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必去景点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

导读:子午岭必去景点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 1.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 2. 子午岭游玩攻略 3. 子午岭有什么好玩的 4. 子午岭景区有哪些 5. 子午岭在什么地方 6.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地方 7. 子午岭在哪 8.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图片 9. 子午岭风光

1.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

庆阳市目前有自然保护地9处,分别为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甘肃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西峰区小崆峒省级风景名胜区、双塔省级森林公园、潜夫山省级森林公园、老爷山省级森林公园、巴家咀省级森林公园、夏家沟省级森林公园。在我市最大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是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2. 子午岭游玩攻略

子午岭林区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

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史志记载,她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

横跨庆阳市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的24个乡镇,主脊长达250多公里,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

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重要的生态公益林。

3. 子午岭有什么好玩的

黄帝陵国家森林公园很好玩,为国家4A级景区,位于桥山子午岭腹地,景区面积4000多公顷,里面森林覆盖率高,年平均气温9.4℃。公园内森林茂密葱郁,环境清新宜人,地貌奇特,气候湿润,以黄帝文化为主脉的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森林公园有轩辕养生谷,飞龙岭,紫峨寺等组成,风景优美,值得一玩。

4. 子午岭景区有哪些

1、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乾陵东南方的永泰公主墓处,1978年建立。它的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乾陵文物管理所。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628-683)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24-705)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

2、阳陵 阳陵,又称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西安市高陵区三县区。

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3、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4、马栏革命旧址 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咸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此驻扎和活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5、石门山森林公园 陕西省石门山森林公园于1994年经陕西省林业厅批准建立,位于咸阳市以北140公里的旬邑县境内,距县城30公里。公园地处子午岭南端,属低山丘陵型地貌,面积165平方公里。园内气候湿润,层峦叠嶂,林草丰茂,兽走禽飞,风光旖旎。 来源:-乾陵博物馆 来源:-茂陵 来源:-阳陵 来源:-马栏革命旧址 来源:-石门山森林公园

5. 子午岭在什么地方

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夏商时期,这里属雍州,是周族发祥之地。秦时这里属北地郡。蒙恬奉命修直道,直道途经宁县属子午岭主脊约60公里,使这里成为辅翼咸阳的军事要地。而让宁县在历 上最值得炫耀的恐怕要算汉初那个对楼兰国王实施斩首行动“孤胆英雄”傅介子了。

6.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地方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祭祀黄帝的景点遍布于中华大地,主要有以下几处:

1、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天下第一陵,黄帝衣冠冢,《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2、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

3、河北涿鹿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

4、甘肃正宁黄帝冢,黄帝冢位于正宁县五顷塬乡五顷塬与二顷塬村之间,子午岭西麓桥山,距正宁县城24公里。最早记载黄帝冢在正宁县境内的史书是班固编撰的《汉书》,该书《地理志》在“上郡阳周”条目下注为:“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史记索隐》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5、浙江缙云黄帝祠宇,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326-334)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目前为止,这是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

6、河南灵宝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5公里处阳平镇境内,它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铸鼎祭天、奠定邦国、驭龙升天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载:“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铸鼎原由此而名。铸鼎原现存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一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关于记载黄帝功绩的最早的一通碑刻,是研究黄帝文化的稀世珍品,也是铸鼎原悠久历史的见证;

7、山西曲沃黄帝庙,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崩,葬桥山。”真正的桥山应该在哪里?迄今为止,名声最大的当数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黄帝陵。然而,当代国学大师钱穆详细分析了远古时代黄帝活动的范围,通过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出结论:“现在有三个桥山:一个在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西北,下面有一条河穿过,所以叫桥山,上边有黄帝陵。一个在察哈尔省(今河北省北部)涿鹿县。……还有一个桥山在山西襄陵县(今襄汾县襄陵镇)东南四十里接曲沃县界,下面有很幽深的一个石洞,山盖在上边像一座桥,……据我们前面讲的黄帝活动的地域看,这一个桥山最可能是他埋骨所在。”

