思想进行择地定位。

三是浓厚的文化性。客家人重视文化教育,在中国山区农村中早已形成一种特别的风气。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6. 土楼建筑文化图片

1、建造特 点: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以土作墙 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zhi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2、原因: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


7. 土楼建筑风格

特点一:源远流长,最古老土楼1300年以上 唐末宋初以前,永定就有客家先民居住,元以前以“堡”、“寨”命名的村子或土楼有40多个,元后期土楼已相当普遍。现存最古老的土楼是城郊乡古二村的龙安寨,1300年以上。明清两代为永定客家土楼发展的鼎盛时期,2001年仍有人建土楼。 特点二:千姿百态,种类达30多种 永定客家土楼主要有:长方形楼、正方形楼、府第式方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形似古代的纱帽)、吊脚楼(后向悬空,以柱支撑)、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半月形楼、曲尺形楼、走马楼、一字形楼、日字形楼等30多种。成因主要有:楼主审美情趣各异;楼主人口或经济条件差异;楼主的风水理念不同。 特点三:规模宏大,一座土楼可住数百人 现存永定客家土楼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占地500平方米。高3层以上的约占80%。最大的土楼占地面积达11519平方米,最高的有6层,直径最长的圆楼有84米,规模最大的圆楼高4层、内外4环,400多个房间。一座土楼可居住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土楼王”承启楼在鼎盛时期居住了800人。 特点四:结构奇巧,抗震功能突出 (1)中轴线鲜明,大门(除了外大门)、厅堂、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两边对称极为严格。 (2)每座土楼都有厅堂,以 主厅(祖堂)为核心,并以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 (3)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为永定客家土楼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4)土墙非常坚固,全楼所有木结构连成整体,与土墙紧密相连;土墙内埋设大量长木条、长竹片作为墙筋,这是土楼具有很强抗震功能的最关键因素。圆楼的整体性、向心力更强,抗震功能也更突出。 特点五:功能齐全,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小王国” 永定客家土楼功能齐全,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等多种功能。祖堂用于宗族议事、婚丧喜庆、会客、宴会、演戏等,楼内或楼侧有水井。较大型土楼的内或外设花园、鱼池等,将古代园林艺术融入其中。楼楼有门坪,既可作为休闲场地,又可晾晒农作物。其他生产生活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一座大型的永定客家土楼,如同功能齐全的小社会,被称为“热闹的小城市”、“家族的小王国”。 特点六:内涵丰富,文化底蕴博大精深 永定客家土楼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风水学、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客家学、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文学、美学等密切相关。


8. 传承土楼文化

大地土楼群位于福建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距厦门市区147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地土楼群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三座土楼和周边的玄天阁、嘉应庙、慈西庵、茶香街等景点组成,大地土楼群的选址,是中国传统“风水”建筑规划理论的体现。大地土楼群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夯土建筑的一大奇迹,是福建土楼文化传承的典范,也是福建土楼走向世界的源头。

1996年11月,大地土楼群的二宜楼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3月,大地土楼群的东阳楼被公布为华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大地土楼群的南阳楼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7日,包含大地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 土楼建筑特色

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


10. 土楼建筑文化内涵

客家土楼是一大批居民楼,客家世代相传,共同生活,繁荣昌盛,并用夯土墙承重。客家土楼建筑具有经济性好,坚固,身体奇妙,防御力强,工艺独特等优点。从土楼建筑本身的角度来看,客家土楼的大部分布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中轴线分明,宫殿式围墙,五峰大厦,复地式广场,广场式建筑尤为突出。

2.以大厅为核心。该建筑有一个大厅和一个大厅。以大厅为中心组织庭院,并以庭院为中心分组。即使在圆形建筑中,主厅的位置也非常突出。

3.走廊贯穿整个建筑,向各个方向延伸。然而,像鸡青大厦这样的小型单位是独立的,没有联系,在永定甚至客家地区都很少见。


Hash:b8f4eefbbf7dd4869ac90ec57261a200e22d894b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