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景点介绍 岩洞型风景名胜区

导读:岩洞景点介绍 岩洞型风景名胜区 1. 岩洞型风景名胜区 2. 古洞岩风景区 3. 有岩洞的景区 4. 以岩溶地貌,溶洞景观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 5. 灵岩山风景名胜区 6. 岩石名胜风景区 7. 石岩洞风景区 8. 岩洞与溶洞 9. 著名的岩洞 10. 岩石洞景观

1. 岩洞型风景名胜区

地理环境

坐落在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钟楼山鲁班峡谷中。这里山势挺拔,突兀壮观;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洞中泉水奔涌,山间溪流潺潺,景色幽静宜人。

主要景点

洞内有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殿等多座建筑,各殿、台、亭、阁依自然岩洞有开有合,错落有致,工艺精巧。其中尤以菩萨殿最为高大华丽。该殿上下两层,下层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见底;上层横匾大书“西山暮雨”四字,内塑当地民间传说中的麻线娘娘;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整个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相辉相映,大有天然布景之趣。

2. 古洞岩风景区

挺好玩的。

岷岗景区位于瓯海区潘桥街道境内,距温州市区13公里。景区面积20.22平方公里,由岷前、岷中、岷后、古洞岩四个景区及霞碧殿、玉清观两块飞地景点组成。景区是以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健身融为一体的市级风景区。境内山连绵起伏,悬崖叠嶂,危峰高耸,蔚然壮观,溪涧纵横,深潭幽谷,自然古朴。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3. 有岩洞的景区

一,贵州双河溶洞

双河溶洞,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目前探测出的长度为257公里,是亚洲最长、世界第五长的溶洞。目前,该溶洞还在探测之中,溶洞到底有多长还是一个未知数。双河溶洞有8条主洞,200多条支洞,5条地下河,34个洞口组成,是中国最长的旱洞,也是中国最长的水溶洞。双河溶洞的景观十分丰富,有地下河、地下瀑布、地下梯田、卷曲石、石膏晶花等,目前入选国家地质公园,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地下黄龙。其中的晶花洞晶莹剔透,全长13公里,是世界最大、中国唯一的天青石洞穴。

二,四川龙门溶洞

龙门溶洞位于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目前初步探测得知的长度为100公里,是中国第二长的溶洞,是亚洲第一的砾岩溶洞。龙门溶洞面积估计在80平方公里以上,主洞区已经开发了20公里左右。洞内有多层洞水空间,200米以下的地方有色彩斑斓的原始砾岩河床和长流不息的暗河。洞内的主要景观有金牛厅、龙锁关、步金殿、金沙巷等。不过该景区景观相对单一,旅游价值有限。

三,湖北腾龙洞

腾龙洞位于湖北恩施利川市,是国家5A景区,溶洞全长52公里,是中国目前发现第三长的溶洞。溶洞共有上下五层,大小支洞300余个。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目前腾龙洞宣称自己是中国最长的溶洞,但是长度只有双河溶洞的零头。

四,湖南青龙洞

青龙洞位于湖南省安化县马路镇,溶洞全长35公里,号称“我国溶洞长度之最”。这里的钟乳石奇形怪状粉嫩雪白,十分漂亮,溶洞最宽处的广场可容纳数千人。由于溶洞发现较晚,加上溶洞景观较为单一,因而在旅游价值上不如黄龙洞。

五,贵州笃山溶洞

根据探测,中国一共有26个溶洞超过10公里,其中三分之二位于贵州省。除了少部分被旅游开发之外,大部分“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中笃山溶洞是未开发溶洞之中的代表。笃山溶洞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安龙县梨树乡暗河村,有大大小小的30余个溶洞,最长的犀牛洞,由10余个洞厅组成,全长17.6公里。这里的溶洞发育之多,类型之全、洞道之长、洞厅之巨、竖井之深、洞口之多、埋藏之深、烟窗效应之良好在全国尚属罕见。

