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故里景点观后感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

导读:辛弃疾故里景点观后感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 1.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 2.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呀 3. 辛弃疾的老家在哪里 4.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啊 5. 辛弃疾祠堂在哪 6. 辛弃疾隐居在哪里 7. 辛弃疾故居遗址 8. 辛弃疾居住过的地方 9. 辛弃疾纪念祠在哪 10. 辛弃疾故居图片

1.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

苏轼故居在开封市的东起内环东路中段北端,向西折向北至平等街,全长113米,宽3米,沥青路面。

相传有二说:

一是该街原住一富户,用抛绣球方式为其女择婿,故名。

二是北宋时此处为苏府,因院中有绣球花,苏小妹爱此花,凡来求婚者皆先以此花赋诗对答,后该街称绣球胡同。

2.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呀

东坡故里,眉山,眉山市俗称眉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故里。东坡故里,眉山,眉山市俗称眉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故里。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眉山的“三苏”遗存丰富,三苏祠是三苏父子故居;远景楼号称“中国四大名楼”,苏东坡曾为其作《眉州远景楼记》;蟆颐观、连鳌山、三苏湖是苏东坡兄弟少年时游学遗址。2010年,眉山积极打造三苏祠—老峨山、柳江古镇—瓦屋山一线等特色旅游产品,丹棱梅湾湖、东坡广济桃花山、仁寿文宫等地的乡村旅游产品,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水天花月水上乐园等休闲度假型产品。

3. 辛弃疾的老家在哪里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出生日期

1140年5月28日

出生地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字号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

号稼轩居士

逝世日期

1207年10月3日

谥号

忠敏

朝代

南宋

代表作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美芹十论》

主要成就

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讨平起义

创设飞虎军

民族族群

汉族

本名

辛弃疾

别名

辛忠敏

官职

枢密都承旨

追赠

少师

4. 辛弃疾的故居在哪里啊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  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清代宰相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 家。”最为大雅。    历史  宋代,三苏祠为三苏父子故居。宋真宗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  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以前,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修三苏祠。明嘉靖九年(1530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修扩建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  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惠芽摹拟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并置买祀田,“田分二沟:其近宅者归苏祠,以赡僧”。  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增修祠堂的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  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进行大维修,三苏祠“池之两岸,叠石成壁”,建来凤轩(原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何绍基任四川学政使时,来眉监考举子。因到三苏祠拜谒三苏父子,至此亭避大雨,遂命此亭为快雨亭,并手书匾额。  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  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督学使张之洞来眉倡导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此楼始建于南宋,因陆游登临此楼拜苏东坡遗像并赋诗赞誉眉山:“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此楼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1983年题匾。  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进驻三苏祠,将其作为司令部。在此期间,陈筹资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至今,祠堂个别方墙等存有民国建筑风格的一些痕迹。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相继增修了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并修甬道、小桥,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三苏公园”题匾。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四川省善后督办刘为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七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八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签署的“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又立于三苏祠。蒋中正在碑文中赞:“(三苏祠)较之武乡遗庙、工部草堂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9年解放后,三苏祠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初,县文化馆成立,兼管三苏祠事务。  1954年10月,文化馆向上级申报《眉山县文化馆培修三苏祠内部计划》,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批转“暂不培修”。  1956年8月,眉山县成立了三苏公园修建委员会。9月开始培修。  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上级调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一批古籍善本于三苏祠。国庆期间陈列正式对外展出,并接待首批原苏联专家。  1979年,三苏纪念馆更名为眉山县三苏文物保管所。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月,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在三苏祠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1984年,由四川省编制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财政局批准,将眉山县三苏文管所更名为四川省眉山三苏博物馆。  1997年,眉山重新设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为地级市。6月,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2001年7月,三苏博物馆上划市级管理,隶属于眉山市文体局。2003年11月,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2007年,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陈列手段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腊像、三维动画等场景。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 辛弃疾祠堂在哪

