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怎么对接生产过程?——黄亚南老师公

本学期开学以来,“每天一课”的状态并不是太好,老师们在课程改革上遇到瓶颈的情况我们虽有所设想,但整体的教学状况却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上学期的最后一次公开课止于机电信息工程系的张舜老师,因此本学期的第一次公开课我们依然选择从机电信息工程系开始。希望这个在学校课程改革中积极行动的系部能给我们注入新的力量。 黄亚南老师的公开课安排在周三第二节,可能是因为理工科的内容本身就难以为外行理解,加上多少老师都要上课,来听公开课的老师并不多。好在黄老师并未受到任何影响,教学环节分配合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从老师布置任务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最后检测评估。整个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尤其是组织教学准备阶段,对学生的出勤、仪容仪表的检查以及安全操作的强调已经成为机电信息工程系的规范化教学环节。但似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总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果然,到了评课环节,问题就出现了。先是周校长提出了尖锐的问题:“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难道就是把理论课搬到实训场所来上这么简单吗?理实一体怎么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在实际教学中,怎么教才能说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 薛主任对周校长的问题是这样回答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必需要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来实现,要做的‘学中做、做中学’就必须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创造新的开发出适合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新课程体系,这也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正在做的事情之一。教学过程并不完全等同于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落脚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它是把从实际工作任务中提炼升华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教学化处理而得出的教学方法。因此,不能单纯的认为教学过程既工作过程。” 评课讨论的很激烈,也碰撞出了很多火花。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理的部分和实的部分如何重构,如何真正融为一体,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怎么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怎么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作为管理者我们依然很困惑,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周京平校长亲力亲为的带领下,教学层面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对教改的推进也将不断加大力度。因为我们深知,教学理论和方法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参考,但是,在课堂实践环节决没有现成的法宝可以一劳永逸的借用,我们唯有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可以解决我们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但是以我校学生的层次和基础而言,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远远不够,怎么学的问题是更大的难题,就象即使我们找的了治病的良药,还要让病人把药吃下去,才会药到病除。我们想要说的是:无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什么形式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附:感谢伍玉红、易红、邬丽辉老师的听课,“每周一课”我们将继续坚持开展,本期还有青年教师课改课竞赛,公开课时间,请没课的老师参加听课评课,课改的道路漫长,诸君一起努力!

Hash:554f7ba0aae260b00fb3a6eec413bb4cd31e4238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