六,四川中峰洞

中峰洞,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诺水河镇,溶洞全长15公里,洞内有下、中、上 三层,层层相通、乳笋林立,阡陌纵横,其中仅中层就有5条支干道、12条支巷、7个大厅、3个公园。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教授将之誉为“天下第一洞”。

七,贵州织金洞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处于乌江上游沿岸,是贵州最著名的旅游溶洞。织金洞全长为13.5公里,目前旅游开发的为6公里,目前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织金洞最壮观的是密集的“地下塔林”、这里的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左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

八,四川兴文天泉洞

天泉洞位于四川兴文石海景区,溶洞长度超过10公里,是四川省旅游开发价值最大的溶洞之一。兴文石海一共有200多个大小溶洞,其中天泉溶洞最大,溶洞上下共分四层。石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布、石梯田等洞内沉积物种类繁多,或卷或翘、或立或吊。

九,重庆张关水溶洞

张关水溶洞位于重庆市郊,溶洞一共四层溶洞,现已开发的溶洞是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层,全长9公里。洞内的地下长河全长7.5公里,是重庆最长的水溶洞。目前,贵州龙宫、辽宁水洞、重庆张官水溶洞都宣称自己是中国最长的水溶洞,实际上这些水溶洞长度都没有双河溶洞的水溶洞长。

十,四川圣灵山溶洞

圣灵山大溶洞位于四川省中县金李井镇圣灵山半山腰中,溶洞由多个溶洞组成,目前已经开发了13.8公里。洞内垂直深度296米,分上、中、下、底四层,层层相连,整体贯通,有6条大支洞,一条暗河,若干小洞,洞中套洞、曲折环绕,扑朔迷离。

中国一共有26个溶洞超过10公里,本文列举的只是其中的10个。实际上,大多数超过10公里的溶洞都处于未开发状态,或许是开发难度大,或许是旅游价值比较低。最大、最长的溶洞不一定是最美的溶洞。由于没有开发,许多溶洞的信息也无法查找,例如贵州超过10公里的溶洞中,只能够查到双河溶洞、笃山溶洞、织金洞和水西洞,其他的都“养在深闺人未识”

4. 以岩溶地貌,溶洞景观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

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

1、桂林阳朔峰林

桂林阳朔峰林,是中国南方一颗灿烂的明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绝而博得了“风景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阳朔峰林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第一名。

漓江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飘荡于万座奇峰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曲回,峭壁垂河,青山倒影,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泛舟漓江就如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阳朔的山美,水美,人文更美,阳朔历史文物古迹丰富,既有那古色古香,有1400多年历史的阳朔西街,又有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榕,还有历代文人墨客写刻的石碑、书法艺术等。

2、武陵源峰林

武陵源峰林,位于中国湖南省境内,张家界的核心景区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景色奇丽壮观,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多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有原始生态体系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构成了溪水潺潺、奇峰耸立、怪石峥嵘的独特自然景观。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3、万峰林

万峰林包括东峰林和西峰林景 ,目前对外开放的主要是西峰林。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是中国喀斯特地质地貌中发育最成熟的锥状峰林典型代表,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

4、三清山峰林

三清山峰林,是对位于中国江西上饶市境内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众多花岗岩奇峰怪石林立的统称。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犹如道教所尊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并肩列坐其巅,遂得名三清山。

三清山经历14亿年的地质变化运动,风雨沧桑,形成了举世无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三清山以自然山岳称绝,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给予广大游人的是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物质与精神之旅。该峰林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第四名。

山上奇峰怪石数不胜数,云雾宝光叹为观止,珍树仙葩旷世罕见,灵泉飞瀑与丹井玉液媲美,腾蛟起凤卧虎藏龙于幽谷溶洞。中国著名散文家秦牧赞之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而在三清宫等道教炼丹圣地,能耳闻暮鼓晨钟,目睹益寿延年的道家强身分体炼丹故化演示和参与讲学,品尝清心明目的丹家玉液,亲身体验一回心旷神怡的神仙世界的生活,领悟中国五千年古文化《易经》先天八卦图说和“宇宙生成论三大世纪”的道理。

