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的行业发展

周代,为了便于 71 个诸侯国向王家纳贡和朝见,在交通要道处,修筑了供客人投宿的“客舍”。这些驿站或客舍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住宿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办理各种公务、商务和外交、军事人员的基本生存需要——食宿而设立的。战国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民间的客店业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两汉中期,对外贸易的日益发展,长安城内建造起 180 多所“群郗”,供外国使者和商人食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邸店”,供客商食宿、存货和交易。宋朝出现了众多的“同文馆”、“大同馆、“来宾馆”,等旅馆。这些住宿设施不但提供客房,还提供酒菜饭食,晚上还有热水洗身,可以说这些民间的客店和旅馆,是现代意义上的饭店的邹形。 中国近代由于受到外国帝国主义的侵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饭店业除有传统的旅馆之外,还出现了西式饭店和中西式饭店。西式饭店是 19 世纪初由外国资本建造和经营的饭店的统称。这类饭店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设备先进,经理人员皆来自英、法、德等国,接待对象主要以来华外国人为主,也包括当时中国上层社会人物及达官贵人。代表有:北京的六国饭店、北京饭店,天津的利顺德饭店和上海的理查德饭店等。这些饭店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宿外,还具备游艺室、浴室、理发室等,是中国近代饭店业中的外来部分,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产物,为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但另一方面.西式饭店的出现对中国近代饭店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把西式饭店的建筑风格、设备配置、服务方式、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带到了中国。中西式饭店是在西式饭店带动下,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投资兴建的一大批中西风格结合的新式饭店。这类饭店在建筑式样、店内设备、服务项目和经营方式上都接受了西式饭店的影响,而且在经营体制方面也仿效西式饭店的模式,实行饭店与银行、交通等行业联营。至 20 世纪 30 年代,中西式饭店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的各大城市中,均可看到这类饭店。中西式饭店将输入中国的欧美饭店业经营观念和方法与中国饭店经营环境的实际相融合,成为中国近代饭店业中引人注目的部分,为中国饭店业进入现代饭店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现代饭店业的发展历史不长,但速度惊人。解放后,中国的各省会、直辖市和风景区通过改建老饭店,建立了一批宾馆、招待所,其功能主要是干部休养、接待公事访问。盈利并不是这些饭店的主要经营目的。自 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为中国现代饭店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行业规模扩大、设施质量提升的同时,中国饭店业的经营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从 1978 年至今,中国饭店业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1978--1983 年),由事业单位招待型管理走向企业单位经营型管理。这一时期的饭店,很大部分是从以前政府的高级招待所转变而来的,在财政上实行统收统支,实报实销的制度,基本没有上缴利润,没有任何风险,服务上只提供简单的食宿,谈不上满足客人要求的各种服务项目;经营上既没有指标,也没有计划,因此,作为一个饭店也就既没有压力,又缺乏活力,与满足国际旅游业发展和为国家增加创汇的要求极不相称。第二阶段( 1984--1987 年),由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管理。1984 年,中国饭店业在全行业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的科学管理方法,走上了与国 接轨的科学管理的轨道,这是中国饭店业在发展中迈出的第二步。企业化管理进程开始加快,科学管理体系开始形成,经营方式灵活,管理队伍活力增强,服务质量明显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第三阶段( 1988---1994 年),吸纳国际上通行做法,推行星级评定制度,使中国饭店业进入到国际现代化管理新阶段。为使中国迅速发展的饭店业能规范有序地发展并与国际饭店业的标准接轨, 1988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颁布了饭店星级标准,并开始对旅游涉外饭店进行星级评定。中国的饭店星级标准,是在对国内外饭店业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世界旅游组织派来的专家指导下制定出来的。1993 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定为国家标准。饭店星级是国际饭店业的通用语言。中国饭店业实行星级制度,可以促使饭店的服务和管理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评定星级既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使中国饭店业进入规范化、国际化、现代化管理的新阶段的需要。第四阶段( 1994 年至今),中国饭店业逐步向专业化、集团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迈进。20 世纪即年代以来,国际上许多知名饭店管理集团纷纷进入中国饭店市场,向中国饭店业展示了专业化、集团化管理的优越性以及现代饭店发展的趋势。1994 年,中国的饭店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中国成立了第一批自己的饭店管理公司,这为迅速崛起的中国饭店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导中国饭店业向专业化、集团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另外,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饭店业的总量急骤增加。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饭店业的经营效益出现滑坡,“走集约型发展之路,越来越成为饭店业的共识,要求饭店业应从单纯追求总量扩张、注重外延型发展向追求质量效益、强化内涵型发展转变。这个时期饭店业的特点是:①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出于经营上的需要,为了提高预订和推销效果,许多饭店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联合;②投资形式多样化: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旅游业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需要,饭店业采取多种渠道的集资形式,建造了一批具有现代化设施和服务的饭店石③设施和服务日趋现代化:为了适应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满足多类别的国外旅游者的需要,中国参照国外先进饭店的硬件标准,结合中国民族建筑的特色,建造了一批建筑新颖别致,设施齐全的饭店。它们不仅具有基本的食宿设施,高级的娱乐,健身、购物等设施,而且提供接待外宾应具备的各种服务项目,并且不断地充实和改善。④经营管理日趋先进:新时期的饭店管理引进国外先进的饭店管理理论和经验,结合中国饭店经营的实际情况,吸收中国其他行业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探索和创造了先进的饭店管理体制和方法,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Hash:c4d1f1773c3d6ba7fc45deac3e14bb27ec5df60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