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景区道路规范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最新

导读:山地景区道路规范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最新 1.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 2.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最新 3. 山区道路设计规范 4. 景区道路标准 5.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图 6. 山地建筑规范 7.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标准 8. 山地道路坡度规范 9. 山路坡度规范 10. 山地道路设计原则

1.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

落叶乔木胸径5-10 cm,常绿乔木树高2-3. 5m,落叶灌木树高1-1. 5 m、地径2-4 cm,绿篱树种冠径不小于30 cm。

同时,对苗木规格的选择应考虑绿地的具体需求,例如行道树或是人流量大的地段,适合选择胸径8-10 cm的苗木;受人为因素干扰小的区域,如封闭式绿地、庭院绿地等,使用胸径4-5 cm的苗木即可;受人为因素影响极小且周边自然生态条件良好的城郊路段,选择胸径2-3 cm的苗木即可;对于山地造林则以小苗为主。

2.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最新

台阶,一般是指用砖、石、混凝土等筑成的一级一级供人上下的建筑物,多在大门前或坡道上,工程量的计算中一般会涉及到台阶的工程量的计算。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 山区道路设计规范

总则   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乡级(包括乡级)以下的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西部县际公路特殊路段可参照执行。  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规划先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应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因受经济、地形、地质和其他自然条件限制实施困难的路段(以下简称受限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并报审通过,可按本《指导意见》执行。但是,当条件具备时应尽快改建,以达到等级公路标准。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编辑本段控制要素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除受限路段外,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受限路段的设计速度推荐按不低于10km/h控制。  不同路段交通量变化较大时可采用不同标准分段实施,不同设计速度的路段间应设置过渡段,变更点应选择在驾驶员能够明显判断路况发生变化的地点,并设置警示标志。  一条路线宜采用同一净高,一般不宜小于4.50m。经技术经济论证可以适当降低,但应满足当地农村公路的运输需求。   编辑本段路线   一般规定   1路线设计应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根据工程造价、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论证,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方面要素,保证线形连续、均衡,行车安全。  2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充分利用旧路,安全利用原有桥隧,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方便农(牧)民出行,服务城镇化;注意与沿线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相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  3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 、软土、沼泽等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必须穿过时应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处理措施。   路基宽度   (包括车道和路肩宽度)应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其中,受限路段双车道路面宽度应不小于5m,单车道路面宽度应不小于3m。采用单车道路面的,单侧路肩宽度应不小于0.75m。  单车道公路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车辆的有利地点,路基宽度不宜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20m。  连续的长陡下坡路段,危及行车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  受限路段一般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10%,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当采用最大纵坡时,其最大坡长应不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  受限路段设有超高的平曲线,其合成坡度值不宜超过11%(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除外)。  受限路段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最小圆曲线半径、最小坡长、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等技术指标,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出现不利因素的组合,并设置交通安全设施,保证行车安全。  当受限路段采用回头曲线时,其技术指标宜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97)有关规定,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确定,并应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和必要的限速标志。   编辑本段路基路面   一般规定   1路基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质、材料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尤其应重视排水与防护设施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  2因受自然、经济和其他条件限制不能一次到位的路面工程,应按照总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先通后畅,使前期工程在后期能充分利用。  3通过特殊地质和水文条件的路段,应作好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个别设计。   标准   路基宜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填筑,一般路段路肩边缘应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0.5m以上,确保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沿河及受水侵淹的路段路基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其中,四级公路设计洪水频率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路基压实。当采用砖块、片(块)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联锁块路面时,路基压实度可适当降低。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达不到要求,或因缺乏压实机械及未做分层碾压导致压实度不足的填方路段,应暂缓实施路面工程或采取简易路面过渡,待路基自然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新路面。  路基防护应结合当地水文、地质及地产材料等情况,针对易塌方的高边坡、不稳定的高路堤、受冲刷较大的沿河路段等重点路基部位,采用护岸、挡土墙、石砌护坡、石笼、抛石等工程防护和种植灌木等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  地形特别险峻、工程量巨大、易发生塌方的改建路段,在满足机动车通行的前提下,可维持原路基和防护的稳定状态,同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路面类型应根据交通量、自然和社会环境、地产材料和建设资金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  1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2一般地区可采用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石块、混凝土块、砖块等类型路面。  3分期修建的工程可采用砂石、贫混凝土砂砾等类型路面。  4季节性的宽浅河流、泥石流路段上可修建过水路面   5山势险峻、急弯、陡坡路段应采用摩阻系数较大的路面,潮湿和过湿路段不应采用砖铺路面。  6积雪冰冻地区,公路等级较低的路段不宜采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宜修建砂石路面。  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各结构层厚度,有条件时按规范计算确定;受条件限制的,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表4.0.8规定的最小厚度。  