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家地旅游景点 -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

导读:朱元璋出家地旅游景点 -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 1.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 2. 朱元璋哪个地方 3. 朱元璋旅游景点 4. 朱元璋旅游 5. 朱元璋发迹地 6.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有哪些 7. 朱元璋故里 8.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是哪里 9. 朱元璋住哪里 10. 朱元璋去过的地方 11. 朱元璋故居在什么地方

1.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

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诸王群臣纷纷上表劝进,朱棣在象征性的推辞两次后,于己巳日,“谒孝陵”,虽然“唏嘘感慕,悲不能止”。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清代前期在满汉矛盾冲突之下,清代统治者处于政策的需要,也必须笼络广大汉民族以加强统治,受汉文化影响,对明陵实施保护政策。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全国局势未稳之际,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遣大学士冯铨,祭故明太祖及诸帝”。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本月中旬进驻南京城,二十七日就“谒明陵,命灵谷寺僧修理”。七月,又“遣内官正副二员,陵户四十名,守明陵”。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次南巡到达金陵,亲往孝陵拜祭。“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其谒陵态度之恭敬,礼数之尊崇,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下江南拜谒孝陵,题“治隆唐宋”碑于碑亭。

明清鼎革,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康乾年间,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被时人誉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御碑倒地破碎。

清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奉诏祭陵,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治隆唐宋”御碑被扶起粘合。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于文 方门前竖立特别告示碑,用来告诫相关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此乱涂乱画。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并拟祭文。前排左三为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左四为陆军总长黄兴,左五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左六为海军总长黄钟瑛,左七是教育总长蔡元培。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起,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孝陵进行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证实,历史上没有一次能够盗掘成功。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周边的明功臣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陵寝建筑群,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具有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

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2008年6月,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开工。

2009年2月,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新馆外观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

2012年5月,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修缮加顶工程开工。

2013年7月,四方城加顶保护工程完工。

2. 朱元璋哪个地方

  古代明州是现在的宁波。  朱元璋吴元年(公元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取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3. 朱元璋旅游景点

南京的旅游景点是非常多的。毕竟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就看你喜欢那方面的景点,主要二大块,明朝和民国比较有代表性。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他死后也埋在南京。这就是有名的明孝陵。附近也有不少功臣墓。

中山陵是孙中山的墓。三国孙权墓也在附近。

紫金山还有著名的天文台。玄武湖也离的不远。另外还有夫子庙景区。

4. 朱元璋旅游

沛县十大旅游景点

1.微山湖千岛湿地景区 AAAA

  千岛湿地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湿地公园﹚千岛湿地景区,主要由省级湿地 公园、水上会都、湖西文化园、休闲会所、龙湖码头、旅游快速通道、旅游航道和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组成,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创作、休闲观光、湿地体验、生态保护、……

2.三诸侯文化园 AAA

  徐州沛县安国三诸侯文化园是沛县汉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坐落于安国镇区的东南部,紧邻泗水故道,占地100亩,总投资1.5亿元,由南京必得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徐州沛县安国三诸侯文化园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为沛县又增添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安……

3.沛公园景区 AAA

  沛公园景区﹙国家AAA级景区﹚沛公园位于沛城新城区中部,是连接主城区与副城区的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景区由“滨水西园”、“龙卧林山”、“登山观景”、“大风歌”群雕、“湿地观鸟”、“桃园0”,六大景区构成。地址:沛县新城区中部萧何路电话:15722898……

4.汉之源景区 AAA

  汉之源景区﹙国家AAA级景区﹚取自“大汉之源”之意,景区占地135亩,总投资近亿元,公园主要由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樊井留痕、泗水飘香、鸿门轩、赤帝亭、古井奉茶等景点组成。其中樊井是汉代遗存,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沛县汉城 AAA

  沛县汉城景区﹙国家AAA级景区﹚沛县汉城景区建于1996年,总占地989亩,为国家AAA级景区,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汉文化广场、滨水观光带等组成的大型仿汉建筑群,集餐饮游乐、购物览胜、探幽于一身。“沛县汉城游一天,阅尽风云两千年”!地址:沛县……

6.大风歌景区 AA

  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新城区沛公路南侧,韩信路北侧。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总占地26.7公顷。景区从南至北由广场休息区和创意馆的活动区、饮水思源的山林游憩区、海纳百川的水景观赏区三部分组成,分别对应高祖刘邦所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

7.歌风台

  歌风台系沛县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古沛八景”之一。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叛乱,回归故里,置酒沛宫,邀家乡父老欢宴,把酒话旧,感慨万千酒酣兴起,这位马上归来的开

