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游轮图片 库尔斯克号潜艇

导读:库尔斯克号游轮图片 库尔斯克号潜艇 1. 库尔斯克号潜艇 2. 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 3. 库尔斯克号潜艇沉没事故 4. 库尔斯克号潜艇遇难 5. 库尔斯克号潜艇图片 6. 库尔斯克号潜艇事件 7. 库尔斯克号潜艇电影

1. 库尔斯克号潜艇

是这个么?

作为俄罗斯海军部队的文艺团体,海军歌舞团有义务展现俄罗斯海军的生活现实。当库尔斯克号潜艇沉没时,身为俄罗斯现役海军军人的卡列金立即写下了歌曲《库尔斯克号》,抒发自己对战友的礼赞和怀念,他的妻子、著名编舞卡列金娜为歌曲配上了悲壮的舞蹈,再现库尔斯克沉船时每位英雄的形象。他们说:“我们只想告诉观众,俄罗斯海军很伟大,军人的责任很重,他们甚至要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2. 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

从第一艘核潜艇问世到今天,已经有半个世纪,50多年来,世界上500多艘核潜艇共发生过250多起严重故障和事故,其中沉艇19艘,在这些核潜艇发生故障后,处理方式多种多样,视具体情况(敌情、海况、保密、自救能力)而定,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综合上述故障的处理情况,我归纳为以下解决办法:

1,如果故障不影响水下航行安全,属于小故障,虽然修不好,可以暂不修理,待回港后修理,必要时可上浮,以水面状态返航;

2,如果影响水下航行安全,第一反应是紧急上浮,因为水上是较安全的,如不影响航行可以自航返回,如果较严重也可以向指挥部求救,等待救援;如果水面有敌情,则要听从艇长的临时决定或执行出海前事先规定好的行动。

3,如果水下故障后无法上浮,应弃艇组织自救逃生,美国海军规定,出现下述险情应考虑逃生:进水或起火且无法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接近6%,并仍在增高;氧气浓度接近或低于13%;失事潜艇内部的气压达到1。7个大气压力之前、且救援不能有效进行时。200米将是失事潜艇艇员能够自主逃生的最大深度,超过这一深度只能采取外援救生。

另外,由于艇员在自救上浮过程要承受海水压力由大到小的变化,所以在200米以内的较大深度自行逃生,也只有经过严格逃生训练的艇员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自主逃生一般从逃生舱口或鱼雷发射管“钻”出来,逃生舱口和鱼雷发射管都有前后两个密封盖,逃生人员备好呼吸器和救生浮标等脱险装具,首先打开后盖钻进;然后关上后盖,并注入海水和压缩空气使内外压力平衡;最后再打开前盖,人员钻出,顺着拴在救生浮标上的浮标绳缓慢上浮。

这种逃生技术必须经过反复演练,防止海水倒灌进艇内,造成更大的事故。另外要精确掌握好上浮速度,若作用于人体的海水压力减压太快,会得一种致人于死命的“减压病”,因为人体在高压下会吸收较多的氮气,当失事艇员从深水向水面上浮的速度过快(即减压过快)时,氮气会在关节、血管和大脑中形成氮气泡,它们可造成人员肌体剧烈的疼痛,以致瘫痪和死亡。

现代潜艇一般在耐压指挥台围壳里带有可与潜艇脱离的漂浮救生舱,失事艇员可以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使用该救生舱逃生。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上甚至装备了两个这样的漂浮救生舱,可以容纳全部艇员。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时,由于舱室和艇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使得漂浮救生舱和人员逃生口(如鱼雷发射管和逃生舱口)均无法使用。

有的国家的潜艇,在主压载水柜内装备了应急吹除系统,当潜艇失事时,系统内的固体燃料快速燃烧,产生高压燃气排出水柜的水,使潜艇上浮。

4,如果不能自行逃生,则可等待外部救援

目前较为成熟的外援救生技术是深潜救生艇(DSRV)和救生钟(SRC)

深潜救生艇。

DSRV的主要任务是为被困在海底的失事潜艇提供救援。平时,DSRV停放在机场,当接到 救信号后,由C—141型喷气运输机把深潜救生艇及其附属设备空运到距失事潜艇最近的港口;再由水面舰船或者经过特别改装的潜艇运往失事现场实施营救。作业中,DSRV边下潜边以声呐定位,通过水下电话与被困潜艇内的人员取得语音联络。

在确定了失事潜艇的救援逃生舱口位置后,即与其进行对接,并根据现场的水深、海流及失事潜艇角度自动调整,确保对接口的水密性,最后利用电磁线圈将深潜救生艇牢牢固定在失事潜艇上。接着排干深潜救生艇对接舱内的海水,失事潜艇的艇员也将救援逃生舱内的海水排干,当两侧的压力一致后,打开逃生舱盖转移到DSRV上,同时DSRV向失事潜艇内运送氧气瓶、锂氢电池(照明用)、水、食品、药物等。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后因为艇上的救援逃生舱口严重变形,英国的LR5型深潜救生艇无法与其对接,痛失救援的机会。

救生钟装置——这是一种价廉实用的救援装置,必须由水面舰船携带到失事潜艇的上方,利用绞索把救生钟放到失事潜艇上,并与失事潜艇的逃生舱口对接,将连接通道调节到正常压力,然后打开救生钟底盖和失事潜艇的逃生舱口盖,失事人员便可进入救生钟内。