8、陕西靖边黄帝冢:

●自王莽新朝终至东汉开朝始,由于地名的更改及人为对史籍的删减,黄帝原冢究竟地处何方就成了一个问题,从此变得扑朔迷离,争论不休。

●此后历朝历代,由于史料混淆,因此上古中国之地和诸祖陵寝坟冢越发弄得不清不楚了。

●各种史料证实,世人公认的黄陵县“黄帝陵”并非轩辕黄帝的“原葬之地”,史学界和当地百姓也都认为:这只不过是黄帝的“衣冠冢”而已。

●综合历史的各种蛛丝马迹,当今史学界认为只要确定了“阳周故城”的地理位置,便可在阳周城南之处找寻到华、夏两族始祖的陵寝之地。

●而各种史籍、域名、传说皆将黄帝原冢之地指向靖边境内杨桥畔、龙洲区域。相信,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先进技术的介入,靖边县“黄帝原冢地”的真伪不久将大白于天下。

另外,运城的黄帝都,方山县的黄帝庙,阳曲、绍兴的轩辕庙,平谷区的轩辕庙遗址,绵阳安县、烟台龙口的黄帝庙,房山、德阳的轩辕寺庙,以及南宁的三界轩辕庙,皆为祭祀黄帝之地。

7. 子午岭在哪

有的,甘肃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于2015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经营面积37350公顷,地处子午岭山脉中段,甘肃省庆阳市境内,分属华池、宁县、合水和正宁四县,由华池、宁县、合水和正宁四大片区组成。该公园是集森林旅游、生态观光、科普宣传、红色教育等于一体的大型山野型森林公园,建设期限10年,总投资15.51亿元。

