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基地打造模式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导读:乡村旅游基地打造模式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1.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2. 乡村旅游示范区 3. 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4. 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5. 农业旅游示范基地 6. 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7. 乡村旅游示范村 8.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9.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10.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申报材料

1.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1、乡风文明。传承乡土文化,让有形的文化得以保存,活态的文化得以传承,迫切需要深化对乡村价值的认识,让在土壤中酿造的独特文化焕发新的魅力。

2、治理有效。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硬保障。

3、产业兴旺。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农业由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形成资源有效利用。

4、生态宜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仅要美化乡村环境,还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生活富裕。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乡村振兴,既要立足于富农户,又要立足于壮集体。

2. 乡村旅游示范区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土地改革、生态环境、事权财权下划等9个方面,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 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食茂集团由旗下“快天下品牌连锁总部”、“食茂WORK+餐饮创客孵化基地”、“缘自原味食品”、“乐谷快时尚餐饮平台”、“食茂金街美食综合体”、“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在内的多个项目平台融合而成。

食茂,寓意丰富多彩的餐饮生活,更贴近于集团聚焦的餐饮食品产业链行业,丰富的餐饮创富项目,与集团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餐饮”紧密衔接与吻合,作为中国快餐百强企业,安徽省著名商标品牌企业,立志成为餐饮食品产业链行业标杆。

4. 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辉渠镇位于安丘市区西南部25公里,2007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雹泉、绪泉、温泉三泉汇(辉)渠,留山、城顶山、大安山三山相连。总面积200.1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宜居小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美丽田园(辉渠梯田)、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和潍坊市特色产业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境内留山古火山国家森林公园、歌尔庄园、东方桃海等景区,有珍珠泉、绪泉、温泉、海眼等山泉100多处,享有“百泉之乡”美誉。

辉渠镇(山东最美乡村)位于安丘市西南部25公里处,面积20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享有“百泉之乡”的美誉 。

雹泉,绪泉,温泉,百泉辉映;留山,城顶山,大安山,群山竞秀。每年4月举办的雹泉桃花节与有子“和”文化节深受游客好评。

辉渠镇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美,泉丰山奇、得天独厚。境内珍珠泉、绪泉、温泉、海眼、金牛泉,百泉辉映;留山,大安山,望海山、有子山,群山竞秀;石林、万亩桃花园、千年流苏园、百年楸树长廊、仙人洞,景色迷人。

辉渠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峒峪龙山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之一的有子曾在我镇有子山讲经授学,开创了中华民族“和”文化先河;法兴寺、齐长城遗址、有子祠、李左车纪念馆、翰林府邸等古迹分布境内。

辉渠镇规划打造了以白山头景区休闲垂钓、登山健身为代表的“景区休闲度假型”,以大安山生态林场、留山森林公园“天然氧吧”、养生会所为代表的“山地生态文 化型”,以陈谷山庄、西湖假日亲水乐园、特色饮食为代表的“农家乐接待型”,以落鸦石万亩桃园、曹家峪水晶梨基地亲子采摘、休闲农事为代表的“特色林果采摘型”,以石门、黄石板坡、下涝坡特色古村、异域风情为代表的“民居风情体验村”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态。

辉渠镇以自由采摘、农家乐和民间节会为主打旅游产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节会为媒,不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了辉渠旅游品牌的知名度。2009年以来,成功举办了雹泉桃花节、有子文化节、泉乡秋实采摘节等旅游节会和雹泉山会、留山庙会等民间节会活动。现在主要的自由采摘基地有落鸦石村蜜桃基地、岳家庄草莓基地、胡家旺村樱桃基地、曹家峪村水晶梨基地、赵家沟山楂园等。在此基础之上,旅游区又增加了玉米、花生、红薯等采摘项目,一年三季都有丰富的采摘内容。参加自由采摘的游客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

旅游区积极致力于打造农家乐乡村游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旅游区农家乐示范店已达4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2家。游客在欣赏辉渠秀美景色的同时,还能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受乡村旅游的乐趣。近几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深入实施了“旅游强镇、生态立镇、文化兴镇”发展战略,以乡村旅游业的大突破带动全镇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名山因名人而更加有名,自然因文化而更加美丽。抛去城市的喧嚣,寻找心灵的洗涤。“百泉之乡、休闲小镇”,美丽的辉渠镇欢迎来赏花、观泉,感受世外桃源的宁静自然,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梦中意境。

5. 农业旅游示范基地

要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营和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培训职能,基地一是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二是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三是利用基地聚集人才,并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四是面对青少年开展农业科普教育;五是以自然农耕体验和民俗非遗文化传承为主题元素进行打造建设。

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是农业部和团中央为了加强对青少年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而共同开展的。

6. 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涪陵榨菜民俗文化旅游节,巴国文化旅游节,易理文化旅游节。

7. 乡村旅游示范村

1、乡风文明。传承乡土文化,让有形的文化得以保存,活态的文化得以传承,迫切需要深化对乡村价值的认识,让在土壤中酿造的独特文化焕发新的魅力。

2、治理有效。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硬保障。

3、产业兴旺。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农业由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形成资源有效利用。

