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有外戚专政,为何到了明朝便销声匿

外戚专权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种常见的现象,许多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有外戚专权的影子,强如西汉就是被外戚王莽篡位而亡。但到了明朝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外戚几乎没有存在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困扰多个封建王朝多年的外戚问题在明朝得到较好的解决呢?

明代后妃普遍出身较低朱元璋在位时期,苦心孤诣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祖训。为的就是防范有人能夺走朱家的江山。因此对于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这两条朱元璋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令人编撰了一部《皇明祖训》,也即明朝皇族的家法。里面关于后宫的《内令》一章中就明确有两条关于防止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的规定:

凡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女人,宫门外一应事务,毋得干预。

凡天子及亲王、後、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但是娼妓不许狎近。

这两条很明确的规定了一是明朝后妃不得干政;二是后妃必须从身份较低的家庭选择。其实后妃不得干政这条并非明朝首创,其他朝代也曾经有过。但是如明朝那么严厉还是比较罕见,尤其是从身份较低的家庭选择后妃的做法比较特殊。

我们从明朝的历代皇后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一家法祖训。除了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是魏国公徐达之女外,其他皇后大都出身中下级官吏或监生家庭。后妃的家族出身低就相对难以形成较强的政治势力和团体。因此明朝首先在源头上就预防了外戚势力形成权力集团。

科举制使外戚势力缺乏生存空间外戚势力与宦官专权都是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政治势力,如果没有与皇帝的姻亲关系或者皇帝的宠信外戚势力很难形成政治影响力。

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官员选拔制度尚不完善,主要采用察举制,也即依靠推荐和考察。这种制度很容易形成裙带和宗族势力,而且选才面很窄。这就必然导致皇帝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政治势力很有限。出于维护自身皇权稳固的角度出发,必然会从最亲近和最信任的群体加以重用,这就是宦官和外戚容易上位成为重要政治势力的原因。

而从隋唐时期开始采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员之后,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中就逐步形成了一支通过科举上来的文官集团。这个集团没有世家大族的背景,他们的权力也只能依靠皇帝的信任,而且他们所受到的儒家教育也是以忠君为前提,所以也就成为皇帝可以信任和依赖的一支重要政治势力。

以明朝为例,在宦官势力强大到可以威胁皇权的时,明朝的文官集团就是维护皇权最好政治势力。但是文官集团的强大又让皇帝感到无法抗衡和驾驭,于是又抬出身边的宦官来压制文官集团,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大体上就是这两支势力的抗衡。刚才已经提到明朝的后妃出身都不高,虽然外戚大都会被封为伯爵或者侯爵这样的高等级爵位,但是没有通过科举入仕,同时因为明朝抑制外戚出任实职因此就很难在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之外形成第三股政治势力。

综上,明朝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的主要原因一是明初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祖训家法,对后妃干政和外戚专权进行了预防。特别是严格把控后妃的家族出身,避免外戚势力乘势坐大。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科举制度为封建王朝形成了一个文官集团,这些接受儒家忠君教育和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僚集团成为维护皇权的新兴力量,这些文官集团势力强大,连皇帝都很难驾驭,不得不抬出宦官集团来抗衡,但是反过来他们又可以维护皇权,避免宦官和外戚等势力染指权力形成 皇权的威胁。

外戚政治一直是中国君主专制里的一大特色。

如果我们细分中国古代王朝的政治集团,大体上可以分为外戚集团、宦官集团、文官士大夫集团。自古以来中国政治斗争的主线,一般是两条: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争夺,君权与相权的抗衡。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争夺,在宋代以中央完胜而基本划上了句号。而君权与相权的抗衡,从西汉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绞尽脑汁,先是撤销丞相这个职位,然后分相权以达到文官之间的互相制衡,但事实证明,文官士大夫们在对抗皇权的时候,往往都比较齐心,不因相权被削弱而各自为战。

由此,皇帝就不得不引入其他势力来制衡文官集团,外戚最初便是皇帝们用来壮大自身力量的工具。但外戚也是一把双刃剑,强势的帝王活着的时候还能压制以下势力日渐盛大的外戚集团,然而等下一代帝王上位后,它就变成比官僚集团更加难以控制的力量。

西汉吕氏、东汉霍氏、唐代武氏、皆是专权一时的强势外戚集团。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先是消灭了相权,觉得自己可以把文臣们治得服服帖帖,之后便对宦官、外戚干预政务事做好预防工作。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虽然朱元璋给大明朝立了宦官外戚不得干政的祖训,但在没有法律精神的古代社会,这两条祖训并不具备宪法的性质,后世想要“修宪”,其实有很多办法。所以,后来这两条祖训的命运截然不同,有明一代,君权控制下的宦官势力强横一时,然而外戚势力却十分平淡,几乎没有干政。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明代外戚干政较轻的呢?

