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导读: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一、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二、辛亥革命的展厅内容 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 四、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有那些馆都有什么 五、辛亥革命博物馆的介绍 六、辛亥革命博物馆的门票怎么领取啊? 七、辛亥革命博物馆外观的喻义是什么? 武汉为纪念辛亥百年新新建了博物馆,外观的设计涵义如何详解? 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基本介绍 九、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一、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外形设计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O,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配套建设有办公服务区、藏品库房、设备库房、文物鉴赏室、学术报告厅、地下车库等。 辛亥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分为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五个部分,展示了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28件(套),历史照片694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7处,艺术品12处,多媒体20处。

二、辛亥革命的展厅内容

第一站:第一展厅

包括晚清中国和革命原起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专题博物馆,具体的地理位置在武昌阅马场,红楼的斜对面。有幸来到这里参观感受辛亥革命历史,对普通游客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参观学习历史的机会。博物馆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主要展厅有五个,每个展厅都反映辛亥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和辛亥百年五个大的主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里结合了高科技手段,尽可能的复原历史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甲午海战

第一个展厅的主题是晚清中国,走进展厅,首先两则巨大的浮雕墙一下子把人带到了晚清时期,让人们感受晚清那段丧权辱国的历史。198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走过浮雕墙,游客会看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一边是八国联军,一边是李鸿章等晚清大臣。场景的左侧区域主要是甲午战争的相关历史记载,并且还有影像记录片。而往右侧走,会看到垂帘听政的场景。

除了清政府的一些相关记录,还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比如洋枪、书册等。另外还有巨幅油画反映的是当时的立宪运动,油画的背景就是当时的湖北谘议局,也就是现在的红楼。另外,还有些高科技的LED展示,比如孙中山1878年随母亲从香港乘轮船赴檀香山求学西方,前方的轮船、人物生动立体,后面的海浪效果十分逼真。除了一些人物场景,还有一些关于孙中山早期革命运动的珍贵资料,这些展品更加真实的反映了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

第二站:第二展厅

包括革命原起和武昌首义中国同盟会成立

参观完第一展厅之后出来,上楼梯来到第二层继续参观第二展厅。第二展厅的主题是革命原起,主要介绍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广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各地的革命团体运动,孙中山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思想家创办革命刊物,黄花岗起义,以及保路风潮等历史事件。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各地的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思想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各地革命思想家创刊宣传革命,比如民报、湖北学生界等。

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如下:

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竣工。2011年10月8日,举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开展仪式。10月15 日,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201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书画展在博物馆多功能展厅举行。

2011年10月11日,《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策划展出。

2011年10月15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试运行。

2011年10月31日,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总结暨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政府“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先进单位”。

2011年12月13日,长崎县政府促进交流工作组代表团参观了博物馆,就文化交流计划进行了磋商。

2012年1月12日,博物馆举办了“迎龙年新海爱情博物馆”首届收藏画展。第二届武汉市文物博物馆协会会员大会在博物馆举行。

2012年1月17日,辛亥后裔熊辉向博物馆捐赠了蒋政的熊炳坤画像。

2012年1月19日,博物馆于2012年冬季召开消防安全宣传动员会,并进行消防演练。

2012年3月2日,博物馆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被授予2011年武汉市文化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3月15日,博物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62140部队合建并获得许可。

2012年3月20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因参加市文化系统跳远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辛亥革命博物馆造型设计独特,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结合高层屋顶结构,突出了中国建筑“双坡屋顶”的特点和飞檐翘角;几何造型和“楚谷”“大红”的色彩意味着勇于做第一人的精神,俯视V字形,象征着武汉的胜利和腾飞。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平方米,分为地下和地上两层。有一个序言厅、五个基本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展厅。集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科研于一体。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现有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复原景观最多、游客引导系统最完善的博物馆。设有办公服务区、收藏库、设备库、文物鉴赏室、学术报告厅、地下车库等。

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馆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广场北端,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经过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 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前身是清末设立的湖北谘议局局址,始建于1909年,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文化部门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馆名。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了纪念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成立的。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四、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有那些馆都有什么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展览由此开始,通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

五、辛亥革命博物馆的介绍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O,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六、辛亥革命博物馆的门票怎么领取啊?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门票的领取方法:观众在广场领票亭凭个人有效证件免费领取参观券,经安检入馆参观,领票时间为开放日的9:00――16:00,一人一票,当天有效。16:10时停止入场。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本馆基本陈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免费讲解时段为 开放日当天10:30、14:30,观众集合点:负一楼序厅。