5、罗平峰林

罗平峰林,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历史悠久,山奇水秀:境内深沟峡谷纵横,盆岭相间,碳酸盐岩广布,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

罗平峰林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主要景区有:金鸡峰丛、十万大山、野猴谷等。

“金鸡峰丛”是峰林的核心景区,这里山连着山绵绵无尽,层峦叠嶂,峰恋浩浩荡荡。走进峰林,虚渺飘逸,变幻莫测:“金鸡报晓”引吭高歌,划破黎明;“峭壁仙子”衣衫飘飘,仙风玉骨;“大佛讲经”灵魂洗涤之声;“双狮对戏”憨态可掬,情意绵绵……在阳光的照射下,那锥状的山尖,雄关万道的气势,漳幽壑深,

324国道左边的大黑山能对金鸡峰丛景区一览无遗。远眺群峰,一个个形态各异,由高到低几百米到几十主不等,千姿百态,列嶂排空,巍峨形奇,令人目不暇接。忽然间雾气蒸腾,群峰浮动,雾随山移,山随雾转。犹如万马奔腾,气势逼人。

这峰林美景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金鸡峰丛也成为海内外摄影家纷至沓来的一块摄影宝地和热土。

5. 灵岩山风景名胜区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2008年08月,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也是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一。

木渎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乡。历史上有泥塑名家袁遇昌、银器高手朱碧山、琢玉名家陆子冈、绣圣沈寿等名家高手,他们的作品都是国家级收藏的珍品。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灵岩山、天平山等著名文物景点。

6. 岩石名胜风景区

林州板岩景区的门票价格为50元每人,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林州板岩景区是太行 名胜风光集汇地之一。景区内那裹着香味的空气,透着甘甜的清泉,才是大山深处的田园生活。溪水川流不息,水天一色,整个峡谷仿佛是一幅天然的画卷,犹如“人间仙境”般。景区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石板岩小镇,依山傍水,露水河穿镇而过,石头建筑颇具地方特色。

7. 石岩洞风景区

阳朔县境内景点

阳朔县城至普益乡留公村一段1 8公里漓江下游水域,是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外景拍摄地,这里山清水秀,江面宽阔,群峰倒影,村庄田园,翠竹掩映,宛如一幅幅奇妙山水画卷,在此不仅可观赏秀美的自然山水,还能体验浓郁的本土文化:刘三姐对歌、捕鱼表演、傩舞表演和壮乡婚俗。本地人称为“钻石水道”,也称“刘三姐水上公园”。漓江下游风景区主要指这段漓江流域[1]。

中文名

漓江景点

景点介绍

解元峰、鳌鱼洲、东岭朝霞等

相关

电影《刘三姐》外景拍摄地

特色

山清水秀,江面宽阔,群峰倒影等

景点介绍一景点介绍二TA说

景点介绍一

兴坪渔村

兴坪渔村处漓江边,建于公元1506年,传说为兴坪圩上达官显贵为择贵地迁此。村中房屋与圩上古建筑风格相近,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鳞次栉比,结构独特,具有典型的明清暑期桂北民居特色,距今近500年历史仍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占地1.5公顷,有传统民居48座村前漓江环绕,江对岸一带层峦叠嶂,鲤鱼山、金瓦山、元宝山、剑刀山、笔架山风彩各异无不动人心弦;村后奇峰罗列,五指山挺拔峻秀,马颈山、天水寨雄奇险峻,每每催人奋进。

漓江景点

群龙迎宾

位于码头对岸,一峰突兀,酷似龙头,正张大嘴巴欲饮江水,此山后有几十座山峰连绵起伏,盘亘数里,像群龙狂舞,被称为“群龙迎宾”。

解元峰

龙头山旁一峰,因晚唐著名诗人曹邺得名。曹邺是阳朔人,家住此山下,少年贫寒,勤于学习,应考十年,九次落第。历劫而不磨,终中进士,为桂林开科第一人。曹邺以其锲而不舍精神印证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阳朔人为纪念这位蜚声诗坛的才子,把这座山命名为“解元峰”。

