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的主要景点 御花园的具体位置

导读:御花园的主要景点 御花园的具体位置 1. 御花园的具体位置 2. 御花园百科 3. 御花园百度百科 4. 御花园在哪个位置 5. 御花园地理位置

1. 御花园的具体位置

金庆·御花园:论品质、论配套,御花园在青州名列前茅。只可惜城北并非真正的改善之地,金庆第二盘定局城南,预计市场接受度会好很多。

青城樱园:曾经是炒房客的温床,洗心革价之后靠设计和操盘渐渐站稳了市场,不过进度有点慢。

看着樱园位置不如金庆御花园好呢

2. 御花园百科

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始建,十八年建成,名为“宫后苑”。清雍正朝起,称“御花园”。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正南有坤宁门同后三宫相连,左右分设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可通东西六宫;北面是集福门、延和门、承光门围合的牌楼坊门和顺贞门,正对着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门。

园墙内东西宽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园内建筑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中路是一个以重檐盝顶、上安镏金宝瓶的钦安殿为主体建筑的院落。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这些建筑绝大多数为游憩观赏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从乾隆时起,排贮《四库全书荟要》,供皇帝查阅。建筑多倚围墙,只以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立于园中,空间舒广。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御花园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

倚北宫墙用太湖石叠筑的石山“堆秀”,山势险峻,磴道陡峭,叠石手法甚为新颖。山上的御景亭是帝、后重阳节登高的去处。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御花园中心钦安殿两侧院内有两处清末建的破烂的旧灰瓦房,因无规划致使院内的柏树都被盖在了房内。

3. 御花园百度百科

古代专门用于藏书的地方,皇帝专门认命的用来珍藏古书画的地方,被称为藏书阁。

1、北京文渊阁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诏征书,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华殿后之皇宫藏书楼建成,乾隆皇帝赐名文渊阁,用于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

2、辽宁沈阳故宫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建筑格局与文渊阁一样脱胎于天一阁,修建于1781年。

文溯阁有“溯涧求本”之意。乾隆在《文溯阁记》中说:“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意”。

3、北京圆明园 文源阁

圆明园内的这座藏书楼名为文源阁,始建于1774年秋,次年春天完工,乾隆皇帝将《四库全书》第三抄写本藏于此。

据历史记载,文源阁内藏书《四库全书》页首印有“文源阁宝”“古稀天子”之印;页末则印“圆明园宝”和“信天主人”。喜欢浮华与奢侈的乾隆自文源阁修好后,多次来圆明园享受生活与读书之乐。

4、河北承德文津阁

文津阁位于热河行宫(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

年(1774年),是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这里曾藏《四库全书》,以及经、史、子、集分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万册,是一份极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弘历(乾隆皇帝)在《文津阁记》中写道:“欲从支脉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此句即含有“文津”之意。

5、江苏镇江文宗阁

文宗阁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1779年修建。阁楼仿“天一阁”,与两侧廊楼和阁前的门楼围成四合院落。藏书楼面临长江,雪涛翻卷,空阔无垠,楼后山崖奇崛,气势威严。乾隆皇帝来到文宗阁,诗情蓬勃,写道:“百川于此朝宗海,此地诚应庋此文。”

然而,陶醉于康乾盛世景象的乾隆不会想到,他之后的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1842年,英军炮轰镇江,文宗阁藏书受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53年3月31日,太平天国将领罗大纲猛攻镇江,战火硝烟将文宗阁和《四库全书》抄本烧为灰烬。

时隔160多年后,文宗阁于2011年复建完成,昔日风采重现盛世。

6、江苏扬州文汇阁

文汇阁1780年在古城扬州行宫御花园内建成,乾隆题写“文汇阁”匾和“东壁流辉”匾,入藏《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文汇阁与其他藏书阁一样外观看似两层,实则利用两层之间的上下楼板部分暗中设计了一个夹层,从而使内部分为三层。人们不能不赞叹清代建筑设计艺术的高超。一层楼内左右侧安置经部,中层为史部,最上层左置子部,右置集部,秩序井然,利于士子阅读。

7、浙江杭州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七座皇家藏书阁当中修建得最晚的是文澜阁,1782年在杭州西湖孤山圣因寺修建,次年完成。它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布局带有明显的江南园林之巧妙与精思。阁前假山堆叠,小桥流水,一神女峰假山石玉立一汪澄清池中。池边建有碑亭,乾隆的题诗刻于石碑正面,碑后刻有《四库全书》上谕。

8、 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故取名“天一阁”。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其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9、海源阁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古城中心,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邑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收藏之富“为海内之甲观”。海渊阁于本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屡遭兵燹匪劫,珍藏流散,楼舍损毁,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1992年10月,聊城市筹集资金200万元,在原址按原来的结构样式重建,并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

10 、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绵延二百多年,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十字:“读书、藏书、刻书、护书、献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藏书除部分遭劫外,绝大部分于建国初由瞿氏后人捐赠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熟图书馆等。

