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的旅游景点里或者附近,都有寺庙的

导读:为什么所有的旅游景点里或者附近,都有寺庙的 为什么感觉许多地方都有尉迟恭建的寺庙?

随着国庆节和仲秋假期的来临,也到了每年的旅游旺季,人们都会选择出去游玩,来减轻生活的压力,释放在现实中的苦闷,那么对于现代人见惯了高楼大厦水泥建筑,也就更加向往古老的土木建筑,古建筑分属于不同的朝代,都具有各自的特点,风格迥异,这点上确实很吸引人。

不过说到精美的古建筑,除了一些特别有名的皇宫以及古城,那么最多的就是我们见到的寺庙了,因为这些寺庙都是供奉神明的场所,所以这些建筑也是非常的庄严华丽,雄伟宏大的。

那么为什么很多的旅游景区,寺庙很多很常见,但是道观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据我了解,道教是在我国产生的,也是属于我们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一种文化遗产。佛教是由国外传进来的,不是我们的本土宗教,那么为何我国的佛教寺庙却多于道教的道观?

咱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道教,道教是由教义所决定的,道教是讲究出世,道教是教人不再去眷恋世俗凡尘,讲究的是修炼成仙,而且古代的道教有着非常多的规矩,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道家弟子的,很多道教的教义也都是由师傅亲自传授给弟子的,而且道教也是很低调的,他们一般都是在深山中居住,讲究的是修炼,修行,很少与人打交道,所有道教都是返璞归真的,讲究的是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建立豪华的道观了。

而佛教收的弟子就非常众多了,而且也是很简单的,只要是放下了俗事,就可以出家做僧人(和尚),而且修行的方式也是诵经,学习佛经,而且佛教的教义是要度化众生;所以佛教就和人们的接触很多,而且信徒们也是很乐于出香火钱,来修缮庙宇和寺院。

而古代的僧人都是居住在佛寺中,很少有出去的云游的。古代那些道士都是喜欢出去云游,基本上很少在道观中久住,而且道家的人在理念上是讲究原始简单,所以很多的道观都是很简单的房子,也就很难保存到现在。自然现在见到的道观也就比古寺少的多了。

好啦,以上就是个人了解,欢迎大家评,你们都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也不是所有的,在青岛崂山就既有道观也有寺庙。但是总起来说还是寺庙多一些也更有名气一些,从古到今佛教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道教,寺庙多于道馆也很正常,所以给你感觉好像到处都有寺庙一样。只不过这些年商业化风气盛行,虔诚的和尚越来越少了,能赚钱的庙宇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感觉许多地方都有尉迟恭建的寺庙?

全国各地确实有不少寺庙都称是唐朝的名将尉迟敬德所建,或由唐太宗令尉迟敬德督造,光是华北地区就有三十所以上的寺庙。事实上史书上并没有尉迟敬德大规模建造寺庙的记载,这里就有几种情况。

(门神秦琼和尉迟敬德)

1、张冠李戴,以讹传讹。比如云南的楚雄大姚白塔,在当地志书中记载:

建于唐时,西域番僧所造,尉迟即番僧也。

又有另一则记载:

白塔砖有字曰:唐尉迟监造,与昆明东、西寺砖塔字同。又曰:唐天宝年间吐蕃所造。

除了云南地区有番僧尉迟监造寺庙的记载外,三秦以及蜀地也有部分庙宇是番僧尉迟监造的。由此看,这个番僧应该是从西域或吐蕃那边过来的对于寺庙的修建有专长的人才,他在大唐境内监造了不少的寺庙,名气颇大。

虽然志书中记载得还算是比较清楚,但是一个名叫尉迟的番僧显然没有唐初名将尉迟敬德有名,民间往往以讹传讹,直接就把此尉迟当做彼尉迟。

而且这种民间的误传影响力显然颇大,最终除了少部分追根究底 人,大部分都已经信以为真。

(云南大姚白塔)

2、明太祖裁撤寺庙的政策。《明史》中记载了洪武二十四年曾经出了一个抑制寺庙数量的政策,规定各州府县只许保留有来历的大观名寺一座,僧众们全都聚集到这座寺庙中居住,且人数也有限制。

《明史·职官志》:凡各府州县寺观,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道,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

这对于自唐以来逐渐兴盛的寺庙遭到了沉重打击。许多寺庙开始给自己找个“出身”。本来就流传已久的“尉迟敬德监造寺庙”的传说就被用上了,一方面借由尉迟敬德来保住寺庙,另一方面尉迟敬德也可以提高寺庙的知名度。

3、民间演义小说的推波助澜。宋元时期,尤其是元朝,各种隋唐的民间传说以及隋唐历史演义小说的大规模流行,使得尉迟敬德成为了一个神明——门神。这也使得尉迟敬德的名声在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寺庙在托名上的选择。

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了不少传奇性质的小说,比如《隋唐佳话》、《谭宾录》和《逸史》等作品,里面就记载了大量尉迟敬德的逸事,其中就已经有许多的神话色彩。

比如《逸史》中有个故事:有书生……所居抵官府,因穴而入……有钱数万贯……有金甲神人持戈曰:“汝要钱,可索取尉迟恭贴来,此尉迟敬德钱也。”……

罗贯中也曾经编纂了《隋唐志传》。

而对于尉迟敬德的崇奉早在其身前就已经开始了,百姓曾经为其立生祠。

简而言之,民间开始了造神运动,而尉迟敬德威猛和凶恶的形象——此形象也不一定要符合史实——符合了人们对于门神镇邪驱魔的想象,而佛教也利用了这种民间信仰。

4、尉迟敬德自身的经历。尉迟敬德在天下平定后,并不得志,还受到过唐太宗的猜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一》: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最终尉迟敬德心灰意冷,向唐太宗上书,“乞骸骨”,也就是退休。大概是受打击过大,以至于一员曾经赫赫威名的猛将转而沉迷于佛道仙家,而且其沉迷的程度也颇为神异,十六年不与外人交流,这种种行为也使得尉迟敬德在后世人心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进而对此展开了丰富的现象。

个人以为这也是后来尉迟敬德成为门神的原因之一。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敬德末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所以之所以有这么多寺庙挂名在尉迟敬德名下,显然是有深刻的文化含义和历史根源。尉迟敬德作为唐太宗身边的著名将领,其勇猛本来就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从朝堂引退后的经历更是添上了神异的色彩,成为了后世话本、戏剧中的重要角色,再加上民间门神信仰的逐渐成型,明太祖对于佛教寺庙的抑制政策,以及张冠李戴的寺庙监造等等众多因素才导致了边地都是“尉迟造”的现象。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平鲁区)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 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

Hash:2644c8f736c81ff888b2c594fa195d3e45280494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