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旅游感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

导读:白族旅游感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 1.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 2.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和劣势 3. 白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白族的民族特色 5.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有哪些 6. 白族在民族旅游文化中的特点和优势 7.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特点与优势 8. 白族在民族文化中的特点 9. 白族旅游文化特点 10.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是什么

1.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

1、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

2、服饰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3、语言

白语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语。中国民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20世纪50年代白语方言调查以后,将白语分为大理(南部)、剑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

4、文字

白族有两种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白文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拼音文字。

2.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和劣势

大理山地多,为陡坡型地带,气温是冬暖夏凉天高云淡穹空万里,蓝天白云。

耳海风景优美如画,很少下雪,耳丝耳块过桥米线都很好吃,油炸乳扇烤耳块很有名气,还有喜洲巴巴,为一有一点点就是那里的风太大了,吹的人都快要飘一般了,风花雪月耳海月。

3. 白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属于文学的范畴,自然具有文学的共性。同时,白族民间文学又是白族民众创造出来的属于白族这个群体的文学,它与白族文化、白族社会、白族历史、白族民众的生活紧密关联,必然又打上白族烙印,体现出自身的鲜明特色。

4. 白族的民族特色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早在公元1世纪(汉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带。

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公元3--4世纪,由于战乱,不少汉族人曾避难来到白族地区,部分与其融合;公元715年由云南东部迁到洱海地区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于白族。

14世纪前后有不少屯军的汉族人在此地,后来也与当地白族人融合。后来部分彝族、阿昌族人先后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

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5.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有哪些

、白族服饰 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以年轻姑娘的服装为例,上衣多为白色或浅色襟衣或衬衣,紧袖管上镶有各色花边。外罩多为红色,浅蓝色为主的领褂。

2、白族文学 首先属于文学的范畴,自然具有文学的共性。同时,白族民间文学又是白族民众创造出来的属于白族这个群体的文学,它与白族文化、白族社会、白族历史、白族民众的生活紧密关联,必然又打上白族烙印,体现出自身的鲜明特色。

3、白族节庆 白族风情浓郁,也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大型的有大理的“三月三”、农忙前的游春歌舞盛大集会“绕三灵”,参与至其中,都能较为直接、深刻的体验当地的白族文化,以及白族人们的热情好客。

6. 白族在民族旅游文化中的特点和优势

大理古城城楼雄伟规模 阔,古城门上的大理二字是以郭沫若的名义自己镌刻的。他的语文城墙高7.5米,厚六米,周长六公里。大理古城位于大理市,他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此间有大理三月街,且是山茶花开季节,气候温和,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大理古由城程和拓事先和开拓的疆土。

大理古城的街道是棋盘式格局,有旧街十八巷支撑它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风光吸引了很多的国内外游客。他最主要的风景是崇圣三塔,大理古塔将军洞,崇圣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2km的应乐峰巷,他现实一会三塔犹存卓然挺秀俊逸不凡,它又名千寻,他是空心砖哒底宽九点九米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三塔倒影是大理的著名一景。

而大理古塔又称为弘圣寺塔建于本世纪初他民间有壮士舍身展忙的传说后人便用蛇骨拌泥制造此塔也称为古塔。而将军动是大理市区内较大的一个本主庙为明代的典型建筑,这里集中了白族文化中的宽容精神。

大理古城最佳游览季节是每年三到六月,著名的作坊、商店、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间。旧旧的街道,古色古香,其古雅的建筑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风光。是大理的一大特色,大理的民族风情非常浓郁非常独特。

大街小巷户户养花,远近闻名大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白如妇女的服饰色彩明快和谐,粗犷与秀美并存,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使大理成为独具魅力的城市。大理的交通非常便利,他可以有火车汽车飞机等出行方式。

大理的大理公路西接三月街街场,大理古城城墙在原来的范围内,年代久远但仍保留下部分城墙遗址。大理多为青石板铺筑,城内的古屋多用石头垒墙,为典型的三方依照B4合五天井等式建筑。从南至北一共有五条街从东到西共有八条巷,以前宋时期的五百多年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成为苍山洱海的大理国。