鳌鱼洲

解元峰下游一沙洲,像金鳌似奋力拼搏,逆流而上,形象逼真。古代状元及第叫作“独占鳌头”,曹邺未第之前,曾在此作诗一首,借物抒情:江域隔水是东洲,浑似金鳌水上浮;万顷颓波分泻去,一洲千古砥中流。

东岭朝霞

清晨临江望东岭,山势嵯峨,疏密有致,苍松翠柏,当一轮红日从山岭后冉冉升起,天幕徐徐启开,朝霞绚烂,山水同辉,犹如登泰山而观日出,旧称阳朔八景之首。(旧时八景:东岭朝霞、西山晚照、黉官万云、市桥双月、鉴寺僧钟、白沙渔火、马山岚气、龙洞仙泉)。

碧莲峰里住人家

船至漓江大桥,回首遥望一山,像一朵含苞待放、浴水而出的莲花,它周围群山像片片荷叶衬托,称为“碧莲峰”。徐霞客到此曾称道,这里是“碧莲玉笋世界”。唐代诗人沈彬赞道:“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陶潜,就是晋代的陶渊明,他任彭泽县令,在居室门前种了五株柳树,人称“五柳先生”,他的故居在避暑胜地庐山脚下,够漂亮的了;潘岳,也是晋代人,他在河阳当县令,走马上任伊始,命全县男女老少每人种三棵桃树,成活则赏,不种则罚。三年过后,河阳境内处处桃花盛开,那是怎样的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观!可是,这两 地方怎么能同阳朔媲美呢?“碧连峰里住人家”的阳朔,较之彭泽五株柳、河阳一县花,更富于诗情画意。

碧莲峰

刘三姐对歌台

碧莲峰下一货运码头,叫“富安码头”,曾是航运业务繁忙之地,码头没有台阶,上下自然形成坡度。这里便是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经典场景,昔时河汊里置一豪华木船实景,莫老爷和陶、李、罗三个秀才立于船头与刘三姐“对歌”,被三姐及众人痛快淋漓一顿臭骂,莫老爷气急败坏而落水一戏,便在此拍成。

白沙渔火

船过漓江大桥,东岸有一片雪白沙滩,江水流经此而折转由西向东,形成天然港湾,称为“白沙湾”。白沙湾水深莫测,游鱼无数,傍晚,山水间飘浮着乳白的晚烟,渔民们划着竹排,燃起簇簇松明,举着火把,摇船紧追的镜头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书童山

是漓江下游风景线上最具魅力的一座山,孤峰耸立,平地拔起,独立于江滨。它的西面半山腰处,有块巨石,与山体有一道隙缝相隔,石高丈余,似一宽衣阔袖的古装男童正捧着一本天书在读。它朝朝暮暮,岁岁年年,聚精会神,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观书童山的最佳角度是游船刚过沙湾之际。

刘三姐实景剧场

书童山一带,景色秀丽,环境优美。电影《刘三姐》开头部分,刘三姐孤身划着竹排在碧水清波之上飘来,悠扬的歌声,诱人的画面,给人深刻印象。这里有一百亩左右小岛,田家河从旁汇入漓江,江面宽阔,群山倒影,是漓江山水精华所在。著名导演张艺谋计划在此地重新导演名剧《刘三姐》。项目总体创意是要充分发挥漓江山水风光及广西刘三姐民间故事这独一无二的优势,把这两大资源有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把最好的艺术精品放在最美的自然山水中去展示,使自然风光与文化艺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有丰富文化内涵、特色鲜明的自然山水画卷。  实景歌剧是以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背景的实景演出,华丽、宏伟的视觉冲击、场面展示是演出的主要风格。演出规模为600人左右,演出从夜幕降临时开始,历时100分钟。项目投资1亿人民币,实景剧场可容纳3000名观众。此项目是名景名人名剧的完美配合,将成为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可持续发展的高品位文化旅游景观。