豐 fēng〈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豐 fēng〈形〉

草木茂盛 [luxuriant]

豐,茂也,盛也。——《广韵》

在彼丰草。——《诗·小雅·湛露》

丰殖九薮。——《国语·周语下》

韭曰丰本。——《礼记·曲礼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丰容(草木茂盛);丰彤(林木茂密的样子);丰林(丰茂的林木);丰荣(花木繁茂)

大;高大 [great;tall]

丰,大也。——《易·丰卦》

欲其丰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羽丰则迟。

畜义丰功谓之仁。——《国语·周语中》

其亦必有丰败也哉!——《国语·楚语上》

铭功彝器,纪德丰碑。——《隋书·杨素传》

又如:丰石(高大的石碑);丰岸(大堤);丰居(高大的房屋);丰狐(大狐狸);丰祠(高大的祠堂);丰堂(高大的厅堂)

丰满;胖 [plump;full and round]

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红楼梦》

又如:丰肌(丰润的肌肤);丰壮(丰满健壮);丰洁(健壮;俊美);丰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

指农作物收成好 [bumper]

稻花香里说丰年。—— 宋· 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丰稔(庄稼成熟、丰收);丰歉(收成好坏);丰成(丰收);丰信(丰收的音信);丰索(年成的好坏);丰虚(丰收与荒歉。偏指荒歉)

盛多。多指事物的数量 [numerous]

不为丰约举。——《国语·楚语》。注:“盛也。”

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荀子·君道》

又如:丰沛(盛多的样子);丰财(多财);丰融(盛多的样子);丰霈(盛多的样子);丰露(盛多的甘露)

丰厚;富裕 [be rich;thick]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丰利(丰厚的利益);丰施(丰厚的施与);丰秩(丰厚的俸禄);丰禄(优厚的俸禄);丰雍(丰厚雍和)

富饶 [richly endowed;fertile]

地沃野丰。——张衡《西京赋》

又如:丰阜(富饶);丰壤(肥沃富饶的土地);丰土(富饶的地方)

豆器所盛丰富的 [abundant]

故礼丰不足以效爱,而诚可以怀远。——《淮南子》

豐 fēng〈动〉增大;扩大 [increase]

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班固《西都赋》

丰 fēng〈形〉容貌丰满美好 [fine-looking;handsome]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诗·郑风·丰》

升长皆丰容。——谢灵运诗。注:“悦茂貌。”

又如:丰妍(丰美艳丽);丰容(容貌丰润美丽)丰 fēng〈名〉通“风”。风度,风姿 [demeanor;graceful bearing]一少年出,丰采甚都。(美好。)——《聊斋志异》。又如:丰雅(丰采文雅);丰裁(丰采,风姿,风度);丰格。

6. 辛弃疾隐居在哪里

辛弃疾的农村词主要作于隐居江西的时期。

辛弃疾在40岁刚出头时就被罢官,隐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飘泉近20年之久。

在这期间他熟悉了乡村生活,加深了对农民的感情,也更多地接近了大自然,开始 广泛、更深刻地注视着人生。

由于长期居住在乡村,置身于乡村父老之中,也就驱除了原来在官场的许多烦恼,对乡村生活和农民百姓有了更多的了解。

于是,他的词作也一反庄重之风,而显得轻快活泼。在这一时期的词作中,他不再有“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平生塞北江南,归来白发苍颜”的慨叹,也不再吟咏“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令人凄神寒骨的悲凉之调。农村丰歉甘苦,婚嫁劳作,种种质朴而又淳美的生活画面,都一幅幅呈现于词人辛弃疾的感性观照之中。

生活感应了辛弃疾,辛弃疾也真诚拥抱这崭新的生活。他满怀深情地倾听农民倾吐丰收的欢乐,“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乐滋滋地分享农民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他与村夫交往甚密,“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在这崭新的天地里,辛弃疾培养起了自己恬淡宁静的愉悦心情,从而写出了许多优美的乡村田园词。

