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古景点 元代古建筑有哪些

导读:元代古景点 元代古建筑有哪些 1. 元代古建筑有哪些 2. 元朝的标志性建筑 3. 元代古建筑有哪些建筑 4. 元朝著名建筑有哪些 5. 中国元代建筑遗存 6. 现存元代的古建筑有哪些 7. 元代以前古建筑 8. 元代的建筑形式有哪些 9. 元代建筑的代表作

1. 元代古建筑有哪些

元代建筑承金代建筑,因蒙元统治者建筑工程技术低落,故依赖汉人工匠营造。元代建筑特点是粗放不羁,在金代盛用移柱、减柱的基础上,更大胆地减省木构架结构。元代木构多用原木作梁,因此外观粗放。因为蒙古人好白的原故,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为一时代特色。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也基本处于凋敝状态,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糙。

2. 元朝的标志性建筑

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诏令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王询等改革历法,在全国设立了27处观测台,登封告成的观星台为中心观测台。今天,其他26处观测点已无迹可寻,只有告成观星台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它已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最杰出的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

3. 元代古建筑有哪些建筑

元代建筑承金代建筑,因蒙元统治者建筑工程技术低落,故依赖汉人工匠营造。元代建筑特点是粗放不羁,在金代盛用移柱、减柱的基础上,更大胆地减省木构架结构。元代木构多用原木作梁,因此外观粗放。因为蒙古人好白的原故,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为一时代特色。

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也基本处于凋敝状态,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糙。

4. 元朝著名建筑有哪些

有,但大多毁弃,这种建筑叫“寝殿”,秦以前帝王陵墓无坟丘,最早于咸阳秦公墓陵区,后代仿效,至西汉惠帝社原庙起,西汉诸陵都不设寝殿,而改为原庙,至东汉设石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原因,帝王陵墓多“不封不树”,因此没有地上建筑,至隋唐地上建筑成为上宫和下宫,北宋帝王陵区位于今天河南巩义境内,地面建筑分为上宫和下宫,用于祭祀和模仿生前宫殿,但后来遭到金兵破坏,至元朝地面建筑全部毁弃,荡然无存。

古墓,指的是有史以来已经死亡的人的坟墓,一般是指那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的坟墓。亦译古冢。特指欧洲大陆史前时期的墓地,古墓中一般中国的比较有历史研究价值。

平民一般按照活人宅院设计的,有主室、后室、两间耳室。墓主的棺椁就停在主室正中央。贵族则庞大的多,地宫的墓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门口吊着千斤闸,从闸门进去,首先是一间"明殿"(冥殿),按墓主生前家中堂屋的布置,有各种家具摆设,这些器物称为"明器"(冥器)。再往里,中间的墓室,称为"寝殿",是摆放棺椁的地方。其后是"配殿",是专门用来放陪葬品的地方。壁画在唐宋年间,王侯墓中多数都有壁画,用来记述墓主生平的。

5. 中国元代建筑遗存

在安徽歙县的城镇乡村、街头巷尾、祠堂庙宇、山野田畴,随处都可见到星罗棋布的石雕牌坊,所以歙县素有“石牌坊之乡”之称。徽州石牌坊,是由土著山越先民的“寨门”与中原汉族的“屋宇式大门”相结合的产物,是用石、砖、木等材料筑成的一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

1、贞白里坊建于元末,位于歙县郑村。仿木结构,两柱一间三楼,高8米。匾额上有《贞白里门铭》,表彰元代里人郑千龄祖孙三代所到之处,都以清正廉明闻名乡里,乡间百姓称他们为“贞白先生”,并建“贞白里坊”以倡导民风。该石牌坊作为元代遗存的古老石坊建筑,已成为极其宝贵的艺术珍品,它是歙县最早的牌坊。

2、大司徒坊位于殷家村殷尚书坊的对面。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是尚书殷正茂为其祖父