卓笔峰

船过书童山,万山丛中最高的一座山峰,像一支饱蘸墨汁的倒插的巨笔,笔尖直指天空,因而得名“卓笔峰”。清人廖学古诗云:东方何事吐豪光,霜颖千寻插碧苍。留待抡魁真妙手,一挥天地达文章。老人牵马上高山在那座青葱翠绿的山峰之上,有两块大石头,这两块奇石酷似一位老人正牵着一匹黑马往山顶上爬,形象逼真,让人看到一种不畏艰难险阻,勇攀高峰,奋发向上的大无畏精神。

拇指峰

江边一山峰,酷似人的大拇指,因此得名拇指峰。传说天上八仙相约到人间一走,来到阳朔,见山有情,水有意,如山水画廊一般,赞不绝口。曹国舅提议,每位神仙吟一诗句,凑成七律留作纪念,不枉到此一游。铁拐李呵呵笑道,不必了,我已留下比诗更好的东西。只见他翘起大拇指往地上一顿,便得此峰。

雪狮岭

漓江西岸有一土山包,恰似一头雄狮临江雄踞。当春夏之交,小白花盛开,山上就像覆盖一层白雪,雄狮静坐的姿态更显威严,此岭因而取名雪狮岭。在雪狮岭上,观山赏水,可见水上山奇,水下景俏,上下天光,浑然一体。当地有句俗话:要看好风景,登上雪狮岭。

八卦村

雪狮岭旁的村庄叫木山村,也称八卦村。八卦村以八卦图形建村 ,村民围塘而居,村庄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有明清古屋,有徐家老祠堂,古屋雕梁画凤,刻花镂兽。60年代,陶铸任中南局书记,考察此村,指示当地政府不但要保护这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要保护村里的古建筑。随后拨款在雪狮岭上修了观景道和一座六角亭,当地人称它为“陶铸亭”。文革时,陶铸被打倒,亭子也被“打倒”,八卦村也残破了,但大部分老屋与鼓楼还在,古风犹存。村中老人常说:村外三面是江水,村中还有一塘水,不管水涨多大,房屋就是不进水。天气再干旱,村中的水塘也不干涸,而村外四处却比塘的水面低。这里奇特地形是个谜。据说该村历史上为官进仕者比一般的村要多。

景点介绍二

雄狮峰

这座山峰是东岭过后平地拔起的第一座象形山,它似一头蹲在漓江边、傲视西北方向的肥硕雄狮,正欲冲刺捕食猎物,故取名雄狮峰。

秀才看榜

雄狮峰附近有座山临江这面有一大片白色的崖壁,白色崖壁像是科举时期挂榜的地方,有一条条黑色纹路是被录取的进士、状元的名字,一个似秀才模样的人在“榜”下聚精会神地查看,此景称为“秀才看榜”,也叫“挂榜山”。

仙人坐车

挂榜山对面有座山,山上一石凸出,很像一位在马车上正襟危坐的仙人,后面是马车的架棚,前面是高昂的马头,临水处那环形的条纹则像马车的车轮,这天然佳作被称作“仙人坐车”。

八仙过海

雪狮岭西边,有十余座山峰,像一支急急前行的队伍过江而去,夹杂在这个队伍中的有形态看似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铁拐李跛脚拄一杖,光半个头;吕洞宾身才高大,身背宝剑;曹国舅富态安详;张果老倒骑毛驴;蓝采和手摇竹板;何仙姑发髻秀美;汉钟离安步当车;韩湘子横吹短笛。)这组景被称为“八仙过海”。

蚂蝗渡

八仙过海方向有株枝繁叶茂的古榕村,是漓江边上最大的一棵古榕树。树旁有一用青石板砌成的码头,长约200米,延伸到漓江深处,是漓江边上最长的码头。码头下的渡口叫蚂蝗渡,是阳朔旧时通往邻县的一个重要渡口,距今500多年历史。