辛弃疾在滴居上饶带湖、瓢泉等地期间,虽然特殊的经历,沉重的内忧外患,强烈的报国热情仍在他的心中困扰着他,但他却报国无门,无法施展才华,为了寻求解脱,他十分注意乡村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他所作的乡村田园词,几乎没有一首不是用主要笔墨抒写农家生活气息或田园风光的。

无论是抒写农家田园生活的,还是描写田园风光的,都流露出一股质朴活淡的气息。例如:他在《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中写道: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7. 辛弃疾故居遗址

辛弃疾故居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东北的遥墙镇四风闸村东南,面积29亩,开放时间为上午8点到下午17点。

8. 辛弃疾居住过的地方

一、嫉恶如仇、怒斩叛徒

辛弃疾,字幼安,号,1140年出生,年少时,辛弃疾所在的老家济南早已沦陷,辛弃疾的爷爷辛赞被迫接受金国委任的职务,屈辱而又痛苦地活着。沦陷区的老百姓都深受金军的迫害,与之水火不容,恨不得早些驱走侵略者。在沦陷区济南长大的辛弃疾目睹了老百姓遭受的苦难后,便一边从文,一边习武,用心攻读兵书战策,刻苦训练杀敌本领,立下此生驱逐金掳,恢复中原的宏愿。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再也忍无可忍,终于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支队伍是辛弃疾老家山东境内的一支队伍,领头的耿京是一位农民出身的商人。为了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22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义军中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士兵,颇有文采的辛弃疾便做了义军的掌书记,掌管文书和帅印。 

当时,和辛弃疾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个和尚,法号“义端”,是辛弃疾的拜把子兄弟,这个叫义端的和尚原本是个守不了清规戒律的花和尚,因为受不了寺庙里的清规戒律才参加义军,但在义军里也受不了当差的苦头,竟偷偷的盗走了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因为义端和尚是跟着辛弃疾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弃疾问罪。出现这样的事情,辛弃疾自己也是理屈词穷,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难当,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时候,义端和尚真的骑马来到,辛弃疾不由分说,一个箭步窜了出来,一刀将那义端和尚砍下马来,那和尚一见是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说:“老兄啊,您饶了我吧,我知道您 真身是一头青犊,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的小命吧!”,面对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份子,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肯听,不由分说,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二、杀伐决断、万军之中取叛徒首级

辛弃疾平时虽然寡言少语,但关键时刻冷静果断。怒斩义端之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但金兵还没有渡过长江,金人的内部矛盾就爆发了,金国宗室完颜雍叛变了他,在东北老家辽阳称帝,顿时前线军心动摇,虞允文趁机在采石矶大败金军,一把手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干掉,金军开始向北撤退。

辛弃疾很有政治远见,面对这一天赐良机,他向耿京建议,要主动与南宋临安当局联系,利用这个机会光复中原。“此主意甚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耿京也很赞同。事不宜迟,辛弃疾和战友贾瑞立即收拾行李,火速赶往南宋都城临安。辛弃疾第一次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国,见到了故国的繁花似锦。联络工作还比较顺利。但是在回程的时候,义军队伍里出了大事——耿京在海州(今连云港)被叛将张安国杀害。

革命就像一个大熔炉,总能熔炼出真金,也能涤荡出渣滓,义军中身怀大义之人,也有蝇营狗苟之辈。这时,义军中出了一代叛徒张安国,他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消灭金狗,恢复中原难度太高,不如出卖大哥,立马就能变现高官厚禄来的实在。于是他跟几个同伙,趁耿京在大帐睡觉的时候,将其乱刀砍死,一时义军内部人心涣散。