和父亲而立的。四柱五楼,宽9.55米,高11米。龙凤板上刻有“诰命”二字,楼匾上刻有“大司徒” 字。民间匠师施展雕刻绝技,运用圆雕、透雕、深浮雕、镂雕等工艺,以石代纸,用凿代笔,驰骋在艺术天地中,使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面跃然石上。直柱、雀替、额枋和翼拱上都镂刻有精美的花卉、流云图案,大梁上有双狮戏球、双鹤翔云、麒麟曜日、双凤朝阳等图案,生动传神、极富写实性。牌坊前后共置有8只大石狮,栩栩如生,威猛传神。该坊在歙县的所有石雕牌坊中,最为美观和精致。

3、双寿承恩坊建于明代隆庆年间,是获皇帝恩准,为许村一对年过百岁的夫妻建造的。该坊属于青石牌坊,雕刻精致典雅,上书“双寿承恩”四个斗大的字。夫妻双双年逾百岁,这是吉祥荣耀的事,故为“人瑞”建造了这座老寿星牌坊,这是徽州人尊老的丰碑。

4、双孝节坊位于许村,高3.8米,宽1.8米,以弧形条石构筑而成,有一葫芦形尖顶。牌坊虽小,但格局齐全,还有皇帝的“圣旨”,刻有“旌表故民许俊业继妻金氏妾贺氏双孝节坊”的文字,是歙县最小的一座牌坊。

5、贞烈砖坊位于歙县城内南街,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这座砖坊,是封建时代歙县最后的一座牌坊,又是旌表人数最多的一座牌坊,旌表节妇烈女65078人。

6、县学甲第坊又称“三元坊”,位于歙县中学的正大门前。巍峨壮观。楼匾正反两面分别刻有“甲第”、“科名”二字,牌坊上还镌刻着历代歙县中试者的姓名,“三元坊”是歙县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名坊。

6. 现存元代的古建筑有哪些

兴地村西北隅的元代古建筑“回銮寺

7. 元代以前古建筑

敦煌莫高窟素有“东方卢浮宫”的美誉,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在元朝之前总共历经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和西夏多个朝代的兴建。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有一位名叫乐尊的高僧从敦煌经过,看到一座山上闪烁着金光,其中隐约有万佛浮现。乐尊深受感染,随即在金光浮现的地方开凿了一个洞窟。这就是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

关于“莫高窟”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莫高窟的“莫”字就是不可能的意思,在佛家看来,世间不可能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所以便将该佛窟命名为“莫高窟”;第二种说法是,“莫高窟”原名“漠高窟”,意思就是坐落在沙漠高处的洞窟,后来之所以会改名为“莫高窟”,只是因为当时“漠”和“莫”是互相通用的。

敦煌莫高窟以壁画为主,以塑像为辅,是融和了绘画、雕塑、建筑于一体的伟大的立体艺术宝库。莫高窟内现存七百三十五个洞窟,四万五千平米壁画,以及两千四百余座彩塑。

莫高窟各个洞窟的规模相差极大,最大的洞窟面积达到了两百六十八平方米,最小的洞窟高度还不足一公尺。原本在洞窟外面还建有木制的殿宇、廊道等,不过由于时间久远,这些木制建筑如今早已所剩无几。

敦煌莫高窟最富盛名的就是其中的壁画和彩塑。唐朝有诗云:“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说的就是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飞天”形象。

莫高窟的壁画主要绘在洞窟的四壁和窟顶上,其题材主要包括佛像、佛教故事和神怪等七类。另外还有小部分壁画是以狩猎、农耕、纺织、交通、战争、舞蹈等社会生活为题材。这些壁画为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莫高窟中的雕塑全都是泥塑,且都为佛教中的人物。这些泥塑个个都栩栩如生,跟周围的壁画相得益彰。

