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景点 左公柳的诗有哪些
导读:左公柳景点 左公柳的诗有哪些 1. 左公柳的诗有哪些 2. 左公柳的含义 3. 左公柳的来历 4. 柳公权的诗有哪些 5. 左公柳的诗句 6. 左公柳既指什么又指什么 7. 《左公柳》 8. 左公柳的主要内容 9. 诗 左公柳 10. 左公柳原文
1. 左公柳的诗有哪些
引得春风度玉关说的是西征的清朝大军
这是晚清军事将领杨昌浚所作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全诗是: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译文是:
大将军率军西征尚未完成宏愿,仍然看到湖湘子弟遍部天山。那西征的清朝大军,正是沿着夹道成阴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了边疆,让春风吹到了玉门关外
2. 左公柳的含义
特点:
1、新闻性:即指报告文学含有新闻报导的特点,不仅具备及时性,而且具备新闻报导意义上的真实性。
2、文学性:即指报告文学又不同于一般新闻报导的简单实录,而是通过选择提炼,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突出反映对象的典型意义,形象化地加以表现,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的散文。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建设速度飞快地发展着,报告文学这一紧贴现实的文学形式,也以坚实的步伐,不断地迈向成熟。全景式报告文学、问题报告文学、学术与新闻以及与文学相融合的报告文学,使中国的报告文学不断地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在新时期,《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刊发在1978年1月号头条位置,揭开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第一页。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绞刑架下的报告》、《包身工》、《西行路上的左公柳》等。
3. 左公柳的来历
有关“张掖甘州”的古诗有:
《水调歌头 张掖》
《甘州歌》
《甘州/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甘州区,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位于千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100°6′-100°52′,北纬38°32′甘州区-39°24′之间,南依祁连山,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甘州区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2932-3085小时,境内有4条主要河流和26条季节性河流,河水径流量1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达9.9亿立方米,2012年耕地68.62万亩。2012年甘州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31亿元,占计划的78.8%,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8.08 亿元,第二产业完成7.6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9.57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6.84亿元,占计划的79.14%,同比增长18.7%。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张掖市是国家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上述古诗全文如下:
(1)《水调歌头 张掖》
西海穷桑地,弱水黑河流。颛顼大禹传说,简狄浴玄丘。后羿昆仑求药,周穆瑶池嘉会,老子骑青牛。戎狄乌孙牧,月氏五胡游。 祁连碧,焉支赤,马场悠。剽姚提旅奔袭,张掖化甘州。炀帝巡行盛事,玄奘西游胜迹,万里织丝绸。蓊郁左公柳,戈壁涣汀州。
(2)《甘州歌》符载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3)《甘州/八声甘州》 刘沆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4. 柳公权的诗有哪些
柳公权被后人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均存其诗。
5. 左公柳的诗句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说的是左宗棠当年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情景,他的军队同时也是一支种树的排头兵,到处种树,种了几十万株树,后人把它叫做左公柳.这首诗的作者是杨昌浚,他曾是左宗棠湘军中的一员得力大将,他把唐代诗人王之焕一首《凉洲词》“ 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彻底改写了.他让“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玉门关外戈壁荒滩,连春风都不愿眷顾,偏偏被杨昌浚的词给引了进去,这“春风一度”足以让后人记得.他本是一名带兵打仗之人,因为这一首诗从而被列入清代诗人的行列.
6. 左公柳既指什么又指什么
墓的基座中有两个石柱上面刻着一副对联,秦川陇道塞柳长青,汉业唐规西陲永固,表达了一代老臣甘愿国家鞠躬尽瘁,希望国家国祚绵长之情,至死不忘民族大义,对联感人泪下。
左宗棠的墓冢,1971年6月,左宗棠的墓穴被15根雷管炸开,在当时那个特殊年代,这种事情常有发生,从1886黄志清开始守墓,经过了131年4代人守护,但还是没有守住,让人心痛!
7. 《左公柳》
文章主要是写左宗棠对西北的贡献,却用大量笔墨写了诗画、传说对左公柳的歌颂。从艺术形式上看,把左公精神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呈现历史文化美,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从思想表达上看,诗画、传说是左公精神的有力论证,左公柳是左公精神的象征,文章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写起,形象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以及人们对他的爱戴。
文中说,“一个人和他栽的一棵树能经得起民间一百多年的传唱不衰,其中必有道理”。
在严酷的现实中,完成了平乱之命,获得了军事胜利;在平乱之余,担当起建设之责,为整顿、开发西北尽力;将先进的江南文化推广到了西北,未打仗先栽树,硝烟中植桑麻,惊人地实现了一次与战争同步的生态大修复;左公在一系列事迹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让他和他栽的一棵树能经得起民间一百多年的传唱不衰。
8. 左公柳的主要内容
左公柳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道柳,他为收复新疆而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后来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9. 诗 左公柳
左公柳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道柳,他为收复新疆而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后来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10. 左公柳原文
农村纪实散文《通渭老汉张俊德》
Hash:d34eb9ed82f67243ef957f76974498510993056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