11、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

清代浙江丁国典慕其远祖宋代丁顗藏书八千卷而名其所建藏书楼为“八千卷楼”。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燹。丁国典之孙丁丙沿用楼名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12、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

中国清末陆心源藏书楼之一。以皕(音bì)宋为楼名,意谓内藏宋刻本有 200种之多。但实际不及此数。陆氏藏书多得自上海郁松年宜稼堂,其中大部分为汪士钟艺芸书舍所收乾嘉时苏州黄丕烈士礼居、周锡瓒水月亭、袁廷梼五砚楼、顾之逵小读书堆等四大家之旧藏,极为珍贵。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皕宋楼和守先阁藏书15万卷,由陆心源之子陆树藩以10万元全部售与日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

13、江苏苏州顾氏“过云楼”

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享有“江南第一家”之美誉。值得一提的是,过云楼里面还有一个密室,顾家的书是放在密室里面,秘不示人。顾氏保存的善本极为完好,整洁如新,宋本纸张洁白,字大悦目,是艺术珍品。其中,《锦绣万花谷》于南宋淳熙十五年刊刻发行,是目前已知海内外最大部头的宋版书。这部“宋代的百科全书”,将现存百科全书的年代拉到历史上限。

4. 御花园在哪个位置

敬胜斋

敬胜斋: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正文

敬胜斋

简介

敬胜斋,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相关条目

 清乾隆御笔敬胜斋法帖:

内容介绍

全帙四十卷、二百六十帧,分装四函,黄绫夹板经折装,限量复制200套,其中,特藏版100套,定价:28800元,现价:23800元。为彰显此次复制的价值和规格,特别配装了金丝楠木书箱,系完全仿清宫旧制,采用明代金丝楠木,民间手工艺人手工精制,刻原大“乾隆御笔”印,其本身即为一件难得的手工艺术品,珠联璧合,殊为珍贵。逐套加盖“乾隆御笔”“中国书店”“三希堂藏书”和“收藏编号”印;珍藏版100套,定价:16000元,黄绫锦函装。

敬胜斋法帖是乾隆二十年摹刻的乾隆皇帝御笔丛帖,为清代摹刻法帖中较为著名的一种。清代帝王将其御笔所书书法作品摹刻勒石始于康熙,乾隆自然也竭力效仿,由内府将乾隆御笔诗文、手书古人诗文以及临古人之帖共计二百六十帧,集汇入石。原摹刻之石百余块现嵌在紫禁城乐寿堂、颐和轩两廊。

敬胜斋是紫禁城中建福宫花园中著名的建筑之一,始建于乾隆初年,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建福宫花园又称为西花园,花园坐北朝南,以延春阁为中 心,并分别建有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这一组建筑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相互之间以游廊相连,并配有奇石异木,所筑景致虚实相和,不像故宫内御花园和慈宁宫花园等处过分追求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的拘谨格局,融江南园林与皇家苑囿为一体,深得乾隆喜爱。乾隆曾做不少诗赋赞誉此园,并将自己收集的珍宝玩物存放于此。《敬胜斋法帖》以其为名,足见乾隆对其御笔摹刻上石的重视。同时,也彰显出《敬胜斋法帖》在乾隆心中的位置。

敬胜斋法帖全帙四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为御制文,卷五至卷十二为乾隆御制诗,卷十三至卷二十为乾隆手书经书及古人诗文,卷二十一至四十卷为乾隆临摹古人书法之作。乾隆对儒家传统文化极为偏爱,文化修养及其造诣颇深,对书法的嗜好远远超过康熙。其在位期间,大力搜求历代书法名帖,曾有其大臣恭维其:“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虽多有阿谀奉承之嫌,但也反映出乾隆对历代书法的偏爱和喜好。他的书法以赵孟俯丰圆肥润为基调,楷书中常有行书笔意,并杂糅二王草书之韵,点画圆润、行笔婉转流畅,虽略显骨力不足,但在有清一代帝王之中,还是显示出其书法造诣上的成就。而《敬胜斋法帖》所收乾隆诸御笔之作,皆为其自认为最为得意之笔,集中体现出乾隆特有的书法风格,将其书法历程涵盖于其中。

敬胜斋法帖刊刻后,由于诸方面原因流行于世者甚少,境内只有极少量丛帖传世。丙戌年末,中国书店自海外购得此帖,为昔日宫内所藏旧物,内府亮墨精拓,黄绫夹板经折装,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为弘扬古代书法之成就,丰富清代帝王书法艺术资料,为清代艺术史研究提供珍贵的传世佳作,中国书店出版社以其原貌复制刊行,极力保持原丛帖的特色和装帧风格,为书法爱好者及书法佳作收藏人提供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帝王丛帖。

详细目录

第一册 为君難跋 宮殿四銘 汉光武论 读唐太宗集

第二册 三希堂记 麥莊橋记 永安寺古井记 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玉泉山竹罏山房记 玉杯记