在隋唐之前,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莫高窟的发展 非常迅猛。等到了隋唐统治时期,丝绸之路兴盛,莫高窟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在此期间,莫高窟的洞窟总数甚至达到了上千个。唐朝灭亡以后,莫高窟也日益衰落。直到西夏建立以后,莫高窟的兴建工作才重新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敦煌莫高窟现存的西夏和元朝统治时期的洞窟总数达到九十个以上,其中有八十多个洞窟兴建于西夏年间。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党项族人对佛教十分推崇。西夏建国以后,佛教在国内空前盛行。作为当时的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莫高窟中八十多个兴建于西夏并保存至今的洞窟,多数是由当时的西夏统治者在以往的旧洞窟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党项族的民族建筑特色,最终改造修建而成的。洞窟之中的大量彩塑、花砖等艺术作品,成为后人研究西夏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

等到1227年,西夏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下覆灭,敦煌莫高窟所在的河西走廊一带也被蒙古人占领。后来,蒙古人建立元朝,并进一步统一了中国。元朝政府在向西方扩张时,每次出兵都要从敦煌经过。为此,元朝政府特意派兵在敦煌附近安营扎寨。在这段时期,敦煌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敦煌莫高窟也由此进入了繁华时期。

元朝统治年间,各民族混杂居住,国内存在很多不同的宗教,元朝统治者在宗教方面的态度比较包容,给予了各种宗教广阔的发展空间。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大力推崇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此后的元朝历代君主,也对佛教十分推崇。敦煌莫高窟因此获得了兴建的机会,元朝年间修建的洞窟,现存大约十个。

在建筑风格上,元朝兴建的洞窟创新的部分很少,基本上全都是对以往的承袭。元朝唯一的创新就是将佛坛建造成了圆形,周围建有一层层的阶梯,上面绘有彩绘,并且佛坛的位置也移到了洞窟的中心。

不过,元朝灭亡以后,丝绸之路遭到废弃,河西走廊渐渐成了人烟罕见的荒芜之地,敦煌莫高窟也开始逐年没落。兴建工作基本停止,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百姓,都很少再念及当初繁盛无比的敦煌莫高窟。

1941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开始对敦煌莫高窟进行断代、编号和壁画描摹,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43年才完成。其后,国民政府将莫高窟收归国有,开始对莫高窟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截止到1966年,已有大约四百个洞窟得到加固,五座唐宋木构窟檐得以修葺。在这段时期,莫高窟周围方圆十余公里的范围都禁止外人出入,以保障这座艺术宝库的安全。

在此之后,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莫高窟的保护力度,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莫高窟内的各种文物进行研究。敦煌学就是由此衍生出来,敦煌学派的学者专门负责研究敦煌艺术,以及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内发现的藏经洞中陈设的五万余件珍贵文物。敦煌莫高窟作为全人类的文化大宝藏,已于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8. 元代的建筑形式有哪些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 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9. 元代建筑的代表作

元代建筑承金代建筑,因蒙元统治者建筑工程技术低落,故依赖汉人工匠营造。元代建筑特点是粗放不羁,在金代盛用移柱、减柱的基础上,更大胆地减省木构架结构。元代木构多用原木作梁,因此外观粗放。因为蒙古人好白的原故,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为一时代特色。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也基本处于凋敝状态,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糙。

  元代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北部)规模宏大且形制得以沿续,明清两朝皇城——北京的规模就是这一时期创建的。留存至今的元代太掖池万岁山(今北京北海琼岛)也是元代的盛景。

  由于元朝统治者崇信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就是一座由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的喇嘛塔。

  元室以蒙古民族入主中土,并迭西征,以展拓疆土,造成地跨亚欧之大帝国,华夏有史以来,幅员之广,无有能逾此者。元初,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复曰中都。四年,于辽金旧城之东北创置新城,始迁都焉。九年(公元1272年)改大都,“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门”。

  就结构方法论,元代与宋金虽尚多相似之点,似应在上章叙述,然其整个建筑活动,以大都为中心,创建明、清北京之规模,六百余年继续不断,故元、明、清实应作一时期之三阶段论。

Hash:43b35528b13cf5efabf7a44614bd4f41d6e04c34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