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颇具羌族特色的沙朗文化?

2003年,北川成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羌历节,并在这一天进行羌族沙朗的游行和比赛并颁奖。以后每年羌历节都要进行这样的活动,以此推广羌族沙朗。   在5.12大地震中,很多会跳羌族沙朗和对羌族沙朗有深入研究的人都在地震中去世,很多老百姓失去家园,流离失所,无心思歌舞,通往区乡的很多道路不通,羌族沙朗的收集整理非常困难。部分音像制品和羌族沙朗研究成果失散。   

羌族沙朗能从民间社会走向舞台,能得到羌族人民的喜爱,得到专家艺术团体的重视,形成完美的文化艺术奉献给民族与社会,这是羌民族的自豪,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艺术魅力。羌族沙朗把传承民族文化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对促进品牌效应的形成和地方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沙朗——最具羌族特色的圆圈群舞,羌语称“跳沙朗”。男外女内,环篝火而列,且歌且舞且旋移,甩手摇肩,身体俯仰,脚步腾跃,舞风朴拙粗犷。

是中国羌族独有代表性文化,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朗,原为羌语北方言词汇,意为“唱起来、跳起来”,是当地羌族人民娱己娱神的重要手段。沙朗后引申为歌舞,并扩大词义为羌族歌舞的统称。

国家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羌族也不例外。512地震后,就羌族沙朗已经出版、发行有两张《羌族沙朗》音像制品,出版有专著一本《羌族沙朗》及发表论文若干,并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了民间社会组织——县沙朗协会。

羌族沙朗是典型的歌舞一体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在羌族及其周边地区和涉羌地区广为流传。无论是喜事、忧事,无论是田间地头、院坝堂屋,沙朗之于羌族犹盐巴之于腊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羌族沙朗除了继续承载民族的传统,更发展成为现代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Hash:a62db9cf9a4c407065c3dbc8fb57ac265c9abe63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