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杨家将吗,讲一讲真实的杨家将的

杨家将的故事演义成分较多,但其中也着部分史实的存在。

有关杨家将,史籍上的相关记载,涉及到了三代人,三位代表性人物,其他的就虚妄居多。

这三位代表性人物,就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

杨业(?-986)

杨业,字重贵,戏名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人 ,出生于并州太原,是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的儿子。

杨业年轻的时候就有着任侠意气,精通骑射,为人忠烈武勇,还颇有智谋。对于打猎他,尤为热衷,自认为,如果带兵打仗,就像是打猎那般轻松自如。

北汉建立以后,杨业追随刘崇四处作战,被任职为保卫指挥使。他在战场上以骁勇善战闻名天下,因屡立战功,后升迁为建雄军节度使。因为实在是太猛,当时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无敌”。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征讨北汉,眼看着北汉保不住了,杨无敌没了辙,就劝说当时的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北汉被宋吞并后,宋太宗特意召见了杨业,还封了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不久后,又升了杨业为郑州刺史。

有鉴于杨业在边境上的表现,宋太宗后改任了他为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业发威的时候到来。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景宗率领大军攻打雁门,杨业率领数千骑兵与另外一位将领潘美(潘仁美的原型,其实口碑不错)联合,将辽军打得都找不到北,从此扬名契丹,威震华夏。

之后,杨业被提升为云州观察使,继续兼任郑州、代州的职务。当时契丹人对他尤为害怕,见到杨业旗号,就溜得无影无踪。宋太宗对他也颇为信任,即使有人诽谤弹劾,都一概置之不理。

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北伐辽国,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任职西路军主将,而杨业被安排为副主将,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护军。

王侁与刘文裕实在是利令智昏的代表,两人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而不听从杨业的劝告,以致使宋军最后为辽军所败,潘美又不能很好地制止部署,最后杨业成了孤军奋战。

激战过程中,杨业身边的兵士几乎都拼光了,二子杨延玉战死,他也被辽军擒获。为报效宋太宗的知遇之恩,杨业被俘虏后绝食三天而死, 辽人敬佩他的忠烈,在密云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来祭奠他。

之后,宋朝廷追赠了杨业为太尉、中书令、大同军节度使,授封杨业的长子杨延朗为崇仪副使,其他儿子杨延浦、杨延训同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同时担任殿直。

杨延昭(958年-1014年)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因避讳,后改为杨延昭,杨业长子。

杨延昭,从小的时候不喜欢说话,比较孤僻,最爱的是做排兵布阵的游戏。杨业认为,这个儿子是最像自己的,每次出战,总是要把杨延昭带在身边,因而杨延昭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历练。

太平兴国时期,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在杨业率领军队攻打应、朔二州时,出任为先锋。朔州之战,杨延昭手臂被乱箭射穿,依然奋战,直至攻下朔州。

杨业死后,杨延昭以崇仪副使职外任景州知州,后又被任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州缘边都巡检使等职。

杨延昭大多在边境抵御辽军,战功赫赫,多次将辽军击退,被宋真宗夸赞大有杨业之风,他曾经驻守的遂城,更有“铁遂城”之称。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杨延昭共有三子: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

杨文广(999-1074)

杨文广,字仲容,杨延昭的三子,并非演义中所说杨宗保与穆 英的儿子。

杨文广以父荫为官,宋仁宗赵祯庆历三年(1043年),因随军镇压陕西南部张海饥民起义,被升任殿直。第二年,范仲淹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杨文广被范仲淹招置麾下。

然而,不久之后,宋朝与西夏议和,杨文广就麽没有了表现机会。

宋仁宗赵祯皇祐四年(1052年),枢密副使狄青征讨侬智高,杨文广被调任为广西钤辖,后又升任为宣州知州、邕州知州及左藏库使。

宋英宗赵曙在位期间,杨文广曾被提升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都总管等职。宋神宗时期,杨文广在驻守筚篥城时,曾经打败西夏军,后被任命为泾州知州、镇戎军知军、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等职。

熙宁七年(1074年),宋辽边境产生争议,杨文广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还没有得到宋朝廷的回复,就因病去世,享年为七十五岁。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同州观察使。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现代了解杨家将很多都是从评书或者影视剧作品开始的,关于杨家将最早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是明朝中期熊大木写的《杨家将演义》。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杨继业,就是宋史中的杨业,潘仁美就是宋史中的北宋第一名将潘美,其他高怀德、呼延赞、王贵、杨延昭等众多人物都可以在宋史中找到。只是他们在小说中的事迹和历史中的有所不同而已。

历史中的北宋杨家将第一代代表人物就是杨业,原名杨重贵(杨崇贵)。杨业父北汉麟州刺史杨信,又名杨弘信,杨业是其长子。杨业弟杨重勋(杨崇勋,杨重训,古代人避讳的时候名字会比较乱),在杨信死后接任麟州刺史。杨业自幼被送到北汉开国皇帝刘崇处作为人质,因刘崇的喜爱,被收作养孙,名为刘继业,和北汉的后两位君主同辈,即刘继恩、刘继元。杨业在北汉时期,主要负责防守汉辽边境,而在宋伐北汉时,作为抗宋将领,一直活跃在最前线,直到北汉灭亡,随刘继元投降北宋。

