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功能区是什么,要学术定义

导读:旅游功能区是什么,要学术定义 黄果树瀑布的生成规律和演变趋势

功能区一般指一定范围内能实现相关资源聚集,有效发挥某种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旅游功能区即按照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实现旅游资源聚集,有效发挥特色旅游功能而设置的地域空间。
1.旅游功能区是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一个地方由于区域内地理、资源、人文等因素,决定着这个地方的产业功能特点。对于一个具有明显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的地方或区域,建立旅游功能区,正是发挥优势和强化产业功能的创新之举。通过建立旅游功能区,有效地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的合理整合,推动产业的有序集聚,打造统一的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实现特色发展之路的重要载体。
2.旅游功能区以发展特色经济为目的。相对于行政区、居住区等与产业活动无直接关系的非经济功能区,旅游功能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集中发展旅游经济并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谓“以具备某种鲜明特色而获得独占性比较优势和发展能量”的经济功能区。
3.旅游功能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虽然旅游功能区都以发展旅游为主业,但各个地方的旅游功能区其内容与形式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性。目前在我国直接通过区划调整冠名为旅游功能区的还不多,但发展趋势明显。一些特色旅游区,具有旅游功能区的雏形。将来旅游功能区将呈现生态型、都市型、商务型、文娱型等包含不同内容的多样性特点。不同的旅游功能区地域范围也有所不同。生态型旅游功能区相对面积较大,一般二三百平方公里左右,跨域几个乡镇。都市型旅游功能区相对面积就小一些,但一般也会覆盖一两个街道和许多城市社区。相比之下,商务型和文娱型旅游功能区地域范围更小。
4.旅游功能区是现代旅游业态存在的一种形式。旅游功能区的出现,集中地反映了旅游业态的变化以及市场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客观上对“小打小闹”的旅游区渐渐失去兴趣,依靠旅游功能区可以在相对比较大的区域内统一规划建设成一批高档次的旅游产品与配套设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旅游功能区的建立,改变着旅游业态,能够招徕更多的消费者,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功能区将成为未来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黄果树瀑布的生成规律和演变趋势

对于黄果树瀑布的成因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断陷而成的;有人则认为是喀斯特侵蚀断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树瀑布。由于一个瀑布的形成过程是与瀑布所在的河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的,故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须与白水河的演化发育历史结合起来考虑。这样,黄果树瀑布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成七个阶段:即前者斗期、者斗期、老龙洞期、白水河期、黄果树伏流期、黄果树瀑布期和近代切割期。其形成时代大约从距今2700万年至10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一个从地表到底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环演变过程。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

  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就对黄果树瀑布有过描述,也是中国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进行详尽记载的第一人。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贵州,途径 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了这样的描写:

  “······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见(《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之一》)

  徐霞客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是十分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是白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6米3/秒,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黄果树瀑布高为66.8米,宽达81.2米。因此,黄果树瀑布水量充沛,气势雄壮。

Hash:b775c2d0252e5ccb690461ab24506f22ed351522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