馆内每天限量提供展馆简介和相关资料介绍,观众可免费领取。非免费时段的讲解需求、多语种自助式语音导览器租用为收费服务项目,如有需要请与本馆服务台联系。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O,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

辛亥革命博物馆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配套建设有办公服务区、藏品库房、设备库房、文物鉴赏室、学术报告厅、地下车库等。

参考资料: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须知

辛亥革命博物馆正式开放,观众可持证件领票入场。

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领票:每个开放日向社会开放,最高限定发放参观券2000张。每隔20分钟100人次为一个批次,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上午9点至下午4点。

进馆:零散观众当日在博物馆北广场领票处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残疾证、学生证、老年证、护照)排队领票,博物馆正门验票入馆参观。

20人以上团体人员须出示介绍信在团体领票窗口领票,从东侧通道验票入馆参观。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士须出示本人有效证件(残疾人、老年证),1.4米以下儿童及行动不便者须有人陪护在团体领票窗口领票,从东侧通道验票入馆参观。

希望有帮助

辛亥革命博物馆正式开放,观众可持证件领票入场。

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领票:每个开放日向社会开放,最高限定发放参观券2000张。每隔20分钟100人次为一个批次,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上午9点至下午4点。

进馆:零散观众当日在博物馆北广场领票处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残疾证、学生证、老年证、护照)排队领票,博物馆正门验票入馆参观。

20人以上团体人员须出示介绍信在团体领票窗口领票,从东侧通道验票入馆参观。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士须出示本人有效证件(残疾人、老年证),1.4米以下儿童及行动不便者须有人陪护在团体领票窗口领票,从东侧通道验票入馆参观。

凭身份证去要求的地点领取。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O,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动工兴建,2 011年9月落成,2011年10月8日举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开展仪式,10月15日免费对社会开放,2011.10.8 辛亥革命博物馆《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览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南广场举行开展仪式;《首批入藏辛亥革命博物馆书画作品展》在该馆开展;由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领导小组、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会举办的《辛亥革命首义百年祭》在该馆开展。

七、辛亥革命博物馆外观的喻义是什么? 武汉为纪念辛亥百年新新建了博物馆 外观的设计涵义如何详解?

平面‘V”型,寓意胜利,

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

sorry,I cannot help you.

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基本介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20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20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 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国家AAAA旅游景区。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这里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

九、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首先就是把自己参观的事情加以概括,再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最后联系实际生活,抒发下真情实感。 

正文

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

走进展厅,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如马关条约等。还有甲午战争战舰的介绍。二号展厅一个匣子里装着一把老步枪,弹匣上刻着几个小字:重庆汉阳兵工厂生产,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汉阳造”。它身上有着战火、硝烟、鲜血组成的特殊气息。

它的枪托上不知有着多少刺刀印,不禁让我想到,那天的武昌城不知经历了怎样残酷的血战。步枪左边,有着一群用铁做成大炮,重演了当时北洋军对革命军猛烈的炮击。三号展厅就是重头戏,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门右边墙壁上刻着三个名字,并称为“首义三烈士”,是彭楚潘等人。

再往前看,模型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群群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模型旁边左右墙壁上,有着许多当年的情景。大炮不停地咚咚响,马克沁机枪“唰唰”地打个不停,从火车站到长江大桥,都是他们死守的地方。

走出博物馆,我脑子里还浮现着刚才所见的情景。这次“辛亥革命博物馆”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那一段历史,激发了我积极向上的决心。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我们祖国今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首义三烈士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却不可磨灭。他们推翻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净了外国给中国带来的耻辱。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更应该适时回望,铭记历史,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远大的目标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在历史教训中,把中国做大做强!

展览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 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不动摇。 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第四部分,建设新中国;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道路。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并在1911年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彻底消灭封建制度,也没使人民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仍是一片渺茫。多少志士仁人为此嗟叹!这种状况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才得以根本改变。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国进行前所未有的建设,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没有使中国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于是,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8年开始起步,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全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国力大为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巨大。民族复兴之路在人们眼中也开始逐渐明朗了起来,而当我们步入21世纪后,这条伟大的复兴之路更是清晰可见。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并指导全党。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正确地判断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产生。 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的历史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所实行的都是精英式的改良或革命路线,只有到了共产党这里,才找到了正确的前进道路。人民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只有共产党一直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样,它才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这一点是任何其他阶级的政治力量始终没有也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只有真正选择了人民,才会最终被人民所选择。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这也是复兴之路所给予人们的启示。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 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然而,发展之中总有一脉相承,这就是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时刻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置于首位。可以这样说,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可见,复兴之路所证明的正是今天的中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所面临的,而且必须作出正确回答和正确选择的根本问题,那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与党的十七大所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的主题正好吻合,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讲述了中国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道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一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10年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整整百年之后,坐落在当年革命源起之处的武昌起义门旁的辛亥革命博物馆终于与人见面了。在人们视野中渐渐淡去的辛亥革命又重回公众视野。百年前,革命烈士们为了中华的民主复兴在此相聚,相约一同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百年后,已经过上了幸福安康生活的人们站在同一地方,一同拾起那些蒙尘的记忆,缅怀当年那些大无畏的先驱者,那些敢于直面现实,反抗现实,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带领着中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之路、民主之光的勇士们。2011年春,我与众好友一道,造访了这座坐落于张之洞路与彭刘杨路之间的辛亥革命纪念馆新馆及当年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俗称的红楼。

