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动辄卖身葬父母,或为奴或为娼,不

要真是挖个坑就能解决,当年的朱重八也犯不上四处磕头求人了。

在不少古代文学作品里,经常会出现这么一幕场景,某女子父母去世后,由于家中贫困无钱安葬,因此就“卖身葬父”。

这意思就是说,把自己当做一件货物,希望被人买走,然后好还钱来安葬自己的父母。

每当看到这样的剧情,就有人十分疑惑,好好的姑娘,干嘛非要卖身才能安葬父母呢?随便找个空地,挖个坑一埋不就解决了吗?顶多就是没什么仪式,葬礼寒酸了点而已。

如果单论程序,这样的想法确实没错,并且穷人也不在乎什么仪式,寒酸点也无所谓。

但问题是,这根本就不是随便挖个坑就能解决的事,要真是这么简单的话,当年的朱元璋,何苦磕头如捣蒜一般,去求地主刘德呢?所以说,想随便挖个坑就把人埋了,在古代根本就是异想天开的事。

我们还是以朱元璋为例子,看一看为何不能这么做。

朱元璋祖上几辈儿都是贫农,到了他父亲朱五四这一代,同样也是如此,为了能活下去,不得已给地主家当佃户,靠租住地主家的田地为生。

但屋漏偏逢连阴雨,在朱元璋十几岁的时候,家乡濠州先是发生旱灾,导致田里收成大减,旱灾之后,紧接着就是漫天蔽日的蝗虫,又把田地里仅剩的一点粮食吃的干干净净。

这还不算完,蝗灾过后,当地爆发瘟疫,彻底击垮了朱家。

前后也就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父亲、母亲以及大哥前后去世,死因均是饿死,家里也就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

亲人相继离世,让这哥俩无尽悲伤,但在他们悲伤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安葬父母?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父母操劳一世,总不能临了让他们暴尸荒野吧?

但朱元璋和朱重六这哥俩,却没有能力,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要是按照“随便挖个坑儿”这种理论,这个问题有什么好为难的?兄弟俩拿把铁锹,找个荒山野岭,挖出来一个能够埋住父母的大坑不就完了?

道理很简单,但朱元璋做不到,为什么呢?这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挖坑的地从哪儿来?

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通俗地讲,即便是在古代,每一块地都是有主的,哪怕是荒山野岭也不例外。

朱元璋所在的村子,拥有地产最多的人就是地主刘德,除了他之外,还有不少拥有少量田产的人。

而这些人,占据了方圆几十里之内所有的田地。

但凡是朱元璋家哪怕有一块地,他爹朱五四也不至于给地主家当佃户,自己种地自己收,不用给地主交租纳粮不香吗?

就是因为没有地,朱家才过得如此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你让朱元璋随便找个地方刨个坑?可能没等他刨完,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而朱元璋所面临的情况,与那些卖身葬父的女子一模一样,同样都是没有的,所以,让这个女子去哪里挖个坑?

朱元璋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同村的刘继祖看他可怜,免费送给他了一块地,这才解决朱元璋安葬父母的第一个问题。

但那些卖身葬父的女子,显然没有碰上像刘继祖这样的好人,因此,也就只能寄希望有人能将她买走了。

只有有人将姑娘买了,比如某个财主,这样他才会在属于自家的地产里挑出来一块,让姑娘把父母安葬在这里。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种交易,姑娘用自身换取了一块能埋葬父母的地方。

朱元璋当年若不是碰到了刘继祖,那么他和他的二哥朱重六,极有可能也会上演一幕“卖身葬父”的戏码。

这就是不能随便挖坑的第一个原因,除此之 外,还牵涉到一个户籍的问题。

我们现代人,有身份证、户口本,以及出生证明等各种证明自己身份和籍贯的证件,并且得益于科技的进步,要查一个人的这方面信息也很方便。

而在古代,虽说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但是同样也有相对健全的户籍管理制度。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基本的户籍管理办法,当时叫做“登人”,意思就是统计每一家的男丁数量,目的是为了征集兵丁、组建军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户籍制度更为完善,称之为“书社”,每25家为一社,地方长官每年会对所辖范围内的“社”进行统计,内容包括人口变动,主要功能是为了赋税服务。

而到之后的几个朝代,户籍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统计内容也越来越详细。

尤其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防止滋生流民,更是进行了户籍大改革,先是在登基之初来了一次人口大普查,之后根据普查结果颁发户帖,户帖中的内容,包括这个人的户种、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

其详细程度,基本上与我们现代的户口本差不多一样了。

在这种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身份可查,叫什么,家住哪里,什么职业,官府一翻户帖基本上一目了然。