大理主要的风土人情与是三月节蝴蝶汇和绕三灵还有石宝山歌会因为其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所以他的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保存有很多传统节目和习惯。三月街是农历的三月十五日到十一日举办,一共是七天在大理古城上举行以旅行商贸活动为主。

而蝴蝶会是因为纪念两个阴晴化蝶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天的蝴蝶泉边是青年男女的。对歌寻找美好爱情的地方,它举办是在每年农历4月11号,而这三灵又称为绕三灵。是每月的农历4月23日到25日。他是边走边唱边跳边585王斌是大理白族交大的一次聚会。不是宝山歌会,是在石宝山举行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民族歌咏比赛。

大理的特色美食别具一格,主要是白族风味食品,它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主要菜有砂锅鱼,砂锅豆腐,特色小吃有三道茶、雕梅、蜜饯等。而当地的纪念收藏品天然的大理石制作的文房四宝、花盆、花瓶、灯具等精致别致,具有民族特色的白族。

蜡染扎染更是人见人爱的手工艺制,还有屏风、家具、门窗等香气独特。当地的白族扎染也十分有名,扎染是白族人民传统的民间传统工艺,是集文化艺术于一体他的色彩鲜艳凝重素养。

大理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大理最重要的也是州城,他是大理古城居住着1500余户的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白族火把节民族特色浓郁气氛热烈。

而且大理原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山墙没楼的装饰他大多用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一水墨和水分彩绘图画。他的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造成芝麻花点,汽车雷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条飞檐峭壁的门制门楼。

大理是一座非常优美,非常有特色的一座小城。近有很多流浪歌手在 流浪,可以称为山美水美人也美。很多古风古色的活动,如若三林他是大理地区白族人民农闲时起春游何其雨的活动也是男女青年建立情感的机会。这在其他的城市很少见代理也可以说是民族团结的一个很好的地方,如果你想见识其他民族的风情可以到大理去领略一下。

7.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特点与优势

白族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

白族是个酷爱艺术的民族,在他们的居住建筑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白族

外文名

The Bai People

分布

云南、湖南、贵州、四川等

名称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统称为“白人”。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0多种。过去汉族称之为“民家”,以与“军家”相别,元、明史籍称之为“白人”或“僰人”,纳西语称之为“勒布”、“那马”,傈僳语称之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1]

习俗

传统节日

火把节抢升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剑川骡马会

本主节

蝴蝶会

火把节

茈碧湖歌会

海西海歌会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8. 白族在民族文化中的特点

云南大理文化特色: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围分布甚广,它们以古城为中心,沿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呈线状分布。

大理市现已确定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含南诏德化碑),省级元世祖平云南碑、苍山神祠、佛图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南诏)、宋(大理国)、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

大理主要人文古迹旅游景点:崇圣寺三塔 ·云南驿古镇 ·巍山古城 ·白族村寨周城(扎染之乡) ·严家院 ·剑川木雕 ·千年白族村 ·云龙太极图 ·大慈寺火葬墓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 民族文化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有彝 回、傈僳、苗、汉等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民情,绚丽多姿多彩的民族婚礼,风趣的掐新娘活动,意味无穷的取乳名和抢名习俗,一驮谷子换一驮梨的古朴交易,简朴的回族葬礼,组成了特有的民族风俗文化“大观园”。

9. 白族旅游文化特点

白族人穿民族服饰,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节庆、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庙去献祭,举凡婚丧喜庆、疾病灾害、出门远行等,也要到本主庙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白语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语。中国民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

10. 白族在旅游民族文化中的优势是什么

优势:少数民族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不大,可用地多,环境无污染,少数名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己的文化具有的独特性,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包括语言、服饰、习俗、建筑、饮食、信仰。

我国有这样的政策, 新家庭的户籍无论落到哪个省(夫妻任意所在省),只要你爱人保留少数民族,将来有了小孩都可以随你爱人的民族,孩子就可以享有少数民族的一切优惠政策,比如高考加分,任用民族干部的优先性。 。我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这样的民族椭凝聚力、向心力。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Hash:6318f910f060701ac14b899248b19810277e4e5b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