3月底的一天,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新馆,天气晴好。下车之后走几步,我们就看见了博物馆的尊容。博物馆主体为赤色砖岩铺就,以剑指起义门的造型立在我们面前。整个建筑就像是一个指向,一个航标。指引着当年的起义军们进发的方向。

我们先找到了入口,进了馆。整座博物馆一共有4层,包括地下一层。我们通过安检,入馆后首先看见的试衣服巨大的立体岩画浮雕。以赤色为底色,用粗粝的笔触刻画了档年黄花岗起义的壮烈。士兵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给人以极强的震撼。

乘着电梯,我们来到了博物馆一楼。博物馆一共有5个展厅,其中1、2展厅就在1楼。我们先进入了第一展厅。展厅主题为“晚晴中国”。展厅光线昏暗,气氛压抑,一进去就看到晚清末年时期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如沉重的石碑一般矗立在我们的身边。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一条又一条。如大石般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一旁的简介上写着:19世纪中叶已降,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竞相在中国划租借、派驻军、开银行、办工厂、设教堂,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列强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偌大的中国被瓜分豆剖。大清王朝已垂暮,丧权辱国,日盛一日,社会动荡,民生维艰。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觉醒的中国人开始顽强的探索救国复兴之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运动显示了体制内变革的尝试;义和团运动、自立则展现出民众救亡的力量。

再往里走,眼前出现了当年满清政府官员在与列强们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任务都有蜡像 成,栩栩如生。列强们在谈判桌的一端,趾高气昂。满清政府的官员在谈判桌的另一头,对中国即将被瓜分的现实无能为力。整幅蜡像画面高度还原了当年谈判现场的情况。在一旁的展览墙上还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况。再往前走,就是中日甲午海战介绍。有一首谭嗣同的诗刻在了墙上。那是他的“有感”。他写于1896年的。后一句中他悲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舟?”让我们穿越了百年,感受到了当年谭嗣同对中国未来去向的迷惘与悲叹。而甲午一战更是让中国人颜面尽丧。堂堂泱泱大中华,竟被我们一直以来看不起的东海近邻,只有弹丸之地的日本小国击得节节败退。中华就此彻底沉沦。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大清的国门后,争相设租界,开商埠,划分势力范围,疯狂攫取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民众在内外压榨下,生活艰难,暴动频起。看着展厅里当年的江汉路一条街,上面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各个领事馆,还有一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示意图,就仿佛看到当年列强们围着中国,各人手持刀叉,面露凶残之色。中国就犹如他们的盘中肉、刀下俎一般,任人宰割。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慈禧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掌控清朝朝政达48年之久。在她的统治下,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败,趋于灭亡。

同期在晚晴的中国,也有仁人志士在进行自强救亡之路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自立军起事、立宪运动都是当时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民对中国自强救亡的方法探索。在这些运动中,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梁启超、康有为人等。他们都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方面对救中国于危难之中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都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史册当中。

可是,尽管有了努力,但方向不对仍是白费苦心。但是,我们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受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他的旗帜下由爱国走向了革命。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各阶层人士为争取生存和尊严也与清政府、列强展开斗争。拒俄、抵制美货、收回利权运动,连年风潮不断,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领。

在“革命原起”展厅,我们了解了孙中山倡导革命的历程。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它曾随母亲四处颠簸,在他的成长中,他主要受到的是西式的教育。他曾在伦敦蒙难,后被人救出。当时这一事件震惊一时,孙中山也因此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革命家。同期,惠州起义、广州起义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开展,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孙中山从领导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我们现在缅怀革命先烈,纪念辛亥革命,更应该学习先烈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这才是我们此行的最大收获!

西安革命博物馆的关怀感就是看了西亚革命博物馆以后,内心非常的澎湃。

Hash:8a9805f53eacb986d1ff413d4c602251359aa14e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