8. 子午岭必去景点有哪些图片

 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史志记载,她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横跨庆阳市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的24个乡镇,主脊长达250多公里,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  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最早就在这一带活动,"迁徙往来,拔山通道",披荆斩棘,开辟荒蛮。他的陵墓就坐落在子午岭东翼的桥山之上,因而子午岭又被称为"圣人条"。  著名的秦直道沿子午岭主脊迤逦而行,将千里关山变通途。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秦直道依然清晰可辨,有些路段照旧可以通车。  子午岭不仅有优美的高原林海风光,而且还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子午岭生长着松树、柏树、桦树等200多种用材和经 济林木;栖息着豹、狍鹿、灵猫、黑鹳等150多种野生动物。  子午岭森林不仅是一块经济林,而且还是一块重要的生态林,被誉为陇东大地的"绿色屏障"、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库"。编辑本段高原林海  子午岭,横亘在黄土高原上,山势巍峨壮观,风光秀丽宜人,历史遗迹甚多,蕴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堪称陇上一天然公园。   子午岭在庆阳市境内,横跨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南北长207公里,林木覆盖总面积49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9%。生长在群峰众壑上的苍松翠柏四季长青,白杨、红杏枝繁叶茂,染绿了庆阳市近五分之一的大地,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绿色水库”。民国初年,李继唐先生的一首律诗,描绘了子午岭的雄伟气势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遥望桥山映太虚,混古重染一带绿。   秦皇驱车由斯过,帝子乘龙从此归。   古今多少回首事,历史几遭留青册?   尘寰瞬息沧桑变,唯君亦然正南北。  根据地质资料考证,子午岭形成于第三纪晚期,随着青藏高原的继续隆起,六盘山两侧地区均有抬升,子午岭就是随着这种大面积抬升的地质变化而形成了山脉。   到了第四纪初期,子午岭继续抬升。这时,全球气候变冷,内陆性的季风气候给子午岭又铺上了厚厚的黄土。到了全新世,气温回升,冰川消退,雨量增加,使得子午岭的气候变得湿润,非常适宜乔木和灌木的生长,各种植物群落便混交杂生,形成了广袤无垠的林海。   这片高原林海,不论从自然物态的角度去审视,还是从自然风光方面去观赏,它都是庆阳市的唯一的、最鲜明的标识。古往今来,庆阳的人类历史都与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千里通途秦直 、昭君出塞打扮梁、摩崖造像莲花寺、古塞烽烟二将城、碧落霞天塔儿湾、密林碧波凤川湖、历史名镇东华池等人文踪迹,至今在子午岭上随处可见,处处都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编辑本段千里通途秦直道  在子午岭那蜿蜒的山脊上,至今还可以依稀看到有一条沿主峰走向的车马大道遗迹,一些路段,还被今人所沿用。正宁县境的雕翎关段有明显的大道遗迹隐没在林海之中,大道两侧还有不少秦砖汉瓦残片堆积物,这些与史书记载的秦直道的走向十分吻合。李继唐诗文中“秦皇驱车由斯过”,就是指千古一帝秦始皇曾沿着这条直道出巡过。   战国时期的秦国崛起于西北,凡传六世,至嬴政,始统一中国。秦始皇,雄才大略,威镇四海。在位37年,称帝12年时间,以疾风扫残云之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  秦王朝建立之初,强大的匈奴人经常侵扰秦国的北疆河套一带,于是,秦始皇决定让蒙恬率大军修长城、筑直道以拒匈奴的入侵。这条以秦都咸阳为起点,直达九原(今内蒙境内)的秦直道,在庆阳境内就是沿子午岭山脊为走向的,据实地考察,其遗迹尚存,市境内长达291公里。   秦直道的开通,是一项历史性的浩大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对巩固秦王朝北疆有其战略意义。秦王朝可以通过这条大道将军用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边防,同时,也加强了塞外和中原地区的商贸往来和民族融合进程。  当我们今天漫步在子午岭山巅的秦直道上,太息这宽阔平坦的古道雄姿,仿佛能听到林涛的交响与当年那千军万马在直道上驰骋的共鸣。编辑本段昭君出塞打扮梁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了千多年,可以说人人皆知,但提到打扮梁,知道的人并不多。  打扮梁是子午岭上的小地名,在今华池县乔河乡境内,是秦直道上一个古驿站。相传汉代昭君王嫱出塞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时,走的就是秦直道。在途中经打扮梁这个地方时,曾有小驻。当时这里是西汉和匈奴实际控制的边界线,王昭君越过此地,便意味着离开了故土。因此,王昭君在此曾梳洗打扮,面南拜别故土父老。