一、完善的后妃驸马制度1、在后妃的选取上,严格皇室婚选,奉行从民间选取良家女入宫的选秀女制度,禁止皇室成员组建家庭时与大臣通婚。

“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导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进。”明代皇室推行的选秀女制度的政治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民间选取的后妃,这些后妃娘家人一没有社会背景、二没有社会地位,很难形成危及皇权的政治力量,这也就从源头上杜绝了外戚乱政的威胁。

另一方面,出自民间的后妃,从一般情理来说,对民间疾苦了解更深,对皇家教育也有所裨益,“本朝后妃多出民间,勋戚大臣皆不得立,亦戚势使然,顾于国家有益。”

除了后妃选取奉行选良家女子制度外,作为外戚重要组成之一的驸马,在明代也彻底被排挤在了中枢权力之外。在靖难之前,洪武朝的驸马多是勋贵子弟,这是朱元璋拉拢安抚诸将的手段,这些驸马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担任重要军职。靖难之役后,尚公主的驸马多选自民间良家子。

“本朝公主,俱选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许文物大臣子弟得预,为虑甚远。”

“高帝(朱元璋)时驸马尚主多以公侯子弟充之,而不甚拘年貌,易代以后渐选之民间,而甚至驸马之父,若职官则进级而稗令致仕,此大不可晓也。”2、对后妃和驸马,严格规定皇族家规,限定参与政治活动。 《明史》载,某日马皇后问朱皇帝“今天天下民安乎?”朱元璋以“此非尔所宜问也”为答,以示内外有别,不可逾越。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下旨修《女诫》,强调:“皇后旨尊,止得治宫中嫔妇治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预焉。”

总而样子,明代来自民间的外戚势力十分薄弱,不管后妃还是驸马的选拔还是对他们参政的干涉都做了最大程度的限制,从源头控制了外戚专权的发生。毕竟,外戚原本就来自于后妃驸马等人,限制其出身,活 ,在某种意义上便限制了外戚专权的源头。

二、科举和内阁对外戚的排斥科举制度和内阁制度的存在使得外戚很难深入统治高层,自然就难以兴风作浪。同时名店对外戚很少授予爵位,只授银钱不授实权。这样一来,外戚便不能像之前干政严重的朝代一样担任军事或中枢机构关键职务,也就不具备干政的平台。

1、明初规定:“凡爵非社程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与”。

翻查明史,外戚是没有封土、也没有爵位是公爵的。仅有的特例是朱元璋追封自己死掉的外祖父、岳父。明初时,外戚爵位可以世袭,到嘉靖八年,规定外戚封爵一律不许世袭,嘉靖后外戚虽也有世袭一、二世的,但一般均出自皇帝的特恩而并非制度。

“本朝外戚世爵,至世宗(嘉靖)尽革至,即如玉田伯蒋氏,为上生母孝慈后家,亦仅许其子终身。泰和伯陈氏,为节宗原配孝洁后加,其子已不得袭,惟孝烈后父安平方氏,以中宫拥卫大勋,得延一世,此特恩,非例也。”2、科举和内阁对外戚的排斥。

外戚当政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先控制宫中内朝,对皇帝决策起重大影响,然后逐渐插手外朝,进退官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二世直接担任外朝丞相、上述、成为百官首领,辅佐帝王;三十出任地方军重镇,手握兵权,以地方挟持中央,或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后明代的科举制和内阁制度天然排斥这三种专权局面的形成。明代科举取士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他是主要选拔官员的制度。进入内阁的官员多以从翰林院词臣中选拔,而翰林们又是从录取的进士中的佼佼者庶吉士中产生。通过层层筛选,渐渐形成了固定的程序。

因此,想从其他途径进入最高权力机构——内阁,希望十分渺茫,更何况明代后妃多选自民间,这些人家大多非达官贵人,其子弟考中进士的爵位仅有,公主子弟亦然。换句话说,纵然外戚子弟有个别科场得意者也未必准入翰林,即使进了翰林也未必能人阁。这就使得外戚子弟远远地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

总而言之,明代的一整套制度,从内廷到外朝,从皇帝到内阁、从部堂到言官都是排斥外戚势力的,这使得外戚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自然没有干预政事的能力。

Hash:3d6063e91e1370d04418024f6cb936ee2843c17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