状元峰

江边最高的一座山峰,它顶天立地,出类拔萃,因此称为状元峰。又由于山顶东西两侧参差错落,像一只浮在半空中的钓钩,所以它又名浮钩山。徐霞客曾到此一游。

野鸡倒挂

临江处一山,石壁光滑如削,纹理似书,看上去像展开的诰书(写着皇帝命令的书折),因此得名展诰山。展诰山的石壁上有一块略带黄色的钟乳石,酷似一只猎回家中挂在壁上的野鸡,称为“野鸡倒挂”,又因为山下水深流缓,平静如镜,取名叫野鸡潭。

虎头山

急水回流处的大山叫鹦鹉山,而向江心迎面扑来的小山峰像一只凶猛的老虎欲扑下来的姿态,故名虎头山。山下临水顶尖如簪的巨石,极像古代妇女梳发髻的发钗,故名金钗石。

砧板山

船往前行,遇一不高不大石山,因其样子极像厨房里利用的砧板,由此得名砧板山。山下有一村庄,村民以榨糖为生,村庄因而取名“砧板榨村”。

九马归槽

漓江水在此处峰回势转,一座近一里长的大山横亘于前,江水依山势折向东南。这座山的西南方向,有块山壁,如刀削似临江而立,因山壁为白色,这座山因此叫白面山,白面山这块石壁宽度超过兴坪九马画山的壁宽,石壁上的花纹有黑色、棕色等各色相间,细细琢磨,可隐约辨出马匹形象来。据说,这里是兴坪九马画山那九匹马卧槽休息的地方,所以当地人把这壁上的群马称为“九马归槽”。

阳朔纪事碑

白面山下 块刻于明朝嘉靖三十年(公元1552年)的纪事摩崖,高2.3米,宽3.8米,全文502字,是百里漓江惟一整块大型纪事碑。碑文记述的是当年的广西当局征讨阳朔农民起义的一次重大战役情况,是珍贵历史资料。旁边有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摩崖石刻,也出自于那个时代。

白面岩

白面山半山腰有个岩洞,洞室曲径约3公里,附近村民无人走到尽头,洞口周围是绝壁,壁下是漓水深潭,上岩洞无路可寻,要入此洞必须架扶梯才能攀缘上去,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曾是明朝后期(1500——1573年),以阳朔壮族人廖金鉴为首的壮族农民起义队伍的一个主要活动据点。

留公村

留公村有100多户,此处青山环抱,群山耸立的漓江之畔,环山临水,阳光普照,阡陌纵横,果树成林,土地肥沃,地灵人杰,古代出过不少文人儒士,是阳朔普益乡较富裕的地方。村内屋宇居室,多为青砖灰瓦,高大宽敞,为典型的岭南古建筑风格。名景点有流水岩、留公三潭、玉女挑水、金狮饮水、八仙拉马、四座近水楼台,民俗有“十月香”、“三月三”等活动。

流水岩

位于留公村前,洞长约几里,整个岩洞是一条地下河道,洞口就是地下河道的一个出口。洞内长年流水叮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鱼儿顺流而出。当地人每年在春讯期间,在洞口进去10米的一个潭水处架鱼网捕鱼,每次都满载而归。

留公三潭

村内有三个直径约为10米的深潭。奇怪的是,这三个潭成品字形状,聚集在一块谷地上,而潭水颜色却各不相同。一潭颜色青中带黄,一潭颜色碧绿,一潭颜色混浊,四季如一,而且潭水水位始终保持不变,漓江涨潮,三个潭水位不涨;漓江枯水,三个潭水位不降,就是大旱年头也是如此,微妙难测。留公三潭因此得名。据说,如天旱时间长,潭中会出现锣鼓声、吹笛声,水面上有彩旗飘动的影象,持续约20分钟。

玉女挑水

位于留公的后山,朝漓江面的百丈悬崖上,有一幅巨画,挂在百丈[1]悬崖之上,画中一位玲珑少女,身材苗条,还健步挑着一担河水,特别是她那条扁担很是形象,传说这位玲珑玉女是给古庙“应求宫”三个女神挑水的,应求宫建在此处。有民谣日:古庙耸立大江边,百丈悬崖千万年。玲珑玉女勤挑水,侍候庙中三神仙。

