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旅游攻略地图 清华旅游攻略景点

导读:清华大学旅游攻略地图 清华旅游攻略景点 1. 清华旅游攻略景点 2. 清华大学周边景点参观攻略 3. 清华周边景点 4.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 5. 北京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6. 清华游览攻略 7. 清华必去景点 8. 清华游览路线 9. 清华大学游玩攻略

1. 清华旅游攻略景点

清华大学校园十大建筑,个个都是地标,不愧是建筑学名校

清华大学不仅是我国的顶尖名校,校园环境也是非常的漂亮,校内有很多特色建筑,有不少还获得了建筑大奖,接下来就详细了解下清华大学的这些特色建筑。

一、清华主楼

清华大学主楼于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二、清华二校门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三、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

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四、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北侧,常被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一带的景色设计别具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因其优雅的环境,水木清华常被清华学子选为读书学习和小憩之地。

五、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与老图书馆、西体育馆和科学馆,并称"四大建筑",是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模建筑。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礼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象征着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现在校内的会议、讲座及娱乐演出,仍经常在此进行。

六、清华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由新馆和老馆两部分组成,整个图书馆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进行,时间跨度长达75年。一期工程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设计,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二期工程始于30年代初,因学校发展需要,在有"南杨北梁(梁思成)"之称的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主持下,建成了今老馆之中部和西部。三期工程(新馆)开始于九十年代初,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关肇业院士设计,1991年9月建成。新馆既保持了同老馆风格上的一致,同时又在许多细节上有所创新,因而获得 1993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如果把清华园的建筑当成一首曲调优美、旋律高昂的乐曲,图书馆无疑是这首乐曲中最动听的音符之一。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无论旭日东升还是红轮西坠,每当你走进清华大学图书馆,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书香,映入眼帘的是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的身影。这里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是求知的天地,这里是通向彼岸的精神家园,这里是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七、工字厅

工字厅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工字厅门口匾额“清华园”三字为咸丰御笔。

作为一座有近400年历史的古建筑,工字厅见证了清华的百年历史。2005年,工字厅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现在的工字厅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

八、第六教学楼

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

第六教学楼位于清华大学主楼西北侧,为综合教学科研设施,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规模34045平方米,2003年竣工。

六教建筑布局结合校园规划与本区域北高南低的自然条件,结合教学模式和使用者的环境行为,将建筑分为相对独立的A、B、C(即中、小、大)三个教室区,各区围绕中心广场布置;将C区设计为1/4圆形,既与其使用功能相契合,同时也巧妙地保留了地段内五棵古松,营造出颇具校园文化气息的主题环境,该建筑风格质朴典雅,体现了校园建筑内在的文化特质。

六教曾荣获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十佳设计方案奖"及"公共建筑优秀设计方案奖"、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九、综合体育馆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

综合体育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沿主楼中轴线上,与东大操场围合成一个体育中心区。综合体育馆是一座集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会议、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比赛场地最大55m×35m。比赛大厅结构上采用110m跨度钢筋混凝土大拱,悬挂轻型屋面,体现体育建筑的力量美。两拱之间为采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平时的训练及教学。该建筑荣获2003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建筑设计二等奖、2004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美术学院新教学楼位于主校区东区,中央主楼东南方向,建筑总面积62,000平方米,由美国帕金斯威尔公司设计。新教学楼主要包括教学区、实习区、科研图书区、教学管理区及公共空间等。

新教学楼按照交流与融合的理念,集行政、教学与工艺美术创作于一体,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特色。其建筑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工艺的特殊性,以及施工的难度和紧迫性为近年来清华基建工程所未遇。

工程建设的一大难点是工艺十分复杂,不但建筑空间异乎寻常,而且玻璃、陶瓷、金工、版画等28个专业系、所对应的工房,对消防、通风、动力、给排水等系统都提出了与众不同的需求。投入使用后,美院大楼前经常举办毕业生作品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各类雕塑展等艺术活动,将行政教学与艺术生活完美结合。

清华大学理学院楼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有6000多亩,不仅在北京的高校中是最大的,才全国高校中也是排在前列的 除了以上这十处建筑,清华大学还有端庄古朴的科学馆,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学生公寓——紫荆学生公寓,有西洋风韵和现代气息并存的理学院楼等等。总之在清华,每处建筑都很有特色,都能感受到这所顶尖学府的别样魅力。

2. 清华大学周边景点参观攻略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3.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5.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6.古月堂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7.清华大学大礼堂

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与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合称“四大建筑”。

大礼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 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属古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一说科林斯式)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一部分圆面,花篮式柱头以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整体柱型设计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属古希腊晚期的科林斯风格。礼堂有三个圆拱形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每个正门上方有一个大型窗户。大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礼堂内有1200个座位。

