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景点情况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

导读:戏马台景点情况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 1.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 2.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介绍 3. 戏马台历史 4. 《戏马台》 5.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有哪些 6. 戏马台里面有什么 7. 戏马台典故 8. 戏马台的介绍 9. 戏马台照片

1.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

江苏徐州属于北方。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秦岭以南为南方,秦岭以北为北方,秦岭位于陕西省南部,江苏徐州在其北边,所以徐州属于北方。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 ,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扩展资料:徐州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楚王陵、戏马台、潘安湖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李煜等历史名人。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 ,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2.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介绍

“齐桓公以此筑台戏马,故名桓台。”

“桓台”这个名字,作为县级行政建制以前三百多年就已经存在了,见诸资料记载的,王渔洋的曾祖父、官居明朝万历户部左侍郎高位的王之垣就自称为“桓台老人”。王之垣卒于1604年。1914年,按照国民政府的规定,全国重名的县除除最初起名者,均因境内山川河流及名胜古迹之名而改之。新城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才改名为桓台县。台上原有桓景庙,名列古新城八景的“桓台系马”、“云阁钟声”就在这里。

3. 戏马台历史

公交线路:858路 → 53路/53w路,全程约4.4公里

1、从沈场村步行约20米,到达沈场中路站

2、乘坐858路,经过5站, 到达徐州监狱站

3、步行约180米,到达徐州监狱站

4、乘坐53路/53w路,经过5站, 到达云龙公园西门站

5、步行约230米,到达徐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4. 《戏马台》

原文: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翻译: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出自:《宋史•苏轼传》

5. 关于戏马台的资料有哪些

1、徐州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分别是:云龙区, 鼓楼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新沂市,邳州市,睢宁县, 沛县,丰县。

2、徐州常住人口为876.35万人(截止至2017年末)。

扩展资料:

徐州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

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楚王陵、戏马台、潘安湖等旅游景点,有刘邦、孙权、李煜等历史名人。

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

参考资料:

6. 戏马台里面有什么

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 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重阳节插荣英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7. 戏马台典故

江苏徐州云龙湖,是徐州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徐州最美的自然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过,云龙湖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她的景色,而是这个湖的历史故事,因为云龙湖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着密切联系,就像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凤翔东湖等等湖泊一样,苏东坡一生任职的地方,他最热衷的就是水利建设,造福于民。

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游览此湖,极为钟情,曾发奇想:“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北湖俨若杭州”也是就是苏东坡曾经的想法是把徐州云龙湖治理成像杭州西湖一样的美,不过他在徐州任职仅两年时间,很多事情没里的及做或者做不完,就像在杭州一样,他计划中的宏伟工程有很多都没有时间去实施,自己就被调走了。

云龙湖最传奇的就是它的名字了,最开始叫石沟湖,据说苏轼当年在徐州游览云龙山时站在山上远眺山下,一片洼地,犹如一条大沟,这条沟三面环山,一面临城,因而取名石沟湖,东坡先生在《答王定民》一诗中写道:“笔中好在留台寺,遥知旗队到石沟。”后来石沟湖又被人们传为石狗湖,这个名字也已有近千年历史。

《明史》记载:“(黄河)决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一自南门至云龙山西北大安桥入石狗湖。 ”《徐州风物志》也写道:“石狗湖,多雨时南山之水尽汇于此,积久不退,昔人作石狗镇之,故名石狗湖。”关于石狗湖这个名字还有很多民间传说,流传了四百多年历史,湖虽几经开掘疏浚,但尚未见到石狗,但愿有朝一日,石狗能重见天日。

云龙湖另一个名字叫苏伯湖,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当然是为了纪念苏东坡。《宋史》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曾“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 于其上,过家不入。”可见苏轼当年为了治水,和李冰父子一样过家门而不入,人们为纪念他,给这个湖又起了个“苏伯湖”的雅称。

簸箕洼,这个名字有点奇怪,主要是源于云龙湖周围的地形,《圆梦园记》碑载:“云龙湖原为一环山负郭之洼地,其形如簸箕,故名簸箕洼。”簸箕,是三面有帮一面缺口,百姓簸麦簸米去糠瘪之粒的农具。云龙湖东有云龙山,南有大山头、拉犁山,西有韩山,只有北部缺一口,形如簸箕,因此叫“簸箕洼”,这个名字也有千年以上历史。

1959年12月,徐州市人民政府为解决石狗湖常年洪水泛滥,威胁徐州城市安全的问题,正式启动石狗湖水库工程。将正在修建的石狗湖水库更名为云龙湖,此后,石狗湖正式称为云龙湖。1960年底,云龙湖北大堤建成,开始拦洪蓄水,集水面积内的地面径流经水库拦截调蓄,减少了上游山洪对市区的威胁。上世纪六十年代云龙湖一度更名为红卫湖,没过多久又恢复了“云龙湖”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8. 戏马台的介绍

梦幻西游甚么区能转进华南区逍遥城安徽1区紫蓬山汴河洞逍遥津安徽2区醉翁亭 净月潭江苏1区戏马台栖霞山文昌阁瘦西湖5亭桥江苏2区宝西岳苏州城虎丘山玄武 你上游戏去转区那看1下,1般甚么区

9. 戏马台照片

中国历史风云变幻,戏马古台历经沧桑。两千年来,戏马台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遗踪,吸引无数的志士文人登临凭吊。为纪念推翻秦王朝的暴政悲剧英雄人物项羽,褒扬历史功绩,戏马台景区历经了多次保护性的重修扩建。如今戏马古台结构严谨,布局匀称,错落有致,沉雄庄重。前区为两组宏伟的仿古皇家建筑群,以丰富的资料展示西楚霸王悲壮的一生;后区依山就势,设计为百米长廊,长廊以古来咏台诗词,古今书法大家笔迹勒石镶壁。景区内遍植名木异卉,更有霸业雄风鼎、重九台、乌骓槽、系马桩、项王武库、人杰鬼雄石等诸景点缀其间,使戏马台景区疏密有致,蔚为大观。开放以来登台揽胜的游客络绎不绝,它已成为国内项羽遗踪旅游网络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徐州市楚汉文化中杰出的代表。戏马台景区内还坐落着具有典型徐州民居特色的院落——郑家大院,整个院落依山就势,布局严谨,结构考究,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文化韵味。

Hash:ea49dcdb5566d81493f72aae964eb47faf9290d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