要是没在户帖上,那么就惨了,那就是古代的“黑户”,而黑户是古代官府重点打击的对象。

比如当地发生盗窃案件了,在没有抓到罪犯之前,官府先会找那些黑户一一排查,即便不是他们干的,但也脱不了被官府怀疑。

总之,在古代,没有户籍成为黑户的话,那真的是寸步难行。

而之所以要说这些,就是因为如果随便挖个坑埋了人的话,那么户籍问题就没办法处理,而不处理,那就会给活着的人带来无尽的麻烦。

为什么呢?前文也讲过,古代户籍是会定期进行普查的,看一看原先的户籍登记人数有没有变动,如果一个人死了,那么按流程来说,就需要注销对应的户籍。

而那些需要“卖身葬父”的女子,大多是跟随父母流落到异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户籍并不在这里。

因此,如果这个姑娘想保留自己的户籍,那么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将父母的尸体运回故乡埋葬,同时报备官府,注销父母的户籍。

另一种办法,就是姑娘落户在父母死亡去世的地区。

先说第一种办法,这肯定可行性极低,都沦落到卖身的地步了,让姑娘拿什么来支付运送父母遗体的费用。

而第二种办法呢,看上去似乎可行性很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落户在父母的死亡地,需要给当地的官府出具一份证明。

这个证明就是来佐证自己的身份,并且死者确实是自己的父母。

但问题是,这个证明不是一纸文书就行的,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有个埋葬父母的坟头,并且,这个坟墓的规制还得符合官府的标准,以便查证呈报。

不然的话,官府是不可能让你落户在当地的。

你要是随便挖个坑把父母埋了(前提是找到能挖坑的地方),然后指着坟头说这就是我的父母,且不说坟墓的规制合不合格,单说这样的做法,官府就不会认。

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有个强盗杀了个人,也随便找个地方挖坑埋了,然后他也对官府说这里面是我的父母之类的话,那是不是就逃脱了律法的惩戒呢?

之所以必须保证坟墓符合规制,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个姑娘将会面临原有的户籍被注销(毕竟人都跑外地去了),新地方又无法落户,最终就成了一个实 在在的“黑户”。

黑户有什么危害前文也已经提过,除了会成为官府的打击对象之外,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同时古代出行到哪里都需要“路引”,也就是身份证明加介绍信,而黑户是不可能有这些东西的,因此,只得寸步难行。

所以,古代那些“卖身葬父”的人,除了想有一块安葬父母的土地之外,更需要有人帮他们解决因为父母过世而遇到的户籍问题,其中就包括把坟墓修建的合乎标准,而这些都需要花钱,没有钱,那就只能出卖自己了。

最后一个,就是葬礼仪式方面的问题。

这一点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也是原因之一。

古人对于身后之事相当看重,很早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包括“入土为安”等说法,都是源自这种观念。

因此,一个人过世之后,但凡是有条件的,都会对丧事的仪式以及过程十分上心。

当然,这需要根据经济实力,富人不怕花钱,自然是大操大办,而穷人没钱,达不到富人这种标准,但至少在大体流程上也会尽力去跟随传统。

比如棺木、比如各种祭祀的用品等等。

要是真的像朱元璋哥俩那样,因为实在太穷,最终只能找了几件破衣裳,把父母裹住埋了也不是不可以,但终归这是个例,大部分人还是想稍微操持一下,最起码得有口薄皮棺材吧。

但不管是需要什么,都需要花钱去买对吧,而问题的核心是没有钱。

既需要给父母找个埋骨之地,又需要解决自身的户籍问题,还想让父母稍微有点体面能入土为安,要满足这三点,除了卖身为奴,还能怎么办?所以,挖个坑草草埋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挖个坑的事?大哥有想法,顺便也给人家姑娘挖坑,很大,一辈子爬不上来那种。

古代逃犯为什么不浪迹江湖?穷人到山上开块地不好吗?姑娘葬亲挖坑不就行了……哪有那么儿戏的事,太小看古代了。

影视上一个场景一直很靠谱,大凡某角色挂掉,埋后都立碑,哪怕一块木牌张三之墓。潦草一埋,用脚跺结实了,完事走人……不带这样的,从民间到官府都不同意。

1/3.姑娘有土地吗?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自古都知地皮是好东西,姑娘看中的地大概率都是地主豪绅家的,穷苦老百姓大都租地种。姑娘把爹娘埋哪?

不可以偷偷埋了,因为还得立碑。地主家地盘上忽然多个墓碑,人家能不知道吗?