由于敌情不明,很多人劝辛弃疾应该先躲起来,然后再图大事。但辛弃疾满肚子气,必欲除张贼而后快。他质问道:“躲起来,这是我们应有的做派吗?对付一个叛徒都如此瞻前顾后,我们还有什么胆魄去驱除金掳,恢复河山,我们现在就去干掉那个叛徒!”就这样,他率领50名骑兵夜袭金营,于数万敌人中,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连夜狂奔千里,将其押解到临安,再一次手刃叛徒。这样的英勇和果断,可以和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媲美!时隔千年,我们读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仍能感受到一股金戈振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凛然侠气,万千气概,喷薄欲出。

三、侠之大者、为民请命,为国练兵

南归之后,辛弃疾再也没有机会奔赴,驱除金掳。英雄没有了用武之地,但英雄侠义的情结一直在他心中熊熊燃烧。他被迫将手中的利剑换成了软笔,不管在何处为官,他都不停地给朝廷上书,呼吁皇帝厉兵秣马,准备北伐,重拾旧山河 。但南宋自宋高宗“衣冠南渡”以来,主和派便占据上风,君臣满足于草长莺飞的江南温暖之地,整日沉浸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温柔富贵乡里不能自拔,对于辛弃疾的北伐良策《美芹十论》、《九议》置之不理。而是让他主政地方。辛弃疾就先后被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地方官,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从此,频繁的调动,成了辛弃疾的日常生活。 他曾一度失落过,彷徨过。不过,他那一腔收复故国,拯救黎民的爱国雄心始终没有消退过。虽然为官断断续续,所从事的也是些行政工作。但那些年,辛弃疾一直在坚持他的执政理念:对属下严苛,对百姓宽厚。他对百姓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觉得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应该努力让群众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朝廷曾派他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乱,平叛结束后,他连夜给宋孝宗写了 封信。他控诉说,“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不去为盗,将安之呼?”意思是说,基层老百姓饱受压榨,不当盗贼,他们又怎么能活得下去呢?他向朝廷建议:严格管束各级领导干部,给老百姓更多的生存空间,让他们生活得有尊严。

他对手下的官吏非常严格,动辄按律行事。相比之下,他对百姓极尽仁厚关怀。在福建做提点刑狱时,辛弃疾给犯人判罪,第一原则就是“宽厚”,这在福建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有一次他还亲自复审某县60多名囚犯,释放了其中50多人。

从湖北调至湖南时,辛弃疾再一次燃起了内心中的激情。可能湖南人性格热烈,剽悍勇猛,天生有着优良的战斗血统。辛弃疾来了灵感,觉得利用本地乡勇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北伐大军啊。于是他这个地方行政长官,丢掉日常的行政杂务,亲自组建了一支2500人的“ 飞虎军 ”,铁甲烈马,威风凛凛。然而,这一义举却被朝廷怀疑辛弃疾私募乡勇,怀有异心。明面上不好追究什么,只好让人给辛弃疾带去了口信,说辛弃疾同志这些年实在辛苦,经皇恩浩荡,可以提前退休了。辛弃疾于是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四、侠之暮年、老骥伏枥,壮心不死

公元1182年11月,42岁的辛弃疾被监察御史王蔺诬陷,以"用钱如泥沙"之罪弹劾,随即被免去"知隆兴府"职务。自此,中年后的辛弃疾便在"带湖庄园"闲居,归隐赋闲长达二十多年时间。期间,辛弃疾只短暂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安抚使和冲佑观等职务。大部分时间只能是"壮志未酬",过着乡民一样的平淡生活。无奈之下,辛弃疾在这段时间写下了大量"遣兴抒怀"的词作,抒发自己一生矢志不渝的报国热情。

南归一晃,已经整整40年!辛弃疾也从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成了一个两鬓苍白的老者。这里耗尽了他生命中最好的岁月,却无法把初心实现。 挫折、失败是无法在轰轰烈烈中打败一个意志坚定的人的,反而会使其越挫越勇。倒是无尽的等待,容易在无声无息中消磨掉所有的锋芒。

