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一词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为什么?
导读:“奢侈”一词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为什么?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解释?
奢侈,词源原意是指挥霍浪费。典源出自《国语·晋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这样看奢侈一词应属贬意词类。但汉语词汇是发展变化的,有时用处不同也会改变词的属性,因此有些词汇并不是固定的一种身份。比如奢侈品一词在现代应用已很广泛,它已是贵重商品或者高档消费品的代名词,区别于普通商品。这时的奢侈词性应为中性。个人认识。 谢邀!
“奢侈”一词,最初多用为贬义,我们下面从“奢侈”一词的单字形体及文献用例来分析一下它的原始意义和发展变化。
“奢”本为挥霍无度《说文》:“奢,张也。”该字从大,故有大、多之义。其金文字形如下:
古典籍中“奢”常写作“侈”,《说文》籀文“奢”亦作奓,大者人也,因此可写作“奓”。商承祚《石刻篆文编自说》:“奢训张,侈训大,同义。”
“侈”为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多,与“奓”字同源。《说文·人部》:“侈,掩胁也。从人,多声。一曰奢也。”因此,“侈”常指称人多,有盛气凌人之势。
“奢”与“侈”意义之别从字形和文献解释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奢”与“侈”表示的本义均有不节制、过度之意。“奢”应该是多偏向于指称物的过度铺张;“侈”原始义指人之多,达到盛气凌人之势。不知什么时候二字意义便几乎无差别了,“侈”亦有奢侈、夸大、过分之意。如:侈华、侈风极盛、侈谈等,组词与“奢”同。
“奢”的意义引申及对“奢侈”一词意义渐变的影响“奢”字最初偏向于指称贬义。如:
《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葛洪《抱朴子》:“居沃则逸,逸则不学奢而奢来矣。”杜牧《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以上用例“奢”皆是贬义,为奢侈、浪费之意。由此“奢”也引申出矜夸、过分之意。如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她们于我们虽然没有很奢的希望,但总有一些希望的。”
但“奢”字除了最初及引申出的贬义之外,“奢”字也引申出了比较中性和褒扬的含义。
第一,胜过之意。张衡《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奢”即为胜过之意。
第二,美好之意。刘禹锡《和乐天柘枝》:“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奢”即为美好之意。
“奢”作为构词成分的中性化和褒义化,“奢侈”一词的中性化“奢”的本义具有贬义色彩,所构之词多数为贬义词如奢望、奢靡、奢荡、奢淫、奢费等。但“奢”字本义引申出的意义具有中性或褒义的色彩,后来有些所构之词也便少了贬义的成分。如奢侈品、奢华、奢丽等。
如今“奢侈”在口语中的贬义意味也越来越弱,比如:今天太奢侈了,买了太多东西!
另外,很多广告语更是倾向于使用“奢侈”,如“奢侈之居”,“奢侈人生”等等。这些“奢侈”的用词已经不再是贬义,可见“奢侈”一词的色彩因为大众的力量而悄悄在变。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的最大鼓励!期待与您交流国学,非常感谢!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解释?
原创
为其像从,
而用之伴,
如之何棋,
斯民而亡。
木俏土俑,
陪葬豕冢,
制作俑像,
用之殉葬。
民有饥首,
野有饿莩,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秦公大墓,
殉葬多人,
残忍野蛮,
毛骨悚然。
谢谢悟空,
邀请问题。
这是个细思极恐的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分开两部分解释。
第一部分“始作俑者”说的用陶俑来殉葬,始作就是说的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其无后乎?”说的意思就是“难道他没有子孙后代吗?”
如果合起来就是“第一个用陶俑来殉葬的人,其难道没有后代吗?”,单纯的这样解读是很容易产生误解,让人觉得孔子是在说你用陶俑糊弄祖先,应该用活人。这样解释是不对的,所以理解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对话环境和历史来理解。
“始作俑者”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时候的引用,孟子引用的就是孔子的这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是在告诫梁惠王,用人形的陶勇陪葬都让人深恶痛绝,更应该体谅百姓,实行仁政。因为即使是人形的陶勇,也是遵循奴隶社会用活人陪葬的风俗而来,用人形陶俑说明还是崇拜活人陪葬,是要被杜绝的。
奴隶社会,中国古代商朝就盛行“人殉”,用活人陪葬,有钱有势的用活人,无权无势的奴隶或者平民就“束草为人”用草扎的人代替活人,周代之后推行仁政,改用陶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社会进步。后世哪怕是暴君秦始皇也用的是陶俑而不是活人。
而很多人误解孔子觉得这是骂人的,其中宋代朱熹有注:“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意思是说原来孔子主张“束草为人”,而不赞成用俑,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可能用活人来殉葬了。
其实大家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在《论语》里面经常骂人的,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骂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骂人的很多,但是没有一例是以“乎”结尾的,倒是带有“乎”的句子有很多,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
这就可以理解孔子说的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表达的是对第一个用陶俑陪葬这个做法之人的肯定。孔子认为对这种改活人为陶俑做法是对的,那些用活人陪葬的才应该断子绝孙。
Hash:cc7ab9cdc03541235ee56b3abbc80f91ca0ddf40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