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瓦埃利亚景点 埃塞俄比亚著名景点
导读:努瓦埃利亚景点 埃塞俄比亚著名景点 1. 埃塞俄比亚著名景点 2. 埃塞俄比亚有哪些地方 3. 埃塞俄比亚的国家公园 4. 埃塞俄比亚旅游介绍 5. 埃塞俄比亚景色 6. 埃塞俄比亚风景名胜区 7. 埃塞俄比亚公园 8. 埃塞俄比亚的特色
1. 埃塞俄比亚著名景点
古埃及不在亚洲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强盛时候,才达到当今的埃及领土。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
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 。
2. 埃塞俄比亚有哪些地方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英语: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简称埃塞俄比亚(台译衣索比亚),位于非洲东北,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具有3000年文明史。公元前后建立阿克苏姆王国,10世纪末被扎格王朝取代。13世纪,阿比西尼亚帝国兴起,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89年,意大利殖民者同绍阿国王签订《乌西阿利条约》,1890年,意将占领区命名为“厄立特里亚”。1896年,埃塞俄比亚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1950年12月,联合国将厄立特里亚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74年9月12日,一批少壮军官发动政变,废除帝制。1993年4月23日~25日,厄立特里亚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公决,99.8%的民众选择独立。埃塞过渡政府接受公决结果,承认厄独立。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1995年5月举行首次多党选举。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非盟总部就设在其首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3. 埃塞俄比亚的国家公园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简称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共和国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北部的达罗尔洼地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为全国最低点。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
埃塞俄比亚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气温范围为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
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德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以及9个民族州。
埃塞俄比亚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制造业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集中 于首都等两、三个城市。皮革是第二大出口产品。
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及野生动物公园较多,有7处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非盟总部就设在其首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4. 埃塞俄比亚旅游介绍
目前去埃塞俄比亚旅游的团很少,自由行也不是太成熟,只有一些定制旅游机构才能安排埃塞俄比亚的旅游,一般去那边旅游10天左右,费用大概是50000元以上,如果旅游的天数和旅游档次特别高,费用还会更高的。
埃塞俄比亚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俄比亚的风光和湖泊是主要的旅游景点。埃塞俄比亚的高地有引人入胜的风景和野生动物;在非洲大裂谷地区可以看到多种本地特有的和常见的野生动物和鸟类;青尼罗河上的壮观瀑布、瑟门山上独有的野生动物、东南部的索夫奥马尔岩洞是一些令人神往的景点。
5. 埃塞俄比亚景色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英语: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简称”埃塞俄比亚“,台译“衣索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
6. 埃塞俄比亚风景名胜区
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6度~9度,东经34度~40度之间,处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
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北部的达罗尔洼地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为全国最低点。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西门山脉的达善峰海拔高度为4,623米,为埃塞俄比亚全国最高峰。
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气温范围为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
7. 埃塞俄比亚公园
拉利贝拉的石窟教会群 西绵国家公园 贡德尔地区的法西尔?格比 阿瓦士河下游 蒂亚 阿克苏姆的考古遗迹 奥莫河下游 历史要塞哈勒尔古城
8. 埃塞俄比亚的特色
主要民族和分布:
阿姆哈拉族
阿姆哈拉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使用阿姆哈拉语。总人口2200万,占全国人口27%。阿姆哈拉人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就创建了著名的阿克苏姆帝国。
阿姆哈拉人
阿姆哈拉人是定居农业民族,传统的粮食作物是苔麸,为埃塞俄比亚高原特产,产量极低。以苔麸为原材料的“英吉拉”是阿姆哈拉人的日常主食。农户在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同时也饲养牲畜,畜牧业在阿姆哈拉地区有重要地位,
阿姆哈拉人虽然论人口仅是全国第二大民族,但一直扮演实际上的主体民族角色。阿姆哈拉人的文化是埃塞俄比亚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阿姆哈拉人及其同源民族提格雷人的历史构成了埃塞俄比亚历史的主要部分。
提格雷族
提格 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提格雷州,人口占全国7%。提格雷人与阿姆哈拉人同为古代阿克苏姆帝国的后裔,两者同被称为阿比西尼亚人。提格雷地区是阿比西尼亚人的发源地,阿克苏姆帝国征服埃塞俄比亚高原后,一部分阿比西尼亚人南下,成为了阿姆哈拉人的祖先。另一部分留守北部山区,是为提格雷人的先祖。提格雷人所使用的提格雷语同阿姆哈拉语相近,文化、民俗也与阿姆哈拉人大同小异。
奥罗莫族
奥罗莫人主要分布于埃塞俄比亚中南部地区,使用奥罗莫语,属于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奥罗莫族是埃塞俄比亚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全国人口的35%。奥罗莫人过去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虽未形成同一个国家,但有较严密的社会组织形式。
索马里族
索马里族是索马里的主体民族,也是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少数民族,使用索马里语,属于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主要居住在东部与索马里接壤的欧加登地区。索马里族信奉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沙斐仪学派,家庭婚姻遵循伊斯兰教法,允许一夫多妻。男女均行割礼。索马里人是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严酷的沙漠地区,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骆驼、长角牛、羊及少量马匹。
阿法尔族
阿法尔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州。使用阿法尔语,属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由很多部族组成,大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阿法尔人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建立过很多苏丹国,至今阿里·米拉苏丹仍是阿法尔人的传统领袖。
锡达莫族
锡达莫人是埃塞俄比亚南方人民和民族州人口最多的民族,使用锡达莫语,属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主要分布在阿巴亚湖东部和东北部,阿瓦萨湖东部和东南部一带。奥罗莫人大迁移前,锡达莫族是埃塞俄比亚南部的主体民族,如今锡达莫人居住的地区是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奥莫山谷原始部落
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东非大裂谷附近有一个名为奥莫山谷的地方,这里居住着40多个原始部落,人口超过20万[2] ,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西部落、卡鲁部落、阿尔伯莱原始部落及大三尼奇四大原始部落。[5] 这些部落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1980年奥莫山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唇盘族
奥莫山谷的莫西族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原始部落之一。莫西女人把下嘴唇拉长透空,用泥做成的盘子填充支撑,把嘴唇撑得很大,形成“大盘子嘴”的奇景。因此,他们又被称为“唇盘族”。他们是是游牧部落,据估计人口在6千至1万人之间。
Hash:f3d22557aa247ffe7a8b83b0d1c97232e6fe7646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