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你知道哪些虚构的历史吗?

导读:《三国演义》里你知道哪些虚构的历史吗? 诸葛亮在三国的历史故事中,有过哪些绝妙的作战思想?

小说毕竟需要艺术手法来渲染,并且会采用很多地方神化之后的传说,与正史出入肯定很大。比较明显的就是周瑜并非演义的写的那样智低诸葛一筹,孙策平定江东,周瑜出力最大,后又联刘抗曹,时称王佐之才;而周瑜也不是被诸葛亮气死,而是病故,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

三国演义做为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主要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雲,以描写战争为主,讲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而作者是明初的罗贯中,距离西晋已经有1000余年。作为小说和如此长远的历史背景,三国演义当中的一些故事,自然也有虚构或有失史实的部分。

其一,周瑜之死,即为虚构。历史上周瑜英年早逝,并非诸葛亮三气而死。

其二,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事实上是吕布被孙坚所打败,而非刘备、关羽、张飞。

其三,鞭打督邮乃刘备所为,并非张飞。《三国志 先主传》中记载:刘备讨伐黄巾军有功,拜官安喜县尉。一次都邮因公事到安喜县,刘备去拜谒,门下不给通报,刘备一怒直闯而入,绑了督邮,棒打二百,解下绶印,挂督邮脖上,绑督邮于马桩上,之后弃官而逃。

当然,既然作为小说,一定会有虚构成份;而且相隔历史久远,作者也未必全能考证,出现有失史实的状况,也在情理之中。

诸葛亮在三国的历史故事中,有过哪些绝妙的作战思想?

说起历史故事,就直接谈三国演义了,根据三国志记载的事物,三国演义里面很多情节都是没有的。但是作为军事指导巨作,三国里面很多作战思想、策略、行动等等都是值得分析与借鉴的。

说诸葛亮不得不说隆中对。诸葛亮在未来几十年的行事过程中,绝大部分作战方针,作战思想,在隆中都有所体现。

战略上,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就已定天下三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天时又得益于人谋,因而能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战胜袁绍,统一北方。孙权久居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富,此为地利。而刘备能剩下的就是获取民心,占据人和之利。曹操自赤壁打败,对司马懿这样说:仲达,统一中原并非我一个人能完成,也许需要两代三代甚至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让你辅佐曹冲,你要明白我的用心啊!而诸葛亮在隆中跟刘备说天下三分之后,励精图治,待天下有变,则令上将统帅荆州兵马北伐,成就霸业。其实诸葛亮此时也不知道待天下有变是要待到什么时候。即便他有能力三分天下,也未必有信心一统中原。从战略上来讲,这样的策略并不多么绝妙,但是足以成就刘备,成就自己!是一套完整的作战方针。

战术上,根据战略布局,诸葛亮能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游刃有余,他对人事的分析都十分透彻。诸葛亮是农人出身,善于借物,包括水,火,天气变化,地理环境,甚至借敌人之力等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诸葛亮为了为了将士能在战场有自己的优势,研发了木牛牛马,诸葛连弩,推演八阵图。这些技术在当时都十分超前。很少有军事家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还能有这样的作为。疑兵战术(空城计),这是一个玩心跳的战术,他采取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保全了队伍。火攻战术,诸葛亮对火攻既熟悉又喜欢。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然后火烧赤壁。欲擒故纵(七擒七纵孟获),采取攻心为上,使对方心服 服地归顺了自己。借力打力,有时候并非只有自己的士兵才能被自己调动,在群雄并起的年代,大家相互猜忌提防。很多事情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知道谁对谁错。很多时候你都可以怂恿一方去攻击另一方,包括结孙权,结缘马超等等,都省去了大量的兵力来达成目的。屯田,以前打仗都是运粮草,诸葛亮搞屯田也是个很不错的方法。能让士兵长久驻扎。后来毛泽东打仗也充分利用这一方法,解决了将士温饱问题。其实战士不打仗,也是可以种地的

Hash:28f8903d33d55f8fa4092e45bed704aa5e3b9a1a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