表各类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  结构层结构层类型施工最小厚度(cm)   铺装路面沥青混凝土3.0   水泥混凝土18.0   简易铺装路面沥青石屑1.5   沥青碎石2.5   沥青贯入式4.0   沥青砂1.0   沥青表面处治1.0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6   未铺装路面砂石路面10   砖块路面12   水泥混凝土块路面10   块石路面15   基层水泥稳定类15   石灰稳定类15   工业废渣类15   柔性基层8   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农村公路,如重载车辆较多的矿区公路等应结合实际交通量及交通组成情况进行专项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应结合沿线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设施,并与沿线桥涵排水、农田水利排灌系统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一般路段应设置梯形土边沟,冲刷严重的山区路段应设置硬化边沟,边沟底宽和沟深不宜小于0.4m,村镇路段边沟应按本《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编辑本段桥涵   一般规定   1桥梁应兼顾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就地取材和利于养护等因素,根据所在公路的功能要求、性质和预期发展的需要,按照“安全、实用、经济、适当照顾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  2新建桥涵推荐采用标准跨径、技术成熟、容易施工、经济实用的桥(涵)型。一般宜修建简支梁桥,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可修建拱桥,季节性的宽浅河流上可修建漫水桥,跨径较小、水文地质情况适宜的桥梁推荐采用轻型桥台。原有桥梁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交通组成、原桥使用状况等因素确定利用方案。  3桥涵应考虑农田排灌的需要,靠近村镇、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梁要适当考虑综合利用,必要时应修建导流构造物或防护构造物。   标准   新建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应采用公路—Ⅱ级以上标准(包括公—Ⅱ级)。原有利用的大中桥和重型车辆少的四级公路新建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  桥面宽度一般不宜小于6m,单车道路段桥面宽度不宜小于4.5m;当桥梁宽度小于路基宽度时,桥头引道应设置渐变路段,单侧渐变长度不小于20m。  村镇行人密集区桥梁应设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m。  大桥及50m以上(包括50m)中桥应设置防撞墙(或护栏),其余中、小桥应设置安全带(或低栏杆)。  原有桥梁应本着经济、安全的原则合理利用。  1大中桥应进行专业技术鉴定,达不到荷载等级的可采取加固、部分利用、限载或拆除新建等方案;小桥应对其行车的安全性进行论证,确定是否利用。  2旧桥加宽应采用与原有桥梁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型式、跨径,并以新旧桥共同受力为宜,提倡桥梁加宽与加固同步进行,并达到荷载等级要求。使用状况良好,因经济、技术和其他因素不能加宽、加固的桥梁应设置窄桥或限载标志。  涵洞设置应满足路基排水的要求,涵顶填土应满足最小厚度要求,涵洞类型宜采用圆管涵等经济实用的涵洞型式。   编辑本段隧道   一般规定   1根据公路功能和发展的需求,遵照安全、经济、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综合考虑路线所处路 段的地形、地质、施工、养护等因素,路基开挖深度在25m以上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是否修建隧道。  2农村公路不宜修建中长隧道,一般应修建双车道隧道。在解决行政村通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小于400辆以下且施工难度大等特殊情况下可修建单车道隧道。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原有单车道隧道,可通过设置信号灯或其他有效的交通安全设施后继续利用。   标准   新建双车道隧道宽度不应小于7.50m,新建单车道隧道宽度不应小于4.00m。一般可不设人行道,应设置避车洞和相应的警告、禁令标志。  应重视隧道排水与防水设计。有条件的隧道可以采用全断面防排水措施,一般隧道应对基岩裂缝水和渗水采取洞内疏导和洞外截水等综合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及隧道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短隧道可不设置通风、照明、通讯、警报、消防等设施设备。  单车道隧道应采用直隧道,长度不宜超过250m。宽度小于所在公路的路基宽度或路基宽度小于6.5m时,洞外两端应设置错车道,宽度应不小于6.5m,其有效长度应不小于30m,两端接线应有不短于50m的过渡段。  隧道原则上应根据围岩情况进行衬砌。地质构造变动小,无断裂(层),层状岩呈单斜构造,节理不发育等硬质IV、V类围岩,经过技术论证,局部可不进行衬砌。  原有隧道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在确定是否利用或改建时应对其进行技术鉴定(包括安全性论证)及专项设计。采取加固、增设防排水措施、改善洞口段条件、设置标志等综合处治措施,确保主体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编辑本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般规定   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遵循“确保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根据公路的使用功能、等级、交通量,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与路基路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作到醒目、牢固。  2受限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应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步完成。  农村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  农村公路应配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标准   1在高路堤、桥头引道、陡坡、急弯、临水库、沿江、傍山险路、悬崖凌空等危险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限速、警示、警告标志和护柱、石砌护墩、石垛等安全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设钢质护栏;桥头引道、漫水桥、过水路面等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漫水桥、过水路面上应设置标杆。  2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线形诱导标志、警告、减速等标志;在平面交叉路口,应设置道口标志等必需标志。  3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装置。  4受限路段应在起终点处设置减速、限载、限高等警告标志。  在急弯、陡坡、大型构造物、学校等特殊路段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及必要的指示标志。  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可设置里程碑、漆划标线。  提倡农村公路结合防护工程进行绿化,改善视觉环境,增强行车安全,满足行车视距要求。   编辑本段村镇路段   一般规定   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整治、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倡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行政村的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加强村镇路段标准化建设。  村镇路段路面推荐采用水稳性好、寿命长的路面型式,宽度不宜小于一般路段路面宽度,并可根据当地经济能力和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适当加宽,路肩采用适当形式硬化处理。   标准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置综合排水设施,排水边沟尺寸和断面型式应满足功能要求。推荐采用干砌片(卵)石、浆砌片(卵)石、钢筋混凝土预制槽(块)等型式。通过 大集镇路段可以结合小城镇建设采用暗排型式。 路面和房屋住宅提倡以适当方式统一分离,鼓励采用绿篱、栽花、植草等形式进行绿化、美化。 主要道口应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进行硬化,并合理设置过道涵(管),确保排水通畅。 通客运班车的村镇路段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固定客运班车站点及标志,保证行车安全。   编辑本段农村公路建设与高等级公路的主要区别有   1、交通量小,等级较低,有时不好划分,甚至前述的等级标准往往也难以满足;2、资金紧缺,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几乎全靠国家拨款;3、因地制宜的技术理念最为充分;4、养护管理存在诸多有待加强和改进之处;5、虽然有时是服务少数人,但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4. 景区道路标准