于是,便留下了“打扮梁”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地名。现在这里除了一个城障遗址的残垣断壁和一座烽台外,再也看不到当年驿站的任何遗迹,但昭君梳洗打扮这历史的一幕却永远定格在了这里。   今天登上打扮梁,探寻历史的足迹,我们心头会顿然涌起一股思古之幽情:   坐在马背上的王昭君,在穿越莽莽林海时,对亲人是怎样的眷恋?离别故土又是怎样的忧伤?“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昭君远嫁,换来了国家的安宁与民族的和睦。这,也许就是庆阳人常常念叨打扮梁的真正原因。编辑本段摩崖造像莲花寺  美丽的子午岭,山上厚厚的黄土为密林覆盖,山下溪水清流拍打着两岸红色的砂岩崖。这些红砂岩崖面成为释家开凿石窟、雕造佛像的天然资源。从北魏太和年间开始,历经唐、宋、金以至明、清,在子午岭山脚下开凿的大小石窟多达20余处。可以说子午岭是佛教的乐土。   坐落在子午岭中部的莲花寺石窟是现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石窟,是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属合水县太白镇葫芦河村,地处葫芦河右岸。石窟开凿在平定川河与葫芦河交汇处的小山峁上。这个小山峁之上是乔灌丛生的密林,山峁之下石崖险峻。莲花寺摩崖造像就开凿在这个凹凸不平的崖面上,造像或大或小,或疏或密, 因崖面自然形态而就,灵活多变,人工雕凿与自然崖面巧妙结合,天衣无缝,颇有鬼斧神功之奇妙,实为佛教文化中的艺术珍品。   莲花寺石窟摩崖造像面积约有120平方米,分别开凿于唐、宋两个时期。石窟题记有“唐天宝十载”的记年,即为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年(751年)。还有一题记为“宋绍圣二年”,即北宋哲宗赵煦绍圣二年(1095年)。   莲花寺石窟摩崖造像,采用连环画表现形式,雕造了佛本生故事,艺术价值高,观赏性强,是子午岭石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编辑本段古寨烽烟二将城  子午岭在大一统盛世中享受到历史的厚爱,也在群雄割据的战乱中遭受着兵燹的蹂躏。从南北朝到北宋、西夏、辽、金诸代,子午岭地区的上空笼罩着战争的密云,尤其是北宋、西夏、辽、金时期,你争我夺,边声四起,城寨林立,山岭遍体疮痍。   子午岭上的二将城遗址,位于今华池县山庄乡境内。这座古城垣依山就势,雄踞山巅。它是众多的城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古城。从此城遗址调查发现的“大顺城关”字样证实,这就是北宋时期庆州知州范仲淹为了抵抗西夏而修筑的大顺城。   元昊建都兴庆(今银川市),形成了以党项羌为主的地方政权,史称西夏。西夏控制着今宁夏、甘肃、陕北和河套一带的广大地区,兵强马壮,经常入侵北宋的北疆,而首当其冲的地区则是子午岭一带。在长期的拉锯战中,作为北宋边关重地大顺城,确实起了屏障作用。   古寨烽烟与“四面边声”都随历史的长风而去,但二将城宏阔依旧,安然地静卧在子午岭的深处。编辑本段碧落霞天塔儿湾  子午岭东麓有条小河,叫苗村河。这条小河长年清澈见底,水绕青山过,倒影水中流。这里曾有一处寺院,院内有一座金代石造像塔。塔高20余米,纤细瘦峻,独具一格,使这里成为一处融人文古迹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胜之地。在小河右岸石崖上有“碧落霞天”四个石刻大字,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这四个大字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宁夏巡抚都御史陈棐题写的。陈棐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精于书法。他在宁夏巡抚任上途经子午岭,为苗村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所陶醉。山上林木葱笼,深谷流水潺潺,霞光灿烂,岚雾升腾,碧水青山,交相映辉,于是他欣然命笔题写了“碧落霞天”四字,交石工刻于岩面。苗村一带,自古以来,是子午岭中部地带的自然名胜之地,曾有不少文人雅士于此小驻赏景游览。清末陇东名士李良栋先生,曾在此游览,写下了一首律诗:     千顷碧绿落霞天,古寺佛塔入云端。   清流抚岸危崖动,绿涛随风崇岭旋。   露润山色翡翠珠,岚浸晨曦玛瑙环。   休叹蓬莱莫可去,子午山林亦成仙。     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倡言开发苗村河一带为旅游休闲度假之地,合水县已在苗村河源头处的涧水坡岭上兴建了避暑山庄,粉墙金瓦掩映在碧绿浓荫之中,来此游览,远离城市喧嚣,清新的气息使人陶醉。编辑本段林渔碧波凤川湖  子午岭北端的小凤川有座小湖,这里是一道狭窄的深谷,加之两岸林密,故而湖水呈带状,水面长约5公里,宽不足百米,故有林海长湖之称。   长湖是个“袖珍”湖,并无“御远山,吞长江”之势,但幽深、恬静则是长湖最大的特色。这里远离城市,也没有农民居住,既听不到城市的喧嚣,也无乡村的鸡鸣犬吠。湖水静静地躺在重峦翠峰之中,犹如一个婴儿熟睡在母亲的怀抱里。偶尔一阵林间轻风,吹得湖面微波粼粼,如婴儿梦中的笑靥。  凤川长湖,水面碧波荡漾,登高望去 像犹如一条蓝色的飘带沉落山涧。湖两岸的深黛峰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泛舟湖面,会看到湖中的金色鲤鱼惊慌地四散游去,又好奇地向船儿聚来,似乎与游人嬉戏。完全处于原生状态的长湖,是一个深闺待嫁的淑女,有待观光君子来逑。   2006年4月5日,子午岭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 子午岭风光