4、生态宜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仅要美化乡村环境,还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生活富裕。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乡村振兴,既要立足于富农户,又要立足于壮集体。

8.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1.重精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科学布局近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2.重生态:注重乡村生态优势转化

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 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3.重产业: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在乡村旅游方面重点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4.重传承:推进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适度利用,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5.重扶贫: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6.重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

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

9.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一、加力推进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聚合力

  

1、推进主体深度融合。支持发展行政区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发展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发展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培育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探索发展公司化合作社,支持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联合,实现抱团发展。

  

2、推进业态深度融合。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以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经营为融合点,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元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发展林下种养、稻渔共生等业态。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融合,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业态。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亲子体验、功能农业等业态。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等业态。

  

3、搭建产业融合载体。支持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乡村产业园。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精深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实现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新创建一批主业强、百业兴、人气旺的农业产业强镇,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4、促进加工装备升级。落实农业农村部等15部门《关于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引导加工企业工艺技术“鸟枪换炮”、生产流程“机器换人”、营销渠道“电商换市”,推动加工企 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研发推广一批有知识产权的加工关键技术装备,指导相关社会组织推介中国100强农产品加工企业。

  

5、加强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成政策、集聚要素、集中服务、集合企业,建设一批有原料基地、有企业带动、有科技引领、有服务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使产品通过后整理适宜进入精深加工。鼓励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认定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好的全国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

  

6、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行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的乡村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种养加循环一体化,建立乡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和利用网络体系。集成推广智能化、信息化设施装备,推进清洁加工,促进加工副产物循环梯次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多次增值、节能减排。推介一批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

三、聚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

  

7、加快开发特色资源。编制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编织、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业等乡土产业,增加特色品牌产品和个性服务供给,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开发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保护传统技艺,传承乡村文化根脉。

  

8、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多样化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加快建设绿色循环种植基地、配套发展加工物流,推动特色产品高质量发展。扩大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项目实施范围,建设一批绿色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基地。

  

9、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挥村镇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比较优势,发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稀有资源,开展差异化竞争,推进整村开发、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夯实产业基础,厚植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认定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10、创响特色农产品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创响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发布一批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名录。开展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营销电商化“三化”试点示范行动,实现营销扁平化、质量可追溯。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11、扩大龙头企业队伍。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下沉重心,布局到县乡村,向重点产区和优势区集聚。完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新认定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2、培育产业化联合体。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牵头,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广大农户分工协作,组建要素优化配置、生产专业分工、收益共同分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原料基地优、加工能力强、 品质量高、品牌效应大的示范联合体。引导联合体共同制定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完善治理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各主体优势,提高农户参与度,增强产业链竞争力。扩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政策创新试点范围,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13、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落实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自行选点开展试点,创新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添乡村产业发展亮点

  

14、打造休闲旅游精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挖掘蕴含的特色景观、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优质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拓展农业功能,开发特色产品,发掘村落历史,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培育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新推介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县。

  

15、丰富休闲旅游业态。强化规划设计和创新创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手段,提升“农家乐”、“农事体验”等传统业态,发展高端民宿、康养基地、摄影基地等高端业态,探索农业主题公园、教育农园、创意农业、深度体验、新型疗养等新型业态。会同发改、财政、文旅、教育等部门,改造提升一批乡村休闲旅游基础设施。

  

16、提升休闲旅游管理水平。加快制定修订一批技术规程和服务标准,用标准创响品牌、用品牌吸引资本、用资本汇聚资源。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培养一批素质强、善经营的行业发展管理和经营人才。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聚集区开展督促检查,保障服务规范、运营安全。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继续推出“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

六、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17、培育创新创业群体。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以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搭建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平台,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实施农村创新创业“百县千乡万名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大各方资源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力度,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引导农民工在青壮年时返乡创业。

  

18、拓宽创新创业领域。支持返乡下乡人员、“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办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农商直供、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乡村产业新模式。培育各类新型融合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创业创新”“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业态,推行智能生产、经营平台、物流终端、产业联盟和资源共享等新模式。举办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宣传推介第三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第一批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典型和第二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 p>19、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新创业”要求,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创新创业集聚,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基地),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设云平台,发展众创、众筹、众包、众扶模式。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建设100个国家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确认100个农村创业创新人员培训、实训、见习、实习和孵化基地。务实办好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展示新成就,交流新经验,实现新发展。

七、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发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和文化底蕴,开发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品,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休闲旅游精品点。支持贫困地区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农业产业化强镇和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产业项目,尽可能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倾斜。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要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储藏、烘干、保鲜等设施。

  

21、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依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带动贫困户进入大市场。组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县合作,开发农业资源,拓展产品市场,以产业带动扶贫。

  

22、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组织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参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博览、会展等活动,举办扶贫专场,促进产销对接,带动品牌提升。组织国内大型加工、采购销售、投融资企业、科研单位赴贫困地区开展县企、村企对接活动,促进直销直供、原料基地建设、招商引资等项目对接。

10.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申报材料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

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Hash:38aec93b9ecc4c49b8d580882fa4fdb02fef27ac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