1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交通设施完备,进出便捷。或具有至少二级以上公路或高等级航道、航线直达;或具有旅游专线等便捷交通工具。

b)有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船舶码头。且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或水域畅通。标志规范、醒目。

c)区内游览(参观)路线或航道布局合理、顺畅,观赏面大。路面有特色,或航道水质良好。

d) 区内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

2 游览

a) 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功能齐备。游客中心有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

b)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造型有特色,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

c)公众信息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和导游材料等)有特色,品种全,内容丰富、制作良好,适时更新。

d)导游员(讲解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普通话达标率100%。导游员(讲解员)均应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专以上不少于20%。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质量达到 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

f)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有特色,符合GB/T 10001.1-2000的规定。

g)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设计有特色。

3 旅游安全

a)认真执行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部门安全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工作全面落实。

b)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齐全、完好、有效。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游乐园达到GB/T16767规定的安全和服务标准。危险地段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高峰期有专人看守。

c)建立紧急救援机制,设立医务室,至少配备兼职医务人员。设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4 卫生

a)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剥落,无污垢。空气清新,无异味。

b)各类场所全部达到GB9664规定的卫生标准。餐饮场所达到GB16153规定的卫生标准;游泳场所达到GB9667规定的卫生标准。

c)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全部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

d)垃圾箱布局合理,标识明显,数量满足需要,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

e)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饮服务配备消毒设施,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 性餐具。

