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什么意思?

导读: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什么意思? 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什么意思? 二、全域旅游的主要目标? 三、全域旅游规划的关键技术点是什么? 四、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有哪些

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什么意思?

全域旅游是指

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

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

实施系统营销

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二、全域旅游的主要目标?

全域旅游建设的目标主要是:

互联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转变观念,实现旅游监管、营销与服务的全面升级。全域旅游时代,旅游产业监管、旅游品牌建设、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大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相辅相成。那全域旅游建设呢,主要是集中打造“智慧旅游+宣传”、“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产业”这三个方面。

三、全域旅游规划的关键技术点是什么?

关键点一: 全面评判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首先必须在对区域外部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内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要素和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和评价,对诸如区域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环境、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发展能力要素以及相关限制性因素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重点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挖掘、提炼和整合,进一步提升已开发类旅游资源价值,积极挖掘潜力型的资源,整合其它高价值类的产业资源,通过对全域不同类型资源的全面梳理和分析,并进行重新评价,进而明确全域旅游核心产品的发展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成全域资源高效联动开发的格局。现状评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域经济发展基础评判,包括区域宏观经济现状、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产业结构、服务业内部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社会消费结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重要因子的分析与研判。

2、 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评判,包括游客量、旅游收入、客源结构、消费

水平等基本旅游指标,并进行相关横向纵向比较;同时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现有格局、主要景区景点发展现状、传统产业六要素的发展现状及集聚程度等方面的分析与评判。

3、 全域旅游资源条件评判,包括旅游资源综合现状、观光资源、度假资源、

文化资源、产业资源,重点对区域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和研判。

4、 全域旅游发展保障能力要素评判,包括产业保障能力、交通保障能力、

市场拓展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土地指标保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地方运营管理能力等的分析。

5、 限制性因素评判。包括次生地质灾害评价、生态保护限制性开发分析、

工业对旅游限制性空间分析、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分析、建设条件适宜性总体评价等。

关键点二: 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

要构建全域旅游,必须在对区域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条件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两个维度对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诊断,一方面结合现状,对照全产业参与、全要素投入、全空间整合、全季候活动、全旅游体验、全社会受惠等六大特征进行定性评价;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评判标准进行体系评估,以量化打分形式确定区域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差距,进而明确全域旅游规划的重点任务。

要确定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与定位,还需要运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战略选择,进而推导出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形成区域旅游产业的总体定位,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并从形象塑造、域面聚集、功能重构、产品优化、产业重组 等五大方面制定具体发展策略,构建形成区域品牌形象、多元产品体系、产业体系和三次产业融合模式;并结合区域资源分布特征、资源特色、产业格局、村镇结构体系划定全域旅游功能板块,形成多个旅游产业集聚板块,通过明确各功能板块之间的空间关系、产业要素配比关系、功能协作互补关系,以及各板块内部的产品体系、空间结构组成等,从而引导旅游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关键点三:塑造核心吸引物并明确功能空间划分按照全域旅游战略定位

结合产业功能布局,进行分区布局规划,分别对每个功能片区的公共吸引物集聚区域(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等所在区域)、限制开发区(农用地、滩涂、草地、林地等生态脆弱的区域)、优化发展区(城镇、村庄、度假区及具备建设条件的荒山、荒坡、荒涂等区域)等空间进行划分,重点划定区域边界,界定土地性质和条件,分析片区空间结构,确定片区的重点开发空间,并进行片区旅游生产要素配置。各功能片区内容重点在片区核心吸引物如何构建、新增项目如何融合与引领、原有项目如何提升、片区旅游业态如何配置、环境承载力如何计算、公共服务设施如何配套等。

关键点四: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规划是全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全域规划,以“多规合一”方式构建区域旅游服务体系,推进“全域旅游”理念统筹、引领、整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以旅游业为主导来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

1、重点对区域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保健、康体、旅游信息系统等服务设施的系统规划,完善区域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构建区域的户外运动体系、自驾车体系、绿道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2、通过全域产业要素布局来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指标配置、土地划拨时序。

3、通过旅游廊道建设和提升,结合全域交通规划,对旅游廊道调整道路结构、密度、形式,控制和引导廊道沿线两侧环境、风貌、建设尺度和形式。

4、通过对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资源、环境、边界、景观视线的管控,达到资源合理保护、适度开发的引导作用。

5、通过村镇体系建设引导规划,包装打造一批旅游主题镇、旅游特色村,引领全域旅游特色名镇名村景观化、差异化、主题化发展。

关键点五:重点确定近期行动计划

全域旅游必须结合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期限,近远期结合,重点确定近期实施行动计划和启动性项目,以便于政府决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实施。

四、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有哪些

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四点:

1、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创新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协调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促进景点景区内外协调;有利于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调;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规模质量协调。绿色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能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 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开放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共享发展方面,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2、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国内游达40亿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区域的综合环境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全过程,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当前,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不相适应,旅游产品和以厕所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与爆发式、井喷式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企业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与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和期待不相适应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解决。

3、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大城市人口向星罗棋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有序转移;可以聚集人气商机,带动现代生态农业和农副产业加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行业联动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能使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发展全域旅游,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在家就能开阔视野、提升文明素质,加快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4、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都超过了10%,早已成为世界重要产业。当今世界,美国、西班牙、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巴西、印度、南非等众多国家纷纷实施旅游国家战略。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主要是用老天爷留给我们的自然遗产、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现在游客更加希望在当地进行深入的交流交往,更重视对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居民素质等整体环境的评价。发展全域旅游是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希望可以帮到你,了解更多全域旅游内容可以关注云途智旅。

Hash:b7e9ae494a0c44fcdbd0f45d23d843914fd1fbb6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