机会却在这个时候来临了。

因"主战派"的领袖朝侘胄在嘉泰三年(1203年)被宋宁宗赵扩启用为相,64岁的辛弃疾在其推荐下再度出山,终于有望实现他的北伐初心了。辛弃疾先被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因晋见宋宁宗建言金国"必乱必亡"论,令宋宁宗一时高兴,头脑一热下,便赐其金带,加封辛弃疾为宝谟阁待制,到抗金前线的镇江当知府。

临到晚年,老骥伏枥的辛弃疾得以重用,且授军职,可以重振精神,重返战场收拾旧山河,心情自是格外明快,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于是,他在登临北固亭时,抚今追昔,写下了辛词的巅峰之作,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强烈的北伐抗金、实现山河一统的爱国情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谁知,这只是昙花一现,辛弃疾最终还是没能再上战场,与金军真刀真枪大干一场。在谏官谗言毁损下,激昂的辛弃疾一下被贬,立即被改任为朝散大夫之类的虚职。

就在辛弃疾郁郁寡欢中,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 速到临安府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 ,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辛弃疾的“驱除金掳、恢复河山”的千古侠客梦想终成空。辛弃疾的一生,像极了千百年来每一个中国仁人侠士的缩影,在每一个山河变日、国破家亡的时刻,他们不都是一直在踯躅独行中呐喊吗?

9. 辛弃疾纪念祠在哪

1.李清照 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馆题写:“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支女儿花。”

2.李苦禅 王森然为李苦禅纪念馆写的:“一世苦辛化育桃李遍天下,百年禅悟长留春色满人间。”这里是用嵌字的手法,把“苦禅”两个字嵌在对联里,盛赞大师勤奋一 生,不仅业绩斐然,而且培养了大批绘画人才。

3.辛弃疾稼轩祠在大明湖的南岸,1961年为纪念南宋爱国词人、抗金英雄辛弃疾而建。徐北文教授抓住济南历史名人和湖、泉、荷特色,高度概括,题了这样一副对联:“辛味稼轩,清茹漱玉,湖称莲子,泉吐珍珠”。

4.匡衡和管宁5.戚继光 登州戚少保祠,周彦升代吴提督题云:“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明诏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联选》云:“登州水城为戚少保所筑。”又云:“提督题联时,帮办山东海防,‘风波未已’句,其忧日本乎?”

10. 辛弃疾故居图片

1

[宋]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2

[宋]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3

[宋]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纷纷野蒿花。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4

[宋]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5

[宋]

莫殢春光花下游。便须准备落花愁。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将扰扰,付悠悠。此生於世百无忧。新愁次第相抛舍,要伴春归天尽头。

6

[宋]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拚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7

[宋]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忧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8

[宋]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

9

[宋]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10

[宋]

伫立潇湘,黄鹄高飞,望君不来。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急呼斗酒,旋拂征埃。却怪英姿,有如君者,犹欠封侯万里哉。空赢得,道江南佳句,只有方回。

锦帆画舫行斋。怅雪浪沾天江影开。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帽山前,呼鹰台下,人道花须满县栽。都休问,看云霄高处,鹏翼徘徊。

11

[宋]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袅袅东风,悠悠倒景,摇动云山水又波。还知否,欠菖蒲攒港,绿竹缘坡。长松谁剪嵯峨。笑野老来耘山上禾。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闲处偏多。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

12

[宋]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駸駸更右军。浑馀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门前父老忻忻。焕奎阁新褒沼语温。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人道阴功,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13

[宋]

有美人兮,玉佩琼踞,吾梦见之。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故期思。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14

[宋]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

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岩与钓溪。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15

[宋]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朱雀桥边,何人曾道,野草斜阳春燕飞。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

诗坛千丈崔嵬。更有笔如山墨作溪。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Hash:138a40915688f2d6046a1e7cd83abe81d62b1151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