5 邮电服务

a)提供邮政及邮政纪念服务。

b)通讯设施布局合理。游人集中场所设有公用电话,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

c)公用电话亭与环境基本协调,标志醒目。

d)通讯方便,线路畅通,服务亲切,收费合理。

e)能接收手提电话信号。

6 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协调。

b)对购物场所进行集中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c)对商品从业人员有统一管理措施和手段。

d)旅游商品种类丰富,具有本地区特色。

7 经营管理

a)管理体制健全,经营机制有效;

b)旅游质量、旅游安全、旅游统计等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贯彻措施得力,定期监督检查,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和总结;

c)管理人员配备合理,80%以上中高级管理人员具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d)具有独特的产品形象、良好的质量形象、鲜明的视觉形象和文明的员工形象;确立自身的品牌标志,并全面、恰当地使用。

e)有正式批准的总体规划。开发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f)培训机构、制度明确,人员、经费落实。业务培训全面,效果良好。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达 100%。

g)投诉制度健全,人员、设备落实。投诉处理及时、妥善,档案记录完整。

h)能为特定人群(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特殊服务。

8 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a)空气质量达 GB 3095-1996 一级标准。

b)噪声质量达到 GB 3096-1993 一类标准。

c)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GB 3838的规定。

d)污水排放达到GB8978的规定。

e)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保护手段科学,措施得力,能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保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f)科学管理游客容量。

g)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景观相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有格调,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周边建筑物与景观格调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

h)环境氛围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植物与景观配置得当,景观与环境美化效果良好。

i)区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旅游资源和游览气氛。

9 旅游资源吸引力

a)观赏游憩价值较高;

b)同时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其中一类价值具省级意义;

c)有较多珍贵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有省级资源实体;

d)资源实体体量大,或资源类型较多,或资源实体疏密度良好;

e)资源实体完整,基本保持原来形态与结构。

10 市场吸引力

a)周边省市知名;

b)美誉度较高;

c)市场辐射力较强;

d)有一定特色,并初步形成主题。

11 接待能力

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0万人次以上。

12 游客满意度

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较高。

5. 山地景区道路规范图

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的区别是:

一、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指的是在公路路面(或人为硬化道路,或砂石路)上使用的自行车车种。

二、山地车是宽胎,直把,有前后的减震,骑行较舒适;公路自行车是窄胎,轮胎材质比山地车硬。质量比山地车轻。

6. 山地建筑规范

规格很多的 按直径分有 25.4/ 26.0 /27.2 /28.6 /29.8/ 30.0 /30.8/ 31.0 /31.2 /31.6 /31.8 就以上了,目前还没人用34的 25.4的用的也特别少 一般在27.2 28.6 31.8 31.6的比较多,一般高档的都是3开头的较多

7. 山地景区 道路规范标准

公路自行车赛道足够平整且能提供足够的附着力,所以公路赛车的车胎主要考虑减少阻力的因素,于是就做成了接触面很窄很平的样子。

山地自行车赛道路况复杂,各种质地都有,所以车胎主要考虑增加摩擦力和附着力的因素,于是就做成宽、深纹、不规则凸起的样子。

8. 山地道路坡度规范

在茶园建设时,应根据平地,缓地,陡坡地等不同类型的茶园确定其相应的开垦方法。

1. 平地茶园

平地的坡度在5度以内,地势较为平坦,或向一方轻微倾斜或高差不大的波状起伏地。这类茶园在路网设计制作完成后,建园开垦通常对土壤进行初次开垦和再次开垦。

初次开垦适宜安排在夏季或冬季,翻耕后的土地经烈日曝晒或严寒冰冻,有利于土壤熟化。初次开垦的深度要求70厘米以上,翻耕土块不必打碎,以利蓄水和熟化。

地面杂草树根要深埋,对竹鞭,金刚刺,蕨类杂草和茅草等宿根类植物,要特别注意清除出园,不留后患。

再次开垦一般在茶树种植前进行,深度要求30厘米左右,进一步清除杂草,平整地面,测水平线开种植沟,施入底肥后,盖土即可植茶。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大型挖掘机实行机械作业,以求提高开垦质量和劳动效率,种植前用人工平整地面即可种植。