8.图书馆

图书馆由新馆和旧馆组成。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新馆又叫逸夫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新馆与旧馆风格基本一致,浑然一体,又不失自身的时代感,新老图书馆一起成为校园中心区最大的建筑。如何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处,是每一个新建筑都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这一建筑入选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3. 清华周边景点

圆明园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算是比较近的大点的景点了。往西相对远点的就是颐和园了。

4.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

北京大学校园内的一个湖泊叫未名湖。;它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5. 北京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选择行程1: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王府井步行街天安门广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等。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故宫相对,想登城楼门票15元。天安门广场-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又被称为“天安丽日”它是北京的心脏地带。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是毛主席纪念堂。并且每天早上都可以在这里看见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2故宫- 又称为“紫禁城”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建筑群,前半部分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后半部分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如果要将这里全部走完,会花费过很长时间,由于故宫很大,如果时间不多,建议选中路: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中间可穿插选西或东路的部分建筑参观一下。我们就是以中路为主,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时,不意间游了乾隆花园和珍妃井,然后又经过水晶宫回到中路上来。到了坤宁宫后,也可转去西路,看看储秀宫什么的,再回到御花园,然后神武门出宫的。到达方式:乘公交车:1路、2路、10路、20路、82路、120路、37路、52路、126路、99路、203路、205路、210路、728路、专1路、专2路在天安门东站均可到达,乘坐地铁2号线在天安门东、天安门西和前门站均可到达。

6. 清华游览攻略

清华大学周边景点,西门附近有未名湖,校景亭,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 ,蔡元培像,正觉寺南门,圆明园遗址公园南门,临湖轩,天王殿,北大博雅国际酒店-温泉。三圣殿,文殊阁,绮春园宫门,迎晖门,鉴碧亭,恩佑寺北门,等旅游景点,继续玩下去就到了圆明园遗址博物馆!

7. 清华必去景点

当然是“西门”,西门也成清华网红打卡点。

这个门也是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那个门,一个非常厚实的牌匾,上面写着“清华大学”四个字。西门不仅是清华大学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清华人勤奋求实品格的象征。清华的西门已经成为一个景点,很多人来北京旅游,如果没有时间看完整的清华大学,一定会来西门看看。

8. 清华游览路线

第一站,颐和园

北京西站乘坐地铁9号线,国家图书馆换乘4号线,到达北宫门站,游览颐和园。

第二站,北大--清华

中午,北宫门站乘坐号线,到达北京大学东门站即可。

第二站,王府井

下午,北京大学东门站乘坐4号线,西单站换乘1号线,前往王府井即可。

9. 清华大学游玩攻略

一、中央工艺美院(全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美院(全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区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于1999年并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二、中央美院(全称:中央美术学院),是独立办学,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互不隶属。

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连续两次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60所最佳设计院校之一。学院现设有10个系和1个基础教研室,涵盖25个本科专业方向,具有艺术学门类中“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设计学排名第一、艺术学理论排名第三、美术学排名第四;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艺术设计学科位列第23名。

学院有全职专业教师198人,其中教授72人、副教授10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9人。

四、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

学院在职在编教职工613人,专业技术人员465人,其中专任教师348人,学院外聘教师134人。在职在编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83人,副高120人。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有:

动画、雕塑、中国画、美术学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56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马神庙白堆子正式举行建院典礼(此日被定为院庆日)。当时,学院下设染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设计三个系;同时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所,下设美术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另有理论研究室、刺绣研究室、服装研究室、家具研究室。1999年11月20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以年来共培养学生1500余人。1986年在校生人数747名,教授6名,副教授32名。

中央美院

中央美术学院(英语: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中央美院、央美、中美院、CAFA,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成立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而成。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美术院校,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很多知名的艺术家画家都出自这里,在中国美术界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毛泽东曾为学院题名。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思考中国美术发展的全局,引导中国美术 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清华美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英文名: Academy of Arts&Design , 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美院"、"清美",是清华大学二级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创建于1956年,1999年11月20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有11个教学单位,设有25个本科专业方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有教师198人,本科生1108人(其中留学生113人),研究生849人(其中博士生170人,留学生25人)

能上清美必须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很强。文化课必须过当地一本线吧。如果都能达标,清美在专业领域不如央美前卫和贴近时代,而且学生美术功底整体不如央美,这是文化课要求高造成的。但是,清美的教学非常开放,除了专业课,其他公共课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清华是综合类的强校,这也决定其他课程的教学水平非常高,对你未来发展非常非常有帮助 。季羡林就讲过非常喜欢清华的杂学,让他受益匪浅。最后,美术类专业要学好必须出国的,因为这门学科的主流和先进都是在欧美,所以选什么,殊途同归的。

Hash:898083ca29fd480c1587ae4fcbf08cef17da3b9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