第三册 宝月楼记

第四册 夜亮木賦 哨鹿賦 後哨鹿賦 南苑雙柳樹賦 嘆夷齊松賦

第五册 覺生寺大鐘歌 題元人君子林歌 昔昔鹽二十首

第六册 登興安大嶺歌 擬古詩二十首 和江文通雜擬詩三十首

第七册 習字詩 擬古詩三十首 玉如意詩

第八册 南巡七律三十四首

第九册 南巡七律三十一首

第十册 南巡七律三十四首

第十一册 南巡七律二十九首

第十二册 与詩三十首 咏側理紙詩 大宛馬歌 己卯填倉日燈詞 御園雪泛四首 雨後御園閑泛三首 哨鹿四章 上巳西苑凱宴詩 賦得和闐玉六韵

第十三册 復卦

第十四册 豳風七月篇 無逸

第十五册 洪範皇極 聖經

第十六册 張載東銘 張載西銘 劉禹錫陋室銘

第十七册 柳宗元梓人傳 魏徵十思疏 陸機演連珠 仲長統樂志論

第十八册 千字文 節録蔡襄荔支譜 張蘊古大寶箴

第十九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木華海賦 謝惠連雪賦

第二十册 李白夢游天姥吟 王維桃源行 杜甫觀曹將軍畫馬圖詩 蘇軾烟江疊嶂圖詩 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

第二十一册 锺繇力命帖 锺繇薦季直表 王氏三帖 王羲之黃庭经 王羲之樂毅論 王羲之東方朔像贊 王羲之蘭亭帖 聖教序 怀仁集王羲之書孫綽蘭亭詩後序

第二十二册 王羲之書四十三種

第二十三册 王獻之十三行 王獻之書三種 淳化閣帖二十四種 隋人書史岑出師頌 虞世南尺牘< /p>

第二十四册 褚遂良書枯樹賦 褚遂良尺牘 陸柬之書蘭亭詩 孫過庭書譜 顏真卿裴將軍詩 顏真卿麻姑仙壇记

第二十五册 顏真卿自書告身 顏真卿書五種 柳公權尺牘 楊凝式韭花帖 蔡襄詩帖 臨蔡襄 蔡襄入春帖 蔡襄荔支譜

第二十六册 苏轼天禧頌 苏轼天慶觀乳泉賦 苏轼灩澦堆賦

第二十七册 苏軾制草 蘇軾題李伯時黃庭內景寫真贊 蘇軾石恪畫維摩贊 蘇軾次韵王晋卿送梅花詩 蘇軾題畫詩 蘇軾集歸去來辭詩 蘇軾孫莘老墨妙亭詩 蘇軾春帖子詞

第二十八册 蘇軾妙高臺詩 蘇軾書錢侯不願仕齋詞 蘇軾雜著 蘇軾尺牘 蘇軾若廬總管尺牘

第二十九册 黃庭堅書劉明仲墨竹賦 黃庭堅松風閣詩 黃庭堅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詩

第三十册 黃庭堅呈孫莘老詩 黃庭堅山預帖 黃庭堅書跋 米芾方園庵记 米芾西園雅集圖记 米芾天馬賦 米芾文殊偈 米芾苕溪詩

第三十一册 米芾蕭閑堂詩帖 米芾峴山詩 米芾送王涣之彥舟詩 米芾巨然海野圖詩 米芾慶雲帖 米芾觀江帖 米芾題林逋詩帖

第三十二册 米芾書跋 米芾尺牘

第三十三册 吴琚尺牘 趙孟頫書洪範 趙孟頫書歸田賦 趙孟頫書洛神賦

第三十四册 趙孟頫真草急就章

第三十五册 趙孟頫節書歸去來辭 趙孟頫書陶潛飲酒詩 趙孟頫天冠山詩 俞和前有尊酒行

第三十六册 王寵書前後出師表

第三十七册 董其昌书孝经 董其昌書千字文

第三十八册 董其昌臨淳化閣帖十三種 董其昌臨虞世南破邪論序 董其昌臨顏真卿送劉太沖序 董其昌臨楊凝式大仙帖

第三十九册 董其昌書栖真志 董其昌書晋唐詩

第四十册 董其昌橅蘭亭詩 董其昌贈尹惺麓詩 董其昌游畸墅詩 董其昌書過始寧墅詩 董其昌書古柏行 董其昌書叢竹歌董其昌書絕句二首

敬胜斋法帖编委会

主任 于华刚

编委 马建农彭震尧 雷雨 吕志强 刘建章

ISBN 978-7-80663-552-0

5. 御花园地理位置

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大内最北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无论从御花园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上来看,还是从她所拥有的花草树木、文化积淀来说,御花园都可成为当时世界上各种风格的缩影。

Hash:b48986a70bcfe9c983e6fe131e71bcb4efbe09a2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