世外桃源董志塬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塬。

董志塬的形成经历了极其漫长和艰难的岁月。

据地质专家考证,大约在1.2亿年的二叠纪,这里尚是鄂尔多斯内陆盆地的一部分。进入上新世,即在距今1200万年时起,开始出现了土状堆积物。这种土状堆积物就是呈现在黄土高原低层的红色黏土,即三趾马红士。进入第四纪,即距今二三百万年以后,由于世界性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鄂尔多斯盆地的气候已逐渐演变成像今天撒哈拉大沙漠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凹凸起伏的原野上,可以看到相互交织的河湖沼泽,高大粗壮的栎树,成群结伴的剑齿象和羚羊、骆驼、野马、犀牛在林草间觅食、嬉戏..后来,随着喜马拉雅板块的开高,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逐渐消失了,席卷着沙尘的大风日复一日地向这里运送来层层黄土,经过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黄土高原终于在今天的黄河中游地区形成。在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今天径河上游以北固原以东,以今董志塬为中心、土层最厚处达200多米的大原。

董志塬景观

据载,董志塬就是在西周时所称的“大原”的一部分。到了唐代,大原易名为彭原。而今,彭原、董志是西峰区所辖的南北两个乡镇,这条大塬人们不再叫彭原而称之为董志塬了。雨水与河流一道将本来完整的陇东黄土高原分割成一个个小塬面。如今,在庆阳市境内的屯字、孟坝、临泾、平泉、新集、西华池、早胜、春荣、盘克、宫河、永和等11个小高原,就是伟大而无情的大自然肢解陇东高原的杰作。它们与董志塬犹如母同 胞的兄弟,手牵长兄,分立四周。所幸的是,大自然还是有所偏爱,虽将董志塬变成了一个极不规则的叶片似的模样,却将它仍然塑造得平坦而宽广。它不仅是庆阳的黄土残原中排行第一”, 而且在全国所有的黄土高原残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层最厚,从而赢得了“天下第一-黄土塬”的美称。

庆阳东有郁郁葱葱的子午岭,西有高耸险峻的六盘山,北有连绵不断的丘陵,向南缓缓倾斜,全境形成北高南低的簸箕形状,故有“高原盆地”之称。对于地处盆底的董志塬,民间尚有“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一个边边”之说。实际上指的就是董志塬可以与关中平原相媲美。

董志塬景观

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的美称。这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的理想之地,尤其是肥沃平坦的原面,为大型农饥耕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春到人间,平畴绿野,繁花似锦;人夏以后,麦浪似诲,遍地金黄;仲秋前后,景色宜人,瓜果飘香;冬雪季节,银装素裹,雪兆丰稔。远在先周时期,农耕文化就在这里诞生。公刘“教民稼穑”,留下了“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举趾”的诗作。董志塬人民至不忘先贤,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公刘诞辰时,都有数万民众聚集“公刘殿”,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农耕文化是董志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奇特的沟壑、梁峁又为董志塬靓丽的风景增添了几多诗意,是董志塬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些过去黄褐鈹褶,满目荒凉的地方,如已变得葱茏滴翠,姹紫嫣红。正如宋代范成人诗作所云:“陇麦欣欣绿,山桃寂寂红。

Hash:25ade19d5ecc641162afea75f31ebdeba9bcff7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