2. 缓坡地茶园

缓地是指坡度在5度-15度之间的丘陵地或山脚地,其开垦方式可按照平地茶园初次开垦和再次开垦的规格要求进行。

但由于地形比平地复杂,路网与排蓄水沟设置等要有利水土保持,不论工人开垦,还是挖掘机开垦,都要沿水平方向开垦,这样可使坡面达到相对一致。

不规则的坡地,转弯处要掌握“大弯随势,小弯取直”的原则进行开垦,设计茶行时,先测出水平线,沿线开种植沟定植。

3. 陡坡地茶园

陡坡地是指坡度为15度-25度的山坡,开垦时应建成水平梯级茶园,它通过改长坡为短坡,改陡坡为缓坡,改径流为横流,从而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

开垦水平梯级茶园,首先要设置路网和排蓄水沟,采用“之”字道路,路宽1.5-2.0米,路边各设水沟1条,水沟通向水平梯田内侧的竹节沟。

两条之字形路间隔距离50-80米为宜,过长不便操作。路网确定后,逐块测出不同地段的坡度,在坡面上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段定基线。

如山坡面均匀一致,基线可放在坡面中部;如山坡面坡度变化较多,基线放在山坡面较陡的地方。然后根据坡度大小,确定所需要开垦的梯级宽度及相应的梯级高度,以适宜的原坡面长度作为梯级距离,逐点用竹签标记,连接各点即成基线。

在此基础上,可用直角三角尺水平器测量相应的等高线,在等高线测出后,对复杂地段,还要作适当调整,将竹签调高或调低,使作好的梯级顺势,以免梯级过分凹或凸。同一个梯级,由于坡度不同,开垦后所筑梯级宽狭不一,随坡度增加,水平梯级变狭。

水平梯级茶园筑梯坎时,可用石块,泥砖做梯壁。如用泥砖作梯坎时,应沿等高线清出30厘米左右宽的坎基线,踩实夯紧,自下而上分别切取草皮砖,倒置在坎基上,成“品”字形摆放,依次逐层叠成,至上层水平线,挖松底土层,填平,做成外高内低的梯级面。

梯级面内侧开挖一条宽30厘米,深20厘米竹节沟,沟内间隔8-10米筑一拦水坝,略低于沟深,以利蓄水保土。

“之”字形道路两边的排水沟,在适当位置沟通梯级蓄排水沟,最后在梯级面2/5处开种植沟,梯级面超过2米的可种植双行茶树,否则种植单行茶 。

9. 山路坡度规范

一般情况下,县道公路的技术标准一般参照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规范,平原微丘区四级公路级限坡度不得超过百分之九,山岭重区区四级公路级限坡度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一,坡长一般控制在二百米之内。部分等外路的山区县道也应尽量控制标准。

10. 山地道路设计原则

自行车赛道标准:

一、 应选择在有各种地形变化的道路或环行公路上进行,路面可有起伏和斜坡,路面宽度一般不能少于6米,起、终点路面的宽度不得少于8米,距终点前的直段不得短于500米,终点线后的缓冲直段不得短于100米,起、终点应尽可能设在同一地点。

二、如果比赛是在一个环形路段上进行,还要为运动员指示完成比赛的剩余圈数。如果选择环形赛道作为比赛路线,环行赛道的周长最短不得小于12公里。

三、尽量避免通过交叉路口、集镇、村道口等危险地段,道路上的转弯、危险地点均应设不同的标志和防护设施。

四、在比赛的起点区域还应设置运动员的出发签到区和车辆检查区域,以及裁判员工作区域,不少于3000平方米。

五、 根据比赛距离和赛事的实际情况,在比赛赛道上可以设置补给区域。补给区的要求:有明确的标志标明补给区的开始和结束点,还要有足够长的距离以保证运动员能顺利地得到补给。

六、在起点附近,组委会还必须提供一个至少800米长的环行路段,作为运动员的热身区域。

Hash:e2d2bb23c1d58617602f2994c3c91749a21d1dd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