古代看似地广人稀,田地和山头都是有主的。首先得有地埋,姑娘没法,卖身为奴,人家自然帮忙出地,还能置办些东西。

2/3.葬礼和孝道问题古人虽穷,但孝道为先。这不是瞎讲究,这是有明文规定并形成文化和习俗的。

周朝《仪礼》明文规定从朝堂到民间各种大小事之礼仪,而且非常细致,其中就包括丧和祭,家境再寒酸也得按套路来。

话说古人相信入土为安、人生轮回、先人庇佑之说,都竭力把亲人厚葬。

一副好棺材是必须的,也是最现实的大头开销。旧社会老人常提前订棺木,还有试棺习俗,此事大家当有耳闻。一说明古人重视棺木,二说明棺木可是大件。

穷苦老人突亡,一个姑娘哪有能力在几天内置办好棺木?何况葬礼诸多环节要花钱。

姑娘不用顾虑他人口舌,自己就没想过潦草埋葬。这是古代丧葬和孝道文化决定的。于情于理于规,古人都希望亲人走的宽慰。婚俗礼仪不少,但穷人穷办,丧葬可不行。

3/3.户籍是最大问题今人习惯性地把古代社会看的简单。实际今天很多社会规则沿用古代,或加以改造或创新,以适应时代。古代管理也是有板有眼。

大家觉得旧社会乱,没错!所以户籍管理苛刻,官府 期清查户口,以便随时掌握各地人口和社会情况,同时可以发现问题。

张三在户籍地查无此人,官府就会寻找,找不到就注销户籍,然后张三就成了黑户。古代打击盗贼歹人,黑户必然在列,住店不被举报算是烧高香了,科举考试就别想了。

随便挖坑埋了父母,就涉及户籍问题。

姑娘挖个坑把爹娘埋了,问题来了……

官府人口普查查不到她父母,就会注销父母户籍。古代子女户籍随父母,而不是看出生地和生活地,那么姑娘就没了户籍。重建户籍?

根据规定,姑娘户籍只能在父母所亡地,姑娘怎么证明那个破坟头埋着自己父母?不好意思,口说无凭,小仙女也不行。

不近人情?近人情的话,那些盗贼可以随便杀个人,一埋,告诉官府那是他亲爹,盗贼可以搞出很多户籍。那些黑户为了生存也可能会效仿。那社会不乱套了么?

所以,姑娘必须好好葬了父母,墓地必须达到官府认定标准,以便查证呈报。人家一查,姑娘父母确实亡故,给姑娘建新户籍。

否则姑娘成了黑户,意味着各种捐税都没交过,自然无法享受恤民政策。古代多荒灾,官府赈灾时,姑娘只能眼看别人领。更难的是,寸步难行,甚至卷入官府打击盗贼的漩涡。

姑娘那时卖唱卖娼都难,大概率被当成逃犯,随时被举报。谁敢收留?可怜的姑娘无依无靠,无法生存,只能卖身葬亲,不然怎么办?

卖身葬亲多为外乡人古代常有逃荒逃难现象,从甲地逃到乙地生活,如前所说,甲地户籍自动注销,想法落籍乙地,姑娘随父母。父母亡故,姑娘家穷又举目无亲,埋葬就成了大问题。

送葬本身花销大,墓地还必须达到官府认定标准,否则就要成黑户,姑娘不得已才卖身。

当地人通常不受这种问题影响。

一,本地姑娘往往有亲友帮忙;二,就算不得已把亲人草草安葬,也不至于成为黑户。

官府查不到父母户籍,可以查祖父户籍在当地,姑娘一样可以重新建籍,继续生活。

小编结语过去也有着符合当时社会的制度和文化。葬礼和孝道礼仪从先秦就已成熟。古人有敬畏、重孝道,内心就不愿潦草葬亲。此为主观原因。

姑娘眼之所见都是地主家土地,墓地不是随便可得,这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最要命的是户籍问题。父母亡故户籍注销,坟头不符合官府认证标准,子女无法建户籍。一旦成为黑户,无法生存,无人敢留,还可能受打击盗贼牵连。

所以古人不能,也不会随便挖坑葬亲,尤其外乡姑娘。那意味着失去户籍,后果要命。影视上卖身葬亲的姑娘都是外地人,这点靠谱。

这画面怎么看着眼熟?哪部影视剧照?

通常会有有钱人家收留姑娘,一方面不会吃亏,另方面也会受到众人赞许。对姑娘来说,沦为下人总比成为黑户好,生存下去才有希望,比如受赏识,比如自我赎身。

生活很现实,不要和苦难谈尊严。

Hash:01f0803633b3e30c2ef18c1bcc792f2116f920b1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