5. 朱元璋发迹地

朱元璋势起于金陵,定都南京有政治基础,方的进行北伐。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也是为了方便统治国家而定,毕竟他是篡位夺权,立都于自己的地盘心里也能更踏实。

而这个中都凤阳的建立便令人难以理解,可能真的是个人对家乡养育的回报吧,但朱元璋后来也清醒了,一向从俭的他自然也不会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去建设实现不现实的“美梦”。

6.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有哪些

龙兴寺,在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已成为江淮一带重要的佛教寺庙。明皇陵,位于凤阳西南十五里,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建,荐号英陵,旋改皇陵。

皇陵虽非帝王之陵,即“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明皇陵,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安徽省第二条仿古国际旅游线上的重要游览点。

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 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明中都皇故城位于凤阳县城西北,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建。它按照古代都城规划《考工记》的设想,以对称为基本特点,遵循“左祖右社”的传统,上承宋元,下启明清,是我国历代都城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

7. 朱元璋故里

有关朱元璋是凤阳人的说法是近代人提出的,我认为朱元璋是泗州人,也就是今天江苏省盱眙县人。

  历史上的朱元璋出生于泗州盱眙县明光镇,而且朱元璋的祖坟也在盱眙,也就是现在还保存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明祖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盱眙县境内。当时明祖陵属于泗州管辖,盱眙则是泗州的属县。在明代,朝廷公开把盱眙称为“帝里”(也就是皇帝故里的意思,见于明代官修〈帝里盱眙县志〉)。

  之所以朱元璋的身世在近代被误会为凤阳人,是由于朱元璋后来随父亲因生活所迫,流徙于濠州(即今天安徽凤阳县),朱父也病死濠州。而明朝建立以后,设置了南直隶凤阳府。而泗州盱眙县在明朝则属于凤阳府辖境。到了清代泗州升为直隶州,脱离了凤阳府的辖境。康熙年间一场大水,导致古泗州和明祖陵被大水淹没。大约在文革期间因天旱明祖陵露出了水面。泗州古城则位于今天的盱眙县淮河乡城根村下面,另一半则在淮河淤泥下。

8. 朱元璋游历的地方是哪里

明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清代到现在称作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而区别于汉长城、隋长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采经近两年的调查与测量。

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北京居庸关,另修建祁连山东麓到甘肃嘉峪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其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为“东方四大奇观。”

9. 朱元璋住哪里

我是日月千年依旧。时光流转千年,依旧是那轮太阳和明月。以史为鉴,古今相通。

元末南方有三大势力,分别是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而陈友谅占据两湖、福建以及江西、朱元璋占据安徽以及江苏北部的一部分地方,而张士诚占据最富庶的江浙。朱元璋之所以能得天下,与很多战争有关系。除鄱阳湖水战之外,另外一场战役也至关重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趁朱元璋救援安丰、江南兵力空虚之机,率军攻打洪都,而当时负责保卫洪都的主帅就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之后朱文正硬是以少量守军抗住了陈友谅60万来犯敌军,这一战削弱了他们三个当中最强的势力-陈友谅。

而这么出名的洪都保卫战。洪都究竟是哪里呢?

它就是今天的南昌。

洪都之名,由来已久。

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有记载: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甚至今天还有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10. 朱元璋去过的地方

答:明太祖朱元璋和苏州王方国桢大战,他肯定去过苏州。清乾隆在苏州品吓杀人香茶叶并改名为碧螺春有书记载,并将浒(花)市关错读成浒(许)市关,他肯定也去过苏州。

11. 朱元璋故居在什么地方

有。

沈万三故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周庄欢乐世界,是国 AAAA级景区。

沈万三故居介绍: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欢乐世界内,参照沈万三经商致富的各种传说和坎坷历史、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是个全面了解这个传奇人物的博物馆。

在这里,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旅游文化和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有机结合,在欣赏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悠久独特的人文趣事。

故居简介:

洪武三年(1370年),输粮京师,明太祖亲自召见,故其名声一时。为明太祖修建南京城,他捐了大量资财。《明史·马皇后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军,此乱民也,宜诛之。’后曰:‘其富敌国,民自不详。不详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

沈万三介绍:

沈万三(有说生于1286年,另有两说1330年和1328年;卒于1394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元至顺间随父沈佑迁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今苏州市昆山周庄东垞)。元末明初商人、巨富。

Hash:d8d3e60e6a756f78b928b463eb7ea20b39a257ca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