金狮饮水

位于留公江边,有一石头,形状像头活狮子在河边饮水,此处漓江河水倒流转上,涨大水时,这里出现很大的“旋涡”。有民谣日:常来此处下金钩,喜看江中水倒流,金狮饮水漓江畔,风风雨雨数万秋。

八仙拉马

位于留公西部,它是由一族群山组成,马的颈部和头部是石山,马身为土岭。马的尾部有一小村庄,村名叫马屁股。马前有八个山峰。排列纵队形,争先恐后地去拉这匹骏马。此景在留公500米处可清晰观看,形象逼真。有民谣曰:地球形成数亿年,山山水水变奇闻。留下八仙拉骏马,历尽人间万里程。

文昌阁

位于留公江畔,从前,留公是个中了许多秀才、举人的地方,朝廷御赐过各种内容的匾,如“文魁”、“进士”、“明经第”、“赐福无疆”、“黎民怀之”等,反映了当时文化昌盛,秀才成堆,故命为“文昌”阁。其中“明经第”为精通四书五经的人家之意,据说“明经第”的主人叫黎振儒,清代喜庆年间人,此人博学多才,每年科举考试他“猜题”很准,所教学生每考必中,常有人请他“代考”,朝廷因此赐予他一块木匾“明经第”,并给他享受俸禄(工资),从此他不再去帮人“代考”了。

得月楼

位于留公村前江畔,建筑工艺 致,为明清建筑风格,每逢节庆,热闹非凡,村民们常来此看桂剧、彩调。此楼为三层,古人根据“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名句命名为“得月楼”。登上得月楼,四野风光尽收眼底,抬头群山近,低头绿水前。有诗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得月楼,古今悲欢多少事,悠悠,不尽漓江缓缓流。

应求宫

位于留公村边的一座古庙,庙里有三个女神菩萨。据说有一年,留公渔民黄科常捕鱼时,发现上游漂来一只大箱,打开一看,是一尊大菩萨,高一米多,他便把菩萨立于石壁之下,消息传开,很多人来烧香叩头,后人据此建庙,香火不断。有人认为这庙的菩萨很灵,故命名为“应求宫”,为有求必应之意。北伐战争时期,孙中山乘船沿江而上,曾停泊江边,到此庙参观,并赠予钱给庙会买了一个钟,挂在庙里。

乐善亭

位于漓江河畔的留公厄山,供过路行人乘凉避雨,亭边有一个天然岩洞口,此洞叫“凉风岩”,在火热的夏天,洞里会吹出一阵阵清凉风。该亭为众人捐资而建,取《增广》中“善事可做,恶事莫为”之意,故名“乐善亭”。亭里墙上有首七绝:一亭飞峙大江边,四路客商可通行。此处已无蜀道险,扬鞭策马起前程。

十月香

留公传统民俗活动,一年一度,时间为农历十月初十,会期两天两夜。“十月香”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约600年历史,意在追溯和纪念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歌颂他们为人民做了好事,为民族作了贡献。“十月香”期间,有武道师戴着面具表演,有舞龙、舞狮、秧歌、篮球、彩调等活动,满村歌舞,满村欢笑。

8. 岩洞与溶洞

云南三大溶洞景区分别是宜良九乡溶洞风景区、泸西阿泸古洞风景区和建水燕子洞风景区。

宜良九乡风景区为4A级景区,地处山区、气候温凉,区内峰峦连绵,山峰谷底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地表海拔在1750~19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大。显示出溶洞分布区内地势上升,河流下切浸蚀的青幼年期河流地貌景观。九乡境内森林茂密,覆盖率达62.3%,珍贵动、植物资源丰富。张口洞古人类居住遗址,代表了我国南方一种独特的旧石器文化,被称为“九乡一绝”。

阿庐古洞被誉为“云南第一洞”,距昆明200公里,位于泸西县5公里处。又名泸源洞,为4A级景区,阿庐古洞是一组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与石林景观相似,石林在地上,阿庐古洞则在地下,它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

