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古迹旅游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

导读:发展古迹旅游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 1.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 2. 历史古迹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3. 文化古迹的意义 4. 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的有利之处 5.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和价值 6. 游览历史古迹的意义 7. 游览名胜古迹的意义 8.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是什么 9. 了解名胜古迹的意义 10.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和目的

1.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

文物古迹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文物古迹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物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底蕴,显示着这个民族的渊源和风采,文物工作对两个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历史古迹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分如下二方面:

1、积极影响:

(1)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2)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向世界输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加深外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2、消极影响:

(1)可能由于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而导致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2)片面追求旅游业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受国际影响程度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

所以我们在开发时必须要考虑如何去保护资源,在游玩时要注意保护资源。

以上是个人见解,谢谢!

3. 文化古迹的意义

首先,保护文物古迹可以使祖先创造的物质文明有效地保存下来。如与古民居建筑共存的雕花木床、钦赐寿匾、谕旨木盒、石碾、石磨、石碓、织布机、纺线车、太师椅、古瓷器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在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先祖的历史活动轨迹,保护这些文物古迹就是尊重祖先、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

其次,在当代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下保护文物古迹,保存祖先留下来的财富,可以体现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

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我们的古老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开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第三,有效地保护文物古迹,并加以合理开发,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只要处理得当,两者都可以得到良性发展,文物古迹可以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持续增长点。但前提是要认清文物古迹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文物古迹的开发必须以有效保护为前提,只有文化遗存保护好了,这个经济增长点才不会在短短几年或者十几年里枯竭。

4. 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的有利之处

:1.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很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

1996年,埃旅游业摆脱了前几年境内针对外国游客的恐怖事件影响,外国游客达到400万人次,收入30.09亿美元

5.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 灵魂,旅游彰显文化,文化推动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活力。如何以文化提升品位,以文化打造特色,以文化展示魅力,以文化推动产业,必须认真研究思考。吸引力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为了让游客通过山水游玩、生活体验、溪谷戏水等活动,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旅游业若缺少了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便失去了个性特色和精神内涵。发展旅游要发挥文联各学协会作用,发掘民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民间舞蹈、工艺、器乐、曲艺、盛会、地方戏曲、文物古迹等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度假产品的嫁接,保留民俗文化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发展空间。演艺、影像等传媒文化对旅游业市场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要以自然景观为载体,以人文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整理、修复和张扬历史文化,用光影技术,再现历史场面,复活历史瞬间,讲述历史故事,使游客感受到景点的魅力。

6. 游览历史古迹的意义

文物古迹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文物古迹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物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底蕴,显示着这个民族的渊源和风采,文物工作对两个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

这些新发现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极大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文物保护意识,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国的考古发现为人类起起源 这一科学研究做出了 重要贡献,自古以来 中国就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 华夏文化,从20世纪的中国考古发现中得到充分反映,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考古学对于历史学的重要性人类历史越早,这种重要性就越突出。

7. 游览名胜古迹的意义

  (一)开阔视野,增进知识  在辽阔的国土上游历,就好像走进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可以了解各地各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饮食习惯等特点,还可欣赏古代建筑艺术,名家碑碣等。老年人闲情悠乐,到处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于开阔视野,增进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正如荀子所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二)陶冶情操,享受人生  我国名胜古迹繁多,秀丽的山川无数,各地风俗民情迥异,每到一地都会使人耳目一新,感慨万千,这对于调节精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非常有益。由于旅游胜地山清水秀,风景幽美,鸟语花香,不仅可以一览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而且能借以舒展情怀,令人心旷神怡,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调养活动。身处苍翠幽深的崇山峻岭,会使人动情意爽;置身于美丽的湖光山色,可使人悠然自得;身处那变幻莫测的云雾山中,会使人体态飘然;眺望那无限美妙的自然风光,会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身处气势磅确、雄伟壮观的景色,可激发老年人的豪情,使他们有“登山临水不知老”之感。  (三)锻炼体魄,促进健康  置身于名山胜水,能使人呼吸到空气中大量的阴离子,调节其神经系统和增加血蛋白,加速其肌肉内代谢产物的输送,消除疲劳。同时,还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机体对氧气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此外,行 走既是一种活动方式和交通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使人健康长寿的手段。因为行走实际是进行了足底穴位按摩,也加强了骨骼与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软性,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游览之时,精神振奋,烦恼、郁闷烟消云散,休息之时肌肉由紧张转为松弛,睡眠好,吃饭香,对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身体肥胖者,旅游还可减轻体重。在游览过程中,还能受到阳光的沐浴,从而增强体质,健康长寿。  (四)调剂生活,增乐添趣  各地的美味佳肴,风味小吃,可使旅游者大饱口福,既可调剂老年人的口味,又可增加老年人的营养。我国各地还有很多精致的工艺美术品和著名特产,旅游者可在旅游地选购满意的饰物、服装、工艺美术品、纪念品等,既可装饰美化家庭环境,又可留作纪念,让人回味无穷。  (五)增进交往,结识朋友  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老友新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享受美景、享受生活、享受不一样的文化,旅游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老年朋友要错参与进去,放松身心,祛病延年。

8.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是什么

保护文物的意义:

1、文物保护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2、文物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

3、历史文物是县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对加强德育教育,以德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4、保护好历史文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5、文物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正史、借鉴及教育等重要作用;

6、文物是文化最直接的反应,因此加强文物保护,也能够间接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7、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9. 了解名胜古迹的意义

万里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昌平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县内,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共有敌台22座。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内,由戚继光督建,是我国唯一一处保留明代原貌的长城。共有敌台20座,至今保存完好。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的山海关是长城东端起点,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81年),有“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城高14米,厚7米,防御体系相当完整。

嘉峪关:明代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名,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10. 发展古迹旅游的意义和目的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也是变异文化,它是认识和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是关注现实人生、变迁滞后文化的核心所在。

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类型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近距离地观赏和亲身体验异地异域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日趋成为文化旅游活动的主 内容和目的。中国文化悠博浩远,民俗文化资源蕴藏丰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我国5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各异,特色鲜明;汉族的民俗文化兼收并蓄,承袭衍变,色彩斑斓。现在,民俗旅游与山水风光旅游、文化古迹旅游构成我国旅游活动的三大系列。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游的主题活动,更加推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扩大了我国民俗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作为旅游吸引物和承载物的民俗文化,能激发旅游者的游览兴趣,使游览者感到亲切自然,新奇有趣,回味无穷。旅游者亲身投入到浓浓的异域情调中,成为特定民俗环境的一员,从而达到旅游主客体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审美等需求,并且在与当地人民进行平等、相互尊重的情感交流中,加强互相的了解和友谊

Hash:556a985134560ee423ed8f5eb8ce950af77e1575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