当把救生钟底盖重新关闭后,便可由停泊在水面的救援船只把救生钟起吊到救援舰船上。法国海军研制了一种可自航的救生钟,重约13吨,可对沉没在1000米深的失事潜艇实施救援。由于利用拖带电源电缆,因此在动力方面有足够的保证。

潜艇的前后甲板上一般都各设一个多为橘黄色的圆形“失事浮标”,内装电话、求救闪光灯、电源插头等。

紧急时可使其脱离失事潜艇上浮到水面,失事浮标与失事潜艇之间由几百米长的钢索和电缆连接,便于救援人员与失事潜艇通讯联系,以及提供电源。

5,如果一切努力失败,就要高唱着国歌与潜艇一起为国家沉入黑暗的海底深渊。

3. 库尔斯克号潜艇沉没事故

英文名: 72 metra / 潜艇沉没 / 潜艇沉没72米 导 演: ( Vladimir Khotinenko ) 主 演: ( Sergei Makovetsky) ( Marat Basharov) ( Andrei Krasko) ( Dmitri Ulyanov) ( Chulpan Khamatova) ( Stanislav Nikolski) 上 映: 2004年02月07日 影片根据俄前海军将领Alexander Pokrovsky回忆录改编,部分情节取材自2000年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沉船事件。描写搁浅在海底72米深处的潜艇船员进行自我拯救的故事。

4. 库尔斯克号潜艇遇难

结局是沉没海底。

为了查明原因,俄方决定斥资1.3亿美元打捞沉艇,随着库尔斯克号重见天日,调查人员在其残骸中终于找到了真相:原来是鱼雷在发射前,其内部的过氧化氢不慎流入了发射管,并聚成了一滩,随后又和一小块铁锈接触发生了反应,致使其体积瞬间增加了5千倍,巨大的压力砰的一下炸碎了鱼雷的煤油箱,大量煤油随之被引燃,鱼雷舱瞬间化为了一片火海,在烈火的炙烤下,其他多枚鱼雷又发生了二次爆炸,进而直接炸裂了潜艇。

5. 库尔斯克号潜艇图片

当然有,库尔斯克号是奥斯卡级核潜艇,有两个救生区:位于指挥室围壳内的集体漂浮救生舱和位于I舱(艇首鱼雷舱)、II舱(指挥舱)、IX舱(轮机舱)的艇员逃生紧急出口。

奥斯卡级核潜艇还在艇首和艇尾装备了B-600求救漂浮信标。据说它能在1000米的深度下发射出去并且发射无线电和灯光信号求救。该信标在库尔斯克号事故中失灵没能释放。

6. 库尔斯克号潜艇事件

潜艇失事后根据深度不同,一般分为三种方法逃生。本回答只讨论当潜艇被击毁或潜艇本身发生故障,无法自行上浮时 状况。

第一,当潜艇在一二十米的时候,潜艇兵可以通过鱼雷管自行泅渡至水面。一般的鱼雷发射管长度都在10米以上,一般可以作为蛙人执行任务时的通道,也可以在紧急状况下作为艇员逃生的通道。当内外压力差达到一定平衡后,艇员穿上专门的增压潜水服就可以从鱼雷管爬出爬出艇外,之后凭借浮力上浮到海面上。

第二,当潜艇在百米深的海底时,潜艇兵可以乘坐潜艇的安全逃生舱安全撤离潜艇。一般而言,有些潜艇,特别是核动力潜艇会配备专用的逃生舱装置,这个逃生舱一般会设置在指挥塔的围壳罩里,当然也有设置在其他位置的。如果潜艇在百米深海中发生故障或者遭到袭击后,艇员就可以以快速向逃生舱转移,然后快速开阀门,便会上浮到海面逃生。这种逃生方法同时也可作为浅水时的逃生方法。

第三,当潜艇处于超过二百米深的水域时,就不建议使用普通的逃生舱和鱼雷管逃生法了。因为200米海水下的压力非常大,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很容易死于“减压病”。在这种深度,一般改良的深海逃生装置可以承受住压力,从而上浮。如果没有这种深海逃生装置,那么就只能等待外力救援。比如各个国家的潜艇支援舰,都会携带有深海救援潜艇或者是潜水钟。两者都需要潜入海底与失事潜艇的逃生舱口对接,从而转移艇员。但这种救援方式限制比较多。当年库尔斯克号潜艇发生爆炸沉没,英国的深水救援潜艇携带维持生命的物资想要救援库尔斯克 号上的艇员,就是因为爆炸导致救援舱口变形而无法完成对接,从而功亏一篑。

综上所述,可以分为自行救援和外力救援,这其中又分为三种逃生方法,第一是通过鱼雷管自行逃生,第二是通过逃生舱自行逃生,第三是通过外力的救援潜艇或者原子钟逃生。

图片源自网络。

7. 库尔斯克号潜艇电影

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是由托马斯·温特伯格执导,马提亚斯·修奈尔、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等主演的核潜艇海难片,该片于2018年11月7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聚焦于2000年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沉没事件,讲述了2000年俄罗斯正在进行作战训练的库尔斯克号艇内鱼雷自爆,造成118位船员全部罹难的严重潜水艇事故。

Hash:c63baec91237563c459ba2235b9be2e6fb6ff906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