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乡村旅游的一些资料

导读:求关于乡村旅游的一些资料 关于“乡村旅游”的探讨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20世纪70年代后,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进入快速成长期。乡村旅游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进程中,乡村旅游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1.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为解决日渐凸显的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 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并增加了“环境”与“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具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政府每年投入约5亿英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了继续提高对农村事务的支持水平,到2007年预计拨付16亿英镑来支持英国农村发展计划。英国环保人士巴彻勒说:旅游业是英国最大的产业,截至目前,到英国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亿。

2.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法国、日本等一些旅游发达国家,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乡村旅游与其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行。乡村魅力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或许并不是换一种“地方”,而是换一种体认“价值”。

  在芬兰,农场旅游广受欢迎。人们在农场可以欣赏原生态的乡村景色,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农场主用自己饲养的家禽、种植的农作物等生态食品款待客人。在芬兰,类似的乡村旅游场所有几百处,均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3.乡村旅游朝选择的多样化和方式的自助化方向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一些成熟的乡村旅游点和较固定的旅游项目,自主开辟新的旅游点,提出新的旅游要求。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内容有不断泛化的趋势。与乡村旅游选择多样性相仿,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愿意选择更加自助的方式开展乡村旅游。自助的方式包括交通出行的自助化,自驾车、单车或徒步出行,更加愿意选择利用乡村环境和资源开展自娱自乐活动。

  4.乡村旅游客源从区域性向跨区域、国际化方向转化。

  乡村旅游在起步阶段,一般以近郊旅游为主,客源为附近城市居民,区域很狭窄。随着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主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日益注重品牌建设,加大了宣传促销的力度。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客源构成趋向多元,一些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中远程的国内游客以及境外旅游客源。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的国际化也随之加快。

关于“ 乡村旅游”的探讨


  在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并不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的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改善了乡村的通达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乡村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

  2O世纪70年代后,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近5O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农业劳动力需求下降,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长,这迫使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农产品产量。许多乡村地区人口外移,乡村人口不断下降,导致了乡村服务业的萧条和乡村社区的衰落。随着年轻人口的移出,乡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乡村地区的发展议题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而发展旅游业作为改变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5O年代以后旅游业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得到了蓬勃发展,引起学者们的极

  大兴趣。我国乡村旅游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虽然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我国加入WfO,农业和农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尽管在国内相关文献资料中已有一些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诠释,但总体上看,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对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够明晰、深入,甚至理解往往不一致,提法也多种多样,如农业旅游、农业观光、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等。对国外乡村旅游概念的提法和了解也显得支离破碎,很不全面,有些甚至出现一些误解。这些情形显然不利于乡村旅游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使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同时,也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困扰着乡村旅游开发政策的制定。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剖析乡村旅游这一综合性概念,全面、深入地理解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征,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一、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

国内文献对乡村旅游概念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1];2.“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2];3.“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传统上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 一体的旅游活

  动”[3 ;4.“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4我们在这里的介绍,是将观光农业、农业旅游同视为乡村旅游。之所以如此,是参照了国外标准,观光农业或农业旅游实际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分支(文章下面将谈到这个问题)。以上对乡村旅游的种种阐述,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乡村旅游的含义,如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乡村风光和乡村活动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与农业关系密切

  等,这些都是很可贵的。但问题是,这些阐述对乡村旅游概念的其他方面却几乎没有涉及,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完整。

Hash:4fbc9fadcad0b414d9deaea5ef5c12a377974f0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