杨业降宋后,因为宋太宗赵光义认为他边关经验丰富,就让他改回原姓,宋史称为杨业,辽史称为杨继业,并被任命为郑州刺史、代州刺史,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防守雁门关区域,被宣徽南院使,太原行府事,三交都部署潘美管辖。

在防守雁门区域时,杨业同潘美一起取得过对辽战争的多次胜利。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同潘美一起定下破敌计划,潘美率董思愿、侯美、邓昭达等正面阻击辽军,杨业绕后突袭,前后夹击,取得雁门关大捷,斩辽将萧咄李,抓获李重诲。杨业此战号称五百破十万,从此辽人称之为“杨无敌”。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随潘美北征,同李继隆、曹光实、梁迥等人一起攻入辽境,连续攻破寨垒36处,期间俘获人口万余,牛马五万计,战果颇丰,并迫使辽人达成和平协议。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作为西路军副帅,随西路军主帅潘美出雁门关北伐辽国。北伐初期,战果颇丰,连破寰、朔、应、云四州。后因陈家谷兵败,在狼牙村被辽军箭矢所伤,匿于树林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宋太宗闻之大恸,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谥号“忠武”。

文学作品中说是被潘美所害,潘美同时还射死了求救的杨七郎,其实都是文学作品虚构。前线指挥也只是策略意见不同罢了,王侁提议出兵,刘文裕附和,潘美同意,导致杨业陈家谷出兵,中计后,被俘身死。历史中的王侁、潘美撤兵,应该也是真以为杨业胜了,结果很多人受小说影响,祭 出一个又一个阴谋论,潘美也着实的冤枉。

北宋杨家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为杨延昭,又名杨延朗。宋史中记载的,杨业共有七子,长子杨延朗(即杨延昭)、次子杨延浦、三子杨延讯、四子杨延玉、五子杨延瑰、六子杨延贵、七子杨延彬。宋史中“其(指杨业)子延玉亦没焉”,即老四在雍熙北伐中同杨业一起战死了。同时战死的还有老将王贵和和贺怀浦,都曾是潘美的部下。杨业战死后,“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相当于都官升一级,供奉官升副使,殿直升供奉官,更小职位的升殿直。杨业的这六个儿子都是善终。其中只有杨延昭继续抗辽,其他人的事迹不可考。

杨延昭在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伐中,为杨业先锋官,在朔州城下曾“流矢贯臂”而越战越勇,立下战功。宋真宗咸平二年冬(公元999年),当时杨延昭守遂成(今河北徐水县西),时契丹来犯,延昭坚守城池数日。正好遇到天气寒冷,延昭令军士在城墙泼水为冰,滑不可上,智退辽兵,以战功被升为莫州刺史。这年冬天,契丹再次南侵,延昭又在山西伏击大败辽军,斩其将领,擢升团练使。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契丹侵犯保州(今河北保定),杨延昭兵败,宋真宗免其罪,以观后效。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重新被任命为都巡检使、宁边军部署,防守边境。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杨延昭曾率万骑攻入辽境,攻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随后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半个多世纪再无大的战争。杨延昭卒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年五十七。

杨延昭身为长子,被称为六郎,实为辽人对延昭的称谓。这个称呼取义于北斗七星,七星中第六星开阳星是武曲星,主镇幽燕北方,被辽人认为是他们的克星。因此,辽人认为杨延昭是武曲星下凡,才称杨延昭为六郎。至于说家族大排行,杨业只有一个亲弟弟,应该不至于杨业有子时,他弟弟已经有五个儿子了,这有点不太靠谱。

北宋杨家将第三代的代表就是杨文广,杨延昭第三子,两个哥哥传永、德征(这两人宋史中无记载)。宋史有云“延昭智勇善战……。子文广。”所以,大家不要再说杨家第三代是杨宗保了,也不要说杨文广***是穆桂英了,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的杨家不存在,只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杨文广跟随宋军征讨农民起义军张海。史书中记载“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即按照为官的次序随军出征讨贼有功,升为殿直,出征前应该官职很小。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杨文广被范仲淹看重,招入麾下,后来范仲淹起起落落,杨文广也就被调出他用。杨文广其后随历任各处官职,因为澶渊之盟,宋辽议和,宋辽边境再无大的战事,杨文广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杨文广曾追杀撤退的西夏军队,杀获甚重,此后驻防宋和西夏边境。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杨文广换防到河北边防,重新回到了宋辽边境。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宋辽再起争端,辽人争夺代州领地,杨文广献阵图和攻取幽燕的策略,“未报而卒,赠同州观察使”。可惜杨文广还没等到朝廷的批复就死于任所,享年七十五岁。

据一些资料显示,杨家从杨文广死后,搬出了天波杨府,此后,宋史再无杨家后人的记载。也有人考证说杨文广和杨宗保是一人,文广字仲容,读音类似宗宝,这只说明北宋杨家知名的还是三代,小说中还是为艺术需要杜撰的。而杨门女将,就纯属文学作品的杜撰了, 也许 史上有相应的参考原型,却都跟真实的北宋杨家无关。

北宋杨家三代都是忠勇报国,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传颂杨家将的故事,歌颂杨老令公的忠诚爱国之举,弘扬爱国精神。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历史知识。

Hash:c8328ca1fb99aa9c64d091a9adc9e2b8cef71f08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