建水燕子洞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以东20余公里的泸江河谷中。洞分两层:上洞巨大,开口处为一已崩塌的落水洞,内部为厅状溶洞,洞内簇立石笋、石柱、钟乳石等。洞内原有一座三层楼阁,楼间一树穿堂而过,称为一箭穿三楼,后遭破坏;下洞高十余丈,洞顶密集钟乳石,泸江流入洞内的暗河段长七八公里。洞内光线阴暗,有众多燕子栖息,故名燕子洞。洞外多桃李树,春季群花竞开,为岩洞增色。夏季入洞清凉爽适;隆冬则暖气充溢,亦为燕子洞一大特色。沪江流出建水坝后,进入石灰岩山地中,河水时隐时现,形成众多的地下溶洞、暗河与地表河相互交替的现象。

9. 著名的岩洞

泸西阿庐古洞

阿庐古洞是一处4A级的旅游景区,就在云南的泸西,是一个比较适合春秋两季游玩的地方。这里因为景色优美,环境秀丽,还被称为云南第一洞。洞内的景色非常壮观,像这里的古洞公园,玉笋河还有泸源洞都是很著名的景点。洞里的结构就是包含了所有的岩溶洞穴形态,所以来这里观赏的话,是不亏的。

帕庄河溶洞群

帕庄河溶洞群位于云南的普洱,这里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除了有着美丽的岩溶地貌景观之外,此处还是一个傣族的佛教圣地。该景区有着三十多个洞穴,四处分布着洞内环境开阔。水流也非常的清澈透明,还有不少的鱼虾。

九乡溶洞

九乡溶洞是一处位于昆明的4A级旅游景区,是全年都对外开放的。这里的荫翠峡还有惊魂峡等都是很著名很受欢迎的景点。景区内的植被很丰富,非常的茂密,其覆盖率也达到了62.3%,有着不少的珍稀动植物。

文山柳井溶洞群

文山柳井溶洞群位于云南的文山,是一处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观。整个景区有着八十多处可以观赏的景观,使人眼花缭乱。咋这里是没有酷暑跟严冬的,一年四季的气候都是舒服的。洞内的池水是甘甜的,还有着许多的奇石,非常地奇特有趣。

西双版纳勐远雨林溶洞群

勐远雨林溶洞群的长度有3360米,洞深很奇特,也有着非常奇怪又复杂的地质结构。洞内宽敞的地方能够举办大型的聚会,但是窄的地方也仅仅只能够让一个人通过。该洞也是出现在《贝叶经》,《版纳秘史》里的,里面描述的一个宝角牛洞,就是这里。

码口溶洞

码口溶洞位于云南的邵通,目前为止是已经发现了二十多个溶洞,这里面最受欢迎的就是牛郎织女洞,景色绝佳,奇特绝妙。该洞的面积有15万平方米的样子。

10. 岩石洞景观

神仙洞位于东宁镇西南1.5公里的绥芬河南岸。

洞外双峰耸立,高约百米,双峰间灌木杂陈,西峰崖石间有百年老树丛。崖半腰有野鸽筑巢,游人攀上崖顶,野鸽、白云在脚下飞动。北面、西面崖下是湍急的绥芬河水蜿蜒而过,水深处数十米,双峰、古树皆如画般倒映水中,崖壁峥嵘,游人不敢俯视。西南面崖下岩石向里凹进数米,崖顶如伞盖般罩住崖下,雨雪天游人在此观神仙洞景致,雨雪不能落在身上。

从西崖下顺青草地直走,爬梯或攀岩即可到神仙洞口。洞口迎面石壁有信奉者刻一高数米的“仙”字,另刻小字“头上三尺有神明”云云。进洞内,开始可直立,行数米,需弯身,再行,则头顶石壁不可再行,洞多深尚不可知,投石有滚动声渐滚渐远,不知滚落何处。相传此洞曾有神仙居住,由此得名,至今信奉者仍时常供奉香火。

神仙洞南河岸有一数百米方圆沙滩,夏日是游泳者理想天然浴场,再向西则是垂钓者乐园。

Hash:179c58696c266c2f06b4a5310f86ee03eb022a1a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