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一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导读:溜索一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茶马世家的马帮行规

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1.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明确:

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

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明确:逼真地描写出牛

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3.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明确:

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里从侧面烘托出怒

江峡谷非同寻常的险恶。

总结:

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又有对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

境的险恶,又表现出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不迫、沉着稳重。

茶马世家的马帮行规

走茶马古道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路途险恶,前程未卜,所以赶马人的禁忌特别多。马锅头骑在马上,手持一面锣,每逢进村庄、集市或马道转弯处,马锅头就有节奏地敲锣,提醒人们注意、让路。有的马帮还设专人敲锣,用锣联络马群,以免骡子失散或发生意外。

敲锣有各种信号,如需要对方让路时,锣就发出当――当――当的声音,上坡的马便主动礼让下坡的马;当有事告急时,锣就会发出急促的“当当当”的声音,人们就会采取应急措施。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赶马人和骡子都会辫别各种信号――警报。听到警报,赶马人小心,骡马也会小心。这种不成文的行路规则,各路马帮都要遵守。如果哪家马帮违反了规则,轻者受罚,重者要牵走马匹,甚至杀人取命。 赶马人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环境险恶,天灾人祸随时都有降临的危险。为了求得平安,在马帮中产生了种种禁忌。 马帮上路,马锅头重任在身,穿的衣服也不少,常常有三五件之多。上路之后,越走越热,即使是满头大汗,马锅头只可以解开扣子,但一件衣服也不能脱。就因为脱衣服像剥皮,剥皮当然不吉利,理当避讳,于是不管马锅头怎么热得受不了,那衣服也不能脱了。

马帮称途中为“开稍 ”,埋锅作饭为“开亮”。生火作饭时,忌烧对头柴。忌说“火”与“柴”。因“火柴”与“虎豺”音相近,意味着遭遇强盗。开稍时,马鞍只能顺着放,喻旅途顺利,绝不能反着放,如谁放错,必须立即纠正并问大家道歉。吃饭时,马锅头坐在饭锅的正对面,对着马帮行走的方向。盛饭

时马锅头第一个先盛,且要一层层地盛,不能挖一个洞。饭勺不准放在锅里,否则过河时马会“放鸭子”,即掉进河里。饭不许高过锅边,否则路上会出现吵架、打架和马摔伤等不祥事件。

马帮途中开饭,汤勺要朝上,碗勺 要平放,就是倒残汤剩菜时,这碗这勺都不能翻转。“翻”是“翻驮”、“翻江”的“翻”,都是马帮大忌。随马帮吃饭,这一举一动,都得担心,千万别翻了。

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赶马人交谈多使用行话,如打尖(途中稍歇),开稍(吃晌午饭),开亮(野外宿营),彩利(工钱)等,有些数字皆音不吉,用其它字代替,如“三”谐“丧”,以“神”字代,“四”“十”谐事故,用“重双”和“金”字代等

“谐音避讳”。骡马行走山林,最可怕的是豺、狼、虎、豹的袭击。因此,这“豺”、“狼”、“虎”、“豹”四个字是万万不能说的,就是谐音也不行。“虎”改叫“猫猫”;斧头音同“虎头”,也叫不得,要叫“败家子”;衣服的“服”也和“虎”音近,要叫“岔口子”;

中途生火煮饭的“火”还是“虎”,也得改叫“开销”;篮子的“篮”音同“狼”,不能说,要叫“筐筐”;烧柴的“柴”和“豺”同音,不能叫,改称“杖格”;“抱”和“豹”同,也不能叫,改称“搂”;抱柴就成了“搂杖格”!

锣锅的“锣”和“落”近音,马帮当然不能“落”沟“落”江“落”崖,于是大锅小锅就成了“大黑、二黑”;“碗”和“完”音近,“完”是完蛋,也说不得,便把碗叫“莲花”;筷子的“筷”和“快”音同,马帮不能走得太快,筷子就改叫“帮手”,也有叫“滑石子”的;切菜刀的“刀”和“倒”音近,马帮不能倒,刀也不能叫刀,改叫“片片子”;

马帮回头也不能说“倒转”,“倒”不吉利,要叫“抖”;“姜”与“江”同音,吃姜就是“吃东”,翻姜就是“翻江”,都不吉利,这“姜”就改称了“热和菜”;“盐”与“淹”近音,马帮过江岂能“淹”,“盐”就不能不改叫“海沙”;勺子似马蹄,“马蹄”是不以随便伸入汤锅的,于是改称“顺子”;鞋袜也似马蹄,于是改叫“提头子”草鞋也似马蹄,于是改叫“地刹趿子”;米好吃,但容易碎,不吉利,于是改称“金沙子”。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

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赶马上了驿道,赶马人也好,拱帮旅客也好,都必须守行规,讲行话,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出钱请客打牙祭,严重的就逐出马帮。 马帮每事必卜。比如何日出行,走哪方向,做什么生意,能否发财,甚至吃饭、睡觉都要占卜。马帮忒看重出行,出行前要择吉日,临行前还要占卜凶吉。

民间有“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原来是凡遇七、八都不能出门,但因一个月七、八太多了,如都遵守,那就什么也干不成。故后来就只忌初七、初八,其它日子不忌,谁干嘛干嘛,照行不误。

出门走什么方向,也由占卜决定。如出门时,卜的是东方为吉,而去东方又无事可干,就只好先向东方走几步,然后再转向西去方向。

所有马帮都有一套自己的预卜出行吉凶,财运好坏的占卜方法。 马帮的 占卜方法主要有贝壳卜、草鞋卜、鸡头卜和草标卜等。如行贝壳卜,白族马锅头就抓一把贝壳掷出去,正面全一色为吉,反之为凶。若遇凶卜,要想方设法化之。

马帮多迷信草鞋卜,出门前一般都占草鞋卜。占卜时,马锅头将一只草鞋抛向空中,正落为吉,鞋头所指的方向,为马帮将要走的方向;反落为凶,暂不宜出行。

马帮有打木刻卜、量布卜、肿骨卜、鸡头卜、竹签卜等。如行竹签卜,马锅头取稻草八根,腰系一线,然后随意把草的两端相结,再解去腰线,将草展开,查验草结的形状,连在一起是吉卜,可出行;不连则主凶,不宜出行。马帮常用鸡头卜来看财喜。即取熟鸡头一只,一边喝酒,一边吃鸡头,边吃边看,主要看鸡头上颚头、舌心软骨粗细、颜色、形状等,以此来预测是否能挣到钱。

Hash:af2da299ed7b655ae8527cc64ddf973a4c7ddab8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