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导读:著名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堪称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介绍一下,分享给友友们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会议。全国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 的周佛海。会议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庄严诞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随后,毛泽东以中央委员的身份赴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会议形成决议: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常委中再进行分工;取消“三人团”,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毛泽东领导和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大会选举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举出13名中央政治局成员,选举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还有许多著名的重大事件,欢迎大家补充、完善。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事情在当时看似稀松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当我们站在现在,回顾总结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令人不可思议巧合的事情。今天,我就说说发生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上的一些巧合事情。
【一】9月9日之谜 。毛主席1927年9月9日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但是1949年9月9日毛主席才进入北京。而毛主席去世的日子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起家发迹、进入北京、离世都是在9月9日这一天。
【二】8341之谜。 8341部队是中央警卫团对外番号,他是中共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的一支特殊部队。8341是部队这个代号是总参谋部下达的,而且代号用过一个时期是要更换的,他的正式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警卫团。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毛主席他老人家活83岁(1893至1976年),当领袖41年(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至1976年),而将两个数据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正好是中央警卫团的番号“8341”。
【三】二十八之谜。毛主席青年时期自己起的笔名叫“廿八画生”,而“毛泽东”三个字繁体字的笔画数正好28画,毛主席一生与“28”特别有缘,毛主席28岁与杨开慧结婚,2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当年的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从此开始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 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展。28年后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新中国建立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正好也跨过了28个年头。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
无巧不成书,近代中国最有名的两名将军,林彪和粟裕,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1,林彪和粟裕,个子都不高,打起仗来都是拼命三郎。据回忆,林彪身高低于170,粟裕也是大概168,两人在军队中,都是小个子。
《南昌起义》中,林彪和粟裕都当了警卫员,基本符合实情。南昌起义南下途中,林彪和粟裕在朱老总和陈老总的队伍里,林彪是连长,粟裕是连指导员,两人平级。
只不过,后来林彪做了火箭一样,以此升为营长、团长、军团长,而粟裕,到在红军时期,只当了师长。抗战全面爆发,林彪当了115师师长时,粟裕也是师长,只不过,这个师只有400人,实际上就是一个营。
虽然个子矮,林彪和粟裕打起仗来都是猛打猛冲。尤其是粟裕,个子小,跑得快,有一次三个人就俘虏了100白军,简直创造了奇迹。林彪有套理论,打仗有五分胜算就要打,凭着士气就能压倒对方。
2,林彪和粟裕,都病蔫蔫的,都用了健脑器。林彪的伤,来自于抗战初期,当时林彪穿着平型关大捷缴获来的日军大衣,被晋绥军误伤,差点要命,养伤一下就是七年时间。后来,林彪长期军旅生涯损坏了健康,形成了怕风、怕光、怕声音的后遗症。每逢打仗,林彪就会头疼,只好用冷毛巾降温,要不然就戴上“健脑器”。
所谓健脑器,就是铝锅改造的一个头盔,因为导热快,能起到给头部降温的效果。
这样的健脑器,粟裕也有一个。粟裕一生六次重伤,在头部长期留了3个弹片。这三枚弹片一直折磨这粟裕,直到死后火化时才在骨灰中发现。粟裕每逢大战恶战,都会头疼的要命,只好用冷水一遍一遍浇在头上。粟裕妻子楚青,给他做了一个健脑器。
后来,1950年朝战爆发,中央选将的是粟裕去,粟裕不去林彪去。结果,两人都因为身体原因没去,彭老总就去了。
3,林彪和粟裕,都有看地图的爱好,都不爱说话。林彪和粟裕两人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别人喜欢的活动,都不喜欢。看起来好像很不合群。甚至,两人都很少把喜怒表现在脸上。
两人最大的相同爱好,就是看地图,每逢大战,两人都是站在地图前一看一整天,不眠不休,也不许别人打扰。
粟裕的特型演员谢伟才为了演好《淮海战役》,专门拜访了粟裕遗孀楚青,楚青透露一件事,说粟裕喜欢椅子背靠前,骑坐在椅子上,和《辽沈战役》中的林彪一模一样。因为不愿意重复,谢伟才没有采用这个动作。
4,林彪和粟裕,都是急脾气,倔脾气。说过一句话“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这仗有的打!”说的就是林彪和粟裕在军事上很有独立思想,倔脾气上来,十头牛都拉不动。
林彪不南下,说的是中央指示林彪南下夺取锦州,封死国军南逃的出口。林彪认为南下锦州战线太长,一旦失利很难撤下来。最后,长春受挫后,林彪南下锦州,才有了“关门打狗”的辽沈战役。
粟裕不过江,说的是中央军委要求粟裕南下长江,在江南的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建立根据地,吸引国军主力南下,实施外线作战。可是,这个战略从1946年提出,粟裕三次“斗胆直陈”,始终都没有过长江,坚持在江北的江苏安徽和河南打歼灭战,保持炮兵优势。最终,国军五大主力有三支都被粟裕全歼。
5,林彪和粟裕,打仗风格上很相似。抗日战争初期,林彪带 115师在平型关果断亮剑,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八路军抗日第一战,也是抗日战争中第一场胜仗。
第二年夏,粟裕带着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在镇江附近打了一场韦岗伏击战。这是新四军东进第一战,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在江南对日袭击。
林彪和粟裕,都擅长游击战、伏击战、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最相似的还是对火炮的使用,粟裕早在抗战时期就开始使用炮群战术,在淮海战役中更是表现亮眼。林彪在东北,依托东北军工基础,一旦作战,那就是炮火覆盖,相当厉害。
林彪和粟裕的家乡,一个在洞庭湖以北,一个在洞庭湖以南,可是这两人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个人爱好等方面,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
Hash:b12c102a9e06b471bfb69b678634042b022e85ea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